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极小厚度槽的t型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加工极小厚度槽的t型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极小厚度槽的T型刀,包括刀柄与刀头,所述刀柄的柄径为12mm,区别于一般的柄径为20mm的刀具,保证加工同时,节约棒料;所述刀柄与刀头间用一锥形体连接,所述锥形体的锥面夹角为11°,起让刀作用,提供给刀头足够的切削空间;所述刀头与锥形体间设有刀头柱体,所述刀头柱体的长度为13.25mm;所述刀头的厚度为0.3mm,便于极小厚度的T型槽加工,上、下端面周向分别设有倒角刃,便于一次成型,保证加工面的光洁度,满足传统刀具加工的局限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加工极小厚度槽的T型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极小厚度槽的T型刀,属于机械加工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0002]T型刀可以完美的加工T型凹槽、侧面凹槽加工,在高温下正常维持切削性能。目前,进行极小厚度的T型槽加工时,由于缺少专用的刀具进行一次性加工,并且一般还需要进行手工打磨,以使槽体光滑,增加了工艺步骤,也浪费了人力物力,很难保证一次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极小厚度槽的T型刀,通过将刀头厚度设成3mm,满足极小厚度的T型槽加工,同时将刀头上、下端面倒角刃设为圆角倒角,保证加工面的光洁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极小厚度槽的T型刀,包括刀柄与刀头,所述刀柄的柄径为12mm,区别于一般的柄径为20mm的刀具,保证加工同时,节约棒料;所述刀柄与刀头间用一锥形体连接,所述锥形体的锥面夹角为11°,起让刀作用,提供给刀头足够的切削空间;所述刀头与锥形体间设有刀头柱体,所述刀头柱体的长度为13.25mm ;所述刀头的厚度为0.3mm,便于极小厚度的T型槽加工,上、下端面周向分别设有倒角刃,便于一次成型,保证加工面的光洁度,满足传统刀具加工的局限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倒角刃的倒角为光滑圆角,半径为0.70mm,为T型槽的加工提供了良好了光洁度保证。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加工方便,一次成型,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07]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8]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0009]附图标号:1-刀柄、2-刀头、3-锥形体、4-刀头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结合附图1与附图2,包括刀柄I与刀头2,所述刀柄I的柄径为12mm,用挤压成型料加工,区别于一般的柄径为20mm的刀具,保证加工同时节约棒料,可以减轻加工成本和加工时间。所述刀柄I与刀头2间用一锥形体3连接,所述锥形体3的锥面夹角为11°,锥形体3提供了更大的让位空间,避免切削过程中刀柄2碰触到工件;所述刀头2与锥形体3间设有刀头柱体4,所述刀头柱体4的长度为13.25mm,保证足够的切削量,满足凹槽切削的要求;所述刀头2的厚度为0.3mm,上、下端面周向分别设有倒角刃,所述倒角刃的倒角为光滑圆角,半径为0.70_。便于极小厚度的T型槽加工,便于一次成型,保证加工面的光洁度,满足传统刀具加工的局限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满足了生产的需要。极大地降低刀具在加工时对棒料的耐用度的破坏,保证刀具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加工极小厚度槽的T型刀,包括刀柄(I)与刀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⑴的柄径为12mm,所述刀柄⑴与刀头⑵间用一锥形体(3)连接,所述锥形体(3)的锥面夹角为11° ;所述刀头(2)与锥形体(3)间设有刀头柱体(4),所述刀头柱体(4)的长度为13.25mm ;所述刀头(2)的厚度为0.3mm,上、下端面周向分别设有倒角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极小厚度槽的T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刃的倒角为光滑圆角,半径为0.70mm。
【文档编号】B23B27-06GK204276936SQ201420633708
【发明者】邹春英, 王佳, 巣瑜琳, 袁征, 孙祥龙 [申请人]常州吉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