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及可安装在该切削工具上的刀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03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及可安装在该切削工具上的刀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头可拆装地安装在工具本体上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这种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有这样的例子,即,将具有至少具有一个切削刃的切削部的刀头的后端部分、与具有阳螺纹的螺栓部的前端部分二者可拆装地连结在一起,将这些被连结的刀头与螺栓部,插入工具本体上所开设的具有阴螺纹的安装孔内,并通过将螺栓部的阳螺纹部拧入安装孔的阴螺纹部内,使刀头被拉入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上的后端侧,从而将其可拆装地安装在工具本体上。
例如,有一种图34所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10,即,将作为刀头20的后端部分的圆锥部21的外周面局部切除,从而形成由横向延伸并开口的凹槽22和舌部23所构成的卡接头24,将作为螺栓部30的前端部分的圆锥部31的外周面局部切除,从而形成由具有与刀头20的卡接头24相对应的形状的凹槽32与舌部33所构成的卡接头34,通过上述卡接头24、34彼此嵌合,实现刀头20与螺栓部30的连结。
此外,当刀头20安装在工具本体11上时,成为刀头20的圆锥部21的外周面对安装孔12的圆锥孔13的内周面进行推压的状态。
然而,靠上述卡接头24、34之间的嵌合实现刀头20与螺栓部30的连结,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通过螺栓部30的阳螺纹部35拧入安装孔12的阴螺纹部14内而以螺栓部30的卡接头34将刀头20向后端侧拉入的力不是顺沿于工具本体11的轴线O,而是偏向刀头20的圆锥部21上的卡接头24的凹槽22的相反侧(图中空心箭头方向),刀头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的轴线O产生偏心。
而且,由于刀头20的卡接头24是在圆锥部21上形成的,因此,刀头20的圆锥部21的外周面对安装孔12的圆锥孔13的内周面进行推压的力也发生偏斜,使得上述刀头20产生偏心的倾向更加显著。
此外,还存在着其它问题,即,当将刀头20与螺栓部30从工具本体11上拆下后,该刀头20与螺栓部30之间的连结无法保持,因而需要预先将螺栓部30插入工具本体11的安装孔12内并拧好,因此操作性差。
另外,在该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图35所示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40,即,刀头50的后端部分51上,形成有由横向延伸并开口的一对凹槽52、52和一对舌部53、53构成的、楔形形状(截面呈燕尾形的凸部)的卡接头54,而螺栓部60的前端部分61上,形成有由具有与刀头50的卡接头54相对应的形状的一对凹槽62、62和一对舌部63、63构成的、楔形槽形状(截面呈燕尾形的凹部)的卡接头64,通过上述卡接头54、64彼此嵌合,实现刀头50与螺栓部60二者的连结(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具有结构与之类似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
但是,作为这种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40,在通过螺栓部60将刀头50沿轴线O方向向后端侧拉入时,形成于螺栓部60的前端部分的楔形槽形状的卡接头64要承受使之变宽(图中的空心箭头方向)的力的作用,从而导致该卡接头64变形,刀头50的安装状态难以保持稳定。
此外,在将刀头50安装到工具本体41上时,是将呈从工具本体41上拆下的状态的螺栓部60与刀头50二者连结之后,再将该被连结的刀头50与螺栓部60插入工具本体41的安装孔42中的,而刀头50与螺栓部60二者的连结是仅通过楔形形状的卡接头54与楔形槽形状的卡接头64的嵌合实现的,因此,存在着刀头50与螺栓部60二者的连结容易松脱的问题。
虽然可以考虑如图36所示,通过增加螺栓部60的阳螺纹部65的长度,在将刀头50连结到预先处于向工具本体41的安装孔42内拧入既定量的状态的螺栓部60上之后,再将螺栓部60的阳螺纹部65拧入,以使得刀头50与螺栓部60二者的连结不太容易松脱,但这样一来,使得螺栓部60的阳螺纹部65需要拧入安装孔42的阴螺纹部44内的拧入量显著增加,并因此而使得与螺栓部60相连结的刀头50所要旋转的旋转量增加,因此,并非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作为能够避免上述刀头偏心问题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例如有如图37所示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70、或未图示的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
图37所示的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在刀头80的后端部分81,形成有开口于其后端面82上的卡接孔84、以及与该卡接孔84的前端侧相连且开口于后端部分81的外周面83上的卡接头容纳孔85,在螺栓部90的前端部分91,形成有由可从卡接孔84中通过的、以螺栓部90的轴线为2分轴旋转对称的端部92以及大致为圆柱形的轴部93构成的卡接头94。
在将刀头80安装到工具本体71上时,将螺栓部90的阳螺纹部96适度拧入安装孔72的阴螺纹部73中,通过将刀头80在安装孔72内向后端侧插入,使得螺栓部90的卡接头94上的端部92从卡接孔84插入卡接头容纳孔85内。
然后,当将刀头80相对于螺栓部90向旋入方向S(将螺栓部90的阳螺纹部96拧入安装孔72的阴螺纹部73时使螺栓部90相对于工具本体71进行旋转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时,卡接头94的端部92上所形成的旋转力传递用壁面95将与卡接头容纳孔85的开口于外周面83的开口部的边缘86相抵接,因而将来自刀头80的旋转力传递到螺栓部90上,使得螺栓部90的阳螺纹部96拧入安装孔72的阴螺纹部73内。
并且,随着螺栓部90被拉入后端侧,卡接头94的端部92与卡接孔84的周围的壁面87、即与卡接头容纳孔85的面向前端侧的壁面抵接而卡止,使得刀头80与螺栓部90二者在轴线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从而实现刀头80与螺栓部90二者的连结,刀头80被拉入后端侧而可拆装地安装在工具本体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2656949号公报(图2、图4)(专利文献2)欧洲专利0776719号说明书(图1)(专利文献3)英国专利990353号说明书(图1、图2)(专利文献4)英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158374号说明书(图5)在这里,作为上述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70,为了在刀头80被拉入后端侧而安装在工具本体71上时,拧入螺栓部90的阳螺纹部96时可使来自刀头80的旋转力传递到螺栓部90上,卡接头94的端部92上所形成的旋转力传递用壁面95必须与面向卡接头容纳孔85的外周面83的开口部的边缘86相抵接。
这样一来,将卡接头94的端部92从卡接孔84插入卡接头容纳孔85内之后,刀头80相对于螺栓部90能够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的既定角度被限制得很小,难以保证螺栓部90被拉入后端侧时卡接孔84的周围的壁面87与卡接头94的端部92彼此相接触的面积有足够大,无法使刀头80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
此外,由于卡接头94的轴部93简单地大致呈圆柱状形成,不能说其刚性能够得到充分保证,这也使刀头80安装状态难以保持稳定。
再有,当为了将刀头80从工具本体71上拆下而使螺栓部90的阳螺纹部96从安装孔72的阴螺纹部73中退出时,若非相应于刀头80相对于螺栓部9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所相对旋转的既定角度,使刀头80相对于螺栓部9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对旋转,则无法使来自刀头80的旋转力传递到螺栓部90上,因而刀头80拆下时较为麻烦,操作性差;即使是刀头80已安装在工具本体71上的状态下,当该刀头80受到指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的力时,刀头80有可能从螺栓部90上脱落。
而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在刀头的后端部分,形成有由以刀头的轴线为2分轴旋转对称的端部及大致为圆柱形的轴部所构成的、侧视时大约为T字形的卡接头,在将该卡接头从形成于螺栓部上的卡接孔插入卡接头容纳孔之后,通过将螺栓部的阳螺纹部拧入工具本体的安装孔的阴螺纹部中,将螺栓部拉入后端侧以使得刀头与螺栓部二者保持相对旋转90度后的状态。
但是,这种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刀头与螺栓部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未受到阻止,不仅在刀头安装作业进行过程中,就是刀头安装在工具本体上之后,在刀头受到周向上的力的作用时,刀头有可能很容易地从螺栓部上脱落,刀头的安装状态极差。
此外,卡接头的轴部也只是简单地大致呈圆柱状形成,因此,依然存在着其刚性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刀头不产生偏心、并使刀头的安装状态保持稳定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以及可安装在该切削工具上的刀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具有(至少具有一个切削刃的)切削部的刀头的后端部分与拉入部件二者可拆装地相连结,随着这些被连结的刀头及拉入部件插在开设于工具本体上的安装孔内,并且所说拉入部件被拉入所说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后端侧,与该拉入部件相连结的所说刀头被拉入所说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后端侧而可拆装地得到安装,其特征是,在所说刀头的后端部分与所说拉入部件之中的某一方上,形成有由轴部与具有比该轴部更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的角部的端部所构成的卡接头,而另一方上,形成有以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所能够通过的大小开口于其端面的卡接孔,当在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所说卡接孔后使所说刀头相对于所说拉入部件在周向上相对旋转既定角度之后,使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二者在轴线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通过所说卡接头与形成有所说卡接孔的所说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所说拉入部件相接触,而使得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及在轴线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从而实现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二者的连结。
此时,通过所说卡接头与形成有所说卡接孔的所说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所说拉入部件相接触而实现的、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二者的连结例如也可以这样实现,即,在所说卡接孔周围的壁面上,形成有所说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可与之嵌合的嵌合部,通过所说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所说嵌合部相嵌合而实现,或者也可以这样实现,即,在所说卡接头的轴部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说卡接孔的内周面抵接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通过所说双向旋转限制壁面与所说卡接孔的内周面接触、同时所说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所说卡接孔的周围的壁面抵接而实现。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上,由于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的连结是在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卡接孔后刀头相对于拉入部件相对旋转既定角度的状态下,通过卡接头与形成有卡接孔的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拉入部件相接触(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卡接孔的周围的壁面上所形成的嵌合部嵌合,或者,卡接头的轴部上所形成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与卡接孔的内周面抵接的同时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卡接孔的周围的壁面接触)而实现的,因此,可以将该卡接头的端部做成以轴线为n分轴(n≥2)旋转对称的形状,这样,可避免拉入部件对刀头施加的拉入力产生偏斜,防止刀头产生偏心。(在这里,所说的旋转对称是指,当对位于一个轴周围的某个图形进行使之旋转的对称操作时,每旋转2π/n弧度(n是正整数)便重复产生相同的图形这样一种性质,将该旋转轴称之为n分轴)。
此外,在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卡接孔之后,刀头相对于拉入部件在周向上相对旋转时的既定角度不会因卡接头的端部形状的限制而很小,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在轴线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因此,可以保证卡接头与形成有卡接孔的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拉入部件相接触的面积(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卡接孔周围的壁面上所形成的嵌合部相接触的面积,或者,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卡接孔周围的壁面相接触的面积)有足够大,可使刀头的安装状态保持稳定。
再有,关于卡接孔,不需要一直开到形成该卡接孔的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拉入部件之中的某一方的外周面,可以做成周向上封闭的结构,因此,能够保持很高的强度而不会发生变形。
而关于具有用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切削部的刀头,从其刚性考虑,最好是在所说刀头的后端部分上形成有所说卡接头的同时,在所说拉入部件上形成有所说卡接孔。
此外,最好是,在所说卡接头的轴部上形成有在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所说卡接孔后所说刀头相对于所说拉入部件向周向的一个方向相对旋转既定角度后,与所说卡接孔的内周面抵接而阻止继续向周向的一个方向相对旋转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
若做成这样的结构,则在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所说卡接孔后,所说刀头相对于所说拉入部件向周向的一个方向相对旋转时,在处于刚好相对旋转了所应相对旋转的既定角度的状态时,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将相互卡止,向周向上的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被阻止。
因此,不必担心刀头会相对于拉入部件进行超过需要的相对旋转,之后,即便使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在轴线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旨在实现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的连结的)卡接头与形成有卡接孔的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拉入部件二者的接触(在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卡接孔周围的壁面上所形成的嵌合部相嵌合,或者,卡接头的轴部上所形成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与卡接孔的内周面相抵接的同时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卡接孔的周围的壁面相抵接)能够可靠且圆滑地实现。
加之,卡接头的轴部上形成有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因而,与大致呈圆柱状形成的现有的轴部相比,其截面面积因形成有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而相应地要大,使该轴部的刚性得以提高,刀头的安装状态稳定。
此外,作为将所说拉入部件拉入所说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后端侧的拉入手段,最好是,所说拉入部件具有旋合部,所说安装孔具有被旋合部,随着所说拉入部件的旋合部拧到所说安装孔的被旋合部上,所说拉入部件被拉入所说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后端侧。
若做成这样的结构,则在将刀头安装到工具本体上时,随着刀头向拉入部件的旋合部的旋入方向的前方侧旋转,与该刀头相连结的拉入部件也向相同方向旋转,从而可使拉入部件的旋合部拧拧到安装孔的旋合部上,将拉入部件及与其相连结的刀头以很大的力拉向轴线方向的后端侧。
在这里,本发明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上,在刀头安装在工具本体上时,卡接头与形成有卡接孔的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拉入部件相接触(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卡接孔周围的壁面上所形成的嵌合部相嵌合,或者,卡接头的轴部上所形成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与卡接孔的内周面相抵接),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因此,若如上所述,采用通过转动刀头而将拉入部件的旋合部拧到安装孔的被旋合部上的结构,则来自刀头的、指向旋入方向的前方侧及后方侧的旋转力均始终能够传递到拉入部件上。
因此,当为了将刀头从工具本体上拆下而使刀头向旋入方向的后方侧旋转时,来自刀头的旋转力将无损耗地直接传递到拉入部件上,而在刀头安装在工具本体上的状态下,即便该刀头受到指向旋入方向的后方侧的力的作用,只要拉入部件的旋合部不从安装孔的被旋合部中退出,刀头便不会从拉入部件上脱落。
此外,最好是,所说刀头具有(至少具有一个切削刃的)切削部、与该切削部的后端侧相连并随着向后端侧延伸而外径逐渐缩小的大致为圆锥台形状的圆锥部、以及与该圆锥部的后端侧相连的所说后端部分,所说安装孔具有随着向后端侧延伸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大致为圆锥台孔形状的圆锥孔,所说刀头的圆锥部的外周面推压所说安装孔的圆锥孔的内周面,使所说刀头可拆装地得到安装。
若做成这样的结构,则在拉入部件将刀头拉入到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后端侧时,刀头的圆锥部的外周面能够无偏斜地均匀地推压安装孔的圆锥孔的内周面,可使刀头的轴线与工具本体的轴线完全对正而实现定心。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特征是,设置有在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所说卡接孔后,对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向使它们彼此分离的方向进行推压的推压部件。
若做成这样的结构,则在将刀头安装到工具本体上时,不需要预先将拉入部件插入安装孔内,准备好呈从安装孔拆下的状态的拉入部件与刀头,并在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卡接孔后使刀头相对于拉入部件在周向上相对旋转既定角度之后,减缓将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卡接孔内的力,刀头和拉入部件在推压部件的作用下沿轴线方向上相互分开的方向被推压,则自然处于,(旨在实现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的连结的)卡接头与形成有卡接孔的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拉入部件相接触的状态(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卡接孔周围的壁面上所形成的嵌合部相嵌合的状态,或者,卡接头的轴部上所形成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与卡接孔的内周面相抵接的同时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卡接孔周围的壁面相抵接的状态)。
因此,能够将呈从工具本体上拆下的状态的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连结在一起并使该连结状态得以继续保持,通过将这些被连结的刀头及拉入部件一体地插入安装孔,便能够将刀头安装到工具本体上。
此外,在采用拉入部件具有旋合部且安装孔具有被旋合部的、通过拉入部件的旋合部拧到安装孔的被旋合部上而将拉入部件拉入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后端侧这样的结构,并且在将刀头安装到工具本体上时,是在预先在安装孔上拧入既定量的拉入部件上连结刀头的场合,当通过将刀头朝向安装孔的后端侧插入而将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卡接孔内时,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将在轴线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部件的推压。
于是,随着将刀头朝向安装孔的后端侧插入,拉入部件被推向后端侧,因此,在安装孔的被旋合部与拧入该被旋合部的拉入部件的旋合部之间在轴线方向上产生大小适度的推压力。
因此,在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卡接孔的状态下,使刀头相对于拉入部件在周向上仅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时,将有抑制拉入部件相对于工具本体在周向上相对旋转的摩擦力起作用,因此,能够只使刀头相对于工具本体可靠地进行相对旋转,限制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连带着成一体旋转,使刀头能够相对于拉入部件朝周向无损耗地可靠地相对旋转既定角度。
在这里,所说推压部件具有对所说卡接头的端部进行推压的头部,为了使所说推压部件的头部与所说卡接头的端部大致呈点接触,最好是例如所说推压部件的头部上的与所说卡接头的端部进行接触的端面以及所说卡接头的端部上的与所说推压部件的头部进行接触的端面中的至少一方大致呈球面形状,若做成这样的结构,则在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卡接孔后,使刀头相对于拉入部件在周向上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时,不需要施加很大的力。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刀头是一种可安装在本发明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上的刀头,其特征是,具有(至少具有一个切削刃的)切削部,在后端部分上形成有由轴部与具有比该轴部更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的角部的端部所构成的卡接头,或者,形成有以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所能够通过的大小开口于其端面上的卡接孔。
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的连结是在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卡接孔后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相对旋转既定角度的状态下,卡接头与形成有卡接孔的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拉入部件二者相接触而实现的,因此,通过将该卡接头的端部的形状做成以轴线为n分轴(n≥2)的旋转对称,可避免拉入部件拉入刀头时的力产生偏斜,避免刀头产生偏心。
此外,在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卡接孔之后,刀头相对于拉入部件在周向上相对旋转的既定角度不会因卡接头的端部形状的限制而很小,因此,可使得旨在阻止刀头与拉入部件二者在轴线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卡接头与形成有卡接孔的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拉入部件二者彼此进行接触的面积有足够大,因而刀头的安装状态可保持稳定。
再有,关于卡接孔,不必一直开口到形成有该卡接孔的刀头的后端部分与拉入部件之中的某一方的外周面,从而使之在周向上被封闭,因此,可使其保持高强度而避免发生变形,这也能够使刀头的安装状态保持稳定。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的立体图。
图4(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的侧视图,(b)是该刀头的后端面图,(c)是(a)的A-A向剖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螺栓部(拉入部件)的局部剖视图,(b)是该螺栓部的前端面图,(c)是该螺栓部的后端面图,(d)是(a)的B-B向剖视图,(e)是(a)的C-C向剖视图。
图6(a)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立体图,(b)是(a)状态下的刀头与螺栓部的侧视图,(c)是(b)的D-D向剖视图,(d)是(b)的E-E向剖视图。
图7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8(a)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立体图,(b)是(a)状态下的刀头与螺栓部的侧视图,(c)是(b)的F-F向剖视图,(d)是(b)的G-G向剖视图,(e)是(b)的H-H向剖视图。
图9(a)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立体图,(b)是(a)状态下的刀头与螺栓部的侧视图,(c)是(b)的I-I向剖视图,(d)是(b)的J-J向剖视图,(e)是(b)的K-K向剖视图。
图10(a)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立体图,(b)是(a)状态下的刀头与螺栓部的侧视图,(c)是(b)的L-L向剖视图,(d)是(b)的M-M向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立体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螺栓部(拉入部件)的局部剖视图,(b)是该螺栓部的前端面图,(c)是该螺栓部的后端面图,(d)是(a)的a-a向剖视图,(e)是(a)的b-b向剖视图。
图13(a)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刀头与螺栓部的侧视图,(b)是(a)的c-c向剖视图,(c)是(a)的d-d向剖视图。
图14(a)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刀头与螺栓部的侧视图,(b)是(a)的e-e向剖视图,(c)是(a)的f-f向剖视图。
图15(a)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刀头与螺栓部的侧视图,(b)是(a)的g-g向剖视图,(c)是(a)的h-h向剖视图。
图16(a)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刀头与螺栓部的侧视图,(b)是(a)的i-i向剖视图,(c)是(a)的j-j向剖视图。
图17(a)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刀头与螺栓部的侧视图,(b)是(a)的k-k向剖视图,(c)是(a)的1-1向剖视图。
图18是对制造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9(a)是本发明的变型例所提供的刀头的侧视图,(b)是该刀头的后端面图。
图20(a)是本发明的变型例所提供的刀头的侧视图,(b)是该刀头的后端面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立体图。
图22(a)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的立体图,(b)是(a)的局部剖切图。
图23(a)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螺栓部(拉入部件)的立体图,(b)是(a)的局部剖切图。
图24(a)是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展示的局剖立体图,(b)是(a)状态下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剖视图,(c)是(b)的Aa-Aa向剖视图。
图25(a)是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展示的局剖立体图,(b)是(a)状态下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剖视图,(c)是(b)的Ba-Ba向剖视图,(d)是(b)的Ca-Ca向剖视图。
图26是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展示的剖切立体图。
图27(a)是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展示的局剖立体图,(b)是(a)状态下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剖视图,(c)是(b)的Da-Da向剖视图,(d)是(b)的Ea-Ea向剖视图。
图28(a)是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刀头安装工序进行展示的局剖立体图,(b)是(a)状态下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剖视图,(c)是(b)的Fa-Fa向剖视图,(d)是(b)的Ga-Ga向剖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剖视图。
图30(a)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工具本体的变型例的局剖剖视图,(b)是该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工具本体的局剖剖视图。
图31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剖视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剖视图。
图33(a)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局剖剖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4是现有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35是现有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一个例子的局剖剖视图。
图36是图35所示现有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变型例的局剖剖视图。
图37(a)是现有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一个例子的局剖剖视图,(b)是(a)的X-X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本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100如图1和图2所示,由可围绕轴线O旋转的工具本体110、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并固定在该工具本体110上的刀头120、以及作为用来将刀头120安装到工具本体110上的拉入部件的螺栓部140构成。
工具本体110例如以钢材等材料制成以轴线O为中心的大致圆柱形,并且从其前端面111朝向后端侧开设有以轴线O为中心线的安装孔112。
该安装孔112由圆锥孔113、容纳孔114和阴螺纹部115构成;其中,所说圆锥孔113随着从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向后端侧延伸其内径以一定的斜率逐渐缩小而大致为圆锥台孔形状,所说容纳孔114与该圆锥孔113的后端侧相连并以一定的内径向后端侧延伸而大致为圆柱孔形状,而所说阴螺纹部115是与该容纳孔114相连的被旋合部。
而刀头120则如图3和图4所示,例如由超硬合金制成,由至少形成有一个切削刃的切削部121、与该切削部121的后端侧相连并随着向后端侧延伸其外径以一定的斜率逐渐缩小的大致为圆锥台形状的圆锥部122、以及与该圆锥部122的后端侧相连的后端部分123构成,是以轴线O为中心线形成的。
对于圆锥部122,其单面锥度角θ在2~35度的范围内进行设定。
在这里,对刀头120的切削部121的形状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在该刀头120的切削部121上,形成有相对于轴线O彼此位于相反一侧的、随着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延伸而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后述)的后方侧扭转的一对排屑槽121A、121A,该排屑槽121A、121A的面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前方侧的壁面的外周侧的棱线部上形成了一对外周刃(切削刃)121D、121D。
此外,这些排屑槽121A、121A的面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前方侧的壁面的前端部分为前端前倾面,该前端前倾面与前端后隙面二者相交而成的棱线部上形成了构成刀头120的最前端的、将轴线O夹在中间彼此位于相反一侧并从轴线O附近向外周侧延伸的一对底刃(切削刃)121B、121B。
再有,在该切削部121上,比形成有一对排屑槽121A、121A的部分更靠后端侧的部分大致为圆柱形,并且其外周面被切除而形成相对于轴线O彼此位于相反一侧并相互平行的一对平坦面121C、121C。
并且,刀头120的后端部分123是由经由台阶部而与圆锥部122的后端侧相连的轴部125、以及与该轴部125的后端侧相连并作为刀头120的后端部的端部126所构成的卡接头124。
如图4(c)所示,从垂直于轴线O的截面上看,卡接头124的轴部125具有呈这样一种形状的外周面127,即,比以轴线O为圆心的假想的圆P向径向外方突出的3个角部128...沿周向大体等间隔地配置的形状,该轴部125的截面面积大于假想的圆P的面积。
角部128...的各个角部是由在卡接头124的轴部125的全长上沿轴线O方向形成的两个平坦面相交而形成,该两个平坦面中的、位于图中箭头所示旋入方向S(对此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前方侧的平坦面作为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并且,位于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的平坦面作为其他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
上述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和其他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的作用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此外,同样从垂直于轴线O的截面上看,卡接头124的轴部125的外周面127是其一个角部128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在该一个角部128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与之相邻的另一个角部的其他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二者被构成假想圆P的圆弧的圆弧状外周面127A圆滑地连接起来。
如图4(b)所示,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在与其其平坦的端面131(刀头120的后端面)相对向地朝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看过去时大致为正三角形,该大致为三角形的端部126的3个角部132...各自比轴部125的外周面127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
该端部126的3个侧面133...各自为平坦面,该3个侧面133...彼此相交而形成的3个角部132...的附近部位被平坦面切除从而形成3个平切面133A...。
此外,端部126的3个侧面133...各自与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所形成的其他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在这里,由于卡接头124的端部126上的3个角部132...从轴部125的外周面127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因而在这些角部132...上,形成有从轴部125的外周面127立起而与端部126的侧面133...及平切面133A相交、且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
此外,如图4(a)所示,这些角部132...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是作为以轴线O为中心线、顶点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假想的大致圆锥体V的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形成,随着向径向外方延伸而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倾斜。
加之,这些角部132...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从截面(与外周面127垂直相交并平行于轴线O的截面)上看,是经由曲率半径设定为0.02~0.2mm的大致为圆弧形状(或者大致呈椭圆弧形状)的曲面134A、134A,圆滑地连接在卡接头124的轴部125的外周面127上的。
另外,包括该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在内的卡接头124整体是以轴线O为3分轴旋转对称。
而螺栓部140则如图5所示,例如由钢材制成,由大致为圆柱形的前端部分141、以及作为与该前端部分141的后端侧相连的旋合部的阳螺纹部142构成,是以轴线O为中心线形成的。
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上形成有开口于其端面143(螺栓部140的前端面)上的卡接孔144,并且与该卡接孔144的后端侧连通地形成有以轴线O为中心线的具有一定内径的大致呈圆柱孔形状的卡接头容纳孔145。
并且,作为卡接孔144,当面向前端部分141的端面143而从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看过去时,如图5(b)所示,大致为正三角形。
构成该大致为正三角形的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的3个内壁面147...分别为平坦面,该3个内壁面147...彼此相交而成的3个角部148...的附近部分由截面呈圆弧状的圆弧状内壁面147A...构成,内壁面147...之间的相交部分是圆滑地连续的。
在这里,作为该卡接孔144,由于如上所述大致为正三角形,因而是与刀头120上的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相对应的形状,其大小设定得刚好能够使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及轴部125通过,并且是开口于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的端面143。
此外,由于在大致为正三角形的卡接孔144的后端侧形成有与之相连的大致呈圆柱孔形状的卡接头容纳孔145,因此,在该卡接孔144的周围,形成有从卡接头容纳孔145的内周面立起而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的3个内壁面147...相交、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3个壁面149...。
并且,在位于卡接孔144的周围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3个壁面149...上,在各自的周向上的中央部位,各形成有一个从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49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下凹一截的嵌合部150,并且这些嵌合部150...,在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的内壁面147...上开口于各自的周向上的中央部位。
这样的3个嵌合部150...配置在卡接孔144的3个角部148...之中在周向上相邻的角部148、148之间的周向上的中央部位,并且在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上沿周向大约等间隔配置,使得前述轴部125的大致为三角形的端部126的角部132...能够与之嵌合。
各嵌合部150...各自具有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51、以及面向周向而彼此相向并平行设置的一对侧壁面152、152,并且,从开口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的内壁面147...上的开口部,保持一定周向宽度朝向径向外方延伸并开口于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的外周面141A。
此外,如图5(a)所示,这些嵌合部150...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51...与前述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的形状相对应,作为以轴线O为中心线、顶点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假想的大体为圆锥体V的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形成,随着向径向外方延伸而朝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倾斜。
另外,包括该卡接孔144、嵌合部150及卡接头容纳孔145在内的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整体是以轴线O为3分轴旋转对称的。
再有,在该螺栓部140中,在从该螺栓部140上的卡接头容纳孔145的底面153、即卡接头容纳孔145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贯通至螺栓部140的后端面154而形成的推压部件容纳孔170内容纳有推压部件160,这一点图5虽未示出但可从图1和图2看出。
如图5所示,推压部件容纳孔170由从卡接头容纳孔145的底面153以一定的内径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延伸的大致呈圆柱孔形状的第1孔部171,以及与该第1孔部171的后端侧相连的、以小于第1孔部171的内径的一定的内径开口于螺栓部140的后端面154上的第2孔部172构成,并且是以轴线O为中心线形成的。
由于该推压部件容纳孔170的第1孔部171的内径设计得大于第2孔部172的内径,因此,在该第1孔部171与第2孔部172二者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由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构成的台阶部173。
另一方面,推压部件160如图1和图2所示,由推压体161和弹簧167构成,推压体161由具有一定外径的大致为圆柱形的轴部162,以及与该轴部162的前端侧相连的、具有比轴部162的外径大的外径的大致呈圆板状的头部163构成,并且是以轴线O为中心线形成。
由于该推压体161的头部163的外径设计得大于轴部162的外径,因此,在这些头部163与轴部162二者的连结部分上,形成了由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构成的台阶部165。
此外,推压体161的头部163的端面164(前端面)大致呈球面形状,以轴线O附近为最前端而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凸出。
再有,在推压体161的轴部162的后端部分上,安装有呈从其外周面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的形状的、大致为环形的止挡环166。
并且,作为该推压部件160,推压体161的轴部162被容纳在推压部件容纳孔170的第1孔部171内,并且,推压体161的头部163被容纳在卡接头容纳孔145内。
此外,在推压体161的台阶部165(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与推压部件容纳孔170的台阶部173(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之间,中介有推压体161的轴部162可周向旋转的弹簧167,这些台阶部165、173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
即,推压体161受到使之相对于螺栓部140趋向于向轴线0方向的前端侧移动的作用力的作用。
而弹簧167的推压力在2[N]~20[N]的范围内进行设定。
在这里,容放在推压部件容纳孔170的第1孔部171内的推压体161的轴部162,其后端部分从推压部件容纳孔170的第2孔部172中通过而从螺栓部140的后端面154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突出,并且在该突出部分上安装有止挡环166。
因此,在弹簧167的推压下相对于螺栓部140趋向于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移动的推压体161的头部163的位置被限制在紧挨着卡接孔144的后端侧的卡接头容纳孔145内。
在如上构成的刀头120通过螺栓部140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的状态下,作为刀头120的后端部分123的、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3个角部132...将位于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上的卡接孔144的周围,并与形成于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49...上的3个嵌合部150...嵌合。
此时,大致为正三角形的卡接头124的端部126上从轴线O指向3个角部132...之一的方向、与大致为正三角形的卡接孔144上从轴线O指向3个角部148...之一的方向,二者以约60度的角度相交,即,处于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相位相差约60度的状态。
此外,由于在螺栓部140上,设置有具有趋向于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移动的推压体161的推压部件160,因此,具有与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150...相嵌合的角部132...的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其端面131与推压体161的头部163的大致呈球面形状的端面164大致呈点接触而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受到推压。
再有,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3个角部132...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与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3个嵌合部150...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51相向地配置,并相互抵紧而密合,因此,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受到阻止。
在这里,由于端部126的角部132...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与嵌合部150...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51是作为如前所述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V的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而形成,因此,它们的接触面也是以轴线O为中心线、顶点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的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随着向径向外方延伸而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倾斜。
加之,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3个角部132...上的面向周向的壁面、即端部126的3个侧面133...的各角部132...一侧部分与3个嵌合部150...的各自的面向周向而彼此相向的一对侧壁面152、152相抵接,因此,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受到阻止。
另外,受到阻止的周向上的相对旋转(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朝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及后方侧进行的相对旋转)之中的、刀头120相对于的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进行的相对旋转还这样加以实现,即,卡接头124的轴部125被容纳在卡接孔144内,并且,形成于该轴部125上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相向并相互抵接。
如上所述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及周向上的相对旋转受到阻止而处于连结状态的刀头120与螺栓部140,相对于开设于工具本体110上的安装孔112,刀头120的大致为圆锥台形状的圆锥部122被容纳在安装孔112的大致为圆锥台孔形状的圆锥孔113内,刀头120的后端部分123(卡接头124)与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插入安装孔112的大致呈圆柱孔形状的容纳孔114内并被容纳在其中,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
并且,当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时,该螺栓部140在安装孔112内被拉入到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并且,具有与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相连结的后端部分123的刀头120,在安装孔112内被拉入到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
因此,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的大致整个面对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的大致整个面进行推压,使得刀头120的轴线O与工具本体110的轴线O对正而定心,刀头120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并得到固定。
另外,在刀头120安装并固定在工具本体110上的状态下,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与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二者相啮合的牙数设定为2~6左右。因此,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仅在其前端部分形成有牙。
下面,对将刀头120安装到工具本体110上的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所示,准备好呈从工具本体110上拆下的状态的刀头120和螺栓部140,边使卡接头124的大致为正三角形的端部126与大致为正三角形的卡接孔144对正、即边使刀头120与螺栓部140的相位一致,边移动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以使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靠近。
可以认为,此时,大致为正三角形的卡接头124的端部126上从轴线O指向3个角部132...之一的方向、与大致为正三角形的卡接孔144上从轴线O指向3个角部148...之一的方向二者一致而以约0度的相交角度相交,即,认为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相位差约为0度。
于是,如图7所示,卡接头124的端部126能够插入以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刚好能够通过的大小形成的卡接孔144内并从中通过。
在这里,由于在螺栓部140上设置有具有趋向于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移动的推压体161的推压部件160,该推压体161的头部163被止挡环166阻挡在紧挨着卡接孔144的后端侧的卡接头容纳孔145内,因此,从卡接孔144中通过的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端面131,将与推压部件160上的推压体161的头部163的端面164接触。
此时,由于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端面131是垂直于轴线O的平坦面,而与该端面131相接触的推压体161的头部163的端面164大体呈以轴线O附近为最前端的、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凸出的球面状,因此,上述端部126的端面131与头部163的端面164二者,处于在轴线O附近大约为点接触的状态。
若在这种状态下,使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向卡接孔144内的插入继续进行,则如图8所示,在该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推压下,趋向于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移动的推压部件160的推压体161被推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弹簧167被压缩。
并且,当在使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相位一致的情况下,继续使刀头120与螺栓部140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靠近的方向作相对移动时,将变成卡接头124的端部126位于卡接头容纳孔145内,并且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位于卡接孔144内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在弹簧167的复原力的作用下,具有形成有弹簧167的后端所与之相接触的台阶部173的推压部件容纳孔170的螺栓部140、和与形成有弹簧167的前端所与之相接触的台阶部173的推压体161的头部163相接触的刀头12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朝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
再有,在这种状态下,虽然卡接头124的轴部125的外周面127是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相向,但轴部125的外周面127的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是与端部126的侧面133...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相位一致,因此,如图8(e)所示,该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部分相向并彼此抵接,并且,与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连而形成的圆弧状外周面127A,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
由于如上所述,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所形成的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部分相向并彼此抵接,因此,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同时,由于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所形成的圆弧状外周面127A...,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因此,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相对旋转成为可能。
并且,若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围绕轴线O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则如图9所示,在该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本第1实施形式中约为60度)时(图9示出仅使螺栓部140相对于刀头12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旋转时的情形),卡接头124的轴部125的外周面127上所形成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将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的内壁面147...上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并与之抵接。
而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时,由于螺栓部140上设置有推压部件160,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因此,有必要向驱使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靠近的方向施加推压力,以使得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被容纳在卡接头容纳孔145内的状态得到维持的情况下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相对旋转。
此外,在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旋转既定角度,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相抵接的状态下,如图9(e)所示,该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并彼此抵接,同时,与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连而形成的圆弧状外周面127A...,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部分相向。
由于如上所述,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所形成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并彼此抵接,因此,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相对旋转被阻止。
并且,当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卡接孔144并从中通过之后,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约60度时,将处于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相位差也从约0度变化至约60度的状态,在这里,通过在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形成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及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使得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相位差的变化范围被限制在0度~60度的范围内。
之后,当减缓向驱使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靠近的方向进行推压的力时,由于该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部件160的推压,因此,在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相位相差约60度的状态下,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并如图10所示,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3个角部132...与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3个嵌合部150...相嵌合。
即,在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所形成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对于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进行的相对旋转,在既定角度(本第1实施形式中约为60度)处加以阻止,以使得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刚好能够与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150...嵌合。
在该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嵌合部150...相嵌合的状态下,面向端部126的角部132...上的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作为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V的周面的一部分的壁面134...、与面向嵌合部150...上的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作为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V的周面的一部分的壁面151彼此紧密接触,因此,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
同样地,在该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嵌合部150...相嵌合的状态下,端部126的角部132...的面向周向的壁面、即端部126的3个侧面133...中各角部132...一侧的部分,与各嵌合部150...的面向周向而彼此相向的一对侧壁面152、152抵接,因此,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变成驱使刀头120在周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及后方侧)上进行旋转时的旋转力始终能够传递到螺栓部140上的状态。
此时,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之中的、向旋入方向S前方侧的相对旋转,也由于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所形成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并彼此抵接而被阻止。
此外,嵌合部150...具有向径向外方延伸的、开口于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的外周面141A上的开口部,因此,从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的外周面141A一侧,能够通过目视确认,相对于这些嵌合部150...,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是否切实与之嵌合。
通过如上所述,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及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实现了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连结。
并且,还能够将刀头120和螺栓部140一体进行处理,在将该被连结的刀头120和螺栓部140插入开设于工具本体110上的安装孔112的同时,用扳手夹住例如形成于刀头120的切削部121上的平坦面121C,使刀头1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朝向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时螺栓部14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进行旋转的旋转方向、即、阳螺纹部142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
于是,指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旋转力将传递到与该刀头120相连结而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的螺栓部140上,随着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螺栓部14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在安装孔112内被拉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
因此,与螺栓部140相连结而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的刀头120,也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在安装孔112内被拉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变成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推压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的状态,从而将刀头120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并且可拆装地固定住。
而作为将刀头120从工具本体110上拆下的工序,首先,用扳手夹住例如形成于刀头120的切削部121上的平坦面121C,使刀头1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朝向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对旋转。
在这里,在刀头120已连结在螺栓部140上的状态下,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150...嵌合,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因此,驱使刀头1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进行相对旋转时的旋转力将直接传递到螺栓部140上。
在该状态下,随着刀头1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对旋转,在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从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退出的同时,螺栓部140在安装孔112内从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退出,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对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的推压被解除。
接下来,随着刀头1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对旋转,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与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的旋合完全解除,可在保持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相连结的状态下,将该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从工具本体110上拆下。
此外,若要将彼此连结在一起的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拆开,则可通过推压部件160,对于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的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施加推压力,使得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相对移动,从而完全解除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嵌合部150...的嵌合。
之后,当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时,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所形成的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将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抵接,从而变成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相位一致的状态使得该相对旋转被阻止。
于是,由于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部件160的推压,因此,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自然从卡接孔144中拔出,刀头120便能够从螺栓部140上拆下来。
作为如上构成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100,工具本体110的后端侧安装在工作机械的旋转轴上,通过围绕轴线O旋转,靠刀头120的切削部121的切削刃(底刃121B、121B·外周刃121D、121D)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在这里,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而使螺栓部14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旋转时的旋入方向S与进行该切削加工时工具本体110围绕轴线O旋转的旋转方向T相反,也就是说,上述阳螺纹部142与阴螺纹部115这样形成,即,使得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为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侧。
即,这是从进行切削加工时避免刀头120的切削部121的切削阻力导致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退出这个角度考虑的。
根据如上构成的本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100,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连结是这样实现的,即,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144之后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相对旋转约60度的状态下,使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使得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形成于卡接孔144的壁面149...上的嵌合部150...嵌合而实现。
并且,由于该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是以轴线0为n分轴(本第1实施形式中,n=3)旋转对称,可使得螺栓部140将刀头120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拉入时的力是顺沿于轴线O方向的,因此,刀头120不会相对于工具本体110产生偏心。
特别是,在刀头120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的状态下,由于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推压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因而当刀头120被螺栓部140拉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时,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推压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力匀称而不会发生偏斜,因此,可使刀头120的轴线O与工具本体110的轴线O完全对正而实现定心,即便是精度要求很高的切削加工也完全能够适应,而且能够获得良好的动平衡。
此外,该圆锥部122上的单个角的锥度角θ在2~25度的范围内设定,使得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之间能够产生适度的推压力。
若该锥度角θ小于2度,则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圆锥孔113的内周面之间所形成的推压力(由于斜楔效应)将过大,圆锥孔113因弹性变形其直径变大。因此,即使在刀头120未被螺栓部140拉入的状态下,圆锥部122也被圆锥孔113的弹性力夹紧,刀头120有可能无法从工具本体110上拆下。
反之,若锥度角θ大于25度,则推压力过小,刀头120有可能无法可靠地得到保持。
再有,由于刀头120的卡接头124以轴线O为旋转轴旋转对称,并且,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也以轴线O为旋转轴旋转对称,因此,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100的所有构成部件(工具本体100、刀头120、螺栓部140)均为旋转对称,它们的重心与轴线O一致,因此,即使工具本体110围绕轴线O高速旋转,也不会因离心力而产生偏心。
并且,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从卡接孔144插入卡接头容纳孔145内之后,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的角度不会因刀头120的端部126而被限制得很小。
因此,以轴线O为n分轴旋转对称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150...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51...彼此接触时的接触面积可设定得更大,能够使刀头120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
例如,在本第1实施形式中,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是以轴线O为3分轴(n=3)旋转对称而形成,因此,通过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朝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180度/n(=60度),并且在保持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相位差为60度的状态下,使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嵌合部150...相嵌合,可使得角部132...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与嵌合部150...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51二者的接触面积更大。
此外,螺栓部140的前端部分141大致呈圆柱形形成,开口于端面143的卡接孔144的周围是沿其周向封闭的,因此,该前端部分141能够保持很高的强度,不会发生变形等现象,这也使刀头120能够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
再有,在本第1实施形式中,为了能够将作为拉入部件的螺栓部14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拉入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采用的是使该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的结构,因此,能够将螺栓部140及与之连结的刀头120以很大的力量拉入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
并且,在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连结的状态下,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嵌合部150...嵌合,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因此,当如上所述,采用使刀头1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从而使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的结构时,来自刀头120的指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及后方侧的旋转力(周向旋转力)能够始终传递到螺栓部140上。
因此,在将刀头120从工具本体110上拆下的场合,使刀头12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旋转时,来自刀头120的旋转力能够无损耗地立即传递到螺栓部140上,因此,刀头120安装工序的操作性得以提高。
而且,在刀头120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的状态下,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受到阻止,因而,即使相对于安装在该工具本体110上的刀头120,有例如使之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旋转的力作用,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也不会从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中退出,不必担心刀头120从螺栓部140上脱落。
在这里,在刀头120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的状态下,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与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二者的啮合牙数设定在2~6牙的范围内,因此,拧入作业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而且能够牢固地固定在螺栓部140的安装孔112内。
若该阳螺纹部142与阴螺纹部115二者的啮合牙数少于两个,则有可能无法将螺栓部140牢固地固定在安装孔112内,反之,若啮合牙数多于6个,则为了将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需要增加刀头120的旋转量,有可能导致作业性降低。
此外,由于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形成有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因此,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144之后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相对旋转时的旋转方向被限定只能朝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
并且,由于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形成有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因此,在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时,当相对旋转到刚好为应相对旋转的既定角度(本第1实施形式中约为60度)时,该相对旋转便被阻止。
因此,不必担心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的相对旋转会超出需要,之后,即使是在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也能够使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相对于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150...可靠且圆滑地进行嵌合,有利于提高操作性。
再有,作为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所形成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即便是在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彼此连结的状态下,也处于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抵接的状态。
因此,虽然具有用于切削工件的切削部121的刀头120会受到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侧、即朝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切削阻力,但由于该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因此,除了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嵌合部150...嵌合之外,还有卡接头124的轴部125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抵接,因此,能够切实承受朝向该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切削阻力,使刀头120的安装状态更加稳定。
另外,就上述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而言,虽然也可以这样形成,即,靠它们将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144之后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相对旋转时的方向,限定为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方向,但考虑到上述切削阻力的问题,最好是像本第1实施形式这样,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作相对旋转。
再有,由于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形成有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和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因此,与具有大致为圆柱形的现有形状的轴部相比,因形成有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和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故其截面面积相应地要大,该卡接头124的轴部125的刚性得以提高,可使刀头120的安装状态更加稳定。
此外,在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彼此连结的状态下,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与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150...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51二者的密接面是作为以轴线O为中心线、顶点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V的周面的一部分,随着向径向外方延伸而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倾斜。
由于如上所述,上述彼此紧密接触的壁面134...、151...随着向径向外方延伸而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倾斜,因此,能够使彼此的接触面积比垂直于轴线O延伸的壁面相互接触时的要大。
即,增大接触面积可使表面压力减小,可防止形成有这些壁面134...、151...的部分产生塑性变形。
此外,这些壁面134...、151...是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V的周面的一部分,因此,在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连结的状态下,即使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相位多少有些偏差而不是准确地相差60度,也不会对该连结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这是由于,例如以粉末合金法制造刀头120时,烧结过程中会有所变形,因而在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连结的状态下,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的面向周向的壁面(端部126的侧面133...的角部132...侧部分)、与各嵌合部150...上的面向周向的一对侧壁面152、152之间,以及卡接头124的轴部125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的内壁面147...之间,实际上要多少设定一些间隙(间隙)的缘故。
也就是说,即使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相位差多少偏离于60度,也必须是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上的面向周向的壁面与嵌合部150...的面向周向的侧壁面152、152正常接触,并且,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的内壁面147...正常接触。
再有,就刀头120的形状而言,由于卡接头124的轴部125的外周面127、与端部126的角部132...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二者之间的连结部分是通过曲面134A...连接的,因此,能够避免在该连结部分上产生应力集中。
在这里,若构成该连结部分的曲面134A...,其截面的圆弧(椭圆弧)的曲率半径小于0.02mm,则会在该曲面134A上产生应力集中,由于刀头120由超硬合金等脆性材料构成,因而有可能碎裂。
而若曲率半径大于0.2mm,则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的面积不得不设定得较小,有可能导致表面压力的增大。
此外,由于在螺栓部140上设置了推压部件160,因此,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144后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既定角度之后,若减缓将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朝向卡接孔144插入的力,则推压体161的头部163将推压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自然与在卡接孔144周围的壁面149...上所形成的嵌合部150...嵌合。
因此,即使处于自工具本体110上拆下的状态的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彼此相连结,该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之间的连结也不容易被解除,使该连结状态得以继续维持下去,彼此连结的刀头120与螺栓部140可一体进行处理,插入工具本体110的安装孔112内将其拧入,因此,操作性得以提高。
特别是,由于推压部件160的头部163的端面164与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在轴线O附近大致呈点接触,因此,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经卡接孔144插入卡接头容纳孔145内后,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时,旋转力矩将几乎不能够从推压部件160的头部163的端面164传递到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端面131上。
因此,要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时不需要很大的力,操作性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该第1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100中,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端面131为平坦面,并且推压部件160的头部163的端面164是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凸出的大致的球面状,但并不受此限定,也可以做成,端部126的端面131为朝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凸出的大致的球面状,并且头部163的端面164为平坦面,还可以做成,端部126的端面131为朝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凸出的大致的球面状,并且头部163的端面164为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凸出的大致的球面状。
此外,作为推压部件160,由于用来对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进行推压的弹簧167的推压力是在2[N]~20[N]的范围内进行设定的,因此,能够以适度的力对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进行推压。
若该弹簧167的推压力小于2[N],则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150...嵌合的状态下,将得不到将该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压贴到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所需要的足够大的推压力,有可能使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的状态下的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连结状态难以得到可靠维持。
反之,若弹簧167的推压力大于20[N],则从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经卡接孔144插入卡接头容纳孔145内,到刀头120能够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之前,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卡接孔144时需要用很大的力,反而有可能导致操作性降低。
另外,作为本第1实施形式,由于推压部件160设在螺栓部140上,因此,在前述刀头120的安装工序中,是将呈从安装孔112中拆下的状态的螺栓部140与刀头120二者彼此连结之后,将这些连结在一起的刀头120和螺栓部140一体地拧入安装孔112内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这样做,即,预先使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处于在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拧入既定量的状态,然后再将刀头120连结到该螺栓部140上。
也就是说,相对于预先处于阳螺纹部142在安装孔112内相对于阴螺纹部115拧入既定量的状态的螺栓部140,将刀头120朝向安装孔112的后端侧插入,从而使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卡接孔144内并使之从中通过。
此时,由于螺栓部140上设有推压部件160,因此,从该卡接孔144插入卡接头容纳孔145内的卡接头124的端部126被推压体161的头部163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推压,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
即,在将刀头120朝向安装孔112的后端侧插入,并使卡接头124的端部126从卡接孔144插入卡接头容纳孔145内的同时,螺栓部140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受到推压,在该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与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之间在轴线O方向上将产生大小适度的推压力。
因此,当在使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144的同时,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时,将有对螺栓部14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进行抑制的摩擦力起作用。
由于如上所述,对螺栓部140与工具本体11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移动进行抑制的摩擦力产生于阳螺纹部142与阴螺纹部115之间,因此,能够只使刀头1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可靠地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限制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连带着成一体旋转。
即,能够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可靠地相对旋转既定角度,将刀头120安装到工具本体110上时的操作性得以提高。
之后,由于在推压部件160的作用下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受到推压,因此,刀头120从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退出,使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位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150...相嵌合,实现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连结。
此外,若如上所述,预先将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再将刀头120连结在该螺栓部140上,则即使该螺栓部140中未设置推压部件160,刀头120的安装作业中也不会出现问题。
例如,相对于预先处于其阳螺纹部142在安装孔112内的阴螺纹部115内拧入既定量的状态的螺栓部140,将刀头120朝向安装孔112的后端侧插入,直到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抵接为止,从而使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卡接孔144内并从中通过。
之后,使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和工具本体11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作相对旋转,当处于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的相位差约为60度的状态时,形成于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上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与卡接孔144的内周面146中的内壁面147...抵接,从而变成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相对旋转被阻止的状态。
若在该状态下,继续使刀头1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相对旋转,则由于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因此,来自刀头120的旋转力将传递到螺栓部140上,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继续向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拧入。
因此,螺栓部140被拉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保持它们的相位差约为60度不变的情况下,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最终,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150...嵌合,实现这些刀头120和螺栓部140二者的连结,从而将刀头120可拆装地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并使之得到固定。
另外,在本第1实施形式中,推压部件160的推压体161是在弹簧167的作用下趋向于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移动而对卡接头124的端部126进行推压的,但即使不使用弹簧167,也可以将具有对卡接头124的端部126进行推压的推压体161的推压部件160设置在螺栓部140上。
例如,替代弹簧167而在推压体161的轴部162的外周面上形成阳螺纹部,并在推压部件容纳孔170的第2孔部172的内周面上形成阴螺纹部,使推压体161上的轴部162的阳螺纹部旋合在推压部件容纳孔170上的第2孔部172的阴螺纹部内即可。
于是,通过例如用手捏住从推压体161的轴部162上的第2孔部172突出的突出部分(后端部分)使之旋转,便可使该推压体161相对于螺栓部140在周向上旋转,轴部162上所形成的阳螺纹部拧入第2孔部172上所形成的阴螺纹部内,因此,与该拧入动作相应地,推压体161可相对于螺栓部140在轴线O方向上相对移动。
因此,在将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连结起来时,预先使推压体161相对于螺栓部140退到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144后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相对旋转既定角度之后,通过如上所述使推压体161相对于螺栓部140在周向上相对旋转,使得该推压体161相对于螺栓部140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相对移动,以推压体161的头部163推压卡接头124的端部126。
作为这样的推压部件160,由于不使用弹簧167,因此能够相应地降低其制造成本。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凡与前述第1实施形式同样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第2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200如图11所示,具有与前述第1实施形式同样的结构,其不同点在于螺栓部的形状。
该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200中的螺栓部240如图12所示,是在其外周面形成有阳螺纹部242的、以轴线O为中心线大致呈环状形成的。
在螺栓部240上,形成有在其端面243(前端面)上大致呈正三角形形状开口的卡接孔244,并且,该卡接孔244的后端侧开口于螺栓部240的后端面254上。
即,卡接孔244是在螺栓部240的轴线O方向的全长上以轴线O为中心线贯通而形成的。
此外,由位于卡接孔244周围的壁面,即,与构成卡接孔244的内周面246的3个内壁面247...相交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3个壁面249...构成螺栓部240的后端面254。
并且,在位于卡接孔244周围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3个壁面249...上,在各自的周向上的中央部位,各形成有一个从该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249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下凹一截的嵌合部250,并且这些嵌合部250...开口于卡接孔244的内周面246中的内壁面247...的各自的周向上的中央部位。
这样的3个嵌合部250...配置在卡接孔244的3个角部248...之中的在周向上相邻的角部248、248之间的周向上的中央部位,并且,在螺栓部240上的周向上大约等间隔配置,使得刀头120的轴部125的大致为正三角形的端部126的角部132...能够与之嵌合。
各嵌合部250...各自具有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251、以及面向周向彼此相向地配置的一对侧壁面252、252,并且,从开口于卡接孔244的内周面246的内壁面247...上的开口部起,随着向径向外方延伸其周向宽度逐渐变小,因而不会到达螺栓部240的外周面的阳螺纹部242处,一对侧壁面252、252相交于其中途部分。
再有,在该螺栓部240上,如图12所示,在其螺栓部240的端面243上安装有推压部件260。
推压部件260由与螺栓部240的端面243相接合的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卷绕着延伸的弹簧267、以及与该弹簧267的前端相接合的大致为环状的推压体261构成,该推压体261相对于螺栓部240趋向于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移动。
这些推压体261与弹簧267的大小设定成能够使刀头120上的卡接头124的端部126从它们的内部通过。
在将刀头120安装到工具本体110上时,首先,如图13所示,边使刀头120与螺栓部240二者的相位一致,边使刀头120与螺栓部2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彼此靠近。
于是,如图14所示,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在依次从推压部件260的推压体261、弹簧267中通过之后,插入卡接孔244内。
并且,如图15所示,当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244时,螺栓部240上所设置的趋向于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移动的推压部件260的推压体261与由刀头120的圆锥部122和卡接头124的轴部125二者的连结部分上所形成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所构成的台阶部135抵接,成为刀头120与螺栓部2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的状态。
之后,如图16所示,当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2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时(在图16中,示出仅使螺栓部240相对于刀头12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旋转时的情景),在推压部件260的推压下,这些刀头120与螺栓部240二者自然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而相对移动,并如图17所示,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与形成于卡接孔244周围的嵌合部250嵌合,从而实现刀头120与螺栓部240二者的连结。
另外,在该第2实施形式中,虽然形成于卡接孔144周围的嵌合部250没有开口于螺栓部240的外周面的开口部,但在将呈从安装孔112中拆下的状态的螺栓部240与刀头120二者彼此连结时,可以从螺栓部240的后端面254侧,通过目视确认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是否切实与这些嵌合部150...嵌合。
此外,作为前述第1和第2实施形式中所使用的刀头120,其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在面对其端面131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看过去时大致为正三角形,尽管如此,由于端部126的角部132...各自为平坦面,并且,由侧面133...彼此相交而成的3个角部132...的附近部分形成有平坦面被局部切除而成的平切面133A...,因此,能够如图18所示,采用由上冲压模P1和下冲压模P2构成的压力机进行成形加工。
再有,就刀头120的卡接头124的形状而言,并不限定于前述第1和第2实施形式中所使用的,也可以使用如图19和图20所示的刀头120X、120Y。
图19所示的刀头120X,其卡接头124X的端部126X在面对其端面131X(刀头120X的后端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看过去时,如图19(b)所示,大致为长方形,该大致为长方形的端部126X的两个角部132X、132X各自比轴部125X的外周面127X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于是,在端部126X的两个角部132X、132X上形成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两个壁面134X、134X。
另外,包括该卡接头124X的端部126X在内的卡接头124X整体是以轴线O为2分轴旋转对称。
而图20所示刀头120Y,其卡接头124Y的端部126Y在面对其端面131Y(刀头120Y的后端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看过去时,如图20(b)所示,大致为正四边形,该大致为正四边形的端部126Y的4个角部132Y...各自比轴部125Y的外周面127Y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于是,在端部126Y的四个角部132Y、132Y上,形成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四个壁面134Y...。
另外,包括该卡接头124Y的端部126Y在内的卡接头124Y整体是以轴线O为4分轴旋转对称。
并且,虽未图示,但对应于这种刀头120X、120Y,与它们相连结的螺栓部的形状也要适当改变其设计。
上述刀头120X上,其卡接头125X的端部126X大致为长方形,以轴线O为2分轴(n=2)旋转对称,因此,刀头120X与螺栓部二者的连结是这样实现的,即,在卡接头124X的端部126X插入并通过卡接孔后,刀头120X相对于螺栓部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仅相对旋转180度/n(=90度)的状态下,通过刀头120X与螺栓部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使得卡接头125X的端部126X的角部132X、132X与各嵌合部相嵌合而实现。
而上述刀头120Y上,其卡接头124Y的端部126Y大致呈四边形形状,以轴线O为4分轴(n=4)旋转对称,因此,刀头120Y与螺栓部二者的连结是这样实现的,即,在卡接头124Y的端部126Y插入并通过卡接孔后,刀头120Y相对于螺栓部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仅相对旋转180度/n(=45度)的状态下,通过刀头120Y与螺栓部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使得卡接头124Y的端部126Y的角部132Y...与各嵌合部相嵌合而实现。
如上所述,就卡接头的端部而言,只要是以轴线O为n分轴(n≥2)旋转对称,可不考虑其形状如何,但是,考虑到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与形成于卡接孔周围的嵌合部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二者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如上所述n=2~4为宜。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凡与前述第1和第2实施形式同样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第3实施形式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300如图21所示,由可围绕轴线O旋转的工具本体110、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并固定在该工具本体110上的刀头320、以及作为用来将刀头320安装到工具本体110上的拉入部件的螺栓部340构成。
刀头320的后端部分323如图22所示,是由与圆锥部122的后端侧经由台阶部相连的轴部325、以及与该轴部325的后端侧相连并作为刀头320的后端部的端部326所构成的卡接头324。
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以轴线O为中心线大致呈正四棱柱形形成,其4个侧面327...彼此相交而成的角部之中的、关于轴线O相向的一对角部的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圆锥部122一侧)分别被切除,因此,在轴部325的前端部分形成有朝向相邻的两个侧面327、327的各自的周向上的中央部位进行切削而成的曲面部分328、328。
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一对曲面部分328、328在从垂直于轴线O的截面上看时如图22(b)所示,分别以轴线O为中心线大致呈1/4圆弧形形成,由于该一对曲面部分328、328的存在,轴部325的4个侧面327...上分别剩下大致为L形的平坦面。
在各曲面部分328各自横跨于其间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侧面327、327之中的、位于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的侧面327A上所形成大致为L形平坦面中,与曲面部分328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连并与圆锥部122相连,并占该一个侧面327A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的一半左右的、位于轴部325上的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平坦面为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而与曲面部分328及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的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相连并与端部326相连,并占该一个侧面327A的旋入方向S的全长的、位于轴部325上的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平坦面为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
另一方面,在各曲面部分328各自横跨于其间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侧面327、327之中的、位于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侧面327B上所形成大致为L形的平坦面中,与曲面部分328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连并与圆锥部122相连,并占该一个侧面327A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一半左右的、位于轴部325上的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平坦面为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
即,在上述侧面337A上,占其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一半位置并位于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的平坦面为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与该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相连的、占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一半位置的平坦面为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此外,在上述侧面327B上,占其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一半位置,并位于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平坦面为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
换言之,该卡接头324的轴部325的形状,相对于以上述曲面部分328、328为外周面的假想的大致的圆柱体,是形成有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以及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等因而相应地加厚的形状,从垂直于轴线O的截面也可以看出,与以曲面部分328、328为圆弧的假想圆相比,因形成有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以及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等,故而截面面积相应地要大。
关于这些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以及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的作用,将在后面叙述。
并且,卡接头324的端部326在面对其平坦的端面331(刀头320的后端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看过去时,大致为长方形,该大致为长方形的端部326的两个角部336、336各自比轴部325上的一对相向的侧面327A、327A(轴部325的外周面)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
该大致为长方形的端部326的长边侧侧面332、332由与形成有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的一对侧面327B、327B的大致为L形的平坦面在同一平面上的平坦面构成,而大致为长方形的端部326的短边侧侧面333、333由从形成有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的一对侧面327A、327A的大致为L形的平坦面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并作为以轴线O为中心线的大致的圆柱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构成。
在这里,由于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两个角部336、336从轴部325的外周面(一对侧面327A、327A)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短边侧侧面333、333从轴部325的外周面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因此,在这些角部336、336上,形成有从一对侧面327A、327A上立起而与端部326的短边侧侧面333、333相交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
此外,这些角部336、336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虽未详细图示,但在实际上,与前述第1实施形式同样,是作为以轴线O为中心线、顶点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的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形成,随着向径向外方延伸而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倾斜。此外,虽同样未详细图示,但实际上,这些角部336、336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相对于卡接头324的轴部325的外周面(一对侧面327A、327A),从截面(垂直于侧面327A且平行于轴线O的截面)上看,是通过曲率半径设定为0.02~0.2mm的大致呈圆弧形状(或椭圆弧形状)的曲面圆滑地连接的。
另外,包括该卡接头324的端部326在内的卡接头324整体是以轴线O为2分轴旋转对称的。
另一方面,在螺栓部340的大致为圆柱形的前端部分341上,如图23所示,形成有开口于其端面343(螺栓部340的前端面)的卡接孔344,并且,形成有与该卡接孔344的后端侧相连通的、具有以轴线O为中心线的一定的内径的大致呈圆柱孔形状的卡接头容纳孔345。
并且,卡接孔344在面对前端部分341的端面343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看过去时大致为长方形。
构成该大致为长方形的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的4个内壁面347...之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是彼此相隔既定间隔分开的一对平坦面,而短边侧内壁面347B、347B是与卡接头容纳孔345的内周面在一个面上,是构成以轴线O为中心线的大致的圆锥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
在这里,由于该卡接孔344如上所述大致为长方形,因此,是与刀头320上的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相对应的形状,其大小设计成卡接头324的端部326及轴部325刚好能够通过,并且是开口于螺栓部340的前端部分341的端面343的。
此外,在大致为长方形的卡接孔344的后端侧,形成有与之相连的呈大致圆柱孔状的卡接头容纳孔345,并且,只有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4中的短边侧内壁面347B、347B与卡接头容纳孔345的内周面在一个面上,因此,从卡接头容纳孔345的内周面立起而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的两个内壁面347A、347A相交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348、348在该卡接孔344的周围形成。
这些位于卡接孔344周围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348、348虽未详细图示,但实际上是这样形成的,即,与上述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角部336、336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的形状相对应,并且作为以轴线O为中心线、顶点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的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形成,随着向径向外方延伸而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倾斜。
另外,包括该卡接孔344及卡接头容纳孔345在内的螺栓部340的前端部分341整体是以轴线O为2分轴旋转对称。
而本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300中,在螺栓部340上,也设置有前述第1实施形式中已说明的推压部件160,由于该推压部件160的结构和作用与第1实施形式所说明的相同,因此仅在文中使用其编号而将其附图省略。
在如上构成的刀头320通过螺栓部340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的状态下,作为刀头320的后端部分323的卡接头324的端部326插入形成于螺栓部340的前端部分341的卡接孔344内并从中通过,并被容纳在位于该卡接孔344的后端侧的卡接头容纳孔345内。
此时,大致为长方形的卡接头324的端部326上从轴线O指向两个角部336、336之一的方向(端部326的长度方向)、以及大致为长方形的卡接孔344上从轴线O指向两个角部(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上的两个短边侧内壁面347B、347B)之一的方向(卡接孔344的长度方向)二者以约90度的角度相交,即,处于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相位相差约90度的状态。
此外,由于在螺栓部340上,设置有具有趋向于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移动的未图示的推压体161的推压部件160,因此,被容纳于卡接头容纳孔345内的卡接头324的端部326,其端面331与推压体161的头部163的大致呈球面形状的端面164大致呈点接触而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受到推压。
再有,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两个角部336、336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是与位于卡接孔344周围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348、348相向地配置并且彼此紧密接触,因此,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
在这里,端部326的角部336、336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与位于卡接孔344周围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348、348二者实际上是作为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的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而形成的,因此,它们的接触面也同样,是以轴线O为中心线、顶点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假想的大致的圆锥体的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随着向径向外方延伸而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倾斜。
加之,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的后端部分(端部326一侧部分)被容纳在卡接孔344内,并且,该轴部325上的一对侧面327A、327A上所形成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相向地配置并彼此接触,因此,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
如上所述,作为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而处于连结状态的刀头320及螺栓部340,相对于开设于工具本体110上的安装孔112,刀头320的大致为圆锥台形状的圆锥部122被容纳在安装孔112的大致为圆锥台孔形状的圆锥孔113内,刀头320的后端部分323(卡接头324)与螺栓部340的前端部分341二者插入并被容纳在安装孔112的大致呈圆柱孔形状的容纳孔114内,螺栓部3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
并且,由于螺栓部3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该螺栓部340在安装孔112内被拉入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并且,具有与螺栓部340的前端部分341连结在一起的后端部分323的刀头320在安装孔112内被拉入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
因此,刀头3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的大约整个面对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的大约整个面进行推压,使刀头320的轴线O与工具本体110的轴线O对正而定心,刀头320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并得到固定。
另外,在本第3实施形式中,用来进行说明的附图所示的螺牙是在螺栓部340的阳螺纹部142的大约全长上形成,但显然,也可以如前述第1实施形式那样,仅在阳螺纹部142的前端部分形成有螺牙,使得在刀头320安装并固定在工具本体110上的状态下,螺栓部340的阳螺纹部142与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之间啮合的牙数为2~6个的程度。
下面,对将刀头320安装到工具本体110上的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4所示,准备好呈从工具本体110上拆下的状态的刀头320和螺栓部340,边使卡接头324的大致为长方形的端部326与大致为长方形的卡接孔344对正、即边使刀头320与螺栓部340的相位趋向一致,边移动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以使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靠近。
可以认为,此时,大致为长方形的卡接头324的端部326上从轴线O指向两个角部336、336之一的方向(端部326的长度方向)、与大致为长方形的卡接孔344上从轴线O指向两个角部(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上的两个短边侧内壁面347B、347B)之一的方向(卡接孔344的长度方向)二者一致而以约0度的角度相交,即,可以认为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的相位差约为0度。
于是,卡接头324的端部326能够插入以卡接头324的端部326刚好能够通过的大小形成的卡接孔344内并从中通过。
在这里,由于在螺栓部340上设置有具有趋向于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移动的推压体161的、未图示的推压部件160,因此,从卡接孔344中通过的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端面331与推压部件160上的推压体161的头部163的端面164大约为点接触。
在这种状态下,边使卡接头324的轴部325的一对侧面327B、327B上的大致为L字形的平坦面贴在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上,边使卡接头324的端部326向卡接孔244内的插入(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相对移动)继续进行,于是成为这样一种状态,即,在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的相位变成一致的同时,如图25所示,卡接头324的端部326位于卡接头容纳孔345内,并且,卡接头324的轴部325的前端部分、即形成有曲面部分328、328的部分位于卡接孔344内。
在该状态下,由于推压部件160的弹簧167受到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压缩,因此,在弹簧167自身复原力的作用下,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
再有,在该状态下,虽然卡接头324的轴部325的前端部分的外周面(4个侧面327...)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内壁面347...相向地配置,但由于轴部325的一对侧面327B、327B上的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335与端部326的长边侧侧面332、332大约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的相位已一致,因此,如图25(c)所示,该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335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部分相向地配置并相互抵接,并且,与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335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连而形成的曲面部分328、328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地配置。
此时,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角部336、336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与位于卡接孔344周围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348、348二者,以中间隔着比卡接头324的端部326与曲面部分328之间的沿轴线O方向的距离大的距离t分开。
如上所述,由于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335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部分相向地配置并相互抵接,因而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同时,由于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曲面部分328、328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因而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相对旋转成为可能。
并且,若如图26所示,使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围绕轴线O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则如图27所示,在该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仅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本第3实施形式中为90度)时,卡接头324的轴部325的一对侧面327A、327A上所形成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上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地配置并彼此抵接。
此外,在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相对旋转既定角度,从而处于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相抵接的状态时,将如图27(d)所示,该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并彼此抵接,同时,与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连而形成的曲面部分328、328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部分相向地配置。
如上所述,由于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相向并彼此抵接,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相对旋转被阻止。
并且,随着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在卡接头324的端部3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344后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仅相对旋转约90度,将变成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的相位差也从约O度变化为约90度的状态。
在这里,由于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形成有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以及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335,可使得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相位差的变化范围限制在0度~90度范围内。
之后,若减缓向驱使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靠近的方向进行推压的力,则这些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未图示的推压部件160的作用下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从而,在保持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的相位相差约90度的状态下,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
并且,随着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与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的前端部分相抵接的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边保持与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的抵接,边朝向后端侧顺着该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移动。
因此,被容纳在卡接头容纳孔345内的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角部336、336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与位于卡接孔344周围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348,二者之间的轴线O方向上的距离t将逐渐减小。
这样一来,由于在侧面327A的大致为L字形的平坦面上,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的后端部分形成有与该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在一个面上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因而将变成,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与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相向并彼此抵接的状态。
即,作为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在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为了使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330刚好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相向并与之抵接,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进行的相对旋转在既定角度(本第3实施形式中约为90度)处加以阻止。
此时,由于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部分抵接,因而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并且,由于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部分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部分抵接,因而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的相对旋转被阻止,该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阻止。
即,驱使刀头320向周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及后方侧)旋转时的旋转力始终传递到螺栓部340上。
接下来,随着继续使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最终将如图28所示,在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的同时,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两个端部326、326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与位于卡接孔344周围并面向P62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348、348二者抵接并密合,因而,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
如上所述,由于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实现了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的连结。
并且,能够将刀头320和螺栓部340作为一体进行处理,在将该被连结的刀头320和螺栓部340插入开设于工具本体110上的安装孔112中的同时,用扳手夹住例如形成于刀头320的切削部121上的平坦面121C,使刀头3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朝着阳螺纹部142的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相对旋转。
于是,指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的旋转力将传递到与该刀头320相连结而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的螺栓部340上,随着螺栓部3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螺栓部34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在安装孔112内被拉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
因此,与螺栓部340相连结而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的刀头320也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在安装孔112内被拉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变成刀头3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推压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的状态,从而将刀头320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并可拆装地固定住。
而作为将刀头320从工具本体110上拆下的工序,首先,用扳手夹住例如形成于刀头320的切削部121上的平坦面121C,使刀头3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朝着螺栓部340的阳螺纹部142的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对旋转。
在这里,在刀头320已连结在螺栓部340上的状态下,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330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抵接,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因此,驱使刀头3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进行相对旋转时的旋转力将直接传递到螺栓部340上。
在该状态下,随着刀头3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对旋转,在螺栓部340的阳螺纹部142从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退出的同时,螺栓部340在安装孔112内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退出,刀头3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对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的推压被解除。
接下来,随着刀头320相对于工具本体11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相对旋转,螺栓部340的阳螺纹部142与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的旋合完全解除,便可在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保持连结的状态下,将该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从工具本体110上拆下。
此外,若要将彼此连结的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拆开,可通过未图示的推压部件160,对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的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施加推压力,使得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相对移动,从而将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330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的抵接完全解除。
之后,当使刀头320相对于螺栓部340向旋入方向S的后方侧仅相对旋转既定角度时,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335将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抵接,从而变成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相位一致的状态使得该相对旋转被阻止。
于是,由于在未图示的推压部件160作用下,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受到推压,因此,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将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作相对移动,卡接头324的端部326自然从卡接孔344中拔出,刀头320可从螺栓部340上拆下。
根据具有如上结构的本第3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300,就采用与前述第1和第2实施形式同样结构的部分而言,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而本第3实施形式与第1和第2实施形式不同,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的连结是这样实现的,即,在卡接头324的端部3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344之后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仅相对旋转约90度(=180度/n)的状态下,使刀头320与螺栓部340二者在轴线O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使得卡接头324的轴部325上所形成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330与卡接孔344的内周面346中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相向并与之抵接,并使得卡接头324的端部326的角部336、336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与位于卡接孔344周围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348、348相抵接。
因此,尽管第3实施形式与第1(第2)实施形式在结构上多少存在些差异,但对于以下①~④所列起同样作用的同类部分,必要时可适当相互参照而加以了解,因此,对于结构上与第1实施形式多少不同的部分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将其说明省略。
①第3实施形式中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334、334”(、以及可与其彼此抵接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348、348”),与第1实施形式中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134、134”(、以及可与其彼此抵接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151...”)②第3实施形式中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330、330”(、以及可与其彼此抵接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与第1实施形式中的“角部132...上的面向周向的壁面(侧面133...上的角部132...一侧部分)”(、以及可与其彼此抵接的“嵌合部150...上的面向周向的侧壁面152、152”)③第3实施形式中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29、329”(、以及可与其彼此抵接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与第1实施形式中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29...”(、以及可与其彼此抵接的“内壁面147...”)④第3实施形式中的“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335、335”(、以及可与其彼此抵接的“长边侧内壁面347A、347A”),与第1实施形式中的“另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130...”(、以及可与其彼此抵接的“内壁面147...”)下面,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凡与前述第1至第3实施形式同样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第4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400如图29所示,具有与前述第3实施形式同样的结构,其不同点在于螺栓部的形状。
该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400中的螺栓部440如图29所示,在其外周面形成有阳螺纹部442,并且是以轴线O为中心线大致呈环状形成。
螺栓部440上,形成有在其端面443(前端面)上大致呈长方形形状开口的卡接孔444,并且,该卡接孔444的后端侧开口于螺栓部440的后端面454上。
即,卡接孔444是在螺栓部440的轴线O方向的全长上以轴线O为中心线贯通而形成的。
此外,由位于卡接孔444周围的壁面、即与构成卡接孔444的内周面的4个内壁面中的长边侧内壁面相交并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两个壁面构成螺栓部440的后端面454。
而本第4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400中,在螺栓部440上,也设置有前述第2实施形式中已说明的推压部件260,该推压部件160的结构和作用与第2实施形式所说明的相同,因而将其附图省略。
本第4实施形式所提供的这种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400也同样,经过与前述第2实施形式同样的工序,将刀头320与螺栓部440二者连结在一起。
就刀头320的卡接头324的形状而言,并不限定于前述第3和第4实施形式中所使用的,只要卡接头324的端部326是以轴线O为n分轴(n≥2)旋转对称,对其形状可不予考虑(相应于刀头,螺栓部形状的设计也要作适当的改变),但例如相应于第1和第2实施形式中所使用的刀头120而像图19和图20说明的那样,考虑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上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壁面、与位于卡接孔周围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壁面二者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则以n=2~4为宜。
在前述各实施形式中,指出工具本体110的整体由钢材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这样构成,即,工具本体110的安装孔112的至少包括阴螺纹部115在内的一部分以钢材构成,工具本体110的其它部分以超硬合金构成。
例如,可以如图30所示的变型例那样(凡与前述第1至第4实施形式同样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工具本体110是由形成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的钢材所构成的第1工具本体部分180、与由超硬合金构成的第2工具本体部分190彼此接合而成。
第1工具本体部分180,由钢材构成,呈具有多个台阶的大致的圆柱形形成,具有包括构成工具本体110的后端面116的后端面184的后端部分181,以及与该后端部分181的前端侧直径缩小一圈相连、并且从其前端面183朝向后端侧形成有阴螺纹部185的前端部分182。
而第2工具本体部分190由超硬合金构成,大致呈圆筒状,具有从构成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的前端面191贯通至后端面192的贯通孔193。
于是,通过将第1工具本体部分180的前端部分182从第2工具本体部分190的贯通孔193的开口于后端面192的开口部插入贯通孔193内,直到第2工具本体部分190的后端面192与第1工具本体部分180的后端部分181相抵接之后,该第1工具本体部分180与第2工具本体部分190二者便彼此接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工具本体110。
这样,由第2工具本体部分190的贯通孔193的前端部分构成了安装孔112的圆锥部113以及容纳孔114,由第1工具本体部分180的阴螺纹部185构成了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
作为使用这种工具本体110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由于具有由超硬合金构成的第2工具本体部分190,工具本体110的整体刚性得以提高,而在由钢材构成的第1工具本体部分180上,能够很容易地形成阴螺纹部115。
另外,关于第1工具本体部分180与第2工具本体部分190二者的接合,采用何种接合手段均可,例如可以考虑通过钎焊使之接合。
此外,在前述各实施形式中,作为用来将刀头拉入工具本体的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拉入部件使用的是螺栓部,拉入部件具有作为旋合部的阳螺纹部,并且该阳螺纹部以能够拧入安装孔的作为被旋合部的阴螺纹部内而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拉入部件上形成作为旋合部的阴螺纹部,同时,在安装孔上形成作为被旋合部的阳螺纹部。
例如,可以考虑图31所示第5实施形式的方案(凡与前述第1至第4实施形式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5实施形式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500中,与刀头120进行连结并用来将刀头120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拉入的拉入部件540大致呈圆柱形形成,其前端部分141上形成有卡接孔144、嵌合部150...、以及卡接头容纳孔145,并且,在后端部分上形成有从卡接头容纳孔145的底面153贯通至拉入部件540的后端面541的、作为旋合部的阴螺纹部542。
此外,该拉入部件540上,安装有由与其前端面543相接合的、朝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卷绕着延伸的弹簧267,以及与该弹簧267的前端相接合的、大致为环状的推压体261构成的推压部件260。
并且,与拉入部件540相对应地,在工具本体510上形成有与安装孔112的容纳孔114的后端侧相连并贯通至工具本体510的后端面511的固定螺栓容纳孔512,固定螺栓513插入并固定在该固定螺栓容纳孔512内。
固定螺栓513在其前端部分形成有作为被旋合部的阳螺纹部514,并形成有与其后端侧依次相连的轴部515、头部516。
在该固定螺栓513插在固定螺栓容纳孔512内的状态下,固定螺栓513的头部516被容纳在固定螺栓容纳孔512中作为开口于后端面511的开口部形成的直径增大一圈的台阶部517内,固定螺栓513的轴部515被容纳在固定螺栓容纳孔512内,而且,固定螺栓513的阳螺纹部514以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突出的状态被容纳在安装孔112的容纳孔114内。
此外,利用插入于从工具本体510的外周面贯通至安装孔112的固定螺栓容纳孔512而形成的孔部的固定螺栓固定用螺钉518,阻止上述固定螺栓513在固定螺栓容纳孔512内在轴线O方向及周向上移动。
因此,处于被容纳在安装孔112的容纳孔114内的状态的固定螺栓513的阳螺纹部514成为安装孔112中的被旋合部,形成于拉入部件540的后端部分上的阴螺纹部542可拧在该阳螺纹部514上。
此外,在该第5实施形式中,所说旋合部的旋入方向S是指,在将拉入部件540上的作为旋合部的的阴螺纹部542拧到安装孔112中的作为被旋合部的阳螺纹部514上时,可使拉入部件540相对于工具本体510围绕轴线O旋转的旋转方向。
在使用这种拉入部件540和工具本体510的第5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500上,固定螺栓513由钢材构成,除此之外工具本体510的其它部分由超硬合金构成,因此,与前述图30所示的工具本体的变型例同样,能够提高工具本体510的整体刚性,同时,可使作为被旋合部的阳螺纹部514的形成较为容易。
此外,在前述各实施形式中,作为用来将拉入部件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拉入的拉入手段,采用的是使拉入部件的旋合部拧到安装孔的被旋合部上这样的结构,但并不受此限定,也可以使用拉入螺栓将拉入部件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拉入。
例如,可以考虑图32所示的第6实施形式的方案(凡与前述第1至第5实施形式同样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该第6实施形式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600这样构成,即,在拉入部件640的后端部分64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拉入螺栓嵌合部642,并且,在工具本体610的后端部分61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随着向径向内方延伸而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倾斜并且贯通至安装孔112的拉入螺栓旋合部612而成。
并且,当具有大致为圆柱形的前端部分651的拉入螺栓650拧入开设于该工具本体610上的拉入螺栓旋合部612内时,该拉入螺栓650的前端部分651将与拉入部件640的后端部分641上所形成的拉入螺栓嵌合部642相嵌合。
于是,随着将拉入螺栓650拧入拉入螺栓旋合部612内,具有该拉入螺栓650的前端部分651所与之嵌合的拉入螺栓嵌合部642的拉入部件640被拉向工具本体610的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
此外,在前述各实施形式中,是通过刀头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二者紧密接触来约束该刀头的,但是,为了提高刀头的安装刚性,可以在使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圆锥孔113的内周面二者紧密接触的同时,使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与与该前端面111相向的刀头的壁面紧密接触,从而对刀头进行双面约束。
但是,要实现刀头的双面约束,必须分别对圆锥部122的外周面和圆锥孔113的内周面、以及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和与之相向的刀头的壁面进行高精度加工。
为此,可以考虑图33所示的第7实施形式的方案(凡与前述第1至第6实施形式同样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该第7实施形式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700上,其刀头120上的切削部121与圆锥部122二者的连接部分是与切削部121的后端侧及圆锥部122的前端侧相连、并且随着向后端侧延伸其外径以一定的斜率逐渐缩小的大致为圆锥台形状的副圆锥部722。
在这里,圆锥部122的单面锥度角θ(从包含有轴线O的截面上看,是圆锥部122与轴线O的夹角)在2~25度的范围内进行设定,相对于此,副圆锥部722的单面锥度角θ1(从包含有轴线O的截面上看,是副圆锥部722与轴线O的夹角)在大于上述锥度角θ(θ<θ1)的10~80度的范围内设定的。
如上所述,刀头120上形成有连接切削部121与圆锥部122的副圆锥部722,并且,副圆锥部722的单面锥度角θ1大于圆锥部122的单面锥度角θ,因此,该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刀头120的壁面)是与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相向的。
并且,在彼此相向的刀头120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与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之间,中介有环绕刀头120的环形件710。
该环形件710是弹性模量设定在60~220GPs的范围内的弹性体,具体地说,是由铝或钢等构成,呈整周无缺口的连续环状构成。
环形件710的大致呈环状的一对端面711、712中,面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一方端面711与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垂直于轴线O方向延伸相对应,也是垂直于轴线O方向而延伸的,而面向轴线O方向的前端侧的另一方端面712与刀头120的副圆锥部722的形状相对应,具有随着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一方的端面711一侧)延伸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圆锥面713(圆锥面713的单面锥度角与副圆锥部722的单面锥度角θ1大体相同)。
当刀头120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时,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紧密接触,刀头120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与环形件710的另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紧密接触,并且,环形件710的一方端面711与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紧密接触。
因此,刀头120的圆锥部122和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分别推压安装孔112中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和形成于环形件710的另一方端面712上的圆锥面713,使刀头120的轴线O与工具本体110的轴线O对正而实现定心。
对于这样构成的第7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700,在将刀头120安装到工具本体110上时,是将彼此连结的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插入安装孔112内后,使刀头120旋转,从而使与该刀头120相连结的螺栓部140旋转,螺栓部140的阳螺纹部142拧入安装孔112的阴螺纹部115内,将刀头120拉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的。
此时,由于刀头120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与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之间中介有环形件710,因此,在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二者相接触之前,刀头120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与环形件710的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二者先接触。
当在这种状态下旋转刀头120,继续将刀头120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拉入,则作为弹性体的环形件710的一方端面711与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二者紧密接触,从而形成垂直于轴线O延续的密接面,并且,环形件710的另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与刀头120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紧密接触,从而形成随着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延伸而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的密接面(单面锥度角θ1)。
上述两个密接面中,环形件710的另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与刀头120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二者之间的密接面呈随着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延伸而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因此,随着刀头120被拉入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作为弹性体的环形件710在其圆锥面713承受的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而向径向外方被压扁从而直径变大。
因此,能够在保持刀头120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与环形件710的另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二者紧密接触的状态下,随着该环形件710的直径因弹性变形而增大,刀头120可被进一步拉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最终,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因此,处于刀头120上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和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分别推压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和环形件710的另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的状态,从而将刀头120通过双面约束安装在工具本体110上。
根据这样的本第7实施形式,由于在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和与之相向的刀头120的壁面(刀头120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之间,中介有与这些前端面111和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紧密接触的弹性体构成的环形件710,因此,在将刀头120在安装孔112内拉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时,即使作业人员为旋转刀头120而施加的紧固力矩过大,也由于存在有该环形件710,因而能够防止刀头120在安装孔112内进入过深、刀头120无法拆下的现象发生。
此外,由该弹性体构成的环形件710的另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与刀头120上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二者之间的密接面呈随着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延伸其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形成,因此,在刀头120被拉入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时,该环形件710将产生弹性变形而直径增大。
与该环形件710的弹性变形相应地,在刀头120上轴线O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增大,因而能够维持使刀头120的副圆锥部22的外周面与环形件710的另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紧密接触的状态,同时,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二者可靠地紧密接触。
由此可抵消加工精度上的一些误差,因此,能够很容易且可靠地实现刀头120的双面约束,提高刀头120的安装刚性,即使在切削加工中也不会发生抖动。
再有,使用这样的环形件710,能够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和与该前端面111相向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内的事态发生,因此,即使反复进行刀头120的拆装,也能够降低异物进入刀头120的圆锥部12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2的圆锥孔113的内周面之间的危险性,可使刀头120的安装状态持续保持稳定。
在这里,作为弹性体的环形件710的弹性模量是在60~220GPa的范围内设定的,因此,能够适度产生提高刀头120的安装刚性所需要的顺沿于轴线O方向的推压力,并且,能够适度产生抵消加工精度误差所需要的弹性变形。
若该弹性模量小于60GPa,则有可能得不到足够大的顺沿于轴线O方向的推压力,安装刚性无法提高,而若弹性模量大于220GPa,则环形件710有可能无法产生所希望的足够大的弹性变形。
为了更可靠地得到上述效果,环形件710的弹性模量最好是在70~130GPa的范围内设定。
此外,在这里,环形件710的另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与刀头120上的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之间的密接面,其单面锥度角θ1是在10~80度的范围内设定的,因此,能够保证提高刀头120的安装刚性所需要的顺沿于轴线O方向的推压力有足够大,而且,能够使环形件710产生抵消加工精度误差所需要的足够大的弹性变形。
若该锥度角θ1小于10度,则难以得到顺沿于轴线O方向的推压力,有可能导致对刀头120进行双面约束以提高安装刚性的效果减弱,而若锥度角θ1大于80度,则有可能导致该圆锥形密接面上产生的摩擦力过大,要靠环形件710的弹性变形扩大其直径难以实现。
为了更可靠地得到上述效果,锥度角θ1最好是在30~60度的范围内设定。
另外,在该第7实施形式中,环形件710(另一方端面712上所形成的圆锥面713)与刀头120的壁面(副圆锥部722的外周面)二者的密接面呈随着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延伸其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将环形件710与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二者的密接面做成呈随着向轴线O方向的后端侧延伸其直径逐渐扩大的圆锥形,也能够得到上述效果,此外,也可以将环形件710与工具本体110的前端面111二者的密接面、以及环形件710与刀头120的壁面二者的密接面做成圆锥形。
再有,作为环形件710,并不限于整周无缺口而连续的结构,也可以考虑使用具有一个缺口的大致为C字形的部件。
此外,在前述各实施形式中,是在刀头的后端部分形成由端部及轴部构成的卡接头,在螺栓部(拉入部件)的前端部分形成大小可使卡接头的端部及轴部通过的卡接孔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刀头的后端部分形成在其端面以可使卡接头的端部通过的大小开口的卡接孔,同时,在该卡接孔周围的壁面上形成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可与之嵌合的嵌合部,并且,在螺栓部(拉入部件)的前端部分形成由轴部和具有比该轴部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的角部的端部二者构成的卡接头。
此外,对于以上已说明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是将工具本体的后端部分安装在工作机械的旋转轴上而使得该工具本体围绕轴线旋转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使工作机械的旋转轴成为工具本体,即,在工作机械的旋转轴的前端面上开设如上所述的安装孔,将刀头安装在该安装孔内的结构(是工具本体包括工作机械的旋转轴的例子)。
再有,在以上所说明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中所使用的刀头,其切削部至少具有一个切削刃,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使用具有通过磨削等后加工而形成有至少一个切削刃的切削部的刀头,也可以使用通过钎焊接合有至少具有一个切削刃的切削部而成的刀头,还可以使用通过螺钉固定等临时方式安装有至少具有一个切削刃的切削部的刀头。
权利要求
1.一种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具有切削部的刀头的后端部分与拉入部件二者可拆装地相连结,随着这些被连结的刀头及拉入部件插在开设于工具本体上的安装孔内,并且所说拉入部件被拉入所说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后端侧,与该拉入部件相连结的所说刀头被拉入所说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后端侧而可拆装地得到安装,其特征是,在所说刀头的后端部分与所说拉入部件之中的某一方上,形成有由轴部与具有比该轴部更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的角部的端部所构成的卡接头,而另一方上,形成有以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所能够通过的大小开口于其端面的卡接孔,当在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所说卡接孔后使所说刀头相对于所说拉入部件在周向上相对旋转既定角度之后,使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二者在轴线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通过所说卡接头与形成有所说卡接孔的所说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所说拉入部件相接触,而使得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二者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及在轴线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从而实现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二者的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是,在所说卡接孔的壁面上,形成有所说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可与之嵌合的嵌合部,通过所说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所说嵌合部相嵌合,使得所说卡接头与形成有所说卡接孔的所说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所说拉入部件相接触,从而实现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二者的连结。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是,在所说卡接头的轴部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说卡接孔的内周面抵接的双向旋转限制壁面,通过所说双向旋转限制壁面与所说卡接孔的内周面接触的同时、所说卡接头的端部的角部与所说卡接孔的周围的壁面抵接,使得所说卡接头与形成有所说卡接孔的所说刀头的后端部分或所说拉入部件相接触,从而实现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二者的连结。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权利要求所说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是,在所说卡接头的轴部上,形成有在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所说卡接孔后所说刀头相对于所说拉入部件向周向的一个方向相对旋转既定角度后,与所说卡接孔的内周面抵接而阻止继续向周向的一个方向相对旋转的一方向旋转限制壁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权利要求所说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是,所说拉入部件具有旋合部,所说安装孔具有被旋合部,随着所说拉入部件的旋合部拧到所说安装孔的被旋合部上,所说拉入部件被拉入所说工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后端侧。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的权利要求所说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是,所说刀头具有切削部、与该切削部的后端侧相连并随着向后端侧延伸而外径逐渐缩小的大致为圆锥台形状的圆锥部、以及与该圆锥部的后端侧相连的所说后端部分,所说安装孔具有随着向后端侧延伸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大致为圆锥台孔形状的圆锥孔,所说刀头的圆锥部的外周面推压所说安装孔的圆锥孔的内周面,使所说刀头可拆装地得到安装。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权利要求所说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是,设置有在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插入并通过所说卡接孔后,对所说刀头与所说拉入部件向使它们彼此分离的方向进行推压的推压部件。
8.一种可安装在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权利要求所说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上的刀头,其特征是,具有切削部,在后端部分上,形成有由轴部与具有比该轴部更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的角部的端部所构成的卡接头,或者,形成有以所说卡接头的端部所能够通过的大小开口于其端面的卡接孔。
全文摘要
一种刀头不会偏心,并使刀头的安装状态保持稳定的刀头可更换式切削工具及安装在其上的刀头。刀头(120)上形成有由轴部(125)与具有比该轴部(125)向径向外方突出一截的角部(132...)的端部(126)所构成的卡接头(124)。螺栓部(140)上形成有卡接头(124)的端部(126)可从中通过的卡接孔(144)。在卡接孔(144)的周围形成有嵌合部(150...)。在卡接头(124)的端部(126)插入并通过卡接孔(144)之后,刀头(120)相对于螺栓部(140)向旋入方向S的前方侧旋转约60度的状态下,当刀头(120)与螺栓部(140)二者在轴线0方向上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卡接头(124)的端部(126)的角部(132...)便与嵌合部(150...)嵌合。
文档编号B23Q3/12GK1442261SQ03119830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4日
发明者木村良彦, 中村彻, 阿部太郎, 佐藤隆广 申请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