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用于自动卷绕的旋转夹持装置的用于轧制或拉拔的线材/棒材的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80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用于自动卷绕的旋转夹持装置的用于轧制或拉拔的线材/棒材的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特征所述的,带有用于自动卷绕的旋转夹持装置的用于轧制或拉拔的线材/棒材的卷绕机。
背景技术
很多带有旋转夹持装置的用于轧制或拉拔的线材/棒材的卷绕机是公知的。
引用GB2058703 d.4/1981作为自动卷绕机的一个例子。
DE0821666 d.11/1951说明了一种具有两个卷绕筒(图8中的11,12)的替代的线材/棒材退绕系统,包括用于在线材/棒材加工装置的下游形成线材/棒材卷的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带有导线器移动装置(15-13)的导线器(13/14)以将线材/棒材引导至相应的卷绕筒(11,12),这些卷绕筒具有线材/棒材传送装置(17),以将导线器的端部移动至卷(13)一侧和相应的卷绕筒(11-12)上方的另一侧,大致平行于卷筒心轴轴线的方向。
US4664329(1987年5月12日以Essex Group Fort Wayne IndianaUS的名义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线材/棒材卷的线材/棒材段的卷绕系统,该系统包含通过心轴外表面与移动带接触而旋转心轴的阶段,和将旋转心轴上方的线材/棒材导向带和心轴外表面之间的阶段。带使线材/棒材靠在心轴(卷筒)上,当心轴旋转时,线材/棒材在心轴外表面上绕成卷。该带保持与卷外表面接触,以旋转心轴,直到整段线材/棒材的全长都已经被缠绕。
1976年3月23日公布的US3945585(DEMAG)涉及一种改进的线材/棒材卷绕系统。
US3945585(DEMAG)说明了一种用于线材状材料的在线成卷设备,及相关方法。
在相应的概述中,其声称“本公开涉及一种卷绕架,其布置成从轧钢机或其它成形机直接接收热的线材状材料,并将该材料卷绕成方便的卷。该卷绕架布置成切向地接收线材状材料,并包括新型、高效率的套筒形的导向罩,其包围卷筒的一部分。当新的热线材状材料端以高速离开卷绕架并靠近卷绕架时,其被引导入卷筒和包围导向罩之间的间隙。从而当卷绕操作开始时,材料的前端被抓住并被引导到期望位置。一旦缠绕了几圈后,导向罩可以轴向缩回。但是,期望地,其不完全缩回,而是继续隔离开始的一圈或两圈,以便于随后圈的进入。这种新型的卷绕架还包括在卷绕操作结束时,使导向罩轴向进给越过卷筒,以使刚卷绕的卷从卷筒上脱离。这种新型的系统得到简化,但非常有效和可靠。”在相应的说明中,在背景技术部分中说到“在用于生产线材或类似的轧制钢制品的现代高速轧钢机操作过程中,当线材状材料以高速在热状态下从成形机中出料时,提供线材状材料的在线卷绕非常重要。就此而论,轧钢机的有效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料端成卷设备的性能。卷绕装置操作的任何故障或不连续将引起整个轧钢机操作的中断。从而采用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效率并具有相对较高的卷绕能力的卷绕装置很重要。
一种用于该目的公知机械装置为所谓的Edenborn卷绕机,其中线材状材料首先被引导通过旋转管,然后被该旋转管导向进入接受筐。但是,Edenborn装置在速度上具有显著的局限。从而,随着轧钢机出料速度的增大,材料通过该管时的摩擦会超过从轧钢机所排出仍然热的材料的稳定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线材状材料在管的入口端折叠,需要整条生产线停机同时清理所产生的麻烦。
另一种公知的现有技术装置是所谓的Garret卷绕机,其中线材状材料被基本上成切线地引入筐状容器,其以与材料从成形机出料相适应的速度旋转。该筐状容器通常由底板和形成容器周边的多个分布垂直杆组成。在卷绕操作中,重力和离心力的合力用于在容器中形成卷。Garret型卷绕机的一个显著缺点是,由于采用高速成形机,因此筐状容器必须以高速旋转,且有关的离心力使形成筐周边的垂直杆向外弯曲。从而,这种类型的设备仅能在相对较低的速度下有效地使用。采用实体容器,尽管可以避免由离心偏移造成的问题,但引入了与卷绕操作有关的难度,且在旋转容器中还牵涉到过大的动量,导致不利的经济考虑。
由于线材基本以随机的方式被导入接收容器,因此所描述上述两种以前公知类型的装置具有卷密度较低和不均匀的缺点。由于杂乱卷的盘旋经常会缠结,这在退绕线材以进一步处理时会导致显著的困难。尽管已知期望在卷筒外部上以均匀的层缠绕卷,且这种卷绕架是公知的,但实践中还没有这种能有效地从高速轧钢机获取高速抵达的新的线材状材料端的装置。一种所述最后类型的公知装置包括布置成接收轴向运动材料的卷筒。用于接合快速运动材料新端的装置包括围绕卷筒一端的夹具,及用于接合该材料新端和将其引向和导入夹具的引导装置。这在德国专利公开No.2,027,516中公开。但是,这种装置的局限是,当热的、快速运动的材料首先被引导入引导装置时,轴向运动的线材状材料接合轴向静态引导壁。由这种相对运动引起的摩擦经常导致仍然热且相对不稳定的线材状材料折叠,从而要求生产线停机。”相同文献说明了如下所述的建议方案“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卷绕设备和程序,其消除了公知现有技术装置的主要缺点,当线材状材料直接从高速成型机出料时,能有效地在线卷绕线材状材料。本发明的设备简单,稳定,而且高效,能够成型相对大尺寸的高均匀性,高密度的卷,使得轧钢机能够以最优效率保持运行。
根据本发明,卷筒大致与线材状材料从轧钢机或其它成型机出料时的前进直线成直角布置。为了在卷绕过程中保持轻微的张力,卷筒布置成以比材料前进的正常速度略大的速度运转。作为本发明的显著特征,在卷筒的一个轴向端部提供新颖的导向罩装置。该导向罩与卷筒一起旋转,但在执行其功能时能沿着卷筒轴向移动。从而,在“开始”位置,该导向罩围绕卷筒的一个端部,提供了厚度略大于一层材料厚度的环形槽。导向罩外端向上张开,以便于在卷绕操作开始时线材状材料新端插入环形间隔中。然后导向罩可缩回,以容纳较大,较重的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和更具体的方面,该导向罩为两部件构造,由内侧套筒状部件和外侧套筒状部件组成。外侧套筒状部件形成主要导向装置以容纳进入的材料新端,而内侧套筒状部件用于轴向限制材料端部,以定位初始的卷匝。该导向罩的两部件可彼此独立地轴向移动,使得在卷绕操作开始后,外侧套筒马上轴向缩回,而不移动内侧部件。在卷绕操作结束时,导向罩的两部分可以一起轴向移动,以从卷筒上脱离所卷绕的卷。”附图清楚地表示了具有所述文献所包括说明的装置“现在参考附图,附图标记1表示心轴,其由在壳体4中合适的轴承5支撑。该心轴的一端从壳体4向外伸出,且安装一些卷筒鼓形段2,其一起形成卷筒。安装卷筒段2用于有限的径向运动,通过致动滑块3进行。实线表示处于正常扩张位置的卷筒段。位于径向向内较短距离的虚线表示卷筒段的径向缩回位置。如将可理解的,可以提供合适的公知类型装置(图中未表示)以控制滑块3的位置。在图示的布置中,致动滑块3安装在心轴最外端12上以有限的滑动,而卷筒段2与滑块的斜面13可滑动地接合。位于卷筒段2内端的径向导轨14与心轴所带的固定轴环15中的相似导引装置配合,以助于引导和支撑卷筒段2。
轴环15固定到轴1上,并具有形成圆柱形外表面17的向后延伸的法兰16。在图示的布置中,该法兰表面17的直径处于卷筒段2张开和缩回直径之间。
套筒状部件6b可滑动地支撑在圆柱形法兰16上,从而形成两件式导向罩组件6的一部分。在其前端,套筒部件6b具有邻接表面18,在套筒6b的正常或缩回位置中,邻接表面18布置成靠近卷筒段2端面。在其内端或后端,套筒部件6b具有容纳操作部件8的环槽19。与合适的装置(图中未表示)结合,该操作部件8用于使套筒状部件6b相对于心轴轴向滑动。导向罩组件的外部套筒状部件6a可滑动地支撑在内部套筒6b的表面20上。该套筒的后端在21处环状地凹陷,以容纳操作部件7,外部套筒6a可以通过该操作部件7在内部套筒6b上并在图中上部所示的进给位置和图中下部所示的缩回位置之间轴向进给或缩回。
在其最外端,套筒6a具有向外张开的引导面10,其融合入圆柱形内限制面11。如图中所示,圆柱形限制面11的直径超过卷筒缩回直径(虚线)的量略大于要卷绕在心轴上的线材状元件9的直径。外部套筒部件6a的长度为在缩回位置时其最前端略微突出超过内部套筒的邻接表面18,如图中下部所示。
在图中所示卷绕架的操作中,心轴1首先开始旋转,具有这样的旋转速度,使得卷绕速度略大于线材状材料从轧钢机最后机座出料的到来速度。起初,卷筒段2位于缩回位置中,直径如图中虚线所示。同样,导向罩组件的外部套筒6a被驱动到其进给或突出位置,如图中上部所示。这样在卷筒组件2的内端形成了部分地由径向缩回卷筒段,限制面11,和邻接表面18限定的环槽。如图所示,凹槽的宽度略大于线材状材料9的直径。轧钢机和卷绕架的位置关系使得到来的材料新端向心轴相对于外表面大致成切向地进给,且具有朝向卷筒凹陷端的轴向分量。当端部到达导向罩组件6时,其被张开表面10引导入凹槽并最终与邻接表面18接触。随着线材的前端9a被捕获凹槽中,其开始围绕卷筒旋转,受套筒部件6a圆柱形表面11限制,且由离心力保持靠在该面11上。在线材卷的初始数圈后,操作致动器7将套筒6a驱动到其缩回位置,且同时移动滑块3以使卷筒段2扩张到图中实线所示的放大直径。然后,卷绕操作继续,线材状材料的连续圈在第一层中并排铺置,类似地在后面的层中也如此,直到达到卷的期望尺寸。可以提供合适的水平卷绕导向装置(图中未表示且具有传统构造)以在线材卷绕操作的主要部分中引导线材状材料。
如图中下部所述,至少外部套筒6a的最前端略微突出超过邻接表面18,即使在外部套筒处于缩回位置。这趋向于在卷绕操作接下来的部分过程中隔离和保护线材卷的前一或前二圈,从而这些圈处于已知的位置中且在卷绕线材卷中易于接近。
当卷9b完成后,通过向外移动滑块3以缩回卷筒段2,然后轴向进给导向罩组件6a 6b以期望的方式推动卷9b前面的卷绕线材卷从心轴上脱离,就可以将卷9b从卷筒上除下。
本发明的设备和程序能够以有序的方式和以高度可靠的方式卷绕密集、紧凑的线材卷。本发明的优点为两部分,即,一方面,由于成卷过程的显著可靠性,轧钢操作能够以较大的连续性从而以较高的效率进行,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更整齐的线材卷,因为可以布置连续圈而不会缠结。同样,初始圈位于已知位置,例如易于进行线材卷的后续布置和/或连续线材卷的对焊。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使用可缩回导向罩装置,其首先在一端部分地围绕卷筒。快速运动的线材状元件进料端朝向切向,且具有进入部分由导向罩形成的环槽中的微小轴向分量。罩将该新端引导入正确的起始位置,并临时对其进行限制,用于卷绕操作的初始数圈。然后,其缩回,并通过对卷筒的适当驱动而在轻微的张力下继续成卷。方便地,导向罩组件在线材卷绕操作的结尾采用,以从卷绕心轴上轴向脱离卷材。”从而上述方案预想了一种线材/棒材端部的夹持系统,该线材/棒材的第一圈卷绕在卷绕心轴底部法兰(6)中的凹陷或槽中,在该特定情况中,所述底部法兰(6)还轴向移动,以允许在第一种情况中夹持,然后随着移开,结束卷材卷绕,最后随着朝向外部的移动(除去线材卷)在最终阶段中抽出完成的卷。
上述内容清楚地说明了在卷绕开始时使用凹槽来插入线材/棒材的缺点,这与由罩在卷绕在凹槽中的初始圈上的运动决定的夹持系统有关。
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在发明名称中确定,即有效的旋转夹持装置。
实际上,已知如上所述,尤其在高速下自动卷绕时,会出现与为了形成围绕卷筒心轴的第一圈或前几圈线材/棒材在卷绕机卷筒心轴中的抓紧有关的问题,其中要求后续形成的圈允许牢固夹紧,目的是随着拉动线材/棒材而适当和受控的张紧,以一圈接着一圈地正确螺旋卷绕,从而避免第一圈间隔开从而阻止卷绕开始的危险,这显然将导致设备停机,从而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因而可以确信解决在凹槽中夹持初始圈是必要的,并且避免了上述问题。由于其可以仅为保护性的目的,因此所述线材/棒材的夹持或抓紧可以在卷绕的开始时刻进行。
背景技术
的缺点这些夹持系统很复杂和昂贵,并且需要复杂的运动机构。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简化这些机构,并允许从被引导用于卷绕的线材/棒材端部卷绕卷材首先形成的圈,而不用众所周知地可以在卷绕线材卷的开始时刻导致缠结和不便的夹持机构,从而消除非常昂贵的连续式线材/棒材生产设备的停机。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该问题用独立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征解决。从属权利要求构成了特别有利的方案。
优点以这种方式,由于存在具有倒梯形入口的凹槽,加上引导线材/棒材进入凹槽底部的螺旋形肋,通过在围绕卷筒心轴的卷绕中逐渐增大的张紧和夹持线卷的线材/棒材端部的自动张紧方式,在凹槽中线/棒材自动张紧,而不用夹持机构,可以获得对该系统的显著简化,仅需要附在心轴底部上的随后会移开的线材引导入口钳。
然后线卷抽出系统通过圆柱形心轴向外部张紧的部分重新进入而便利,从而使心轴具有均匀的纺锤形状。
通过底部法兰中允许外部相向固定的相向交叉切口,并且通过线卷本身下部向上垂直轴向运动的升高,线卷可以很容易抽出,而无需抽出装置。
为了适应要生产的线卷的线材/棒材直径,所述底环以可互换的方式形成为环状肋的形式。
实际上,为了形成所述肋的组成部分的可互换性,构成线材/棒材楔形夹持的所述凹槽(梯形)的肋间距和形式可改变。
这是必要的,因为环形突起/悬垂必须落入线卷的两圈之间,以利于线卷的完全压紧,否则第二和第三层圈将不会非常紧凑。
相反,如果在卷筒底部法兰上的所述肋形式和间距具有合适的形状,即-与心轴的外径轴向隔开,轴向为线材/棒材直径的1.5倍,且具有-不大于线材直径的厚度,和-不大于线材/棒材本身直径的突起(优选地小于)-显然该肋的形状或形式不会对后续将从上方取出的线卷的形状造成阻碍。
优选实施例说明下面将参考表示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卷绕机/成卷机的透视图,尤其是卷绕卷筒在卷绕阶段中的轴向半剖视图,表示了线材/棒材由卷筒卷绕第一圈的夹持装置;图2表示与图1相同的方案,但线卷卷绕完毕,且卷筒的上部法兰旋转,其径向部分朝向上,以允许抽出线卷;图3A,3B表示图1和2的放大剖视图,卷筒折边底部上可互换肋区域,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肋如何插入从而贯穿第二层圈,因而基本没有间隔线材/棒材的第二层圈,而线材/棒材的第三层圈越过所述肋放置,同样没有间隔;图4和图4a表示从前述附图中所示卷绕机上方观察的侧视图,从要卷绕的线材/棒材的进料侧(AB)的全局示意图,成对线材引导钳围绕线材/棒材卷绕卷筒降低,以允许从相应线材引导装置(3)开始的线材/棒材自动螺旋,而一对使线卷在卷绕端部保持紧凑的辊子在距离卷绕线卷/卷筒一定距离处向上旋转,(4B-422)。
图5表示紧接着线材/棒材螺旋和开始卷绕(F)的阶段,相对的线材引导钳(4C-431)立即上升,并从前面的线材引导位置短暂分离的运动,该运动非常快,因为其不包括在后续阶段中发生的完全分离机构中。
图6表示用于形成线卷(卷绕卷筒)的线材卷绕卷筒结构细节的放大视图,部分轴向剖视以表示相应的运动机构和冷却装置。所述卷绕卷筒或卷绕线卷位于卷绕位置。
图7表示前述附图中的卷绕卷筒(AV),其中部分轴向剖视,可以看到运动机构,且后者由具有反向折边圆柱形心轴的封闭卷筒变形,锥形卷筒/心轴(410)和上部折边(411)向上旋转,即向轴线并向外旋转以允许所述线卷(B)轴向取出。
附图详细说明卷绕组(4,4A,4B,4C,图4,4A,5)有两个同样的相邻卷绕组,具有线材卷绕卷筒(F),该卷绕卷筒具有带垂直轴线的可开启线卷(AV)。
除了包括带下部卷筒法兰(412)的心轴(410)的中央卷绕卷筒(AV-41)以外,每一组包括两个相对的线卷保持组(4b),线卷保持组具有辊子(422)对和在卷绕(4C)开始时自动进入的两个线材引导钳。
中间是具有可开启卷绕线卷(AV)的卷筒(41)。
相对的线卷保持组(4B)它们包括两个相应铰接装置(42),铰接装置(42)相对于在卷筒(AB)侧面进入的线材/棒材进给线而布置在卷绕卷筒(AV)的每一侧上。
辊子安装在铰接臂(421)上,铰接臂(421)铰接在底部结构(420)上并被操作从移开位置(图4)旋转到靠着线卷(B)的位置。此运动通过返回臂(4210)上的流体动力底部缸(4212)而产生。所述辊子(422)成对安装在平行四连杆机构(4222)上,其中一对相对臂安装在辊子支撑(4220)上并在相应流体动力缸(4221)装置的压力作用下弹性运动。以这种方式,所述运动简单可靠,且确保辊子的朝向不变,用于将线卷(b)的末匝适当地保持在卷绕卷筒(4V-41)上,以避免在移开前松弛。
线材引导组(4C)线材引导组包括两个相对的引导钳,其中,半圆形线材/棒材入口(431)水平铰接至侧面(430),并由快速运动的动力流体缸(4311)控制,该动力流体缸位于钳移动臂(4310)端部,钳运动臂在底部机器(4301)处铰接至侧面并通过由流体动力底部缸(43102)操作的返回臂(43101)旋转地移开和接近。以这种方式,可以理解,虽然线材进入引导钳(431)的移开和接近通过相对的底部缸(43102)进行,但它们的最终运动,即精密并且快速地接合线材/棒材和与线材分离,是被独立的控制,其是精密、短暂和快速的(4311),通过具有较宽行程(43102)的实现接近和移开的移动装置不可能获得这种类型的性能。
从而上述装置能够达到非常高的速度,并能实现良好的性能,而没有缠结的风险,或无需降低线材/棒材的进给速度,或不必采用速度适应活套。从图5可清楚看到这种短暂的接合和分离运动装置。
中间卷绕组—带有线卷的卷绕卷筒(4a,图6,7)这包括带有可开启和可关闭卷筒(AV)的中夹卷绕卷筒(41)。
卷筒开启和关闭(AV)一旦线卷(B)形成,卷筒(AV)的开启和关闭对于线卷的退绕是必要的,卷筒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四个具有可旋转瓣(411)的法兰部分进行,可旋转瓣(411)具有由套筒(413)驱动的返回臂(4111),套筒(413)通过由动力流体回路(4133)操作的动力流体缸(4131-4132)移动,动力流体回路沿相对于旋转卷筒(AV)的非旋转共轴轴线返回卷筒底部(41330)。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紧凑和简单,其中旋转由相对于衬套(43)的轴端连接(4131)保证。
卷筒心轴(AV)外部形状的变化卷筒心轴(AV)由四个铰接至下部卷筒法兰线卷支撑(412)底部(4121)的部分即四个钳(410)组成。
在上部,卷筒心轴(410)的可运动部分铰接(4112)至轴向活动衬套(413)。
以这种方式,当可运动衬套(413)升高时,上部折边瓣(411)开启,即与卷筒轴线正交,并在卷绕过程中允许线卷形成(B),且所述卷筒心轴(410)的部份平行并形成圆柱(图7)。
当线卷完成后,为了允许方便的抽出,可运动内部衬套(413)向下移开,同时致动-卷筒上部折边的瓣象花一样向上关闭,-重新进入上部(410,图6-7)的心轴部分,从而确定一个上底小于下底的锥形。
以这种方式,允许并便于通过夹持装置(522)的钳退绕线卷(B)。
为了冷却,半圆形卷筒心轴(410)的部份或钳向内开孔形成通道(4102)。这些通道通过具有内部传送的返回管(41020)和两个同轴沟道(41021,41022)传送。以这种方式确保卷筒的冷却。而且,所述钳或心轴部分的外部形状通过交替纵向凹槽(4101)形成波纹。以这种方式减小卷筒(AV)心轴表面与线卷(B)的接触,且便于空气通过这些纵向凹槽的循环。卷筒(AV)通过现有技术中回动锥齿轮(40,401-402)的驱动而与中心轴线同轴地旋转。
卷绕循环线卷成型的开始通过所述具有可运动半圆形相对钳(431)的装置和线材/棒材引导系统(AB)进行,在所述用于使线材/棒材(F)进入心轴(410)和布置在卷筒下部法兰(412)底部上的环状肋(10)之间的倾斜螺旋进入肋(20)帮助下,使得第一匝附在卷绕机卷筒(AV)的侧面或底部法兰,其中线材/棒材(F1)沿梯形环状凹槽(R)而接合,凹槽(R)将由输送肋(20)推动的线材/棒材(F1)夹持到心轴(410)底部。
具有相对钳(431)的装置从分配器(2-3)接收线材/棒材(F),当其附着在卷筒心轴(AV)上,接着开始第一匝时,其必须快速清除线卷成型区域。为了效率最优地达到这一点,采用快速运动的快动装置(图5中的短暂旋转装置4310)。
然后,通过另一种较慢和范围较大的旋转运动装置(4310-43102)使线材引导钳移开,腾出使前面的线卷匝的所述保持辊子(422)接近的地方。
以这种方式,当线卷停止时,前面的匝保持关闭,直到传送装置夹具介入。所述夹持装置具有四个双向交叉的相对钳,它们旋转45°以在辊子(422)之间夹持线卷(B),并进入在下部法兰(412)上表面上形成的交叉的“T”形切口,从而进入要抽出的线卷下方。
然后,辊子(422)移开,且线卷(B)在已经进入切口(T)的夹持装置作用下保持关闭。同时,卷筒(AV)也已经开启,从而收紧并关闭朝向上方的上部折边瓣。
以这种方式,关闭的线卷也在内部松动,其中心轴(410)象圆锥一样向上收缩,且该线卷可以很容易地向上抽出,用于通过传送装置(图中未表示)传送,例如传送到扎捆机(图中未表示)。
这时,通过使初始线材引导钳返回卷筒心轴(AV)附近的位置以接收新的要卷绕的线材/棒材(F)(图4),这样循环就重复进行。
本发明的细节可以清楚地在图1,2,3A,3B中看出。
从所述图中,可以看到,在卷筒的下部法兰(412)上具有一个环形凹槽(R),该环形凹槽由多个可互换螺塞(1)形成,螺塞布置在具有突出肋(10)的环中,突出肋(10)在心轴侧形成凹槽(R)的倾斜表面。
在心轴侧上,在心轴(410)的底部具有一个环,该环具有可互换螺塞(2),可互换螺塞(2)具有倾斜或螺旋的进入肋(20)。传送肋(20)的斜度设计成在所述呈梯形的环形凹槽(R)中延伸。
以这种方式,通过相对线材引导钳(431)在卷绕的开始时刻(图4)送入该凹槽的线材/棒材(F1)被迫精确地从所述倾斜或螺旋的进入肋(20)进入梯形凹槽(R),从而第一匝的线材/棒材(F1)通过由环形齿(10)产生的相对倾斜面而接合在所述凹槽(R)中。
为了通过简单的压力牵引形成线材/棒材接合夹持,所述倾斜面具有非常小的倾角。
以这种简单而安全的方式,可以获得第一匝线材/棒材头部的夹持,无需锁止夹具。
有利地,用于充分夹持的梯形凹槽倾角小于30°,优选地小于15°,优选为12°。
过大的倾角对于线材的自动夹持可能形成障碍。线材/棒材匝将继续形成,而第二线材/棒材匝(F2)与保持良好夹持的第一线材/棒材匝(F1)相邻地被夹持,第二匝略高于支撑在齿(10)上的第一匝,当下一线材/棒材匝(F3)回到下部法兰(412)的底部表面上,从而匝之间没有任何间隔时,肋齿(10)的形式足以形成为适应线材/棒材(10)的直径。
显然对于不同直径线材/棒材,肋部分(1)将被松开,并由适于新型线材/棒材(F)的其它相应齿(10)代替。
同样,显然具有进入肋(2-20)的环形底部部分可互换并可以拧紧。以这种方式,当肋(20)磨损后,它们可以通过更换部分(2)而更新。
根据线材/棒材的类型,还可以具有基本上倾斜和突出的肋,并且其截面形状便于更好的夹持,例如鱼骨架截面,或具有朝向心轴旋转方向的入射顶点。以这种方式,肋的顶点以改进的方式夹持线材/棒材(F1),将其传送入自动夹持凹槽(R)之间,无需用于自动拉伸的夹持。
通过线卷卷绕的圆柱形和锥形的心轴(410)收紧,其中朝向内部的端部直径较小,以允许所述线卷抽出,所述收紧使用在所述部分底部的铰接而完成,在所述锥形升高以抽出的过程中,所述凹槽(R)扩张以分离,从而通过夹持所述第一卷绕匝(F1)的线材/棒材头而释放。
从而所述部分的铰接方便地布置在所述底部法兰(412-4121)内部或下部。
以这种方式,随着朝向心轴部分轴线倾斜地返回,环形凹槽(R)略微扩张,且线卷可以很容易地抽出,没有在线卷内部的下面第一匝将在凹槽(R)中缠结的危险。
权利要求
1.带有用于自动卷绕的旋转夹持装置的用于轧制或拉拔的线材/棒材的卷绕机,包括具有心轴(410)和底部法兰(412)的卷筒和外部可运动反向保持凸缘(411),其中反向凸缘可开启以允许完成的线卷从卷筒心轴上轴向抽出,底部法兰(412)包括大致环形的凹槽(R),以容纳要卷绕的线材/棒材(F1)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R)由连续或不连续的底部肋(10)形成,底部肋布置成从所述底部法兰(412)的内表面环形地突出;-所述凹槽具有大致向底部收紧的部分,具有等于或大于线材/棒材(F1)直径的外部入口宽度,和小于所述线材/棒材(F1)直径的内部底部宽度,从而线材/棒材可以进入所述凹槽,但如果不受力,不能抵达底部;-在所述底部肋(10)的相对侧,在心轴侧(410)上,具有通过滚动和滑动而推动所述线材/棒材(F1)进入所述凹槽(R)中并推向所述凹槽底部的倾斜肋和/或螺旋路径(20),从而在心轴-线卷的轻微牵引形式的配合下,所述线材/棒材(F1)通过其端部在所述凹槽(R)中自动夹持而接合,从而通过第一匝的形成和后续没有松弛的匝的形成而被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棒材头部在所述凹槽(R)中的自动夹持是在具有两个相对的“C”形可移动钳(431)的线材/棒材传送装置配合下而进行,这两个相对的“C”形可移动钳(431)在第一卷绕阶段接近卷筒心轴(410),以形成心轴外部的旋转引导装置,并形成为引导和附着线材/棒材(F1)头部及其第一后续线材/棒材部分围绕所述卷筒心轴(410)卷绕匝,并首先是位于所述凹槽(R)中,然后收回并离开所述卷绕开始位置。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法兰(412)上的环状肋(10)具有可互换部分(1),可互换为其它变化的尺寸,以适应要卷绕的线材/棒材的不同直径。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R)的减小形式为具有较小内部底部的梯形,并由至少一个倾角小于30°的倾斜表面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R)的梯形形式由倾角≤15°,优选地为12°的至少一个倾斜表面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R)的梯形形式由所述环形肋(10)中的倾斜表面限定。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用于把所述凹槽(R)中的线材/棒材(F1)夹持到所述心轴的底部法兰(412)上的所述突起环形肋(10)由相应底部法兰(412)通过分离和可互换的环状部分(2)进行。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的或在所述凹槽(R)中具有线材/棒材输送螺旋路径(20)的肋布置在旋入所述心轴(410)并在所述心轴(410)中可互换的分离部分(2)上的所述心轴(410)底部。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的或在所述凹槽(R)中具有线材/棒材输送螺旋路径(20)的肋,在所述心轴(410)的底部具有鱼骨形截面或代替地具有朝向心轴旋转方向的入射顶点。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心轴由铰接到底部的纵向部分构成,所述纵向部分可移离和接近上部线卷抽出端,为了采取线卷卷绕圆柱形和锥形形式(410),朝向外部具有较小的端部直径,以允许所述线卷以如下方式抽出,即在所述用于抽出的所述锥形形式升高的过程中,所述凹槽(R)展开以分离第一卷绕匝(F1)的所述线材/棒材头部,心轴部分(410)的铰接位于所述凹槽(R)下面、位于所述底部法兰(412-4121)中或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法兰(412)在线卷支撑的上表面上具有径向切口(T),以允许在所述底部法兰(412)和所述线卷之间从下面抓住线卷。
全文摘要
带有用于自动卷绕的旋转夹持装置的用于轧制或拉拔的线材/棒材的卷绕机,包括具有心轴(410)和底部法兰(412)的卷筒,和外部可运动反向容纳凸缘(411),其中反向凸缘可开启以允许完成的线卷从卷筒心轴上轴向抽出,底部法兰(412)包括凹槽(R),以容纳要卷绕的线材/棒材(F1)头部,向底部相应缩小的倒梯形环形凹槽用于自动夹持线材/棒材,以开始卷绕(F1),而无需夹钳。
文档编号B21C47/00GK101035635SQ20058000661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日
发明者F·卡斯泰拉尼 申请人:S.I.M.A.C.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