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亮化智能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06086发布日期:2022-06-25 00:2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观亮化智能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景观亮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亮化智能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2.作为展现城市形象的主要基础设施,市政景观照明亮化逐渐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景观灯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代表着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与区域实力。
3.如市政地灯,传统的地灯在安装完成后,若需要对其角度进行调整,则需要松动其安装架上的螺栓,然后再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其角度调节较为麻烦,无法实现智能调节操作,造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景观亮化智能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景观亮化智能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景观亮化地灯角度调节不便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景观亮化智能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架和地灯本体,所述安装架呈u型设置,且所述地灯本体转动安装于安装架的u型槽内部,所述地灯本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安装架靠近第二转动轴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箱,且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安装箱和安装架的侧壁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
7.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地灯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安装架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箱,且所述第二安装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端部延伸至定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安装架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内壁均安装有定位齿,所述定位板靠近定位槽内部的一侧与定位槽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接触块和第二电接触块;
8.所述安装架的内壁安装有蓄电箱,且所述蓄电箱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第二电接触块与驱动电机之间连接有导线,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安装有无线传输器,且所述蓄电池与驱动电机和无线传输器均电性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需要对用于市政景观亮化的地灯角度进行调整,则先根据使用需求在操作终端输入角度调整数值,并且将信号传输给无线传输器,无线传输器控制电动伸缩杆,使其推动定位板,定位板带动其板体上的定位齿与定位槽内壁上的定位齿分离,并且定位板会带动第一电接触块与第二电接触块接触,第二电接触块通过导线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轴带动地灯本体转动,完成对地灯本体角度的调整,然后再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定位板反向运动,使得定位板上的定位齿与定位槽内壁的定位齿错位卡合,保证该地灯角度调整后的稳定性。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呈环形设置的光伏板,且所述光伏板与蓄电
池电性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伏板能够吸收太阳光,并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蓄电箱内部的蓄电池,从而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
12.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所述转动座与安装块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座能够带动安装块以及安装架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安装架上的地灯本体转动,使其朝向不同位置为市政亮化提供光源。
14.作为优选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滑块、弹簧柱、固定杆、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和连接架,所述转动座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滑槽,且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柱,且所述弹簧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所述安装块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两侧内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块,所述转动座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位于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延伸至连接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安装块与转动座进行安装时,推动滑块,使其在滑槽内部滑动,并且滑块带动弹簧柱以及第二定位块,然后将其整体插入到连接槽内部,并且使得连接架抵住连接槽的内壁,再反向推动滑块,使得滑块带动弹簧柱以及第二定位块反向运动,从而通过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能够使得安装块与转动座连接稳定。
16.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与滑块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能够使得滑块在滑槽内部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18.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呈“山”字型结构设置,且所述连接架两个侧边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退料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安装块与转动座的拆卸操作时,拉动安装块,此时弹簧柱被拉伸,使得第二定位块带动弹簧柱以及滑块的整体移动,使得两个第二定位块移动至两个第一定位块之间,然后即可完成安装块与转动座的拆卸操作。
20.作为优选的,所述退料板、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截面均呈直角梯形状设置,且两个所述退料板相互远离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块相互靠近一侧的间距。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退料板、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截面均呈直角梯形状设置,使其倾斜面在接触时能够更加平顺,避免产生顿挫感。
22.一种景观亮化智能调节装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首先根据使用需求在操作终端输入角度调整数值,并且将信号传输给无线传输器;
24.s2、无线传输器控制电动伸缩杆,使其推动定位板,定位板带动其板体上的定位齿与定位槽内壁上的定位齿分离,并且定位板会带动第一电接触块与第二电接触块接触;
25.s3、第二电接触块通过导线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轴带动地灯本体转动,完成对地灯本体角度的调整。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7.1、通过无线传输器控制电动伸缩杆,使得定位板上的定位齿能够与定位槽内壁上的定位齿分离,并且通过两个电接触块的接触能够启动驱动电机,使其能够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实现对用于市政亮化工程的地灯角度进行智能化自动调整。
28.2、通过在安装架的底端设置的安装块,以及在底座上设置的转动座,并且通过转动座与安装块之间设置的拆装机构,从而能够使得安装块与转动座的拆装更加快捷方便,既方便对用于市政亮化工程的地灯进行拆装操作,通过光伏板吸收太阳光,并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蓄电箱内部的蓄电池,从而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
29.综上所述,该装置能够实现对用于市政亮化工程的地灯角度进行智能化自动调整,同时方便对用于市政亮化工程的地灯进行拆装操作。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34.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的图4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图中标号:1、底座;2、光伏板;3、转动座;4、弹簧柱;5、固定杆;6、安装块;7、无线传输器;8、安装架;9、蓄电箱;10、地灯本体;11、第一转动轴;12、第二转动轴;13、第一安装箱;14、导线;15、第二安装箱;16、滑槽;17、滑块;18、复位弹簧;19、驱动电机;20、电动伸缩杆;21、定位板;22、第一电接触块;23、第二电接触块;24、第一定位块;25、第二定位块;26、退料板;27、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8.实施例一:
39.参照图1、图3和图4,一种景观亮化智能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包括底座1、安装架8和地灯本体10,安装架8呈u型设置,且地灯本体10转动安装于安装架8的u型槽内部,地灯本体10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1和第二转动轴12,安装架8靠近第二转动轴12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箱13,且第一安装箱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安装箱13和安装架8的侧壁与第二转动轴12固定连接。
40.参照图5,第一转动轴11远离地灯本体10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安装架8靠近第一转动轴1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箱15,且第二安装箱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0,且电动伸缩杆20的端部延伸至定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1,定位板21与安装架8靠近第一转动轴11的一侧内壁均安装有定位齿,定位板21靠近定位槽内部的一侧与定位槽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接触块22和第二电接触块23;
41.参照图3-5,安装架8的内壁安装有蓄电箱9,且蓄电箱9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第二电接触块23与驱动电机19之间连接有导线14,安装架8的底端安装有无线传输器7,且蓄电池
与驱动电机19和无线传输器7均电性连接。
42.若需要对用于市政景观亮化的地灯角度进行调整,则先根据使用需求在操作终端输入角度调整数值,并且将信号传输给无线传输器7,无线传输器7控制电动伸缩杆20,使其推动定位板21,定位板21带动其板体上的定位齿与定位槽内壁上的定位齿分离,并且定位板21会带动第一电接触块22与第二电接触块23接触,第二电接触块23通过导线14启动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带动第二转动轴1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轴12带动地灯本体10转动,完成对地灯本体10角度的调整,然后再通过电动伸缩杆20带动定位板21反向运动,使得定位板21上的定位齿与定位槽内壁的定位齿错位卡合,保证该地灯角度调整后的稳定性。
43.参照图1,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呈环形设置的光伏板2,且光伏板2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光伏板2能够吸收太阳光,并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蓄电箱9内部的蓄电池,从而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
44.实施例二:
45.参照图参照图1,该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增加了对用于市政亮化工程的地灯进行拆装操作的具体描述,底座1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座3,安装架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且转动座3与安装块6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
46.参照图2、图4和图6,拆装机构包括滑块17、弹簧柱4、固定杆5、第一定位块24、第二定位块25和连接架27,转动座3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滑槽16,且滑槽16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7,两个滑槽16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与滑块17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能够使得滑块17在滑槽16内部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47.参照图6,滑块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柱4,且弹簧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25,安装块6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两侧内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块24,转动座3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位于两个滑槽16之间,固定杆5的顶端延伸至连接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7。
48.在需要对地灯本体10进行安装时,首先将连接架27对准连接槽,然后将其箱连接槽内部推入,此时第一定位块24会与第二定位块25接触,并且相对滑动,同时第一定位块24会挤压第二定位块25,使其带动弹簧柱4以及滑块17,并且滑块17挤压复位弹簧18,当第二定位块25越过第一定位块24,复位弹簧18反向推动滑块17,使其带动弹簧柱4以及第二定位块25反向运动,通过第一定位块24对第二定位块25的阻挡能够实现安装块6与转动座3的稳定安装操作,既完成地灯本体10的安装操作。
49.参照图6,连接架27呈“山”字型结构设置,且连接架27两个侧边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退料板26,退料板26、第一定位块24和第二定位块25的截面均呈直角梯形状设置,且两个退料板26相互远离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第一定位块24相互靠近一侧的间距。
50.在进行安装块6与转动座3的拆卸操作时,拉动安装块6,此时弹簧柱4被拉伸,使得第二定位块25带动弹簧柱4以及滑块17的整体移动,使得两个第二定位块25移动至两个第一定位块24之间,然后即可完成安装块6与转动座3的拆卸操作。
5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