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命冷阴极稀土荧光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07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寿命冷阴极稀土荧光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电灯,尤其涉及一种长寿命冷阴极稀土荧光灯管。
现有的稀土荧光灯管电极两端都涂有电子粉,一般寿命为3千小时或5千小时,前者为国内水平,后者为国际水平。这是因为常规灯管的电极在工作中处于高温和离子的轰击下,其电子粉会逐渐溅散,作为芯丝的钨丝也会逐渐消耗,并伴有再结晶过程,变脆直至断裂,使发射电流下降,内阻增大,同时,溅落在玻管上的物质会引起玻管两端发黑,荧光粉透明度下降,对于要求寿命长的场合,带来不利。对大功率灯管的制造,尤其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长寿命冷阴极稀土荧光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其特征在于玻管内两端采用圆筒状表面积较大的金属电极,其表面无电子粉,金属电极和电极引线之间设有汞钛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其特征在于金属电极材料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镍材料制成,还可以采用钼材制成,金属电极形状除做成圆筒状外,还可以做成圆锥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玻管1,金属电极2,三基色稀土荧光粉3,汞钛带4排气孔5,电极引线6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由于金属电极2为无电子粉的大面积圆筒状的电极,故在电子及正离子的轰击下二个金属电极2,一则因电流密度小,散热性好,自身温升不高;二则因无电子粉等易溅散的疏松物质,金属 电极2本身较稳定,故经长时间工作后,电极2材料蒸散很小,对玻管1及荧光粉无显著污染,金属电极2能长时间维持稳定的发射,从而达到长寿命的目的。由于灯管不再用涂有三元氧化物的钨丝电极,而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形状为圆筒状的电极2,在灯管制造时充入氩气或氩氖混合气,并由汞钛带4提供汞蒸气,灯管内壁涂有三基色稀土荧光粉3,这样就构成一个冷阴极气体放电管,工作时,气体电离,使汞离子产生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
以2D型16W灯管为例金属电极2选用不锈钢材料,形状为圆筒状,玻管1尺寸与常规16W玻管一样,实测光通量大于1050流明,环境温度为-10℃~40℃,工作寿命6000小时,光衰小于10%。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长寿命,灯管寿命在6000小时以上。
2.生产工艺较常规灯管简单,合格率较常规灯管高。
3.并适宜制造中、大功率(20~280瓦)系列新品种。
权利要求1.一种长寿命冷阴极稀土荧光灯管,其玻管1内壁涂有三基色稀土荧光灯粉3,管端各设有排气孔5和电极引线6,管内充有氩气或氩氖混合气及汞,其特征在于玻管1内两端采用圆筒状表面积较大的金属电极2,其表面无电子粉,在金属电极2和电极引线6之间设有汞钛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冷阴极稀土荧光灯管,其特征在于玻管内两端也可采用圆锥状的金属电极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寿命冷阴极稀土荧光灯管,其特征在于金属电极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也可采用镍材料制成,还可以采用钼材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寿命冷阴极稀土荧光灯管,其主要特征在于玻管(1)内两端采用圆筒状表面积较大的金属电极(2),其表面无电子粉,在金属电极(2)和电极引线(6)之间设有汞钛带(4)。由于金属电极(2)无电子粉,故在电子和正离子的轰击下,二个金属电极因电流密度小,散热性较好,自身温升不高。加之金属电极(2)本身较稳定,并能长时间维护稳定发射,从而达到长寿命。本实用新型比常规灯管工艺简单,且合格率高,并适宜制造大功率品种,工作寿命在6千小时以上。
文档编号H01J61/06GK2073165SQ90217260
公开日1991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3日
发明者扬长根, 熊正毅 申请人:扬长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