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5327发布日期:2020-07-21 12:42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透镜通常是支架固定于灯具后再组装透镜,最后再组装反光杯,组装工序多,而且现有的反光杯为了产生反光的效果都会在表面采用电镀工艺,这样会额外提高生产成本,组装时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以上问题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结构简单,出光均匀,便于组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喇叭状的透镜本体,透镜本体上设置有反光杯,所述透镜本体的入射端开设有发光孔,所述发光孔的槽底形成第一入射面,所述发光孔的侧面形成第二入射面,所述透镜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出射面,所述透镜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形成第二出射面,第一凹槽的侧面形成第三出射面,所述透镜本体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一凹槽内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形成第四出射面,第二凹槽的侧面形成第五出射面,所述的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为网点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杯包括有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杯体,杯体的中央开设有可供光源的光线射入的进光孔,所述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条截面呈三角形的凸筋,且各凸筋以杯体的中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凸筋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与透镜本体通过卡扣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下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凸扣,所述透镜本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凸扣相配合的凹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上端外缘设置有卡钩。

如上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透镜本体的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而且第一凹槽的内还设置有第二凹槽,节省了透镜的材料,而且通过在第一凹槽上的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凹槽上的第二出射面设置成网点面,进一步提高光斑的均匀性。

2、本实用新型的透镜本体与反光杯可拆卸连接,组装时可以先将透镜本体与反光杯组装好,然后再将组装好的结构通过反光杯上的卡钩与灯具安装,相比原来的灯具便于组装。

3、本实用新型反光杯的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条截面呈三角形的凸筋,不需要在表面电镀也可实现反光的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及生产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透镜本体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包括呈喇叭状的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上设置有反光杯2,所述透镜本体1的入射端开设有发光孔101,所述发光孔101的槽底形成第一入射面11,所述发光孔101的侧面形成第二入射面12,所述透镜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出射面13,所述透镜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02,第一凹槽102的槽底形成第二出射面14,第一凹槽102的侧面形成第三出射面15,所述透镜本体1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一凹槽102内还设置有第二凹槽103,所述第二凹槽103的槽底形成第四出射面16,第二凹槽103的侧面形成第五出射面17,所述的第一出射面13和第二出射面14为网点面。本实用新型的透镜的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而且第一凹槽的内还设置有第二凹槽,节省了透镜的材料,而且通过在第一凹槽上的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凹槽上的第二出射面设置成网点面,进一步提高光斑的均匀性。

在透镜上设置凹槽可以节省透镜的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透镜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凹槽,当然也可以设置三个或者更多数量的凹槽,设置多个凹槽均落入

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光杯2包括有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杯体21,杯体21的中央开设有可供光源的光线射入的进光孔201,所述杯体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条截面呈三角形的凸筋211,且各凸筋211以杯体2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凸筋211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面。使得反光杯表面不需要电镀,降低生产成本及生产时间。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杯体21与透镜本体1通过卡扣连接,组装时可以先将透镜本体与反光杯组装好,然后再将组装好的结构通过反光杯上的卡钩与灯具安装,相比于现有的灯具便于组装。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杯体21的下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凸扣212,所述透镜本体1的上端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凸扣212相配合的凹槽104。当凸扣插入到凹槽时,即可完成透镜本体与杯体的组装。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杯体21的上端外缘设置有卡钩213。便于将光学结构与灯具组装。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柱105;用于对透镜本体进行定位。



技术特征:

1.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喇叭状的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上设置有反光杯(2),所述透镜本体(1)的入射端开设有发光孔(101),所述发光孔(101)的槽底形成第一入射面(11),所述发光孔(101)的侧面形成第二入射面(12),所述透镜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出射面(13),所述透镜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02),第一凹槽(102)的槽底形成第二出射面(14),第一凹槽(102)的侧面形成第三出射面(15),所述透镜本体(1)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一凹槽(102)内还设置有第二凹槽(103),所述第二凹槽(103)的槽底形成第四出射面(16),第二凹槽(103)的侧面形成第五出射面(17),所述的第一出射面(13)和第二出射面(14)为网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杯(2)包括有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杯体(21),杯体(21)的中央开设有可供光源的光线射入的进光孔(201),所述杯体(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条截面呈三角形的凸筋(211),且各凸筋(211)以杯体(2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凸筋(211)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21)与透镜本体(1)通过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21)的下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凸扣(212),所述透镜本体(1)的上端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凸扣(212)相配合的凹槽(10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21)的上端外缘设置有卡钩(2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柱(10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镜与反光杯的组装结构,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上设有反光杯,透镜本体的入射端开设有发光孔,发光孔的槽底形成第一入射面,发光孔的侧面形成第二入射面,透镜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出射面,透镜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形成第二出射面,第一凹槽的侧面形成第三出射面,透镜本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形成第四出射面,第二凹槽的侧面形成第五出射面,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为网点面。本实用新型透镜本体的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而且第一凹槽的内还设置有第二凹槽,节省了透镜的材料,而且通过在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设置成网点面,进一步提高光斑的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民翊;兰德成;王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邦孚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3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