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95119发布日期:2021-07-30 18: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用于提供光源的光电模块、用于控制光电模块运行的驱动控制模块、灯具壳体和散热模块,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位于灯具壳体的一端;所述灯具壳体包括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之间形成通风腔,光电模块位和散热模块位于壳体内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入壳体内腔体内部并固定在壳体内腔体内侧壁上;和/或所述壳体内腔体内侧壁设有用于固定散热模块的第一台阶部;所述光电模块连接在散热模块上,驱动控制模块位于散热模块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之间设有连接部,灯具壳体还包括贯穿壳体内腔体、连接部和壳体外腔体的电线接入口,电线接入口内设凹入连接面和连接凹台、连接凹台设有贯穿壳体内腔体、连接部和壳体外腔体的电线接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驱动壳体,驱动壳体内部为用于设置驱动器的驱动空间,驱动壳体与灯具壳体的壳体内腔体底部连接;

或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底部开口的驱动内壳、顶部开口的驱动外壳,驱动内壳的开口部嵌入驱动外壳开口部形成用于设置驱动器的驱动空间;所述驱动内壳与灯具壳体的壳体内腔体连接,驱动外壳同驱动内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台设有贯穿壳体内腔体、连接部和壳体外腔体的呼吸孔;所述驱动壳体与灯具壳体的壳体内腔体底部之间还设有密封件,或所述驱动外壳和驱动内壳之间还设有密封件;所述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之间还设有连接筋;所述灯具壳体由型材制成,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一体成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控制光电模块向灯具壳体外射出光线效果的防眩控光模块,防眩控光模块与灯具外壳可旋转地连接;

所述防眩控光模块包括防眩控光壳体、透明防护片,防眩控光壳体顶部为出光面,出光面上设有出光口,透明防护片位于出光口之下;所述防眩控光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用于计量防眩控光模块旋转角度的第一刻度;所述防眩控光壳体的底部内侧壁设有控光倒勾旋转限位圈、防止防眩控光模块过度旋转的限位圈;所述防眩控光壳体的底部内侧壁设有凸起部;

靠近所述壳体内腔体的顶部的壳体内腔体外壁上设有行程万向转动槽,壳体内腔体的顶部包括用于支撑防眩控光壳体的第一突出台面和用于支撑透明防护片的第二台阶部或第二突出台面,壳体外腔体的顶部为限位凸台;

所述防眩控光壳体的底部内侧壁的凸起部和行程万向转动槽形成可旋转地卡接;

防眩控光壳体底部同壳体外腔体之间形成连通通风腔和外部的转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空间内设有第一电源模块、用于固定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驱动固定件,第一电源驱动固定件连接驱动器,驱动器固定在驱动壳体底部;所述驱动壳体顶部开口,所述驱动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以上对应的驱动壳体为驱动壳体上部,驱动壳体上部嵌入壳体内腔体内,第一翻边和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位于壳体内腔体底部和第一翻边之间;所述第一翻边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通风腔内部空间和灯具壳体外部空间;

或所述驱动内壳顶部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的四周边沿设有下通风口,驱动外壳顶部设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二翻边顶部安装在第一翻边底部且第二通气孔对应下通风口,该下通风口连通通风腔和外部空间;所述第一翻边顶部安装在壳体内腔体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控制光电模块水平方向移动和/或垂直方向移动的底盘支架调节模块,底盘支架调节模块包括用于内置输入输出接线模块的底盘、用于控制灯具外壳水平方向移动和/或垂直方向移动的双柱式旋转轴,所述双柱式旋转轴分为用于连接灯具外壳的第一连接柱体、用于连接底盘的第二连接柱体,第一连接柱体和第二连接柱体连接形成双柱式旋转轴;所述底盘内还设有转动板,转动板和第二连接柱体分别位于底盘内外侧,转动板和第二连接柱体通过螺栓贯穿底盘后连接,同时转动板和第二连接柱体将底盘夹紧固定;所述底盘上围着第二连接柱设有第二刻度;所述输入输出接线模块连接外部电源,输入输出接线模块通过电线连接驱动控制模块、光电模块和散热模块。

9.一种灯具的加工方法,涉及权利要求1中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利用型材加工制成灯具壳体,形成壳体外腔体和壳体内腔体,以及两者之间的通风腔;

s2、将散热模块压入壳体内腔体内,散热模块和壳体内腔体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互固定;

s3、灯具壳体顶部安装光电模块,灯具壳体底部安装驱动控制模块。

10.一种灯具的加工方法,涉及权利要求8中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利用型材加工制成灯具壳体,形成壳体外腔体和壳体内腔体,和两者之间的通风腔、连接筋和连接部,和连接筋中的驱动壳体连接孔;

s2、加工灯具壳体对应的壳体外腔体和壳体内腔体,形成用于和防眩控光模块可旋转连接的行程万向转动槽、用于电线进入灯具壳体内的电线接入口;

s3、确定散热模块安装在壳体内腔体内的指定位置(即ah对应位置),将散热模块压入壳体内腔体内的指定位置,散热模块和壳体内腔体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互固定或散热模块固定在壳体内腔体内侧壁的指定位置上的第一台阶部上;

s4、将光电模块安装在散热模块上;

s5、将密封件安装在第一翻边上,再将驱动壳体上部嵌入壳体内腔体内,第一翻边上通气孔对应通风腔,第一翻边和连接筋固定连接,完成壳体内腔体底部安装驱动控制模块;或将密封件置于驱动外壳和驱动内壳之间,再盖上驱动外壳,第一翻边的下通风口对应通风腔和第二翻边的第二通气孔,第二翻边顶部安装在第一翻边底部,第一翻边顶部安装在壳体内腔体底部,完成壳体内腔体底部安装驱动控制模块;

连接光电模块、散热模块、驱动控制模块的电线自电线接入口引出;

s6、将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形成的双柱式旋转轴,第一连接柱连接灯具壳体上的电线接入口,再将底盘、第二连接柱以及转动板连接,此时自电线接入口引出的电线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柱内部、第二连接柱内部后,进入底盘内部连接输入输出接线模块;

s7、将防眩控光壳体的底部内侧壁的凸起部和行程万向转动槽形成可旋转地卡接,完成防眩控光模块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内腔体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具及其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灯具包括用于提供光源的光电模块、用于控制光电模块运行的驱动控制模块、灯具壳体和散热模块,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位于灯具壳体的一端;所述灯具壳体包括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之间形成通风腔,光电模块位和散热模块位于壳体内腔体内。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如何提高灯具壳体内的散热效果;问题二:如何节约灯具的加工成本;问题三:如何更精确地可旋转调节灯具方向角度;问题四:如何提高灯具的驱动控制模块密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俞福倩;段集伟;吴建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光联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