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挡雨雪的道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3953发布日期:2020-10-17 01:06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挡雨雪的道路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遮挡雨雪的道路灯。



背景技术:

道路是城市的动脉,主照明为路灯,道路灯具是在道路上设置为在夜间给车辆和行人提供必要能见度的照明设施,道路灯具可以改善交通条件,减轻驾驶员疲劳,并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道路灯常见的有白炽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低压钠灯、无极灯、金卤灯和荧光灯等,现有的道路灯具内电气元件较多,由于没有遮挡雨雪的功能,所以雨水容易腐蚀灯具内的电气元件,造成道路灯损坏并缩短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可以遮挡雨雪的道路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挡雨雪的道路灯,以解决现有道路灯不能遮挡雨雪,容易腐蚀道路灯内的电气元件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技术方案为:一种遮挡雨雪的道路灯,包括灯柱和灯体,所述灯体设于灯柱上,所述灯体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遮挡灯体的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第一挡水板、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挡水板位于灯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一端与灯柱铰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带动第一挡水板绕着与灯柱的铰接点向下转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带动第一挡水板绕着与灯柱的铰接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支撑板、升降绳一、雨滴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雨滴传感器设于灯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板与灯柱连接,所述支撑板与灯体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齿条,所述灯柱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滑轮,所述升降绳一的一端与第一挡水板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升降绳一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的表面并与齿条的左端连接,所述滑槽右侧内壁上设有电磁铁,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雨滴传感器、电磁铁和电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当雨滴传感器感应到雨雪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同时控制电磁铁通电,接着电机通过单向轴承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在齿轮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向右滑动,在齿条向右滑动的同时,齿条通过升降绳一拉动第一挡水板绕着铰接点向下转动,当齿条的右端与电磁铁接触并吸附在电磁铁上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关闭,随后齿轮停止转动,同时第一挡水板对灯体和太阳能电池板进行遮挡,从而起到遮挡雨雪的目的;当雨滴传感器没有感应到雨雪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由于电磁铁失去磁性,所以第二驱动单元带动第一挡水板沿着铰接点向上转动,同时齿条向左滑动,在齿条向左滑动时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单向轴承可以自由转动不会锁死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以齿轮在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电机不会转动,随后第一挡水板停止对太阳能电池板和灯体进行遮挡,同时齿条向左滑至初始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在雨雪天气时,对太阳能电池板和灯体进行遮挡,从而避免雨雪对太阳能电池板和灯体内部的电器元件腐蚀,进而缩短道路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在天气晴朗时,将第一挡水板收起,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效果。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升降绳二、转轴和涡卷弹簧,所述灯柱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通孔内,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与转轴螺钉连接,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升降绳二连接,所述升降绳二的另外一端与第一挡水板的自由端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雨滴传感器感应到雨雪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同时控制电磁铁通电,接着电机通过单向轴承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在齿轮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向右滑动,在齿条向右滑动的同时,齿条通过升降绳一拉动第一挡水板绕着铰接点向下转动,同时第一挡水板通过升降绳二拉动涡卷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当齿条的右端与电磁铁接触并吸附在电磁铁上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关闭,随后齿轮停止转动,同时第一挡水板对灯体和太阳能电池板进行遮挡;当雨滴传感器没有感应到雨雪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由于电磁铁失去磁性,所以在涡卷弹簧自身应力的作用下,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升降绳二缠绕在涡卷弹簧的外壁,在升降绳二缠绕的过程中,升降绳二拉动第一挡水板绕着铰接点向上转动,在第一挡水板向上转动的同时,第一挡水板通过升降绳一带动齿条向左滑动,在齿条向左滑动的同时,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单向轴承可以自由转动不会锁死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以齿轮在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电机不会转动,当齿条向左滑至初始位置时,第一挡水板停止对太阳能电池板和灯体进行遮挡。本方案可以通过涡卷弹簧自身的应力将第一挡水板通过升降绳二收起,从而在没有雨雪时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的吸收效果。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灯柱上设有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在灯柱上设置第二挡水板,可以遮挡电机、齿轮和齿条,从而避免雨雪对电机、齿轮和齿条的腐蚀。

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和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设置第一支撑杆可以在支撑板承载上方设置的各个部件时,防止支撑板出现折断的现象。

方案五,此为方案四的优选,所述灯柱上设有与地面连接的第二支撑杆。设置第二支撑杆可以提高灯柱的稳定性,提高灯柱抵抗大风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遮挡雨雪的道路灯中第一挡水板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遮挡雨雪的道路灯中第一挡水板遮挡雨雪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遮挡雨雪的道路灯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灯柱1、第二支撑杆2、灯体3、太阳能电池板4、升降绳一5、第一挡水板6、升降绳二7、转轴8、涡卷弹簧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雨滴传感器12、第二挡水板13、支撑板14、齿条15、齿轮16、电机17、电磁铁18、第一支撑杆19、滑轮20,滑槽21、单向轴承22。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遮挡雨雪的道路灯,包括灯柱1、灯体3和遮挡机构,灯体3固定设于灯柱1上,灯体3的顶端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4,灯柱1上固定设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2;遮挡机构包括第一挡水板6、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一挡水板6位于灯体3的上方,第一挡水板6的右端与灯柱1铰接,第一驱动单元包括支撑板14、升降绳一5、雨滴传感器12和plc控制器,雨滴传感器12固定设于灯柱1的顶端,支撑板14固定在灯柱1上,支撑板14与灯体3相对设置,灯柱1上设有第二挡水板13,第二挡水板13位于支撑板14的上方,支撑板14的底端和灯柱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9,支撑板14上设有滑槽21,滑槽21内滑动设有齿条15,齿条15为铁制品,灯柱1上开有第一通孔10,第一通孔10内设有滑轮20,升降绳一5的左端与第一挡水板6的左端固定连接,升降绳一5的右端绕过滑轮20的表面并与齿条15的左端固定连接,滑槽21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电磁铁18,支撑板14上固定设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单向轴承22,单向轴承22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齿轮16,齿轮16的内壁与单向轴承22的外壁过盈配合,齿轮16与齿条15啮合,雨滴传感器12、电磁铁18和电机17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4为雨滴传感器12、电磁铁18、电机17和plc控制器提供所需的电源。

第二驱动单元包括升降绳二7、转轴8和涡卷弹簧9,灯柱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转轴8转动连接在第二通孔11内,涡卷弹簧9的一端与转轴8螺钉连接,涡卷弹簧9的另一端与升降绳二7连接,升降绳二7的另外一端与第一挡水板6的左端固定连接。雨滴传感器12的型号为aht10,雨滴传感器12可对天气进行监测;单向轴承22的型号为fe422z,单向轴承22逆时针转动时,单向轴承22的外圈与内圈锁死,此时单向轴承22会与电机17的输出轴一起转动,单向轴承22顺时针转动时,单向轴承22的外圈与内圈不会锁死,此时单向轴承22可以绕着电机17的输出轴自由转动,而电机17的输出轴不会转动;plc控制器的型号为q00jcpu,plc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机17的开启和关闭,同时可以对电磁铁18进行通断电的控制。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当雨滴传感器12感应到有雨雪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17启动,同时控制电磁铁18通电,接着电机17通过单向轴承22带动齿轮16逆时针转动,在齿轮16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15向右滑动,在齿条15向右滑动的同时,齿条15通过升降绳一5拉动第一挡水板6绕着铰接点向下转动,同时第一挡水板6通过升降绳二7拉动涡卷弹簧9发生弹性形变,当齿条15的右端与电磁铁18接触并吸附在电磁铁18上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17关闭,同时齿轮16停止转动,随后第一挡水板6即可对灯体3和太阳能电池板4进行遮挡;当雨滴传感器12没有感应到雨雪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铁18断电,由于电磁铁18失去磁性,所以在涡卷弹簧9自身应力的作用下,带动转轴8转动,从而使升降绳二7缠绕在涡卷弹簧9的外壁,在升降绳二7缠绕的过程中,升降绳二7拉动第一挡水板6绕着铰接点向上转动,在第一挡水板6向上转动的同时,第一挡水板6通过升降绳一5带动齿条15向左滑动,在齿条15向左滑动的同时,带动齿轮16顺时针转动,由于齿轮16是顺时针转动,所以单向轴承22的外圈和内圈不会锁死,因此齿轮16在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电机17不会转动,当齿条15向左滑至初始位置时,第一挡水板6停止对太阳能电池板4和灯体3进行遮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