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56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驱动气缸、驱动齿条、驱动连杆、上刀组、下刀组,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气缸、驱动齿条、驱动连杆、上刀组和下刀组;所述驱动气缸作用于所述驱动齿条,用以带动所述上刀组向下刀组方向运动,所述上刀组位于下刀组的正上方;所述上刀组设置有上搭接刀柱,下刀组设置有下搭接刀柱;还包括有:修正夹左臂和修正夹右臂;避免因机构不够精准而造成上刀组和下刀组上的刀口在切线过程中刀刃口干涉,而损毁上刀组和下刀组;并且通过设置活动的修正夹左臂和修正夹右臂,用以固定待切线材的位置,防止待切线材摆动偏离。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类全自动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线材的处理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线材非常的细,常常要将这些非常细的线材排列一组进行处理,例如将同轴线及相关线材的集合,8-20根单轴线集合为一组排线,对采用极细同轴线的产品,单根加工工艺复杂,产品品质难以保证,而将其集合成排线加工,便于后续开剥、切断、焊接或是打端子,且能保证质量稳定。在传统的生产方法里,传统的切线道具在切线前是上下刀片完全分离的,在生产切线过程中,如果发生一点点细微的偏移,上到片的刀口和下刀片的刀口(刀刃处)就会发生干涉,进而很容易损坏刀片。
[0003]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使其能在切线过程中避免发生上下刀片的刃口发生干涉而损毁刀片,还可以避免因为待切的线材过长而在切线的过程中发生摆动和偏离。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包括:
[0007]固定支架、驱动气缸、驱动齿条、驱动连杆、上刀组、下刀组,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气缸、驱动齿条、驱动连杆、上刀组和下刀组;所述驱动气缸作用于所述驱动齿条,用以带动所述上刀组向下刀组方向运动,所述上刀组位于下刀组的正上方;
[0008]所述上刀组包括:上刀片固定架、上切迹刀、上切断刀、上推渣刀、上搭接刀柱,所述上切迹刀、上切断刀、上推渣刀、上搭接刀柱的非刀口端均固定在刀片固定架上,所述上切迹刀、上切断刀、上推渣刀、上搭接刀柱的刀口端均朝同一方向设置;
[0009]所述下刀组包括:下刀片固定架、下切迹刀、下切断刀、下推渣刀、下搭接刀柱,所述下切迹刀、下切断刀、下推渣刀、下搭接刀柱的非刀口端均固定在刀片固定架下,所述下切迹刀、下切断刀、下推渣刀、下搭接刀柱的刀口端均朝同一方向设置;
[0010]所述上切迹刀的刀口方向正对于下切迹刀的刀口的方向;所述上切断刀的刀口方向正对于下切断刀的刀口方向;所述上搭接刀柱与所述下搭接刀柱一直处于搭接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上滑动连接有修正夹左臂、修正夹右臂,所述修正夹左臂和修正夹右臂正对设置于下刀组的同一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还包括:上拉线气缸、下拉线气缸,所述上拉线气缸固定于上刀片固定架上,所述下拉线气缸固定于下刀片固定架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搭接刀柱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切迹刀、上切断刀和上推渣刀各自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下搭接刀柱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下切迹刀、下切断刀和下推渣刀各自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刀组和下刀组上设置上搭接刀柱和下搭接刀柱,所述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在待切线时,上搭接刀柱和下搭接刀柱就是处于搭接状态,当所述上刀组在驱动齿条的带动下向下刀组运行时(即所述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在切线状态时),所述上搭接刀柱和下搭接刀柱一直处于搭接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因机构不够精准而造成上刀组和下刀组上的刀口在切线过程中刀刃口干涉,而损毁上刀组和下刀组;并且通过设置活动的修正夹左臂和修正夹右臂,用以固定待切线材的位置,防止待切线材摆动偏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9]图4为图1中“上刀组3和下刀组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
[0021]1-固定支架;2-驱动气缸;3-上刀组;4-下刀组;
[0022]5-驱动齿条;6-驱动连杆;7-上拉线气缸;8-下拉线气缸;
[0023]9-修正夹右臂;10-修正夹右臂;
[0024]31-上刀片固定架;32-上切迹刀;33-上切断刀;
[0025]34-上推渣刀;35-上搭接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优选应用于新型电线电缆类全自动设备的生产中,通过配合现有的打端机来实现特殊线材的特殊打端需求。在新型电线电缆类全自动设备的生产中,可以实现待切线材的切线的需求,避免了人工的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新型电线电缆的生产精密度,且可以保护上刀组和下刀组中的各种刀。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包括:
[0030]固定支架1、驱动气缸2、驱动齿条5、驱动连杆6、上刀组3、下刀组4,所述固定支架I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气缸2、驱动齿条5、驱动连杆6、上刀组3和下刀组4 ;所述驱动气缸2作用于所述驱动齿条5,用以带动所述上刀组3向下刀组4方向运动,所述上刀组3位于下刀组4的正上方;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所述驱动齿条5进行工作的部件可以是驱动气缸2,也可以是其他驱动力量使驱动齿条5进行工作。待切的线材通过前序工件送至上刀组3和下刀组4之间,所述驱动气缸2开始运作,驱动所述驱动齿条5进行工作,上刀组3在驱动齿条5的带动下,向下刀组4方向运动,从而达到切线的目的。
[0031]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所述上刀组3包括:上刀片固定架31、上切迹刀32、上切断刀33、上推渣刀35、上搭接刀35柱,所述上切迹刀32、上切断刀33、上推渣刀35、上搭接刀35柱的非刀口端均固定在刀片固定架上,所述上切迹刀32、上切断刀33、上推渣刀35、上搭接刀柱的刀口端均朝同一方向设置。
[0032]所述下刀组4包括:下刀片固定架、下切迹刀、下切断刀、下推渣刀、下搭接刀柱,所述下切迹刀、下切断刀、下推渣刀、下搭接刀柱的非刀口端均固定在刀片固定架下,所述下切迹刀、下切断刀、下推渣刀、下搭接刀柱的刀口端均朝同一方向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下刀组4和上刀组3的结构相同,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是安装位置不同,下刀组4的刀刃口朝上,上刀组3的刀刃口朝下,且两者正对设置。
[0033]所述上切迹刀32的刀口方向正对于下切迹刀的刀口的方向;所述上切断刀33的刀口方向正对于下切断刀的刀口方向;所述上搭接刀35柱与所述下搭接刀柱一直处于搭接状态。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上切迹刀32和下切迹刀的共同作用下,只是在待切的线材上留下痕迹,并没有切断线材,所留下的痕迹用于线材的后续处理;在所述上切断刀33和下切断刀的共同作用下,待切的线材会被切断;所述上推渣刀35和下推渣刀用于推去所述切迹刀和切断刀在切线作业时所留下的线材废料等。所述上搭接刀35柱和下搭接刀柱在此的作用不参与切线作业,在此是为防止在所述上刀组3在向下刀组4运动时,上刀组3上的各种刀片的刃口与下刀组4上的各种刀片的刃口发生干涉,进而避免损坏下刀组4上的各种刀;作为优选,所述上搭接刀35柱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切迹刀32、上切断刀33和上推渣刀35各自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下搭接刀柱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雨所述下切迹刀、下切断刀和下推渣刀各自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上搭接刀35柱和下搭接刀柱一直处于搭接状态,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在切线的过程中,所述上搭接刀35柱和下搭接刀柱一直处于搭接状态,正因为有上搭接刀35柱和下搭接刀柱的搭接,才可以避免上刀组3和下刀组4发生干涉,即使所述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的其他零部件连接得不是很精密,上刀组3在向下刀组4运动时,因为有上搭接柱和下搭接柱的搭接作用,可以使上刀组3较之于下刀组4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也就避免了上刀组3和下刀组4的干涉,从而保护了上刀组3和下刀组4上的各种刀。
[0035]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I上滑动连接有修正夹左臂10、修正夹右臂9,所述修正夹左臂10和修正夹右臂9正对设置于下刀组4的同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当待切的线材比较长时,当待切的线材被其他工件送至所述上刀组3和下刀组4之间时,因为线材的质地一般都较软,一旦线材的长度变长之后,线材极易发生摆动,进而导致待切线材所需切断的部位发生变化,造成切线作业的失败;本实施例特意设置有修正夹左臂10和修正夹右臂9,所述修正夹左臂10和修正夹右臂9是正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I上,且修正夹左臂10和修正夹右臂9可以互相朝对方直线移动,用于调整其相隔的间距,即可以稳定住因过长而导致摆动偏离于原规定位置的待切线材,使待切线材处于正确的位置,进而避免在切线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0036]作为优选,所述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还包括:上拉线气缸7、下拉线气缸8,所述上拉线气缸7固定于上刀片固定架31上,所述下拉线气缸8固定于下刀片固定架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拉线气缸7和下拉线气缸8的作用是将切好后的线材拉出上刀组3和下刀组4的切线处,所述上拉线气缸7沿着下刀组4的一旁向外部拉线材,所述下拉线气缸8沿着下刀组4的另一旁(于上拉线气缸7的拉线方向相反)向外部拉线材。
[0037]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因为部件的线条比较复杂,为了更突出所要说明的部件,所以在说明书附图当中,有些其他的部件省略未画。
[003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刀组3和下刀组4上设置上搭接刀35柱和下搭接刀柱,所述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在待切线时,上搭接刀35柱和下搭接刀柱就是处于搭接状态,当所述上刀组3在驱动齿条5的带动下向下刀组4运行时(即所述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在切线状态时),所述上搭接刀35柱和下搭接刀柱一直处于搭接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因机构不够精准而造成上刀组3和下刀组4上的刀口在切线过程中刀刃口干涉,而损毁上刀组3和下刀组4 ;并且通过设置活动的修正夹左臂10和修正夹右臂9,用以固定待切线材的位置,防止待切线材摆动偏离。
[00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支架、驱动气缸、驱动齿条、驱动连杆、上刀组、下刀组,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气缸、驱动齿条、驱动连杆、上刀组和下刀组;所述驱动气缸作用于所述驱动齿条,用以带动所述上刀组向下刀组方向运动,所述上刀组位于下刀组的正上方; 所述上刀组包括:上刀片固定架、上切迹刀、上切断刀、上推渣刀、上搭接刀柱,所述上切迹刀、上切断刀、上推渣刀、上搭接刀柱的非刀口端均固定在刀片固定架上,所述上切迹刀、上切断刀、上推渣刀、上搭接刀柱的刀口端均朝同一方向设置; 所述下刀组包括:下刀片固定架、下切迹刀、下切断刀、下推渣刀、下搭接刀柱,所述下切迹刀、下切断刀、下推渣刀、下搭接刀柱的非刀口端均固定在刀片固定架下,所述下切迹刀、下切断刀、下推渣刀、下搭接刀柱的刀口端均朝同一方向设置; 所述上切迹刀的刀口方向正对于下切迹刀的刀口的方向;所述上切断刀的刀口方向正对于下切断刀的刀口方向;所述上搭接刀柱与所述下搭接刀柱一直处于搭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滑动连接有修正夹左臂、修正夹右臂,所述修正夹左臂和修正夹右臂正对设置于下刀组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拉线气缸、下拉线气缸,所述上拉线气缸固定于上刀片固定架上,所述下拉线气缸固定于下刀片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线的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搭接刀柱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切迹刀、上切断刀和上推渣刀各自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下搭接刀柱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下切迹刀、下切断刀和下推渣刀各自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文档编号】B21F11/00GK203725671SQ201420106114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0日
【发明者】邓卫优 申请人:邓卫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