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混合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4121发布日期:2021-05-19 03:1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集成混合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激光光源与led光源混合照明的集成式灯具。


背景技术:

2.激光用于照明领域的技术日趋成熟,例如:已经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1410712805.9,专利名称:集成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成发光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透过透射区104a的第一蓝光142在被107反射后会沿着第一光路逆向的回到分光装置104,其中入射到反射区104b的部分就会形成第一出射光;同时,被反射区104b反射的第二蓝光143激发波长转换层106并使其受激发射受激光,该受激光144沿着第二光路逆向的返回到分光装置104,无论是入射于透射区104a还是反射区104b的受激光,都可以透射并形成第二出射光144。这样,第一出射光和第二出射光就可以合为一束混合光而出射,这样就实现了混合光的输出。例如,波长转换装置包括黄色波长转换材料,因此第二出射光就是黄色的受激光,它与蓝色的第一出射光混合后可以形成白光。
3.在现有技术中给出了利用蓝色激光与黄色荧光混合产生白光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所得到的光谱图如图2所示。在图2中波长在450nm左右的尖峰是激光所发出的蓝光,波长在500

650nm的光谱部分为激光激发黄色荧光片发出的黄色荧光。如果没有激光发出的蓝光与黄色荧光混合,无法获得照明所需的白光。但是由于蓝色激光的存在,导致蓝色激光与黄色荧光混合所得到的的白光不符合fda激光安全标准规定的要求,无法通过安全标准的检验。
4.由该专利公开的内容可知,利用激光激发荧光,通过被激发的荧光与激光混合产生白光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采用的常规方式,但是上述方式获得的白光光谱中,450nm左右的尖峰是激光成分。fda激光安全标准检测中要求激光光源中的激光成分功率要低于某一数值。因此,上述方式获得的白光不符合fda激光安全检测标准的规定。
5.其次,荧光与激光混合形成白色的出射光,形成的白光色温受制于黄色荧光材料的限制,色温偏差不可控。现有的混合发光装置两个发光光源离得比较远或固定在不同侧,需要多个散热装置,光源和散热装置的结构设计或固定装置要求较高并且比较复杂。由于两个光源的位置离得比较远或固定在不同侧,电路设计繁琐。上述原因造成了混合发光装置生产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实用新型一种led光源代替激光,消除混合光中激光成分的集成混合发光装置。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成混合发光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和led光源,激光光源出射激光,led光源出射单色光,所述激光与单色光的颜色相同,还包括合光片,所述合光片透射激光和单色光的同时反射荧光,所述激光光源和led光源设
置在合光片一侧,合光片另一侧设置有波长转换装置,所述荧光与单色光在合光片设置有波长转换装置的一侧进行合光,所述合光片与激光光轴和单色光光轴所形成的平面垂直;所述激光穿过合光片作用于波长转换装置产生荧光,该荧光沿着激光的入射方向的反方向入射到合光片并被反射,led光源出射的单色光透射合光片后与荧光合为一束。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激光光轴与led光源出射的单色光光轴平行;还包括反射镜,反射镜用于将激光光轴扭转90度后入射于合光片。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led光源包括第一发光区,激光光源包括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与第二发光区的形状相同,或者第一发光区还包括光斑整形装置,用于将第一发光区发出的光整形成与第二发光区形成的光斑的形状相同。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一部分用于在合光片上合光;所述led光源还包括亮度增强装置,用于将发光区发出的另一部分的光反射回第一发光区。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激光光源连接有第一电路控制系统,所述led光源连接有第二电路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路控制系统与第二电路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激光光源和led光源的开关和亮度。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发蓝光的led光源替换蓝色的激光,黄色的荧光与led光源发出的蓝光在合光片的作用下混合成为照明所需的白光。该技术方案消除了白光中激光成分,所得到的白光符合fda激光安全标准的规定;另外激光光源与led光源设置在合光片的同侧,该设计简化了电路设计方案,节约了设计和生产成本;
13.激光光源与led光源设置在合光片同一侧,该设计方案的优点在于,两个光源可以同时使用一个散热装置。该设计不但减少了散热装置的数量,节约了制造成本,而且还省去了一个散热装置的安装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14.由于第一电路控制系统与第二电路控制系统独立控制,可以通过分别控制激光光源的电流和led芯片的电流,来改变中荧光和单色光的比例从而形成不同色温的白光,也可以通过关断激光光源的电流来形成蓝色出射光或关断led芯片的电流来形成黄色出射光,该设置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应用范围广。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是在先申请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在先申请集成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所发出白光的光谱图。
18.图3是集成发光装置所发出白光的光谱图。
19.图4是集成发光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4光斑整形装置的主视图。
21.图6是集成发光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图6光斑整形装置的主视图。
23.图8是集成发光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图8光斑整形装置的主视图。
25.图10是集成发光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亮度增强装置的剖视图。
27.图12是亮度增强装置的原理图。
28.图13是集成发光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4是集成发光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5是集成发光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6是集成发光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7是集成发光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8是集成发光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9是滤光片多角度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实施例1:
3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该集成发光装置包括合光片100a和激光光源102、led光源,激光光源102和led光源设置在合光片100a的一侧,合光片100a的另一侧设置有波长转换装置,该申请文件中的波长转换装置为荧光片101。激光光源102出射蓝色的激光120,led光源出射蓝色的单色光122。激光120的光轴和单色光122的光轴形成一个平面,合光片100a垂直于激光120的光轴和单色光122的光轴所形成的平面。
37.所述激光120与单色光122具有相同的颜色,合光片100a透射激光120和单色光122。激光光源102发出的蓝色激光120透射到合光片100a另一侧,并且激发荧光片101,所述荧光片101被激光120激发并且发出黄色的荧光121。本实施例中合光片100a反射荧光121。激光120激发荧光片101产生的荧光121沿着激光120的光路返回。由于合光片100a反射荧光121,透射激光120,所以荧光121被合光片100a反射,激光120透射到合光片100a设置有激光光源102的一侧。此时被反射的荧光121中不再含有激光120成分。
38.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122透射到合光片100a设置有荧光片10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将透射道合光片100a的设置有荧光片101一侧的单色光122与被合光片100a发射的荧光121合为一束合成光123。黄色的荧光121与蓝色的单色光122混合后的合成光123形成白光。由于荧光121中不再含有激光成分,因此合光后的合成光123不再含有激光成分。
39.利用黄色的荧光121与蓝色的单色光122混合产生白光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光谱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450nm左右的的尖峰是led芯片103发出的蓝色的单色光122,不再含有蓝色的激光120成分,因此符合fda激光安全标准的规定。
40.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反射镜105,本实施方式中反射镜105将激光120的光轴扭转了90
°
,然后入射于合光片100a。该实施方式中增加反射镜105的目的是对激光120的光轴进行扭转,激光120的光轴被扭转后激光光源102与led光源可以并排设置。激光光源102与led光源并排设置的优点为,可以同时使用一个散热装置,减少一个散热装置节约了成本,并且减少了安装时间和安装成本。并且在激光光源102与led光源的供电电路设计上更加简便,节约设计和生产成本。因此增加一个反射镜105极大的节约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41.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激光光源102出射的激光120的光轴与单色光122的光轴平行。经过反射镜105反射后的激光120的光轴与合光片100a相交于一点,单色光122的光轴与合光片100a也相交于该点上。该实施方式的优点为,透射到合光片100a另一侧的单色光122的光轴与被合光片100a反射的荧光121的光轴重合。此时合成光123的颜色更均匀、效果更好。
42.led光源包括第一发光区103,激光光源102包括第二发光区。常用的led光源中,第一发光区103一般为矩形,常用的激光光源102的第二发光区为长条形或圆形。但是矩形的第一发光区103发出矩形光斑的单色光122,矩形光斑的单色光122与非矩形光斑的荧光121合光的时候,远场的面分部不同,造成合成光123周边的颜色与中心区域的颜色不同或合成光123周边的颜色不均匀。
43.现有的一种方法为将第一发光区103的形状设计成与激光光源102的第二发光区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但是,通过订制或加工第一发光区103的方法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生产周期较长,不利于工业应用和生产制造。
44.本实施方式通过增加光斑整形装置,通过光斑整形装置调整第一发光区103的形状,第一发光区103的形状与第二发光区的形状一致,便于激光120与荧光121进行合光。
45.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调整第一发光区103的形状为例。第一发光区103对应设置有光阑104a,光阑104a上设置有与第二发光区形状相同的透光区104b。该光阑104a放置在第一发光区103的表面。第一发光区103发出的光一部分穿过与第二发光区形状相同的透光区104b后出射,另一部分直接被光阑104a反射回第一发光区103或从光阑104a与第一发光区103之间出射。第一发光区103发出的单色光122穿过透光区104b后透射到合光片100a另一侧,透射到合光片100a另一侧的单色光122与被合光片100a反射的荧光121进行合光。该实施例通过增加光阑104a的方式把第一发光区103的矩形光斑变成与第二发光区形状相同的光斑,为荧光121与单色光122获得更均匀的合成光123提供条件。
46.所述激光光源102连接有第一电路控制系统,所述led光源连接有第二电路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路控制系统与第二电路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激光光源102和led光源的开关和亮度。由于第一电路控制系统与第二电路控制系统独立控制,可以通过分别控制激光光源102的电流和led光源的电流,来改变出射光中荧光121和单色光122的比例从而形成不同色温的白光,也可以通过关断激光光源102的电流来形成蓝色出射光或关断led光源的电流来形成黄色出射光,该设置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应用范围广。
47.本实施例中合光片100a采用了透射蓝色的激光120和蓝色的单色光122,反射黄色的荧光121的合光片100a。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合光装置,例如合光棱镜。合光装置也可以采用透射黄色荧光121并反射蓝色单色光122和激光120的合光装置,而且合光装置是弯曲的,这样在合光的同时可以对反射光的光分布进行控制达到特定的目的。其次,光斑整形装置也不限于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形式;在下面实施例中会描述其他的光斑整形装置。
48.实施例2:
4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具有两个区别:
50.1.本实施例中,光斑整形装置为导光棒204,本实施例中导光棒204为玻璃棒,本实
施例导光棒204的横截面加工成与激光光源202的第二发光区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导光棒204靠在第一发光区203设置,导光棒204用于提取矩形的第一发光区203所发出的部分光。具体来说,导光棒204能够提取第一发光区203与导光棒204相对应的部分区域的光,由导光棒204出射的光,其形状也与导光棒204横截面形状相同。由于导光棒204的横截面加工成与激光光源202的第二发光区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导光棒204提取了第一发光区203中与激光光源202的第二发光区相同或相似的形状的光。因此,导光棒204将第一发光区203的矩形光斑变成与激光光源202的第二发光区所形成的光斑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并且从导光棒204远离第一发光区203的一端出射。此时,荧光221与单色光222的面分布基本匹配,混合光的颜色更均匀,光斑的边角与光斑中心位置的颜色一致,合光的效果更好。
51.实施例3:
5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53.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区303设置在反光杯304的焦点上。反光杯304把第一发光区303发出的矩形光斑变成轴对称的光分布,形成圆形的光斑。由于,反光杯304具有聚光的作用,反光杯304可以是规则的旋转对称结构,也可以近似的旋转对称结构。本实施例中加装反光杯304的目的就是将第一发光区303的光斑变成圆形或近似的圆形。此时,荧光321与单色光322的面分布基本匹配,混合光的颜色更均匀,光斑的边角与光斑中心位置的颜色一致。
54.经过反光杯304出射的蓝色的大角度单色光322a经过反光杯304内壁反射后照射到合光片300a上。该部分大角度单色光322a透射到合光片300a另一侧,成为合成光323的一部分。第一发光区303发出的蓝色的小角度单色光322b直接出射,并未经过发光杯304进行角度扭转,因此无法照射到合光片300a的合光区域,该部分小角度单色光322b不能成为合成光323中有效的光。
55.上述实施例1

3公开的集成发光装置中,包括三种光斑整形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光斑整形装置解决了合光过程中,两种光的角分布不匹配,造成混合光的颜色不均匀或光斑的边角与光斑中心位置的颜色不同的问题。
56.由于第一发光区303发光点的发光亮度小于激光光源302的发光点的发光亮度,因此,单色光322的光强不能匹配荧光321的光强。造成led光源发光点的发光亮度不足,混合光色温偏低的现象。
57.实施例4:
58.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59.所述led光源还包括亮度增强装置,亮度增强装置用于将第一发光区403发出的不能进入合成光423的单色光422反射回第一发光区403,第一发光区403能够反射自身发出的光。被反射回发光区的单色光422,其中一部分单色光422改变了在发光区上原来的发光点,然后重新出射,另一部分单色光422改变了在发光区上原来的发光角度,然后重新出射。重新出射的单色光422最终用于合光。该亮度增强装置通过将无用光转化成有用光的方式增强led光源的亮度。
60.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光阑404a上设置有能够透光的出光口404b。所述光阑404a
固定在led芯片403设置有第一发光区403的一侧,出光口404b与第一发光区403相对设置。根据led光源各点均匀发光的特点。第一发光区403发出的光一部分由出光口404b直接出射,另一部分不能从出光口404b位置出射。由出光口404b直接出射的光对led光学系统亮度起到积极的作用,该部分光称为有用光。另一部分不能从出光口404b位置出射的光不能提高led光源的亮度,该部分光被浪费掉了,该部分光称为无用光。为了提高led光源的亮度,那就需要将更多的无用光转换成有用光。即将第一发光区403出射的光中,不能从出光口404b出射的那部分光,转变到由出光口404b出射。上述转变过程需要将第一发光区403发出的光经过若干次的反射,然后改变发光点的位置或角度等,直到发光点位于与出光口404b相对应的区域。此时第一发光区403发出的光从出光口404b出射明显增多,相应的亮度提高。由于改变发光点的位置或角度需要若干次的反射,出光口404b与第一发光区403之间必定设置有间隙,该间隙为发光点所发出的光的反射提供空间。
61.根据光学扩展量守恒的原理,光强等于光源亮度与出光口404b的面积的乘积,由于led光源的光强一定,要想增加led光源的亮度,则出光口404b的面积小于第一发光区403的面积,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出光口404b为圆形,第一发光区403为矩形。因此,近似得出,出光口404b内接圆的面积小于发光区内接圆的面积。出光口404b内接圆的半径为r,发光区内接圆的半径为r。则πr2<πr2,进一步推到得到r<r。又因为必须存在一个出光口404b,因此,r>0。综上所述可知0<r<r。
62.因为第一发光区403与出光口404b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的大小为d。如图4所示,则第一发光区403中实际对提高led光源的亮度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为第一发光区403内接圆431a与出光口404b内接圆431c之间的虚拟内接圆431b在第一发光区403上所呈现的圆形区域。该虚拟内接圆431b所组成的圆形区域到第一发光区403内接圆431a之间的距离为(r

r)/2,当d=(r

r)/2的时候,该虚拟内接圆431b的圆环上的发光点45
°
角所发出的光,照射在光阑404a与围墙405交接处,该光束会沿着原光路返回到第一发光区403,因此增加了光的损耗。为了减少该部分光的损耗,提高led光源的亮度,因此对间隙d进行了限制,d>(r

r)/2。
63.又因为d过大,第一发光区403所发出的光在间隙中的反射次数增多,第一发光区403所发出的光,有一部分能量会丧失在反射过程中。因此d过大同样不利于led光源亮度的增强。经过试验发现d=2r的时候刚好处于一个分界点上,当d<2r时led电能转化成有用光的效率较高,当d>2r时电能转化有用光的效率明显下降。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选用d<2r。
64.其次,围墙405一端围绕第一发光区403,并且与第一发光区403贴合。围墙405另一端围绕光阑404a,并且围墙405与光阑404a紧密贴合。围墙405与第一发光区403和光阑404a紧密贴合的目的是避免第一发光区403发出的光,在反射的过程中从间隙内出射到远方,降低亮度增强的效果。为了减小反射过程中光的损耗,提高第一发光区403所发出光的利用率。第一发光区403发出的一部分光照射在围墙405上时能发生全反射。本实施例优选在围墙405内壁上设置有反射层405a。本实施例优选在光阑404a朝向led芯片403的发光区的一面设置有反射区404c。该反射区404c用于反射led芯片403的发出的光。设置反射区404c同样是为了降低第一发光区403所发出光的损耗。
65.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以第一发光区403内接圆431a的第一发光光线421c,出光口404b内接圆431c内的第二发光光线421b,虚拟内接圆431b内的第三发光光线421a为
例。第二发光光线421b直接从出光口404b出射;第一发光光线421c经过反射层405a反射后从出光口404b出射;第三发光光线421a经过反射层405a反射到反射区404c,然后由反射区404c反射到led芯片403的发光区,最终由led芯片403的发光区进行一次反射后从出光口404b出射。
66.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光阑404a的基材是透明板,透明板一面设置有透光部和反光部。所述透光部形成出光口404b。反光部由光学反射镀膜形成的反射区404c,该光学反射膜镀在透明板上。透明板设置有透光部和反射部的一面朝向发光区。
67.第一发光区403上表面连接有金线,所述金线为led光源供电。金线固定设置在第一发光区403旁,所述围墙405将金线包裹在内部。由于金线比较细,围墙405包裹金线,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其次,围墙405可以起到导热的作用,避免金线在高温下熔断的危险。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围墙405为纯白色基材,纯白色基材对第一发光区403发出的光的反射效果更好。
68.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亮度增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亮度增强装置的结构也并不是唯一的。
69.实施例5:
70.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如图13、图19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71.本实施方式中亮度增强装置为滤光片505a,该滤光片505a紧贴在第一发光区503的表面设置。如图18所示,滤光片505a的多角度光谱图可知,本实施方式中,滤光片505a透射小角度单色光522a(本实施方式中小角度单色光522a的发光全角为50
°
),反射大角度单色光。被滤光片505a反射的大角度单色光经过第一发光区503反射后转变成小角度单色光522a。小角度单色光522a照射到合光片500a上,经过合光片500a反射后,成为合成光523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滤光片505a的作用将第一发光区503发出的大角度单色光反射回第一发光区503,大角度单色光在滤光片505a与第一发光区503之间经过若干次反射后变为小角度单色光522a,小角度单色光522a透射到滤光片505a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滤光片505a与第一发光区503不断反射大角度单色光,直至将大角度单色光转变为小角度单色光522a,提高了第一发光区503所发出光的利用率,提高了led光源的亮度。
72.实施例6:
73.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
74.第一发光区603的发光一侧设置有反光罩605a,反射罩605a内壁设置有反射面。反光罩605a将第一发光区603完全遮挡。反光罩605a与第一发光区60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单色光出射孔605b。第一发光区603设置在反光罩605a的圆心处。小角度的单色光622a直接从单色光出射孔605b出射,大角度单色光622b经过反光罩605a的内壁反射后回到led芯片603的发光区,大角度单色光622b在反光罩605a与第一发光区603之间经过若干次反射后转变为小角度单色光622a,并且由单色光出射孔605b出射。
75.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反射罩605a与第一发光区603不断反射大角度单色光622b,直至将大角度单色622b光转变为小角度单色光622a。该技术方案通过充分利用第一发光区603所发出的单色光622,提高了第一发光区603的亮度。
76.实施例7:
77.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78.实施例1

6分别是介绍了与第一发光区703相配合设置的光斑整形装置或亮度增强装置,本实施方式将第一发光区703的光斑整形装置和亮度增强装置同时使用。
79.光斑整形装置如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光阑704a。亮度增强装置如实施例5中所使用的滤光片705a。光阑704a与第一发光区703之间设置有滤光片705a,该滤光片705a反射大角度单色光722,透射小角度单色光722。大角度单色光722在滤光片705a与第一发光区703之间经过若干次反射后转变成小角度单色光722,第一发光区703发出的单色光722进行充分利用,提高led光源的亮度。小角度单色光722穿过滤光片705a后由光阑704a上设置的透光区704b出射,光阑704a上的透光区704b对单色光722进行整形,该整形的必要性和原理在实施例1中已经详细介绍。
80.光阑704a与滤光片705a共同配合,既可以对第一发光区703进行整形,又可以对第一发光区703亮度增强。是否还有其他的光斑整形装置与亮度增强装置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81.实施例8:
82.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实施例如图16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
83.本市实施方式光斑整形装置不使用光阑,而是使用实施例2中所介绍的导光棒804。滤光片805a紧贴在第一发光区803设置,导光棒804紧贴在滤光片805a上。滤光片805a透射的小角度单色光822进入导光棒804紧贴滤光片805a的一端,并且由导光棒804的另一端出射。
84.实施例9:
85.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个实施例如图17、图19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
86.本实施方式中亮度增强装置使用滤光片905b,滤光片905b紧贴在第一发光区903上。该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滤光片905b与前文中的不同,如图18所示,滤光片505a的多角度光谱图可知,本实施方式中滤光片905b可以透射大角度单色光922,反射小角度单色光922。该实施方式所使用光斑整形装置为实施例3所介绍的反光杯904,第一发光区903设置在反光杯904的圆心上。
87.小角度单色光922被发射回第一发光区903上重新出射,只有大角度单色光922由滤光片905b出射。该滤光片905b仅出射大角度单色光922,小角度单色光922被反射会led发光区903重新出射。增强了led发光区903的出射亮度。出射后的大角度单色光922经过反光杯904内壁反射后,对单色光922进行整形后出射。
88.实施例10:
89.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个实施例如图18所示,该实施例中公开了集成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
90.光斑整形整形装置使用实施例3中的反光杯1004,所述第一发光区1003设置在反光杯1004的中心。亮度增强装置使用实施例6中的反光罩1005a
91.经过反光杯1004整形后的单色光1022,照射到反光罩1005a内壁上,反光罩1005a上设置有单色光出射孔1005b。小角度单色光1022通过单色光出射孔1005b出射,大角度单色光1022重新反射回led发光区1003。
92.通过上述结构,提高第一发光区1003发出的单色光1022的利用率,增强第一发光区1003发出的单色光1022的亮度。
93.本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

3分别介绍了一种第一发光区的光斑整形装置,实施例4

6分别介绍了一种第一发光区的亮度增强装置。实施例7

10为光斑整形装置与亮度增强装置的交叉组合。通过上述组合可知,光斑整形装置与亮度增强装置的组合并不限于实施例7

10中所述的四种组合方式。因此上述实施例介绍的光斑整形装置与亮度增强装置所组合而成的实施方式均属于该专利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