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的轴向往复运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8889发布日期:2021-11-10 08:5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的轴向往复运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灯具的轴向往复运动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发光单元可切换的这一类灯具中,可切换的功能主要通过灯具的旋转运动结构实现,并且为了实现切换,发光单元无法与反光罩套接配合。
3.比如公开号为cn107314264a的一种手电筒和手电筒机械旋转式照明光源切换结构,该手电筒机械旋转式照明光源切换结构包括灯头外壳、电筒体、光学器件、和安装在电筒体端部的光源组件,光学器件固定地安装在灯头外壳中,灯头外壳与电筒体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光学器件上形成有磁铁安装槽,磁铁安装槽内安装有磁铁;光源组件包括多组led灯珠;光源组件上安装有多个霍尔元件;当磁铁随着灯头外壳的转动而转动至与其中一组led灯珠所对应的霍尔元件对应的位置时,该一组led灯珠所对应的霍尔元件发出用于控制该一组led灯珠点亮的控制信号、且一组反射器转动至与该一组led灯珠对应的位置。使用时,用手拧动灯头外壳,使其相对电筒体发生转动。由于光学器件固定设置在灯头外壳中,因此当灯头外壳转动时,其中的光学器件及其反射器也随之转动。当反射器转动到与一组led灯珠相对应的位置时,磁铁也恰好转动到该组led灯珠所对应的霍尔元件处,于是,该霍尔元件产生一个控制信号给控制器,当控制器收到该控制信号后,将当前与反射器对应的那组led灯珠打开。由上述可知,光学器件固定地安装在灯头外壳,随灯头外壳一起转动,光学器件包括反射器,该反射器即反光罩,在上述案件中,为了实现切换目的,反光罩设置为偏心于手电筒主轴的两个,即一组反射器,从上述结构可知,led灯珠无法与反光罩套接配合,仅能位于反光罩后侧,并且,需要保持一定间隔,否则存在干涉问题。
4.本技术人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突破现有思维的限制,提出一种新灯具的轴向往复运动结构,从而有利于实现发光单元与反光罩套接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灯具的轴向往复运动结构,有利于实现发光单元与反光罩套接配合。
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具的轴向往复运动结构,包括反光罩,还包括基座、第一驱动件,基座位于反光罩后侧,第一驱动件位于基座与反光罩之间,基座与反光罩之间还连接有弹性拉紧结构,第一驱动件与反光罩连接,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反光罩轴向向前运动,弹性拉紧结构用于在第一驱动件往后运动时带动反光罩轴向往回运动。
7.作为改进,弹性拉紧结构包括围绕反光罩的周向均匀分布设置的多个弹性拉杆组件,弹性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弹性件,基座设有安装孔,拉杆插入安装孔中,拉杆的前端伸出安装孔并与反光罩固定连接,拉杆套接有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前端与安装孔的前端内底面相抵,该弹性件的后端与拉杆的后端固定或相抵连接。
8.作为改进,还包括旋转件,基座、旋转件、反光罩自后向前依序套接,旋转件在外
侧;反光罩设有导向部,旋转件内部设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导向部配合,第一驱动件随旋转件同步旋转,第一驱动件旋转经导向部带动反光罩轴向往复运动。
9.作为改进,第一驱动件采用凸起,导向部为设于反光罩的导向面,凸起与导向面配合连接。
10.作为改进,导向面为设于反光罩的后端面,凸起与后端面沿反光罩轴向抵接,该抵接使弹性件呈压缩状态。
11.作为改进,旋转件还包括后限位部,凸起、后限位部为前后分布,凸起与反光罩的后端面相贴配合,后限位部的后端面与基座的前端面相贴配合。
12.作为改进,反光罩向后设有与弹性拉杆组件一一对应的连接柱。
13.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反光罩轴向往复运动,有利于实现发光单元与反光罩套接配合。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可切换发光单元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该灯具的俯视图。
16.图3为a

a向剖视图。
17.图4为b

b向剖视图。
18.图5为该灯具去掉旋转件后的立体示意图。
19.图6为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20.图7为基座的俯视图。
21.图8为基座去掉底盖后的内部仰视图。
22.图9为旋转件的立体示意图。
23.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24.图11为反光罩的立体示意图。
25.图12为第一多层齿轮的立体示意图。
26.图13为第二多层齿轮的立体示意图。
27.图14为第二多层齿轮的俯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

反光罩、2

发光单元、3

基座、4

转轮、5

旋转件、6

导向部、7

第一驱动件、8

第二驱动件、9

连接柱、10

拉杆、11

弹性件、12

安装孔、13

第一多层齿轮、14

第二多层齿轮、15

第一齿轮、16

第二齿轮、17

第一齿部、18

圆弧部、19

第三齿轮、20

第二齿部、21

凹部、22

第四齿轮、23

第二锥齿轮、24

配合孔、25

第一转动支座、26

第二转动支座、27

安装面、28

底盖、29

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3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1.如图1所示为一种采用本实用新型灯具的轴向往复运动结构的可切换发光单元的灯具,包括反光罩1和多个发光单元2,还包括基座3,基座3位于反光罩1后侧,基座3与反光罩1之间设有轴向往复移动结构,该往复移动结构使反光罩1可相对基座3沿反光罩1的轴向往复运动,该轴向往复运动产生相对于发光单元2的两个位置,分别为反光罩1向前运动的轴向分离位置和反光罩1往后复位运动的轴向配合位置,基座3上设有旋转灯座结构,旋转灯座结构包括转轮4,该转轮4的旋转轴线为横向设置,转轮4的周向依序设置各发光单元2,发光单元2用于在轴向分离位置与反光罩1的配合孔24轴向分离、在轴向配合位置与反光罩1的配合孔24轴向套接配合,转轮4用于在当前发光单元2与反光罩1的配合孔24轴向分离后进行转动以切换其它发光单元2。
32.本例中,发光单元2为三个,分别均匀分布在转轮4的周向。
33.本例中,还包括联动结构,该联动结构用于带动反光罩1轴向往复运动的同时,还同步带动转轮4旋转以切换发光单元2,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切换的效率和可靠性,有利于结构简化和紧凑。
34.如图3、4、6所示,联动结构包括旋转件5,该旋转件5与反光罩1外内相对活动套接,反光罩1设有导向部6,旋转件5内部设有驱动件,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7和第二驱动件8,第一驱动件7与导向部6配合,第二驱动件8与旋转灯座结构传动连接,第一驱动件7和第二驱动件8随旋转件5同步旋转,第一驱动件7旋转经导向部6带动反光罩1轴向往复运动,第二驱动件8经传动连接带动转轮4同步旋转。这样设计,有利于简化结构,提高结构紧凑性,有利于控制整体的体积。
35.本例中,如图3、5、11所示,第一驱动件7采用凸起,导向部6为设于反光罩1的导向面,凸起与导向面配合连接。凸起相当于凸轮,凸起与导向面配合来带动反光罩1轴向往复运动,导向面是一个环形曲面,环形曲面的前后高低变化可参考图5,环形曲面的前后高低变化来实现反光罩1轴向往复运动变化。这样设计,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36.本例中,为了实现反光罩1轴向往复运动更好的稳定性,凸起为两个,并沿旋转件5周向均布。
37.如图,3、6、11所示,轴向往复移动结构包括围绕反光罩1的周向均匀分布设置的多个弹性拉杆组件,本例中,弹性拉杆组件为两个。弹性拉杆组件包括拉杆10、弹性件11,基座3设有安装孔12,拉杆10插入安装孔12中,拉杆10的前端伸出安装孔12并与反光罩1固定连接,拉杆10套接有弹性件11,该弹性件11的前端与安装孔12的前端内底面相抵,该弹性件11的后端与拉杆10的后端固定或相抵连接;导向面为设于反光罩1的后端面,凸起与后端面沿反光罩1轴向抵接,该抵接使弹性件11呈压缩状态。这样设计,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另外,结合凸起与后端面沿反光罩1轴向抵接结构的设置,可极大地简化整体结构,提高了结构紧凑性。额外的,导向面为设于反光罩1的后端面,凸起与后端面沿反光罩1轴向抵接,该抵接使弹性件11呈压缩状态,因此由弹性件11进行弹性支撑,使得轴向往复移动结构一方面运动稳定,运动行程较短,另一方面还同时解决了凸起与导向面在相对运动时良好地相贴配合问题,对于结构的简化、提高结构紧凑性以及生产装配,均非常有利。
38.为了避免基座3后端裸露,基座3的后端安装有底盖28。
39.为了配合弹性拉杆组件,反光罩1向后设有与弹性拉杆组件一一对应的连接柱9,当安装时,首先拉杆10套上弹性件11形成第一组件,然后将第一组件自后往前插入安装孔
12中,并且拉杆10的前端从安装孔12中向前伸出,拉杆10的前端与连接柱9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可参考图3所示。本例中,拉杆10为螺钉,通过螺钉与螺纹孔的连接深度,可以用来调节弹性件11的压缩程度,这样能够调节到一个最优的弹性力,从而使得整个机构的性能更佳。经上述连接后,不仅实现了轴向往复移动结构的安装,还同时实现了反光罩1与基座3的连接。
40.如图6、7、9、12、13、14所示,第二驱动件8采用内齿圈,旋转灯座结构包括第一多层齿轮13、第二多层齿轮14,第一多层齿轮13包括后前分布的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第一齿轮15为连续齿轮,该第一齿轮15与内齿圈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6为非连续齿轮,该非连续齿轮包括第一齿部17和圆弧部18,第二多层齿轮14包括后前分布的第三齿轮19和第四齿轮22,第三齿轮19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齿部20和设置在间隔处并用于与圆弧部18配合的凹部21,第二齿部20用于与第一齿部17间隔啮合以实现第二齿轮16与第三齿轮19的间隔传动,第四齿轮22为第一锥齿轮,转轮4并列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3,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23啮合连接;每个间隔传动的周期为发光单元2的切换周期,该切换周期内,反光罩1轴向往复运动一次,同时转轮4能够转动以将另一个发光单元2对准反光罩1的配合孔24并与该配合孔24重新配合。
41.也就是说,本发明设计了一个巧妙的传动结构,将第一驱动件7和第二驱动件8随旋转件5同步旋转的运动进行传动转化,一方面实现反光罩1轴向往复运动,另一方面,同时转轮4能够转动以将另一个发光单元2对准反光罩1的配合孔24并与该配合孔24重新配合。这样,能够极大地简化结构,提高结构紧凑性,额外的,这样的结构具有可靠、稳定的优点。
42.额外的,旋转灯座结构还实现了对第二多层齿轮14的周向限位目的,具体来说,第一齿轮15旋转一圈,第一齿部17将拨动第二齿部20转过一定角度,该转过一定角度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23换向传动,使得转轮4能够转动以将另一个发光单元2对准反光罩1的配合孔24,那么由于设置在间隔处并用于与圆弧部18配合的凹部21,那么除第一齿部17拨动第二齿部20转动之外,凹部21始终受到圆弧部18限位,因此,第二多层齿轮14无法自由转动,只能被第一齿部17带动,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转轮4位置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发光单元2的位置稳定,如果提高零部件的配合精度,则甚至可实现更高精度的锁定。前述技术特点,对于灯具性能至关重要。
43.如图14所示,第三齿轮19设有四个第二齿部20和三个凹部21,并沿周向均布设置。
44.如图4、7所示,第一多层齿轮13、第二多层齿轮14并列设置,转轮4的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支座,分别为第一转动支座25和第二转动支座26,第一转动支座25位于第一多层齿轮13的上方,第二转动支座26位于第二多层齿轮14的上方。这样,有利于结构紧凑,从而减小体积,额外的,还能够容纳在反光罩1的后端空间内。
45.更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支座25与第一多层齿轮13的转轴为同轴设置,第二转动支座26跨设在第二多层齿轮14的上方。这样,更加有利于结构紧凑,从而更进一步减小体积,更好地容纳在反光罩1的后端空间内。
46.如图3、6、11所示,转轮4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面27,安装面27用于设置发光单元2,反光罩1的配合孔24所在部分的后端面与该安装面27沿轴向紧贴配合,发光单元2与配合孔24轴向套接配合。后端面即配合面29。这样,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发光单元2与反光罩1的相对位置,从而有利于灯具的性能,另外,结构很简单、极为紧凑。本例中安装面27、后端面
均为平面,当然也可以是其它适合的面的形状进行配合连接。
47.更进一步的,内齿圈同时作为后限位部,旋转件5的凸起、内齿圈为前后分布,凸起与反光罩1的后端面相贴配合,内齿圈的后端面与基座3的前端面相贴配合。这样设计,一方面极大地便利安装,具体来说,在安装弹性拉杆组件的时候,可一次完成安装旋转件5、反光罩1,当安装时,安装过程可以参考如下,首先拉杆10套上弹性件11形成第一组件,然后将第一组件自后往前插入安装孔12中,并且拉杆10的前端从安装孔12中向前伸出,接着将旋转件5套在基座3上,由于内齿圈的后端面与基座3的前端面相贴配合,所以旋转件5与基座3轴向相对不动,接着将反光罩1与旋转件5内外套接,此时凸起与反光罩1的后端面相贴配合,因此基座3、旋转件5、反光罩1轴向相对位置自然确定并相对不动,利用拉杆10的前端与连接柱9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基座3、旋转件5、反光罩1轴向连接在一起,可参考图3所示。
48.额外的,旋转件5旋转的摩擦力主要取决于相贴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弹性件11的弹力。本例中,拉杆10为螺钉,通过螺钉与螺纹孔的连接深度,可以用来调节弹性件11的压缩程度,这样能够调节到一个最优的弹性力,从而使得整个机构的性能更佳,另外,旋转件5的旋转手感可以调到更好的程度。
49.经上述连接后,同时实现了轴向往复移动结构的安装、旋转件5的安装、反光罩1的安装,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安装,另外,还能够调节旋转件5旋转的摩擦力,非常巧妙。
50.上述安装过程也可以是,先将基座3、旋转件5、反光罩1轴向套接在一起,然后再插入第一组件进行连接,连接完毕后,最后将底盖28盖上。
51.更进一步的,两个弹性拉杆组件与第一多层齿轮13、第二多层齿轮14的转轴采用十字交叉分布,这样更有利于结构紧凑,相互之间干扰少,可参考图7、8。
52.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转动支座25与第一多层齿轮13的转轴为一体设计,第一转动支座25的中后段即该转轴,从而简化了结构,简化了装配。
5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可参考如下,转动旋转件5,凸起、内齿圈同步转动,凸起转动将经反光罩1的后端面带动反光罩1向前运动,逐渐的发光单元2与配合孔24轴向分离,而内齿圈转动将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第一齿轮15转动使得第一齿部17转动,当发光单元2与配合孔24轴向分离充分后,第一齿部17将开始拨动第二齿部20转动,第二齿部20转动将使第二多层齿轮14整体转动,那么第四齿轮22将转动,第四齿轮22将带动第二锥齿轮23转动,第二锥齿轮23转动将带动转轮4转动,从而使得转轮4能够转动以将另一个发光单元2对准反光罩1的配合孔24,此时所述的另一个发光单元2与配合孔24仍然处于充分的轴向分离,随着旋转件5的继续转动,第一齿部17与第二齿部20则分离,圆弧部18与凹部21配合,随后凸起转动将经反光罩1的后端面以引导反光罩1向后回退运动,回退的力由导向部6的弹性力提供,而第一齿部17将继续转动,并最终朝向外侧,所述的另一个发光单元2最终将与配合孔24进行轴向配合,配合面29与所述的另一个发光单元2的安装面27也最终重新相贴配合,通过圆弧部18与凹部21配合以及配合面29与所述的另一个发光单元2的安装面27重新相贴配合,实现发光单元2和反光罩1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无需设置额外稳定结构。经过上述过程,完成发光单元2的切换。
54.由上述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灯具的轴向往复运动结构,有利于实现所述的可切
换发光单元的灯具,且结构简单、紧凑,性能稳定可靠。另外,还有利于解决发光单元与反光罩之间的配合问题,有利于灯具性能的提升。
55.对于发光单元2的供电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池供电,比如在转轮4内设置可充电电池、开关线路板,可充电电池、开关线路板、发光单元2依序电连接,可充电电池、开关线路板随转轮4一起转动,可充电电池为发光单元2供电,另一种是电线供电,电线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开关线路板,开关线路板的输出端通过旋转电连接结构与转轮4连接,转轮4旋转不会断开电连接,旋转电连接结构经电线与各发光单元2电连接,从而为发光单元2供电。旋转电连接结构为常规技术,这里不加赘述。另外,凡是适用于转动供电的电连接结构,都可考虑用于本实用新型。
56.在理解本实用新型时,若有需要,上述结构可参考其它附图一并理解,这里不加赘述。
5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