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7458发布日期:2021-08-10 16: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固定架(1),所述中轴固定架(1)包括中轴(101),所述中轴(101)的端部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06)和第二安装板(107),所述中轴(101)外侧滑动连接有滑环(103),所述滑环(103)外侧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有锁紧螺栓(106),用于将所述滑环(103)锁紧固定在所述中轴(101)外侧,所述滑环(103)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05)和第二限位板(108),所述第一限位板(105)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08)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06)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0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06)、第二安装板(107)、第一限位板(105)和第二限位板(108)构成等边平行四边形结构;

所述第二安装板(107)和第一安装板(106)表面分别安装有入光管(4)和出光管(2),所述入光管(4)和所述出光管(2)与所述第一限位板(105)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08)形成可变形的等边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反光镜(3)与所述中轴(101)垂直且过等边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所述中轴(101)为所述入光管(4)和所述出光管(2)的中分线,所述中轴(101)与射入所述入光管(4)经所述反光镜(3)反射从所述出光管(2)射出光线的法线重合,所述等边平行四边形结构使所述入光管(4)和所述出光管(2)及所述反光镜(3)之间的对应关系拟合光线反射原理,且所述入光管(4)和所述出光管(2)间夹角变化时所述反光镜(3)朝向自动调整,使所述入光管(4)和所述出光管(2)及所述反光镜(3)之间的对应关系始终符合光线反射原理,实现射入所述入光管(4)的平行光束经所述反光镜(3)反射始终射入所述出光管(2);

所述出光管(2)的出光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状态的中空固定柱(6),所述出光管(2)与所述固定柱(6)同轴;

所述入光管(4)远离所述反光镜(3)的端部设置有理光组件(5),所述理光组件(5)由曲率特性相匹配同轴共焦设置的主副镜体组成,用于将阳光汇聚成高密度平行阳光束并射入所述入光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103)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板(106)靠近所述滑环(103)的外侧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107)靠近所述滑环(103)的外侧均连接有u型架(104),所述第一限位板(105)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08)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u型架(104)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05)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08)的厚度尺寸与所述u型架(104)的内部宽度尺寸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6)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07)的端部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通孔(114),所述中轴(101)靠近所述反光镜(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110),所述连接板(110)与所述中轴(101)相垂直,所述连接板(110)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11),所述转轴(111)贯穿所述通孔(114)且连接有定位板(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6)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07)的端部表面均设置有沉孔(112),所述定位板(113)陷入所述沉孔(11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01)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栓(106)相配合的螺纹孔(102);

所述固定柱(6)底部外侧连接有安装底座(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光组件(5)包括一号承载板(51),所述一号承载板(51)安装在所述入光管(4)远离所述反光镜(3)的端部,所述一号承载板(51)表面设置有一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2),所述一号承载板(51)表面连接有一号承载架(54),所述一号承载架(54)向远离所述入光管(4)的方向延伸且连接有一号副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3),所述一号承载板(51)和所述一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2)中心开有大于所述一号副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3)直径的透射孔,所述一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2)和所述一号副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3)曲率特性相匹配,且同轴对射设置并汇聚于同一焦点,所述入光管(4)与所述一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2)以及所述一号副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3)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光组件(5)包括二号承载板(55),所述二号承载板(55)安装在所述入光管(4)远离所述反光镜(3)的端部,所述二号承载板(55)表面设置有二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6),所述二号承载板(55)表面连接有二号承载架(58),所述二号承载架(58)向远离所述入光管(4)的方向延伸且连接有二号副凸面抛物面反光镜(57),所述二号承载板(55)和所述二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6)中心开有大于所述二号副凸面抛物面反光镜(57)直径的透射孔,所述二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6)和所述二号副凸面抛物面反光镜(57)曲率特性相匹配,所述二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6)的凹面与所述二号副凸面抛物面反光镜(57)的凸面相对,所述二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6)的焦点和所述二号副凸面抛物面反光镜(57)的虚焦点汇聚为一点,所述入光管(4)与所述二号主凹面抛物面反光镜(56)以及所述二号副凸面抛物面反光镜(57)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光组件(5)包括三号承载板(59),所述三号承载板(59)安装在所述入光管(4)远离所述反光镜(3)的端部,所述三号承载板(59)表面设置有三号副抛物面凸透镜(510),所述三号承载板(59)表面连接有三号承载架(512),所述三号承载架(512)向远离所述入光管(4)的方向延伸且连接有三号主抛物面凸透镜(511),所述三号承载板(59)中心开有大于所述三号副抛物面凸透镜(510)直径的透射孔,所述三号主抛物面凸透镜(511)和所述三号副抛物面凸透镜(510)曲率特性相匹配,所述三号主抛物面凸透镜(511)和所述三号副抛物面凸透镜(510)同轴设置并汇聚为同一焦点,所述入光管(4)与所述三号主抛物面凸透镜(511)以及所述三号副抛物面凸透镜(510)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光组件(5)包括四号承载板(513),所述四号承载板(513)安装在所述入光管(4)远离所述反光镜(3)的端部,所述四号承载板(513)表面设置有四号副抛物面凹透镜(514),所述四号承载板(513)表面连接有四号承载架(516),所述四号承载架(516)向远离所述入光管(4)的方向延伸且连接有四号主抛物面凸透镜(515),所述四号承载板(513)中心开有大于所述四号副抛物面凹透镜(514)直径的透射孔,所述四号主抛物面凸透镜(515)和所述四号副抛物面凹透镜(514)曲率特性相匹配,所述四号主抛物面凸透镜(515)的焦点和所述四号副抛物面凹透镜(514)的焦点汇聚为一点,所述入光管(4)与所述四号主抛物面凸透镜(515)以及所述四号副抛物面凹透镜(514)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阳光接收与传输装置,包括中轴固定架,中轴固定架上设置有入、出光管和第一、第二限位板构成的可变形等边平行四边形结构,中轴顶端成垂直设置有反光镜;入光管前端设置有理光组件,理光组件将阳光汇聚成高密平行阳光束并射入入光管。有益效果在于:理光组件将阳光汇聚成高密度平行阳光束射入入光管;入和出光管与第一和第二限位板形成可变形等边平行四边形结构,反光镜与中轴垂直且过等边平行四边形顶点,所述等边平行四边形结构拟合光线反射原理;入光管和出光管间夹角变化时反光镜朝向自动调整,实现射入入光管的平行光束经反光镜反射始终由出光管定向射出,实现阳光接收与定向输出高密度阳光束,开发创新了阳光处理利用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庆波
技术研发日:2021.05.20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