一种具有定向聚光功能的野营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6006发布日期:2019-09-03 19:4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定向聚光功能的野营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定向聚光功能的野营灯。



背景技术:

野营灯是在营地提供照明,吓跑野兽、指示营地位置等作用的灯具,并且是可以移动的,但是野营灯的灯光照射方式为向四周散出的,该种方法若在对某一事物进行照明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定向聚光的效果相对较差,导致野营灯在对指定物质的照明亮度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定向聚光功能的野营灯,以克服现有技术野营灯定向聚光相对较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定向聚光功能的野营灯,包括有支撑盖1、反射块2、灯体3和底座5,所述支撑盖1的下方安装有反射块2,所述反射块2的正下方设有灯体3,所述灯体3的下端嵌套于底座5内,所述底座5的内设有电池41,并且电池41与灯体3通过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向聚光装置4,所述定向聚光装置4的上方设有灯体3,所述定向聚光装置4镶嵌于底座5内,所述定向聚光装置4包括有电池41、下导轨42、隔离板43、主体44、反射板45和上导轨46,所述电池41嵌套于主体44内,所述下导轨42设于电池41与主体44之间,所述隔离板43安装于主体44内,所述隔离板43的内侧设有反射板45,所述上导轨46设于支撑盖1上,并且导轨46设于下导轨42的正上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导轨42为非闭环的环形轨道,在其断开部分的下方设有深槽,其槽宽和槽深均与隔离板43同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离板43的上方设有拉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导轨46为闭环的环形轨道,与下导轨42同直径。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反射板45的作用下,能够将制定方向的灯光截断,再经过反射板45时,将灯光反向反射出来,以此来提高灯光的亮度,在下导轨42和上导轨46相互配合的作用下,能够使隔离板43在其之间进行角度调整,使聚光的方向能够自由调节,并且能够指定某一位置,使该位置的亮度增加,同时能够将反射板45收藏起来,起到定向聚光和多向照明之间功能的交换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向聚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向聚光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2所示,一种具有定向聚光功能的野营灯,包括有支撑盖1、反射块2、灯体3和底座5,所述支撑盖1的下方安装有反射块2,所述反射块2的正下方设有灯体3,所述灯体3的下端嵌套于底座5内,所述底座5的内设有电池41,并且电池41与灯体3通过导线电连接。

如附图1至5所示,还包括有定向聚光装置4,所述定向聚光装置4的上方设有灯体3,所述定向聚光装置4镶嵌于底座5内,所述定向聚光装置4包括有电池41、下导轨42、隔离板43、主体44、反射板45和上导轨46,所述电池41嵌套于主体44内,所述下导轨42设于电池41与主体44之间,所述隔离板43安装于主体44内,所述隔离板43的内侧设有反射板45,所述上导轨46设于支撑盖1上,并且导轨46设于下导轨42的正上方,所述上导轨46为闭环的环形轨道,与下导轨42同直径,并且上导轨46与下导轨42的宽度均大于隔离板43的厚度,使其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方便隔离板43的角度调节,所述下导轨42为非闭环的环形轨道,在其断开部分的下方设有深槽,其槽宽和槽深均与隔离板43同长,能够将隔离板43与反射板45收藏起来,起到定向聚光和多向照明交换的功能,所述隔离板43的上方设有拉把,能够方便将隔离板43拉起,且在向上拉动后,可通过将隔离板43向上推,使拉把嵌入上导轨46内,能够避免隔离板43的上边缘出现缝隙而漏光,提高聚光的效果。

如附图1至5所示,当需要对某一位置进行照明时,先将拉把向上拉动,使其带动隔离板43和反射板45向上移动,在向上拉动至一定距离时,再将隔离板43向上推动,使其带动反射板45与拉把一起向上移动,直到拉把嵌入上导轨46后,再将隔离板43向侧方推动,使其绕着上导轨46与下导轨42之间进行角度调节,调至所需要的位置进行照明,此时灯光通过反射块2向四周反射,再经过反射后的灯光一部分向指定位置射出,另一部分反射至隔离板43上的反射板45,经反射板45将灯光再次向指定位置放射,使灯光射出的方向均为在同一方向,使其达到定向聚光的作用,提高指定位置的灯光亮度,若此时无需定向聚光时,通过侧向推动隔离板43,使其带动反射板45转动,直到下导轨42的断开位置的深槽上,再将其向下推动,使隔离板43与反射板45收藏至深槽内,起到定向聚光和多向照明之间功能的交换作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