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95119发布日期:2021-07-30 18:0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灯具散热效果差,如何提高灯具壳体内的散热效果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灯具只能调整一个方向角度,角度调节不精准、驱动控制模块密封性能差、压铸等加工方式的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及其加工方法,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如何提高灯具壳体内的散热效果;问题二:如何节约灯具的加工成本;问题三:如何更精确地可旋转调节灯具方向角度;问题四:如何提高灯具的驱动控制模块密封性能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灯具及其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用于提供光源的光电模块、用于控制光电模块运行的驱动控制模块、灯具壳体和散热模块,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位于灯具壳体的一端;所述灯具壳体包括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之间形成通风腔,光电模块位和散热模块位于壳体内腔体内。

进一步,所述散热模块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入壳体内腔体内部并固定在壳体内腔体内侧壁上;和/或所述壳体内腔体内侧壁设有用于固定散热模块的第一台阶部;所述光电模块连接在散热模块上,驱动控制模块位于散热模块以下。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之间设有连接部,灯具壳体还包括贯穿壳体内腔体、连接部和壳体外腔体的电线接入口,电线接入口内设凹入连接面和连接凹台、连接凹台设有贯穿壳体内腔体、连接部和壳体外腔体的电线接入孔。

进一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驱动壳体,驱动壳体内部为用于设置驱动器的驱动空间,驱动壳体与灯具壳体的壳体内腔体底部连接;

或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底部开口的驱动内壳、顶部开口的驱动外壳,驱动内壳的开口部嵌入驱动外壳开口部形成用于设置驱动器的驱动空间;所述驱动内壳与灯具壳体的壳体内腔体连接,驱动外壳同驱动内壳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凹台设有贯穿壳体内腔体、连接部和壳体外腔体的呼吸孔;所述驱动壳体与灯具壳体的壳体内腔体底部之间还设有密封件,或所述驱动外壳和驱动内壳之间还设有密封件;所述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之间还设有连接筋;所述灯具壳体由型材制成,壳体内腔体和壳体外腔体一体成型连接。

进一步,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控制光电模块向灯具壳体外射出光线效果的防眩控光模块,防眩控光模块与灯具外壳可旋转地连接;

所述防眩控光模块包括防眩控光壳体、透明防护片,防眩控光壳体顶部为出光面,出光面上设有出光口,透明防护片位于出光口之下;所述防眩控光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用于计量防眩控光模块旋转角度的第一刻度;所述防眩控光壳体的底部内侧壁设有控光倒勾旋转限位圈、防止防眩控光模块过度旋转的限位圈;所述防眩控光壳体的底部内侧壁设有凸起部;

靠近所述壳体内腔体的顶部的壳体内腔体外壁上设有行程万向转动槽,壳体内腔体的顶部包括用于支撑防眩控光壳体的第一突出台面和用于支撑透明防护片的第二台阶部或第二突出台面,壳体外腔体的顶部为限位凸台;

所述防眩控光壳体的底部内侧壁的凸起部和行程万向转动槽形成可旋转地卡接;

防眩控光壳体底部同壳体外腔体之间形成连通通风腔和外部的转动间隙。

进一步,所述驱动空间内设有第一电源模块、用于固定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驱动固定件,第一电源驱动固定件连接驱动器(或者是驱动板),驱动器固定在驱动壳体底部;所述驱动壳体顶部开口,所述驱动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以上对应的驱动壳体为驱动壳体上部,驱动壳体上部嵌入壳体内腔体内,第一翻边和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位于壳体内腔体底部和第一翻边之间;所述第一翻边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通风腔内部空间和灯具壳体外部空间;

或所述驱动内壳顶部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的四周边沿设有下通风口,驱动外壳顶部设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二翻边顶部安装在第一翻边底部且第二通气孔对应下通风口,该下通风口连通通风腔和外部空间;所述第一翻边顶部安装在壳体内腔体底部。

进一步,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控制灯具壳体和光电模块水平方向移动和/或垂直方向移动的底盘支架调节模块,底盘支架调节模块包括用于内置输入输出接线模块的底盘、用于控制灯具外壳水平方向移动和/或垂直方向移动的双柱式旋转轴,所述双柱式旋转轴分为用于连接灯具外壳的第一连接柱体、用于连接底盘的第二连接柱体,第一连接柱体和第二连接柱体连接形成双柱式旋转轴;所述底盘内还设有转动板,转动板和第二连接柱体分别位于底盘内外侧,转动板和第二连接柱体通过螺栓贯穿底盘后连接,同时转动板和第二连接柱体将底盘夹紧固定;所述底盘上围着第二连接柱设有第二刻度;所述输入输出接线模块连接外部电源,输入输出接线模块通过电线连接驱动控制模块、光电模块和散热模块。

一种灯具的加工方法,涉及上述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利用型材加工制成灯具壳体,形成壳体外腔体和壳体内腔体,以及两者之间的通风腔;

s2、将散热模块压入壳体内腔体内,散热模块和壳体内腔体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互固定;

s3、灯具壳体顶部安装光电模块,灯具壳体底部安装驱动控制模块。

一种灯具的加工方法,涉及上述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利用型材加工制成灯具壳体,形成壳体外腔体和壳体内腔体,和两者之间的通风腔、连接筋和连接部,和连接筋中的驱动壳体连接孔;

s2、加工灯具壳体对应的壳体外腔体和壳体内腔体,形成用于和防眩控光模块可旋转连接的行程万向转动槽、用于电线进入灯具壳体内的电线接入口;

s3、确定散热模块安装在壳体内腔体内的指定位置(即ah对应位置),将散热模块压入壳体内腔体内的指定位置,散热模块和壳体内腔体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互固定或散热模块固定在壳体内腔体内侧壁的指定位置上的第一台阶部上;

s4、将光电模块安装在散热模块上;

s5、将密封件安装在第一翻边上,再将驱动壳体上部嵌入壳体内腔体内,第一翻边上通气孔对应通风腔,第一翻边和连接筋固定连接,完成壳体内腔体底部安装驱动控制模块;或将密封件置于驱动外壳和驱动内壳之间,再盖上驱动外壳,第一翻边的下通风口对应通风腔和第二翻边的第二通气孔,第二翻边顶部安装在第一翻边底部,第一翻边顶部安装在壳体内腔体底部,完成壳体内腔体底部安装驱动控制模块;

连接光电模块、散热模块、驱动控制模块的电线自电线接入口引出;

s6、将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形成的双柱式旋转轴,第一连接柱连接灯具壳体上的电线接入口,再将底盘、第二连接柱以及转动板连接,此时自电线接入口引出的电线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柱内部、第二连接柱内部后,进入底盘内部连接输入输出接线模块;

s7、将防眩控光壳体的底部内侧壁的凸起部和行程万向转动槽形成可旋转地卡接,完成防眩控光模块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内腔体的顶部。

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灯具,通过散热模块(含散热器)压入灯具壳体内,形成过盈装配的安装方式将散热模块固定在灯具壳体的壳体内腔体内侧壁上,散热器将灯具壳体内多余热量传导至壳体内腔体,再经过由壳体内外腔体形成的通风腔,一部分通风腔内空气流通带走热量,一部分通过连接筋传导热量至壳体外腔体,再由壳体外腔体将多余热量辐射出去,实现散热功能,提高散热效果。

2、本发明中的灯具,通过底盘支架调节模块实现灯具壳体角度旋转,包括灯具壳体在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上的选择,实现更精确地可旋转调节灯具方向角度的功能。

3、本发明中的灯具,通过驱动控制模块和灯具壳体的壳体内腔体底部之间增加密封件(密封胶圈),增加提高灯具的驱动控制模块密封性能。

4、本发明中的灯具加工过程中,首先采用型材进行加工,生成灯具壳体的粗加工件,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光电模块所需空间高度(ah)、和/或灯具壳体高度(h)),切割不同长度的灯具壳体、和确定不同高度的光电模块所需空间高度,同样的灯具壳体的粗加工件可以加工成不同型号灯具壳体。粗加工件经过加工(比如机加工)形成同防眩控光模块相匹配的安装部位(包括行程万向转动槽等)、同驱动控制模块相匹配的安装部位(包括和密封胶圈相对应的壳体内腔体底部的连接面)。型材的机加工过程简单、便捷、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灯具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防眩控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透明防护片)。

图3是实施例1中光电模块和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灯具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灯具壳体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灯具壳体和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灯具壳体装配散热器后的俯视图、仰视图、剖面图和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灯具壳体装配散热器后的仰视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1中灯具壳体装配散热器后的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1中底盘支架调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1中底盘支架调节模块的爆炸图。

图12是实施例1中驱动控制模块的爆炸图。

图13是实施例1中一种灯具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3局部放大图1。

图15是图13局部放大图2。

图16是实施例2中驱动控制模块的爆炸图。

图中:1、防眩控光模块;10、防眩控光壳体;110、出光面;112、出光口;113、第一刻度;114、限位圈;116、控光倒勾旋转限位圈;219、透明防护片;

2、灯具壳体;

21、壳体外腔体;210、限位凸台;214、倒角;

22、壳体内腔体;220、行程万向转动槽;221、第一突出台面;222、第二突出台面;224、连接面;225、连接圈面;

23、通风腔;230、连接部;231、连接筋;2311、驱动壳体连接孔;232、通风腔的上通风口;233、通风腔的下通风口;

24、转动间隙;

25、电线接入口;2501、凹入连接面;2502、连接凹台;2503、螺栓连接孔;2504、电线接入孔;26、呼吸塞;

3、光电模块;

4、散热模块;41、散热器;42、散热器连接圈面;43、散热器和散热器之间的散热空间;44、传导热的接触面;45、电线连接的安装孔(散热器上的)

5、驱动控制模块;501、第一电源模块;502、第一电源驱动固定件;503、驱动控制连接台;;504、驱动器;505、密封胶圈;509、螺栓;

51、驱动壳体;511、驱动壳体上部;512、第一翻边;513、通气孔;514、安装孔(驱动壳体上);

6、底盘支架调节模块

601、沉台;602、第一连接柱;6020、第一过线腔;603、接触面a;604、螺栓;605、限位筋;606、安装孔;607、外旋转环壁;608、底盘;6080、接线腔体;6081、接线附件;609、输入输出接线模块;610安装板;611、第二刻度;612、宫腔面;613、底盘孔腔;614、螺栓;615、第二连接柱;6150、第二过线腔体;616、第一连接柱同第二连接柱的连接处;6160、第三过线腔体;617、接触面b;618、螺栓;620、内旋转环壁;621、摩擦齿;622、转动板;623、螺栓;624、安装输入输出接线模块的位置;625连接柱;626、连接孔;627、连接凸台;628、凸出面;

71、电线防护圈;72、电线;

802、下通风口;804、驱动器;805、密封胶圈;806、第二通气孔;808、第二翻边;810、驱动外壳;812、驱动内壳;818第一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15,具体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用于提供光源的光电模块3、用于控制光电模块3运行的驱动控制模块5、灯具壳体2和散热模块4,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位于灯具壳体2的一端;所述灯具壳体2包括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之间形成通风腔23,光电模块3位和散热模块4位于壳体内腔体22内。

散热模块4用于对驱动控制模块5和/或光电模块3产生热量进行散热,防止其温度过高。散热模块4包括散热器41(优选独立式散热器41),散热器41以下部位还有散热腔,散热器41的散热片优选呈太阳花式扇形排列,散热器41的散热片与散热片之间为散热空间43,散热腔和散热空间均是帮助散热器41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果。比如优选太阳花式扇形的散热器41。

散热器41上还可以增设用于电线贯穿和/或连接的电线连接安装孔45。散热器41顶面朝向光电模块3的一侧侧面为传导热的接触面44,散热器41连接圈面42也可以用作传导热的接触面功能,将热量传导至壳体内腔体22,在经过壳体内腔体22将热量传导至通风腔23。

所述散热模块4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入壳体内腔体22内部并固定在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上,和/或所述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设有用于固定散热模块4的第一台阶部(附图中未显示);所述光电模块3连接在散热模块4上,驱动控制模块5位于散热模块4以下。

第一台阶部能够帮助更加精准地将散热模块4(即主要是散热器41)固定在在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指定位置(即附图中ah左端点指向位置)上,此时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上用于连接散热模块4的一圈部位,也称为连接圈面225,用于同散热器41连接圈面42相匹配形成过盈配合的连接,即通过两者尺寸匹配,两者的连接圈面相抵后通过摩擦力相互固定位置,两者达到精密过盈装配,散热器41连接圈面42是指散热器41外侧壁的用于同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连接的一圈部位。

通过散热模块4的传导热的接触面44将多余的热传导至散热模块4,然后又通过散热器41、散热器和散热器之间的散热空间43将多余的热传导至散热器连接圈面42,又通过散热器连接圈面42将多余的热传导至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上的连接圈面225,连接圈面225又将多余热传导壳体内腔体22后一部分热通过通风腔23将多余的热辐射出去(即将热辐射至灯具壳体2外部),剩余一部分热通过灯具壳体2内由壳体外腔体21和壳体内腔体22组成的通风腔23内的连接筋231再次将剩余热量传导至和壳体外腔体21,然后由壳体外腔体21将热量向外部辐射、散热,实现高效散热的功能。

压入可以是手工压入,也可以是治具压入,治具即协助控制散热模块4(即主要是散热器41)压入壳体内腔体22内,并固定在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指定位置(即附图中ah指向位置)的工具;比如圆柱体灯具壳体2,直接选用壳体内腔体22的内径为111厘米,圆柱体形散热器41截面为直径111.3厘米,将该散热器41压入壳体内腔体22,形成过盈配合,使得散热器41固定在壳体内腔体22的内侧壁上;或者,也可以通过选用壳体内腔体22的内径为111厘米,经过加工(比如车加工)后,壳体内腔体22的内径为112厘米,再将截面为直径112.3厘米的散热器41压入壳体内腔体22,形成过盈配合,使得散热器41固定在壳体内腔体22的内侧壁上,这样可以通过加工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调整壳体内腔体22直径,满足不同直径要求的散热器41在壳体内腔体22的内侧壁上过盈配合的要求。

所述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之间设有连接部230,灯具壳体2还包括贯穿壳体内腔体22、连接部230和壳体外腔体21的电线接入口25,电线接入口25内设凹入连接面2501和连接凹台2502(即凹入连接面2501和连接凹台2502共同形成一个凹式空间)、连接凹台2502设有贯穿壳体内腔体22、连接部230和壳体外腔体21的电线接入孔2504,还可以增加同电线接入孔2504相配合的电线防护圈71,对电线进行更好的保护。电线接入孔2504用于电线贯穿灯具壳体2内外,电线连接电源模块,电线为光电模块3、散热模块4和驱动控制模块5提供电源,连接凹台2502上还设有螺栓连接孔2503,用于灯具壳体2和底盘608支架调节模块6之间连接,比如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包括驱动壳体51,驱动壳体51内部为用于设置驱动器504的驱动空间,驱动壳体51与灯具壳体2的壳体内腔体22底部连接;

所述驱动空间内设有第一电源模块501、用于固定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驱动固定件502,第一电源驱动固定件连接驱动器504(或者是驱动板),驱动器504固定在驱动壳体51底部;所述驱动壳体51顶部开口,所述驱动壳体51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翻边512,第一翻边512以上对应的驱动壳体51为驱动壳体上部511,驱动壳体上部511嵌入壳体内腔体22内,第一翻边512和连接筋231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栓509连接。

驱动壳体51内还设有驱动控制连接台503。

驱动壳体51顶部开口,驱动空间产生热量更加便利地扩散到散热模块4(即散热器41),提升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效率;比如所述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之间的连接筋231设有驱动壳体连接孔2311,鉴于灯具壳体2是型材制成,因此该驱动壳体连接孔2311是垂直贯穿连接筋231的方式设置,第一翻边512也对应设置安装孔514,驱动壳体连接孔2311和安装孔514通过螺栓将第一翻边512和连接筋2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边512设有通气孔513,通气孔513连通通风腔23内部空间和灯具壳体2外部空间;这样设计便于通风腔23内部空间和灯具壳体2外部空间的空气流通,此时冷空气可以自通气孔513进入通风腔23内部,随着壳体内腔体22散出来的热量,通风腔23内部热空气向上升,经过旋转间隙后流向灯具壳体2外部,同时带走热量,帮助通风腔23内部降温,间接地帮助壳体内腔体22内部降温;

优选驱动壳体51的外侧壁中间部位设置第一翻边512;优选地第一翻边512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固定密封件的凹槽圈,能够密封件实现良好密封效果,有效防止密封件在被挤压的过程中发生位置移动进而影响密封效果;

驱动壳体上部511嵌入壳体内腔体22内的设计,和上位于壳体内腔体22底部和第一翻边512之间的密封件的设计,均能够有效避免灯具壳体2外的空气和/或水分进入到驱动壳体51内,避免影响驱动控制模块5、和/或散热模块4、和/或光电模块3的正常运行,两个设计叠加,密封效果更佳。

所述连接凹台2502设有贯穿壳体内腔体22、连接部230和壳体外腔体21的呼吸孔(呼吸孔是用于灯具壳体2内外气体流通,呼吸孔也可以通过呼吸塞26实现闭合);所述驱动壳体51与灯具壳体2的壳体内腔体22底部之间还设有密封件,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位于壳体内腔体22底部和第一翻边512之间,密封件比如为密封胶圈505,此时壳体内腔体22底部用于同密封胶圈505接触或连接的底面为连接面224;所述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之间还设有连接筋231,连接筋231用于加强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之间连接力度,连接筋231可以设多个,均匀分布在通风腔23内。所述灯具壳体2由型材制成,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一体成型连接。型材制成,加工成本低,且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一体成型,减少加工步骤,进一步节约成本。

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控制光电模块3向灯具壳体2外射出光线效果的防眩控光模块1,防眩控光模块1与灯具壳体2可旋转地连接;

所谓出光效果,可以是光线形状,或光线截面大小、形状,防止或避免使用者或路人眩晕的防眩控光效果,所述防眩控光模块1包括防眩控光壳体10、透明防护片219,防眩控光壳体10顶部为出光面110,出光面110上设有出光口112,透明防护片219位于出光口112之下;所述防眩控光壳体10的外侧壁设有用于计量防眩控光模块1旋转角度的第一刻度113,第一刻度113优选设置在防眩控光壳体10的外侧壁的底部边缘部位,(第一刻度113用于计量防眩控光模块1相对于灯具壳体2的旋转角度,便于精准调节防眩控光模块1旋转角度,提高灯具照射效果准确性;所述防眩控光壳体10的底部内侧壁设有控光倒勾旋转限位圈116、防止防眩控光模块1过度旋转的限位圈114;所述防眩控光壳体10的底部内侧壁设有凸起部(未显示在附图中);

靠近所述壳体内腔体22的顶部的壳体内腔体22外壁上设有行程万向转动槽220,壳体内腔体22的顶部包括用于支撑防眩控光壳体10的第一突出台面221(或称第一凸出台面)和用于支撑透明防护片219的第二台阶部(未体现在附图中)或第二突出台面222(或称第二凸出台面),壳体外腔体21的顶部为限位凸台210;优选地,第一突出台面221、第二突出台面222均呈垂直方向凸起,两者的横截面呈l形或u形,第一突出台面221高于第二突出台面222,两者的高度差正好相当于透明防护片的厚度;或者第一突出台面221和第二台阶部呈l形,第一突出台面221高于第二台阶部,两者的高度差正好相当于透明防护片的厚度。

所述防眩控光壳体10的底部内侧壁的凸起部和行程万向转动槽220形成可旋转地卡接;防眩控光模块1旋转可以是防眩控光壳体10带动出光口112进行旋转,也可以是防眩控光壳体10带动出光口112和透明防护片219一道旋转。

防眩控光壳体10底部同壳体外腔体21之间形成连通通风腔23和外部的转动间隙24。该转动间隙24,无论防眩控光模块1旋转是否发生转动,均存在,帮助通风腔23内气体和通风腔23外气体相互流通,尤其是当散热器41将壳体内腔体22内的热量通过壳体内腔体22传导至通风腔23内时,通风腔23内热量即可以通过壳体外腔体21继续传导至灯具壳体2外部,实现灯具壳体2散热的功能,也可以是通风腔23内的热气体或热空气上升后,经过转动间隙24排出灯具壳体2,带动气体或空气流通,实现灯具壳体2散热的功能。

通风腔23的顶部为通风腔23的上通风口232,上通风口232和转动间隙24连通、通风腔23的底部为通风腔23的下通风口233,下通风口233和第一翻边512上的通气孔513连通。

以灯具壳体2垂直放置为例,此时防眩控光模块1位于灯具壳体2正上方,此处可旋转地卡接是指垂直方向上因凸起部和行程万向转动槽220形成卡接,使得防眩控光模块1和灯具壳体2在垂直方向上不能移动和/或分离,也就避免了防眩控光壳体10和壳体内腔体22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发生脱落或分离,但是通过水平方向上旋转防眩控光模块1(即防眩控光壳体10),使得凸起部和行程万向转动槽220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发生旋转,实际上是凸起部在行程万向转动槽220内水平旋转,即带动防眩控光模块1旋转,这样就实现防眩控光模块1可旋转地连接灯具壳体2(即壳体内腔体22)。

优选地,增加设计如下:防眩控光模块1(主要是指防眩控光壳体10)内同出光口112对应位置设置上控光腔(未显示在附图中),该上控光腔用于通过光线同时对光线进行控光和/或防眩(即是光线更加柔和、不刺眼),上控光腔具有一定高度,该高度设计用于增强防眩作用。另外,防眩控光壳体10上出光口112所在的面为出光面110也可以是倾斜设计,此时出光口112也是倾斜,调整防眩控光壳体10和/或出光口112射出光线的形状。

防眩控光模块1内(主要是指防眩控光壳体10)未同出光口112对应的腔体为遮光腔,用于遮挡多余光线和/或配合提高防眩效果。防眩控光模块1帮助使用者得到理想的防眩控光出光的光学功能效果和调节灯具照射方向的照明应用需求。

灯具壳体2(即壳体内腔体22)同防眩控光模块1(即防眩控光壳体10)之间具有可拆卸安装维护特点,方便实现不同类型的灯具光学防眩光控光应用需求和调节灯具照射方向的照明应用需求,以达到灯具安装拆卸维护方便,降低产品成本,还能帮助拓展产品使用范围和可替换性便捷性,进而提升客户对灯具使用满意度。

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控制灯具壳体2和光电模块3水平方向移动和/或垂直方向移动的底盘608支架调节模块6,即底盘608支架调节模块6控制灯具壳体2及其内部的光电模块3同步水平方向移动和/或垂直方向移动,底盘608支架调节模块6包括用于内置输入输出接线模块609的底盘608、用于控制灯具壳体2水平方向移动和/或垂直方向移动的双柱式旋转轴,所述双柱式旋转轴分为用于连接灯具壳体2的第一连接柱602体、用于连接底盘608的第二连接柱615体,第一连接柱602体和第二连接柱615体连接形成双柱式旋转轴;第一连接柱602体和第二连接柱615体之间连接部230位为连接处616(即柱式旋转结构),当第二连接柱615体位置固定(包括水平方向位置和垂直方向位置),第一连接柱602体以连接处616为支点旋转,进而第一连接柱602体带动控制灯具壳体2垂直方向移动;或者,第一连接柱602体和第二连接柱615体之间位置固定,通过水平旋转第二连接柱615体,然后第二连接柱615体带动第一连接柱602体水平旋转,第一连接柱602体带动控制灯具壳体2水平方向移动。这种多节式独立模块方便将来根据应用作为配件任意更换,使其达到多种用途功能。

连接处616是由第一连接柱602体的接触面a603和第二连接柱615体的接触面b617相对且通过螺栓604、618将第一连接柱602体和第二连接柱615体同轴连接(即相互接触锁紧),在通过螺栓同轴旋紧将第一连接柱602体和第二连接柱615体之间角度固定。第一连接柱602体用于形成连接处616的一端内侧面还设有沉台601,便于第一连接柱602体和第二连接柱615体之间连接。使用者根据独立的旋转件上刻度标识(即第二刻度611)进行灯具转动,使其达到需要的灯具使用角度和应用场景功能需求。

所述底盘608内还设有转动板622,转动板622和第二连接柱615体分别位于底盘608内外侧,转动板622和第二连接柱615体通过螺栓623贯穿底盘608后连接,同时转动板622和第二连接柱615体将底盘608夹紧固定,间接实现三者连成一体,更加稳固,同时又能方便第二连接柱615体旋转,比如第二连接柱615体内侧面设有连接柱,螺栓贯穿底盘608后将连接柱同安装板610连接。宫腔面612内侧面(即位于底盘608内的一面)还设有摩擦齿621,摩擦齿621同转动板622相匹配,在转动板622(以及第二连接柱615体)转动过程中增加摩擦力,防止转动板622(以及第二连接柱615体)打滑。

独立底盘608、独立的第一连接柱602、独立的第二连接柱615、独立的转动板622设计,使灯具能够达到需要的灯具使用角度和满足需要的应用场景功能需求。

所述底盘608上围着第二连接柱615设有第二刻度611,优选地,底盘608顶部设有宫腔面612,宫腔面612附近设有用于计量第二连接柱615体水平旋转角度的第二刻度611,进而间接体现灯具壳体2水平旋转角度。第二连接柱615体通过螺栓614(即定位锁紧附件,当水平旋转角度到达后,通过螺栓将第二连接柱615体和底盘608实现定位锁紧)连接在宫腔面612上,宫腔面612中心处设有向外突出的底盘孔腔613,底盘孔腔613顶部设有安装孔606和限位筋605,限位筋605防止第二连接柱615体过度旋转而拉断电线。底盘孔腔613外侧壁设有外旋转环壁607、第二连接柱615体底部内侧面设有内旋转环壁620,外旋转环壁607和内旋转环壁620相匹配,共同实现第二连接柱615体相对于底盘608的水平旋转。

底盘608顶部内侧为安装输入输出接线模块609的位置;第一连接柱602连接灯具壳体2(即灯具壳体2电线接入口25)的一端设有连接孔626、连接凸台627、凸出面628,连接孔626用于和灯具壳体2(即灯具壳体2电线接入口25)连接,比如通过螺栓连接,且连接后第一连接柱602对应灯具壳体2电线接入口25的位置,便于电线72自第一连接柱602进入灯具壳体2内,为后续驱动控制模块5和光电模块3提供电源;连接凸台627用于第一连接柱602和灯具壳体2之间定位;凸出面628用于嵌入灯具壳体2电线接入口25安装更精准。

输入输出接线模块609置于底盘608内,底盘608底部安装板610,安装板610用于将整个灯具固定安装在指定位置。

优选地,底盘608顶部内侧为安装输入输出接线模块的位置624,第一连接柱602和第二连接柱615连接后,形成连接柱625。

所述输入输出接线模块609连接外部电源,输入输出接线模块609通过电线连接驱动控制模块5、光电模块3和散热模块4。底盘608内还有用于电线通过的接线腔体6080和接线附件6081,第二连接柱615内部设有用于电线通过的第二过线腔体6150,第一连接柱602内部设有用于电线通过的第一过线腔6020,第一连接柱602同第二连接柱615的连接处616内部设有用于电线通过的第三过线腔体6160;电线自外部进入底盘608内的接线腔体6080,通过接线附件6081后,电线再依次经过第二过线腔体6150、第三过线腔体6160和第一过线腔6020后,通过电线接入口25(即电线接入孔2504)的电线接入孔2504进入灯具壳体2内部(即壳体内腔内部),电线连接驱动控制模块5和光电模块3和散热模块4。

另外,防眩控光模块1、光电模块3、散热模块4、驱动控制模块5、底盘608支架调节模块6以及输入输出接线模块609等多个独立模块可拆卸、组装式的连接,通过更换某个或某几个部件来延长灯具使用寿命,和/或实现不同类型的灯具光学防眩光控光效果,和/或帮助灯具散热,和/或增大灯具功率,和/或通过替换灯具的驱动控制模块5延长灯具使用寿命,和/或通过更换光电模块3实现灯具应用调节光学结构的改变。

灯具壳体2的壳体外腔体21上下四周边沿均为倒角214设计,外形设计美观。

上述一种灯具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利用型材加工制成灯具壳体2,形成壳体外腔体21和壳体内腔体22,和两者之间的通风腔23、连接筋231和连接部230,和连接筋231中的驱动壳体连接孔2311;此时可以根据光电需求和配光效果选择合适的ah长度和l长度后,切割或机加工形成本步骤中“利用型材加工制成灯具壳体2”。l长度是指整个灯具壳体的高度,或又称壳体长度;ah长度是指灯具壳体顶端至散热器顶端的长度,ah长度确定散热器压入后连接的指定位置,便于散热器精确定位,ah长度和l长度可以调节光电模块3所在空间高度,达到光电模块3需求和配光效果要求。

因散热模块4是装配件,因光电模块需求(必要时可以更换光电模块3),也可以通过散热器压入的深浅不同,调节ah长度,实现调节光电模块3所在空间高度的目的,达到光电模块3需求和配光效果要求。

s2、加工灯具壳体2对应的壳体外腔体21和壳体内腔体22,形成用于和防眩控光模块1可旋转连接的行程万向转动槽220、用于电线进入灯具壳体2内的电线接入口25;此过程中加工可以选用机加工。防眩控光模块1和灯具壳体2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更换光电模块3。

s3、确定散热模块4安装在壳体内腔体22内的指定位置(即ah对应位置),将散热模块4压入壳体内腔体22内的指定位置,散热模块4和壳体内腔体22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互固定或散热模块4固定在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的指定位置上的第一台阶部上;

s4、将光电模块3安装在散热模块4上;

s5、将密封件安装在第一翻边512上,再将驱动壳体上部511嵌入壳体内腔体22内,第一翻边512上通气孔513对应通风腔23,第一翻边512和连接筋231固定连接,完成壳体内腔体22底部安装驱动控制模块5;连接光电模块3、散热模块4、驱动控制模块5的电线自电线接入口25引出;

s6、将第一连接柱602和第二连接柱615形成的双柱式旋转轴,第一连接柱602连接灯具壳体2上的电线接入口25,再将底盘608、第二连接柱615以及转动板622连接,此时自电线接入口25引出的电线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柱602内部、第二连接柱615内部后,进入底盘608内部连接输入输出接线模块609;

s7、将防眩控光壳体10的底部内侧壁的凸起部和行程万向转动槽220形成可旋转地卡接,完成防眩控光模块1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内腔体22的顶部。

参见图16,具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2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包括底部开口的驱动内壳812、顶部开口的驱动外壳810,驱动内壳812的开口部嵌入驱动外壳810开口部形成用于设置驱动器804的驱动空间;所述驱动内壳812与灯具壳体2的壳体内腔体22连接,驱动外壳810同驱动内壳812连接,比如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内壳812顶部设有第一翻边818,第一翻边818的四周边沿设有下通风口802,驱动外壳810顶部设有第二翻边808,第二翻边808设有第二通气孔806,第二翻边808顶部安装在第一翻边818底部(两者之间可以根据情况增设密封胶圈805)且第二通气孔806对应下通风口802,该下通风口802连通通风腔23和外部空间;所述第一翻边818顶部安装在壳体内腔体22底部。也就是说,外部气体依次可以通过第二通气孔806、下通风口802进入通风腔23,然后再通过通风腔23,吸收热量之后,热空气上升,再通过转动间隙24排出灯具壳体2外,带走通风腔23内热量和热空气,驱动内壳812和驱动外壳810嵌入设计、以及两个翻边设计,能够提高由驱动内壳812和驱动外壳810形成驱动空间的密封防护效果,尤其是防水效果。

驱动内壳812的侧壁、驱动外壳810的侧壁内外相重叠,也可以用作防水挡壁。

上述s5的加工步骤为将密封件置于驱动外壳810和驱动内壳812之间,再盖上驱动外壳810,第一翻边818的下通风口802对应通风腔23和第二翻边808的第二通气孔806,第二翻边808顶部安装在第一翻边818底部,第一翻边818顶部安装在壳体内腔体22底部,完成壳体内腔体22底部安装驱动控制模块5;连接光电模块3、散热模块4、驱动控制模块5的电线自电线接入口25引出。

具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用于提供光源的光电模块3、用于控制光电模块3运行的驱动控制模块5、灯具壳体2和散热模块4,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位于灯具壳体2的一端;所述灯具壳体2包括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壳体内腔体22和壳体外腔体21之间形成通风腔23,光电模块3和散热模块4位于壳体内腔体22内。

所述散热模块4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入壳体内腔体22内部并固定在壳体内腔体22内侧壁上。

本实施例3的一种灯具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利用型材加工制成灯具壳体2,形成壳体外腔体21和壳体内腔体22,以及两者之间的通风腔23;

s2、将散热模块4压入壳体内腔体22内,散热模块4和壳体内腔体22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互固定;

s3、灯具壳体2顶部安装光电模块3,灯具壳体2底部安装驱动控制模块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