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性较差易裂的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921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性较差易裂的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性较差易裂的锻造工艺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各工艺参数搭配不合理,且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偏低、成品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的塑性较差易裂的锻造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性较差易裂的锻造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工艺要点1.1)加热要低温装炉,800℃以下要慢速升温。始锻温度不要超温。最高温度加热时控制温度低些,而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以使它热透;1.2)锻造时要高温倒棱,可以防止稜角低温开裂;钢锭刚开始锻造时要先轻压,因为铸造粗晶容易引起开裂;1.3)锻造结束后立即进炉缓冷或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应力;2)、对于白点敏感的锻件,锻后要快冷至300~400℃,以得到细化晶粒;300~400℃以上快冷,而又绝对要控制住不许冷到300℃以下;锻后扩氢等温退火,快冷至400℃马上回退火炉,接着加热至正火温度,使锻后组织完全奥氏体化,以利于氢的扩散;随后再快冷至320℃左右,不可冷到300℃以下,使奥氏体快速分解得到细晶,氢再一次扩散;然后再加热到650℃长时间保温;3)、始锻温度不要太高,要保证每一火的变形量与锻造温度范围相适应,每火都要有足够的变形量,每一个局部都不允许存在只加热不锻造的部位;要做好二次快速空冷至400℃:即锻后快速空冷,要冷到400℃;正火保温出炉后,散开快速空冷至400℃;正火后要做好回火,以消除应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各参数搭配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塑性较差易裂的锻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工艺要点1.1)加热要低温装炉,800℃以下要慢速升温。始锻温度不要超温。最高温度加热时控制温度低些,而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以使它热透;1.2)锻造时要高温倒棱,可以防止稜角低温开裂;钢锭刚开始锻造时要先轻压,因为铸造粗晶容易引起开裂;1.3)锻造结束后立即进炉缓冷或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应力;2)、对于白点敏感的锻件,锻后冷却特别重要;它要求停锻温度低些,锻后要快冷至300~400℃,以得到细化晶粒;300~400℃以上可以快冷,而又绝对要控制住不许冷到300℃以下,因为300℃以下就是极易产生白点的温度,特别是250℃左右和250℃以下,都是非常危险的温度;所以,一到400~300℃就必须马上装炉再加热;400~300℃的温度测量可用表面接触低温测温仪;防止白点产生,除了炼钢过程采用真空脱氢之外,锻后扩氢等温退火也很重要;它要求停锻温度低,快冷至400℃马上回退火炉,接着加热至正火温度,使锻后组织完全奥氏体化,以利于氢的扩散;随后再快冷至320℃左右(不可冷到300℃以下),使奥氏体快速分解得到细晶,氢再一次扩散;然后再加热到650℃长时间保温;这段保温时间是氢最容易逃逸出锻件的温度,这段时间越长越好;650℃以下,又要炉中慢速冷却,越慢越好,最好是控制650~400℃时每小时降温速度小于35℃,400~100℃时每小时降温15℃;最低要求是650℃后降温速度每小时小于40℃;3)、对于要求做机械性能、金相、低倍和超声波探伤的锻件,首先要保证镦粗镦足,拔长压到位;第二要控制好始锻和终锻温度;始锻温度不要太高,要保证每一火的变形量与锻造温度范围相适应,每火都要有足够的变形量,每一个局部都不允许存在只加热不锻造的部位;第三要做好二次快速空冷至400℃:即锻后快速空冷,要冷到400℃;正火保温出炉后,散开快速空冷至400℃;第四正火后要做好回火,以消除应力;否则用户在金工加工钻孔或线切割时,就会产生应力开裂,造成严重损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