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桶体或管体上拔出内角为直角的拔管方法

文档序号:317208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桶体或管体上拔出内角为直角的拔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管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直接在桶体或管体上拔出连接管 的拔管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桶体或管体上拔出内角为直角的拔管方法。
背景技术
桶体或管体拔管技术目前广泛用于各种高压管道及高压桶体设备的接口中,由于 拔出口与管体或桶体为一体式,大大提高了管道或设备的安全性能,但其最大的缺点是拔 出口具有一个半径较大的内弧(见图1)造成本体开孔直径变大,减低了本体强度,也给拔 出口强度补强增加了很大难度,从而不利于整体设备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拔出管与本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内弧,造成强度下降, 补强困难的问题,发明一种在桶体或管体上拔出内角为直角的拔管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桶体或管体上拔出内角为直角的拔管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桶体或管体上钻出一个直径为最终拔出管内径1/3的孔; 其次,对所钻孔周围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以不超过材料奥氏体应变温度为上 限,加热范围不超过最终拔出管外圆面积的2倍;
第三,加热结束后立即利用顶缸1及其冲头2从桶体或管体3的内部向外冲顶,同 时在所钻孔4上安装固定上模5,使冲头2的直径与最终拔出管的内径相配,使上模5的内 径与最终拔出管的外径相配,以使冲头2顶出的拔出管限制在上模5中,得到内角呈弧形的 拔出管毛坯6;
第四,重复第二步的内容,对拔出管毛坯6及其周边材料进行加热; 第五,加热结束后,先在拔出管毛坯孔中插装与最终拔出管内径相配的芯棒7,在 桶体或管体3内拔出管位置处加装与桶体或管体3内壁相吻合的内模8并用顶缸1顶住, 同时在上模5中加装管状上冲头9,使管状上冲头9下压迫使拔出管毛坏6在管状上冲头 9、芯棒7及内模8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得到内角为直角的拔出管10。所述的芯棒7与顶缸1整体相连,其上端略高出拔出管的最高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高了拔出管设备或管道的整体安全性能,强度高,无需后续的补强工 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发明可减低设备或管道对拔出口厚度或高度的要求,从而提高拔出口工艺 的成品率,减低生产成本。(3)本发明方法简单,效率高,不仅不会对本体材料造成损伤,而且由于采用了二 次塑性变形,使得拔出管部位材料的强度大于本体强度。


图1是现有的拔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拔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钻孔工艺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拔出管毛坯加工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拔出管最终成形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3-5所示。下面以不锈钢管或不锈钢桶上进行拔管为例加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它 材料可参照进行。一种在不锈钢桶体或管体上拔出内角为直角的拔管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不锈钢桶体或管体上钻出一个直径为最终拔出管内径1/3的孔,如图3所
示;
其次,对所钻孔周围使用中频感应线圈进行局部加热,对于不锈钢材料而言,加热 温度一般不应超过1050°C,对于其它材料而言,加热温度应以材料奥氏体化温度为下限,加 热范围不超过最终拔出管外圆面积的2倍,以不锈钢管或桶而言,加热面积可控制在1. 5倍
左右;
第三,加热结束后立即利用顶缸1及其冲头2从桶体或管体3的内部向外冲顶,同 时在所钻孔4上安装固定上模5,使冲头2的直径与最终拔出管的内径相配,使上模5的内 径与最终拔出管的外径相配,以使冲头2顶出的拔出管限制在上模5中,得到内角呈弧形的 拔出管毛坯6 ;如图4所示。第四,重复第二步的内容,对拔出管毛坯6及其周边材料进行加热;
第五,加热结束后,先在拔出管毛坯孔中插装与最终拔出管内径相配的芯棒7,在 桶体或管体3内拔出管位置处加装与桶体或管体3内壁相吻合的内模8并用顶缸1顶住, 同时在上模5中加装管状上冲头9,使管状上冲头9下压迫使拔出管毛坏6在管状上冲头 9、芯棒7及内模8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如图5所示,最终得到如图2所示的内角为 直角的拔出管10。由于本发明的拔出管10是在圆柱面上进行的,因此具体实施时所使用的上 模、内模、顶缸的支撑面均应与圆柱面相匹配。成型模具和加热控制是本发明的关键,对于其它材料而言,其不同之处在于加热 温度的选择,局部加热温度以不超过材料性能改变即奥氏体应变温度为佳。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一种在桶体或管体上拔出内角为直角的拔管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桶体或管体上钻出一个直径为最终拔出管内径1/3的孔;其次,对所钻孔周围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以不超过材料奥氏体应变温度为上限,加热范围不超过最终拔出管外圆面积的2倍;第三,加热结束后立即利用顶缸(1)及其冲头(2)从桶体或管体(3)的内部向外冲顶,同时在所钻孔(4)上安装固定上模(5),使冲头(2)的直径与最终拔出管的内径相配,使上模(5)的内径与最终拔出管的外径相配,以使冲头(2)顶出的拔出管限制在上模(5)中,得到内角呈弧形的拔出管毛坯(6);第四,重复第二步的内容,对拔出管毛坯(6)及其周边材料进行加热;第五,加热结束后,先在拔出管毛坯孔中插装与最终拔出管内径相配的芯棒(7),在桶体或管体(3)内拔出管位置处加装与桶体或管体(3)内壁相吻合的内模(8)并用顶缸(1)顶住,同时在上模(5)中加装管状上冲头(9),使管状上冲头(9)下压迫使拔出管毛坏(6)在管状上冲头(9)、芯棒(7)及内模(8)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得到内角为直角的拔出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桶体或管体上拔出内角为直角的拔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 的芯棒(7)与顶缸(1)整体相连,其上端略高出拔出管的最高点。
全文摘要
一种在桶体或管体上拔出内角为直角的拔管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桶体或管体上钻出一个直径为最终拔出管内径1/3的孔;其次,对所钻孔周围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以不超过材料奥氏体应变温度为上限,加热范围不超过最终拔出管外圆面积的2倍;第三,加热结束后立即利用顶缸(1)及其冲头(2)冲出内角呈弧形的拔出管毛坯(6);第四,重复第二步的内容,对拔出管毛坯(6)及其周边材料进行加热;第五,加热结束后,使拔出管毛坏(6)在管状上冲头(9)、芯棒(7)及内模(8)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得到内角为直角的拔出管(10)。本发明具有强度高,无需补强操作及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21D39/00GK101885025SQ20101023763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向田法, 李加全, 王槐春 申请人:江苏新恒基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