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凸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10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凸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冲压模具标准件。
技术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大大缩短。现有的冲压模具由上模、下模、滑动块组成,只适合钣金件正角折边,当钣金件需要负角折边时,为了解决钣金件卸出的问题,常常需要另外设计钣金件卸料复动结构。其缺点是冲压、卸料双套模具外形尺寸大,结构复杂,设计和制造周期长,而且钣金件冲压的工序增多,在投产之后压力机的数量也要与模具数量相匹配,所以压力机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从而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和钣金件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凸轮,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在钣金件折边工序中遇到的由于负角折边而不容易卸料的问题,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为负角折边设置复动结构,使冲压工序多、模具制造成本和钣金件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旋转凸轮的技术方案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有三角形滑动块,滑动块的一边与上模的导杆滑动连接,另一边与下模相对,滑动块内部装有回程弹簧,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内有一个弧形槽,旋转轮嵌入下模弧形槽内,旋转轮开有开放形缺口,其缺口上断面与外圆周之间形成加工角,缺口下断面与下模上表面平齐,耐磨板压在旋转轮缺口下断面上面,耐磨板下面与旋转轮固定,上面与滑动块的平面接触,耐磨板下面与坐落在下模内的顶出销相接触,顶出销上套有顶出弹簧;旋转轮下轮冠两端面上固定有限位凸销,与该限位销相对的是固定在下模弧形槽两边、并与限位销旋转轨迹相交的限位板。
上述回程弹簧是氮气弹簧、钢丝弹簧或弹簧顶销。
上述上模与滑动块接触的滑动面固定有无给油耐磨板。
上述滑动块连接一个强制拉回块,该强制拉回块与下模活动连接。
上述耐磨板压在旋转轮缺口下断面上面,与旋转轮由固定螺栓固定。
上述限位板由螺栓固定在下模弧形槽两边。
有益效果该旋转凸轮具有一套模具同时具有冲压和负角折边卸料双功能,加工角α可根据需要选择,解决了钣金件折边工序中由于负角折边而不容易卸料的问题,不用再设计复动卸料模具,简化了模具结构,减少了模具的设计和生产周期,并且降低了钣金件的生产成本。在滑动块的固定方式上,与以往的滑轨和螺钉固定相比,更坚固、更稳定。滑动块无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由于滑动块两个端面的导套和导杆的配合间隙非常的小,只有0.01~0.03mm左右,所以滑动块上两端所装配的导套之间的空间基本上是密封的,可以有效防止进入碎屑等垃圾物,导向精度更高。本实用新型使用导杆来固定滑动块并采用了易拆装导杆装置,导杆前端有螺纹,后端有内六角孔,便于拆装,因而,在所有使用场合、包括新做、更改、修理工序,与以往的产品相比缩短了拆卸、安装滑动块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旋转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旋转轮位于上极点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旋转轮处于上极点初始位置示意图;图5是钣金件放至旋转轮开放形缺口的示意图;图6是滑动块驱动旋转轮到下极点位置,钣金件置于旋转轮加工角的示意图;图7是钣金件在滑动块冲压下完成折边示意图;图8是旋转轮回初始位置示意图;图9是钣金件从旋转轮加工角脱离、并卸料的示意图。
1-上模、2-滑动块、3-下模、4-旋转轮、5-限位板、6-顶出弹簧、7-顶出销、8-耐磨板、9-强制拉回块、10-无给油耐磨板、11-导杆、12-导套、13-回程弹性件、14-限位凸销、15-固定螺栓、16-螺栓、17-钣金件、18-开放形缺口。
旋转凸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上模1和下模3之间有滑动块2,滑动块和上模1装配在一起,滑动块内部装有回程弹性件13,上述回程弹性件可选择氮气弹簧、弹簧顶销或气缸。并穿在上模的导杆11、导套12上,与上模滑动连接,导杆前端有螺纹,后端有内六角孔,便于拆装,在滑动块上装配有导套12,导套12和导杆配合实现圆周导向,由于滑动块两个端面的导套和导杆的配合间隙非常的小,只有0.01mm左右,所以滑动块上两端所装配的导套之间的空间基本上是密封的,可以有效防止进入碎屑等垃圾物。
如图1、2、3所示,在下模3内有一个圆弧形槽,旋转轮4嵌入下模圆弧形槽内,旋转轮开有开放形缺口,其缺口上断面与外圆周之间形成加工角α。
耐磨板9压在旋转轮缺口下断面上面,下面一端由固定螺栓15与旋转轮4固定,另一端上面与滑动块2的平面接触,产生驱动力,耐磨板8下面与坐落在下模内的顶出销7接触,顶出销7套有顶出弹簧6;滑动块2上连有强制拉回块9,强制拉回块9另一端与下模3活动连接。滑动块在回程时,正常情况下回程力由氮气弹簧13提供,如有特殊情况(氮气弹簧损坏或回程阻力太大氮气弹簧力量不够时)强制拉回块9起作用,使滑动块回复原位。在下模上装配有旋转轮4,旋转轮在顶出弹簧6和顶出销7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复位旋转。
旋转轮4下轮冠两端面上固定有两个限位凸销14,与该限位销相对的是固定在下模弧形槽两边、并与限位销旋转轨迹相交的限位板5。该限位板由螺栓固定在下模弧形槽两边。耐磨板和旋转轮装配在一起,限位板有两个,可以限制旋转轮的轴向移动,顶出弹簧可以将顶出销弹出,顶出销可以驱动耐磨板,带动旋转轮旋转,回到上极点。
旋转凸轮的工作过程当旋转凸轮处于上极点时,上模带动滑动块向下运动,当滑动块接触到耐磨板8后,耐磨板带动旋转轮旋转,顶出弹簧被压缩,顶出销向下运动,最后旋转部分到达下极点。当工作行程结束后,上模向上运动,滑动块向上运动,顶出销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顶出,驱动钢滑板带动旋转轮旋转回到上极点。
如图4,旋转凸轮在实际工作的时候,旋转凸轮4首先处于初始位置。
如图5,钣金件17放入下模。
如图6,当模具的上模开始向下运动的时候,滑动块驱动旋转轮开始旋转,当旋转到欲加工的钣金件折边,正好置于旋转凸轮加工角上。
如图7,上模带动滑动块运动,旋转凸轮相对转动,将钣金件折边冲压至旋转凸轮加工角上,完成负角折边成型工序,模具到达下极点,完成一个工作行程。
如图8,当上模向上运动时,滑动块从旋转轮中退出,旋转轮靠顶出弹簧的回复力旋转回初使位置,钣金件成型部分从负角中脱离,顶出弹簧也可用弹簧顶销或气缸代替。
如图9,实现安全卸料。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凸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有三角形滑动块,滑动块的一边与上模的导杆滑动连接,另一边与下模相对,滑动块内部装有回程弹簧,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内有一个弧形槽,旋转轮嵌入下模弧形槽内,旋转轮开有开放形缺口,其缺口上断面与外圆周之间形成加工角,缺口下断面与下模上表面平齐,耐磨板压在旋转轮缺口下断面上面,耐磨板下面与旋转轮固定,上面与滑动块的平面接触,耐磨板下面与坐落在下模内的顶出销相接触,顶出销上套有顶出弹簧;旋转轮下轮冠两端面上固定有限位凸销,与该限位销相对的是固定在下模弧形槽两边、并与限位销旋转轨迹相交的限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弹簧是氮气弹簧、钢丝弹簧或弹簧顶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滑动块接触的滑动面固定有无给油耐磨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连接一个强制拉回块,该强制拉回块与下模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压在旋转轮缺口下断面上面,与旋转轮由固定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由螺栓固定在下模弧形槽两边。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凸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有三角形滑动块,滑动块的一边与上模的导杆滑动连接,另一边与下模相对,滑动块内部装有回程弹簧,在下模内有一个弧形槽,旋转轮嵌入下模弧形槽内,旋转轮开有开放形缺口,其缺口上断面与外圆周之间形成加工角,缺口下断面与下模上表面平齐,耐磨板压在旋转轮缺口下断面上面,耐磨板下面与旋转轮固定,上面与滑动块的平面接触,耐磨板下面与坐落在下模内的顶出销相接触;旋转轮下轮冠两端面上固定有限位凸销,与该限位销相对的是固定在下模弧形槽两边并与限位销旋转轨迹相交的限位板。该旋转凸轮解决了在钣金件折边工序中遇到的由于产生负角而不能卸料的问题,简化了模具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1D22/06GK2659578SQ20032012168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4日
发明者邱水树 申请人:北京永茂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