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送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47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送锡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送锡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中安装有驱动装置、传动轴、进料送丝导管、送丝从动齿轮组件和出料送丝导管,传动轴上安装有多组与送丝从动齿轮组件中的送丝从动齿轮啮合的送丝主动齿轮,传动轴的轴端安装有滚动轴承以及从动齿轮,壳体的外侧安装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驱动装置连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外安装有齿轮防护罩,壳体上还安装有电容式环形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送锡机构,通过设置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啮合的送丝齿轮实现了对太阳电池片的多工位同时准确送锡,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调整送锡量,且通过设置电容式环形传感器实现了在送锡时的断丝检测功能,因而送锡稳定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多工位送锡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电池片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送锡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电池片生产工艺需要将锡采用超声波焊接在电池背极,电池背极需要同时焊接三条锡带,现有的送锡机构不能实现三工位同时送锡,生产效率较低,且现有的送锡机构送锡不稳定可靠,也不能实时控制送锡量,因而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
[0003]同时,目前的送锡机构当送锡时出现锡丝断裂时,不能及时的检测出来,因此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送锡稳定可靠、送锡量实时可控、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送锡机构,实现了对太阳电池片的多工位同时准确送锡及在送锡的同时具有断丝检测功能。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多工位送锡机构,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中安装有驱动装置、传动轴、进料送丝导管、送丝从动齿轮组件和出料送丝导管,所述的传动轴上安装有多组与送丝从动齿轮组件中的送丝从动齿轮啮合的送丝主动齿轮,传动轴的轴端安装有滚动轴承以及从动齿轮,壳体的外侧安装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外安装有齿轮防护罩,壳体上还安装有电容式环形传感器。
[0007]所述的送丝从动齿轮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设置有两根导杆,所述的导杆上套装有无油衬套,无油衬套上端的导杆上设置有支座,支座与无油衬套之间的导杆上套装有弹簧,支座上设置有齿轮安装座,送丝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安装座上。
[0008]所述的传动轴上安装有三组与送丝从动齿轮组件中的送丝从动齿轮啮合的送丝主动齿轮。
[0009]所述的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送锡机构,通过设置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啮合的送丝齿轮实现了对太阳电池片的多工位同时准确送锡,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调整送锡量,且通过设置电容式环形传感器实现了在送锡时的断丝检测功能。
[0012]同时,锡丝输送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在运动中实现送锡,通过在送丝从动齿轮组件配有两组弹簧以保证锡丝能顺利通过送丝导管。
[0013]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配有电容式环形传感器,当出现断锡丝或锡丝用完的情况时电容式环形传感器就会向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检查或更换锡丝。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三组啮合齿轮实现同时送锡,具有送锡稳定可靠、送锡量实时可控、结构紧凑等特点,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送锡机构结构三维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送锡机构结构截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送锡机构结构截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送锡机构中的送丝从动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I为壳体、2为伺服电机、3为电容式环形传感器、4为主动齿轮、5为从动齿轮、6为齿轮防护罩、7为送丝主动齿轮、8为传动轴、9为进料送丝导管、10为送丝从动齿轮组件、11为出料送丝导管、12为滚动轴承;13为支座、14为送丝从动齿轮、15为轴承、16为弹簧、17为无油衬套、18为导杆、19为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1]参见图1至图3,一种多工位送锡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I中安装有伺服电机2、传动轴8、送丝从动齿轮组件10、进料送丝导管9、和出料送丝导管11,所述的传动轴8上安装有三组与送丝从动齿轮组件10中的送丝从动齿轮14啮合的送丝主动齿轮7,传动轴8轴端安装有滚动轴承12以及从动齿轮5,壳体I的外侧安装有与从动齿轮5啮合的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与伺服电机2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5外安装有齿轮防护罩6,壳体I上还安装有电容式环形传感器3。
[0022]参见图4,所述的送丝从动齿轮组件10包括连接板19,所述的连接板19设置有两根导杆18,所述的导杆18上套装有无油衬套17,无油衬套17上端的导杆18上设置有支座13,支座13与无油衬套17之间的导杆18上套装有弹簧16,支座13上通过设置有齿轮安装座,送丝从动齿轮14通过轴承15安装在齿轮安装座上。
[00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多工位送锡机构为电池片背电极印制机中的一个送锡机构,该机构中的伺服电机2和电容式环形传感器3与电池片背电极印制机的控制系统相连。
[00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5]拉动连接板19在弹簧16的作用下送丝从动齿轮组件10与送丝主动齿轮7脱离啮合状态,手动送丝分别通过电容式环形传感器3、进料送丝导管9及出料送丝导管11,确认锡丝出来后松开连接板19,初始手动送锡丝完成。
[0026]启动电池片背电极印制机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4,与主动齿轮4啮合的从动齿轮5带动传动轴8及三组送丝主动齿轮7,处于送丝主动齿轮7与送丝从动齿轮14之间的锡丝在齿轮的作用下沿着出料送丝导管11输送锡丝。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送锡机构,通过设置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啮合的送丝齿轮实现了对太阳电池片的多工位同时准确送锡,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调整送锡量,且通过设置电容式环形传感器3实现了在送锡时的断丝检测功能。
[0028]锡丝输送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在运动中实现送锡,其中送丝从动齿轮组件配有两组弹簧以保证锡丝能顺利通过送丝导管。
[0029]送锡机构上部配有电容式环形传感器,当出现断锡丝或锡丝用完的情况时电容式环形传感器就会向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检查或更换锡丝。
[0030]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三组啮合齿轮实现同时送锡,具有送锡稳定可靠、送锡量实时可控、结构紧凑等特点,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工位送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I),所述的壳体(I)中安装有驱动装置、传动轴(8)、进料送丝导管(9)、送丝从动齿轮组件(10)和出料送丝导管(11),所述的传动轴(8)上安装有多组与送丝从动齿轮组件(10)中的送丝从动齿轮(14)啮合的送丝主动齿轮(7),传动轴(8)的轴端安装有滚动轴承(12)以及从动齿轮(5),壳体(I)的外侧安装有与从动齿轮(5)啮合的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5)外安装有齿轮防护罩(6),壳体(I)上还安装有电容式环形传感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送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丝从动齿轮组件(10)包括连接板(19),所述的连接板(19)设置有两根导杆(18),所述的导杆(18)上套装有无油衬套(17),无油衬套(17)上端的导杆(18)上设置有支座(13),支座(13)与无油衬套(17)之间的导杆(18)上套装有弹簧(16),支座(13)上设置有齿轮安装座,送丝从动齿轮(14)通过轴承(15)安装在齿轮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送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8)上安装有三组与送丝从动齿轮组件(10)中的送丝从动齿轮(14)啮合的送丝主动齿轮(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送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⑵。
【文档编号】B23K20/26GK204262586SQ201420719951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6日
【发明者】王建新, 李辉, 雷小军, 曾祥超 申请人: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