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模组与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9704发布日期:2021-12-22 15:0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源模组与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源模组与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2.led光源以其光效高、寿命长、低功耗、耐候性好等优于传统光源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照明行业。现有led灯具上的led光源排布方式有单颗排布、两颗竖向排布、四颗“田”字排布、九颗“井”字排布等。理论上,排布的led光源越多,光效越高,但光源在发光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电能会转化成热能,密集排布的光源越多产生的热占比越高,从而影响光效提升,不能单一靠“堆”光源提升光效。再者,光源厂商出于提升光效等目的,许多led光源内部的发光芯片并非中心对称排列,这将导致出光不均,进而增加二次光学结构的匹配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源模组与照明灯具,其旨在解决现有照明灯具的光源模组的光源排布方式无法达到高光效与低功耗的平衡效果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四个第一led光源与一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二led光源居中设置,所述四个第一led光源以所述第二led光源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所述第二led光源的四周。
5.可选地,所述光源模组为正方形模组,所述第二led光源的中心位于所述正方形模组的对角线交点处,所述四个第一led光源以所述第二led光源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所述正方形模组的四个角上。
6.可选地,所述第二led光源相对所述正方形模组旋转45度放置,使得所述第二led光源的一侧边平行于所述正方形模组的一对角线,所述第二led光源的另一相邻侧边平行于所述正方形模组的另一对角线。
7.可选地,所述四个第一led光源与所述第二led光源呈z字型依次串联连接,或所述四个第一led光源依次串联连接后再与所述第二led光源进行并联连接。
8.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所述照明灯具包括若干上述的光源模组。
9.可选地,所述照明灯具包括五个所述光源模组,一所述光源模组居中设置,其余四个所述光源模组以居中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居中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的四周。
10.可选地,五个所述光源模组呈正方形分布,居中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的中心位于所述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处,其余四个所述光源模组以居中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所述正方形的四个角上。
11.可选地,居中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相对所述正方形旋转45度放置,使得居中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的一侧边平行于所述正方形的一对角线,居中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的另一相邻侧边平行于所述正方形的另一对角线。
12.可选地,若干所述光源模组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的方式组成闭合电路。
13.可选地,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罩设若干所述光源模组的光学透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模组与照明灯具,其光源模组包括四个第一led光源与一第二led光源,第二led光源居中设置,四个第一led光源以第二led光源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第二led光源的四周。这样一来,本光源模组采用四周光源旋转排布方式,能使光源模组出光更加均匀,同时,居中位置增加第五颗光源,能在满足电路线距要求及各led光源之间不至于相互吸光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模组光效。即本光源模组能在提升模组发光效率的同时,改善光源的出光均匀度,平衡电能与光能、热能的转化比例,从而达到高光效与低功耗的平衡效果。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照明灯具的光源模组的光源排布方式无法达到高光效与低功耗的平衡效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照明灯具的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9.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灯具1,该照明灯具1包括若干光源模组100。其中,该光源模组100包括四个第一led光源110与一第二led光源120,第二led光源120居中设置,四个第一led光源110以第二led光源120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第二led光源120的四周。
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由于四个第一led光源110与一第二led光源120均为正方形光源,故本实施例的光源模组100具体亦为正方形模组,第二led光源120的中心位于正方形模组的对角线交点处,四个第一led光源110以第二led光源120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正方形模组的四个角上。通过这样排布五个led光源为一个光源模组100,相较单颗排布、两颗竖向排布、四颗“田”排布等排布方式增大了光源模组100的总光通量,同时可有效控制led光源因密集排布而产生的热量,避免led光源之间相互吸光,提高光源模组100的发光效率。另外,五个led光源组成的光源模组100能适配市面上常见光学透镜的尺寸,四角的led光源以旋转对称方式排布,可增大光源模组100的出光均匀度,提高二次光学设计的匹配度。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二led光源120相对正方形模组旋转45度放置,使得第二led光源120的一侧边平行于正方形模组的一对角线,第二led光源120的另一相邻侧边平行于正方形模组的另一对角线。通过这样摆放第二led光源120,能使得四个第一led光源
110摆放得更加紧凑,以更好地满足电路线距要求。四个第一led光源110与第二led光源120之间的电性连接既可采用呈z字型依次串联连接的方式,来满足普通的照明需求;亦可采用四个第一led光源依次串联连接后再与第二led光源进行并联连接的方式,来满足双色温设计照明需求;还可以根据实际照明需求,采用其它可实现四个第一led光源110与第二led光源120正常工作的电性连接方式。
21.如图1所示,基于光源模组100同样的设计原理,本实施例的照明灯具1具体包括五个光源模组100,一光源模组100居中设置,其余四个光源模组100以居中设置的光源模组100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居中设置的光源模组100的四周。这样一来,本照明灯具1采用四周光源模组100旋转排布方式,能使本照明灯具1出光更加均匀,同时,居中位置增加第五个光源模组100,能在满足电路线距要求及各光源模组100之间不至于相互吸光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灯具光效。同样的,由于五个光源模组100均为正方形模组,故本实施例的五个光源模组100亦呈正方形分布,居中设置的光源模组100的中心位于该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处,其余四个光源模组100以居中设置的光源模组100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通过这样排布五个光源模组100,相较单个排布、两个竖向排布、四个“田”排布等排布方式增大了照明灯具1的总光通量,同时可有效控制光源模组100因密集排布而产生的热量,避免光源模组100之间相互吸光,提高照明灯具1的发光效率。另外,这样排布五个光源模组100,使得四角的光源模组100以旋转对称方式排布,可增大照明灯具1的出光均匀度,提高二次光学设计的匹配度。优选地,如图1所示,居中设置的光源模组100相对该正方形旋转45度放置,使得居中设置的光源模组100的一侧边平行于该正方形的一对角线,居中设置的光源模组100的另一相邻侧边平行于该正方形的另一对角线。通过这样摆放居中设置的光源模组100,能使得其余四个光源模组100摆放得更加紧凑,以更好地满足电路线距要求。
22.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若干光源模组100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的方式组成闭合电路。该照明灯具1还包括罩设若干光源模组100的光学透镜(未图示)。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光源模组与照明灯具,其光源模组包括四个第一led光源与一第二led光源,第二led光源居中设置,四个第一led光源以第二led光源的中心为对称点,旋转对称地排布在第二led光源的四周。这样一来,本光源模组采用四周光源旋转排布方式,能使光源模组出光更加均匀,同时,居中位置增加第五颗光源,能在满足电路线距要求及各led光源之间不至于相互吸光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模组光效。即本光源模组能在提升模组发光效率的同时,改善光源的出光均匀度,平衡电能与光能、热能的转化比例,从而达到高光效与低功耗的平衡效果。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照明灯具的光源模组的光源排布方式无法达到高光效与低功耗的平衡效果的技术问题。
2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