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及配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6248发布日期:2019-09-12 10:0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光学元件及配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及配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LED射灯架构通常以透镜和反射器的形式存在。

对于透镜方案,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由于透镜表面均为透明结构,与反射器不能够形成清晰的截止线,因此透镜具有通常正面光斑均匀,但是侧面光斑垂直照射墙壁时没有明显的截止线,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及配光模组,以解决透镜存在的无明显截止线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包括:设置有入光面和出光面的光学元件本体,所述光学元件本体上设有沿着出光面周向设置的第二反射面;

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出光面形成空腔,光源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入光面贴合所述光源顶部设置;

沿着所述出光面直径方向,所述出光面表面包括第一透明面、磨砂面和第二透明面,且依次相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光学元件,所述第一透明面与所述第二透明面对称设置于所述磨砂面的中心轴两侧。

可选地,上述的光学元件,所述出光面为平面;或/和

沿着所述出光面至所述入光面方向,所述出光面为内凹面。

可选地,上述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为准直透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光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和反射器;沿着背离所述出光面方向,所述反射器一端与所述出光面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配光模组,所述反射器包括:设有入光口和出光口的反射器本体,所述反射器本体上设有位于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出光口之间且周向设置的第一反射面;

沿着背离所述出光口方向,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入光口贴合连接;

所述第二反射面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射面连接,

所述第一反射面为锯齿面。

可选地,上述的配光模组,所述锯齿面由若干个锯齿连接而成,以所述出光口和所述入光口的中心连接线作为轴线,若干个所述锯齿沿着轴线成圆形阵列排布。

可选地,上述的配光模组,每个所述锯齿的夹角为60~120°。

可选地,上述的配光模组,每个所述锯齿的夹角为90°。

可选地,上述的配光模组,所述磨砂面两端分别与所述出光口对角端组成截止线,两条所述截止线的夹角小于120°。

可选地,上述的配光模组,所述光学元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光学元件以所述入光口的中心为圆心成圆形阵列连接于所述入光口上。

可选地,上述的配光模组,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反射器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和

所述光学元件、所述反射器的材料均为透明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光学元件,通过将光学元件的出光面的部分设置成磨砂面,使光学元件与反射器能够形成清晰的截止线,提高侧面光斑均匀性,提高中心光强,提高正面光斑均匀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述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配光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锯齿的光线反射图;

图6为图2的后视图;

图7为本申请的配光模组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光学元件1,入光面11,出光面12,第一透明面121,磨砂面122,第二透明面123,中心轴124,第二反射面13,光源14,截止线15,空腔16,反射器2,反射器本体20,入光口21,出光口22,第一反射面23,锯齿231,轴线24,圆心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1,包括:设置有入光面11和出光面12的光学元件本体10,光学元件本体10上设有沿着出光面12周向设置的第二反射面13;第二反射面13与出光面12形成空腔16,光源14设置于空腔16内;入光面11贴合光源14顶部设置;沿着出光面12直径方向,出光面12表面包括第一透明面121、磨砂面122和第二透明面123,且依次相连接。本申请公开了光学元件1,通过光学元件1的磨砂面设计,使光学元件1与反射器2能够形成清晰的截止线15,提高侧面光斑均匀性,提高中心光强,提高正面光斑均匀性,且只将出光面12的中间设置磨砂面,能够减低截止线15的高度和长度,减小反射器2的尺寸,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明面121与第二透明面123对称设置于磨砂面122的中心轴124两侧。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出光面12为平面。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沿着出光面12至入光面11方向,出光面12为内凹面。在内凹面中部进行磨砂,将内凹面看做一个面光源,内凹面被反射器2进一步准直,并形成明显的截止线。内凹面能够进一步减小反射器2的尺寸,降低成本,适用性强。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元件1为准直透镜。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光模组,包括:光学元件1和反射器2;沿着背离出光面12方向,反射器2一端与出光面12连接。

如图2、图3所示,反射器2包括:设有入光口21和出光口22的反射器本体20,反射器本体20上设有位于入光口21与出光口22之间且周向设置的第一反射面23;第一反射面23为锯齿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反射器2,通过将反射器2的第一反射面设置成锯齿面,使光线更加集中的射出,提高了反射器2的反射效果。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锯齿面由若干个锯齿231连接而成,以出光口22和入光口21的中心连接线作为轴线24,若干个锯齿231沿着轴线24成圆形阵列排布。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锯齿的夹角为60~120°。

为了实现全反射效果,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锯齿231的夹角为90°。如此设置,如图5所示,当一束光射到某个面上时,按全反射原理会反射到第二个面上,再由第二个面反射而出,最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符合全反射角度关系,即入射角等于出射角,等同于镜面反射。这样,使原本发生在一个平面上的反射关系变成了两个空间的面上反射,使本不可以实现的全反射,具备了全反条件,最终可以反射而出,且角度不变;且再小的入射角,通过两个面的反射,也可实现全反射,即便是入射到母线。聚光性更好,能够满足远距离聚光照明的要求。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沿着出光口22至入光口21方向,光源14为表面具有内凹面的光源。

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磨砂面122两端分别于出光口22对角端组成截止线15,两条截止线15的夹角小于120°。夹角如此设置既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尺寸需求,又能够满足光学元件1与反射器2形成明显、清晰的截止线15的要求。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元件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光学元件1以入光口的中心为圆心25成圆形阵列连接于入光口21上。如图7所示,光学元件1为4个。4个光学元件1的设计降低了工艺要求,选用较小规格的光学元件1具有价格低廉,节省成本的优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元件1与反射器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设计的的射灯光学元件,成本低廉,制造简单。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元件1、反射器2的材料均为透明材质。例如:透明玻璃、PC、PMMA等。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光口22直径不小于入光口21直径。在其他实施例中出光口22直径也可以小于入光口21直径,只要保证面光源11直径小于出光口22的直径即可。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