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6107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锂电池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然而锂电池对应用环境要求较高。锂电池太阳能路灯,多采用悬挂式安装,环境低温对锂电池性能与寿命影响很大。尽管适应低温的锂电池也在推出,但仍然不能满足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温度要求,这就客观上需要找到一种方法,保证锂电池在一定温度环境范围内工作。
[0003]为解决锂电池对温度要求高的问题,有人发明了恒温箱,即能制热,又能制冷,可以保证锂电池的工作环境。但是恒温箱制作成本比较高,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低成本的产品应用中更具弱势。
[0004]在锂电池太阳能路灯近年来开始兴起,在户外温度变化范围大,特别是在我国淮河以北的冬季使用锂电池遇到了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是一种新的锂电池包装方法,即简单又能解决低温环境下锂电池的保护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包括锂电池组和封装壳体,锂电池组封装在壳体内,所述锂电池组接收一个太阳能板的充电并向路灯提供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的表面贴附有温控模块,一个保温层覆盖住锂电池组和温控模块,所述太阳能板或锂电池组向温控模块提供电源。
[0007]进一步是:所述保温层是聚氨酯材料保温层,厚度为1mm至150_。
[0008]进一步是: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发热元件和与发热元件连接的温度控制电路,发热元件首先贴附在一个导热片上,导热片贴附在所述锂电池组的一个侧面表面或多个侧面表面。
[0009]进一步是:所述的发热元件是PTC加热元件。
[0010]进一步是: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和开关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贴附在锂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连接至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发热元件的电路接通与关断。
[0011]进一步是: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场效应开关管和一个比较放大器,场效应开关管的漏极与电源之间串接所述发热元件,场效应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比较放大器的输出,比较放大器两个输入端中的一端连接分压电阻固定电位,比较放大器两个输入端中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电阻组成的分压电路。
[0012]进一步是:所述温度传感器是热敏电阻。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与保护方式,可以实现锂电池太阳能挂臂式路灯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工作,保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本实用新型温度控制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参见图1,包括锂电池组I和封装壳体2,锂电池组封装在壳体内,所述锂电池组接收一个太阳能板的充电并向路灯提供电源,其中,所述锂电池组的表面贴附有温控模块3,一个保温层4覆盖住锂电池组和温控模块,一个锂电池保护板5设置在壳体内,保护板上的电路控制锂电池安全充放电,实现所述太阳能板或锂电池组向温控模块提供电源。
[0018]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是聚氨酯材料保温层,厚度根据不同的地区为1mm至150mm,通常在 20 至 50mm。
[0019]实施例中: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发热元件和与发热元件连接的温度控制电路,发热元件首先贴附在一个导热片上,导热片贴附在所述锂电池组的一个侧面表面或多个侧面表面;其中的导热片是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例如:铜箔或者铝箔。
[0020]其中,所述的发热元件是PTC加热元件,PTC加热元件是利用恒温加热PTC热敏电阻恒温发热特性设计的加热元件件,在中小功率加热场合,PTC加热元件具有恒温发热、无明火、热转换率高、受电源电压影响极小、自然寿命长等传统发热元件无法比拟的优势。恒温加热PTC热敏电阻具有恒温发热特性,其原理是PTC热敏电阻加电后自热升温使阻值进入跃变区,恒温加热PTC热敏电阻表面温度将保持恒定值,该温度只与PTC热敏电阻的居里温度和外加电压有关,而与环境温度基本无关。使用PTC加热元件,即便控制电路因失控而不间断给PTC供电,PTC也只能升高至其上限温度(通常为不高于60度),从而防止对锂电池的损坏和意外的发生。
[0021]为此,本实施例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和开关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贴附在锂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连接至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发热元件的电路接通与关断。
[0022]参见图2,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场效应开关管T和一个比较放大器Q,场效应开关管的漏极与电源之间串接所述发热元件PTC,场效应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比较器的输出,比较器两个输入端中的一端(负输入端)连接分压电阻R2和R3形成一个固定电位,比较放大器两个输入端中的另一端(正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RT和一个电阻Rl组成的分压电路。其中的温度传感器是热敏电阻。
[0023]本实施例涉及的温控模块、保温层、锂电池组。其中锂电池组是由多节锂电池通过串并组合而成的,其作用于太阳能路灯储能。温控模块的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的变化,当温度低于某一设定温度后,实施例中作为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变高,比较放大器输出变高,场效应管导通,开关控制电路启动对锂电池组加热。保温层由聚氨酯材料将锂电池组与发热元件封装在一起,起到减缓热量散失的作用。锂电池的温控模块主要对锂电池在充放电中进行保护。
[0024]实施例中将锂电池组与电发热元件组合在一起,然后再用聚氨酯将其封装,使电池组与发热元件形成一个封闭体。封装时,将电池组的相关导线与温控模块的相关导线引出至封闭体外,电池组的相关导线与锂电池温控模块相连,温控模块的相关导线通过锂电池保护板与锂电池相连接,即温控模块由锂电池供电,但要经过保护板进行保护,防止对锂电池损坏。温控模块另外一种连接方式是不通过锂电池供电,而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仅实现充电时电池组的保温。
【主权项】
1.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包括锂电池组和封装壳体,锂电池组封装在壳体内,所述锂电池组接收一个太阳能板的充电并向路灯提供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的表面贴附有温控模块,一个保温层覆盖住锂电池组和温控模块,所述太阳能板或锂电池组向温控模块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是聚氨酯材料保温层,厚度为1mm至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发热元件和与发热元件连接的温度控制电路,发热元件首先贴附在一个导热片上,导热片贴附在所述锂电池组的一个侧面表面或多个侧面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元件是PTC加热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和开关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贴附在锂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连接至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发热元件的电路接通与关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场效应开关管和一个比较放大器,场效应开关管的漏极与电源之间串接所述发热元件,场效应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比较放大器的输出,比较放大器两个输入端中的一端连接分压电阻固定电位,比较放大器两个输入端中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电阻组成的分压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是热敏电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太阳能路灯的防低温保护装置,包括锂电池组和封装壳体,锂电池组封装在壳体内,所述锂电池组接收一个太阳能板的充电并向路灯提供电源,其中,所述锂电池组的表面贴附有温控模块,一个保温层覆盖住锂电池组和温控模块,所述太阳能板或锂电池组向温控模块提供电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与保护方式,可以实现锂电池太阳能挂臂式路灯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工作,保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H05B37-02, F21V29-54, F21S9-03, F21V23-00
【公开号】CN204268350
【申请号】CN201420847789
【发明人】徐淞芝, 李玉峰
【申请人】安徽朗越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