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77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该设备包括支撑装置、驱动装置、传感器、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对操作人员操作的要求较低,能够大幅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噪音、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同时,该装置具有压力曲线和载荷自动记录功能,便于轴承压装数据管理的管理。
【专利说明】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对轴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铁路机车车辆走行部中,轴承是最为重要和最容易损坏的部件之一,机车车辆 检修时会经常退卸和压装轴承,新造轮对也会进行轴承压装操作。轮对轴承压装和退卸过 程中,若操作不当,将会出现车轴轴颈拉伤问题。目前的铁路轴承压装退卸机基本上采用便 携式液压结构,即小车液压机,通过一套简单的辅助工装配合小车液压机进行轴承压装或 退卸作业。现有压装退卸机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这种设备压装或退卸轴承时,要求手工 调整工装的水平程度,对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有一定的要求,若工装与车轴的平行程度较 差,则会损伤车轴轴颈和轴承内圈;2.此类压装退卸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也不 高;3.由于采用液压系统提供压装力,设备运行时噪声较大;4.该设备使用较长时间后往 往存在泄露液压油的问题,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5.既有的轴承压装退卸机不能记录压装 曲线和压装载荷,不利于轴承压装数据的管理控制和量值溯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 该设备包括:
[0004] 支撑装置;
[0005]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支架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
[0006] 传感器,该传感器分别通过支架与支撑装置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0007] 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该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通过固定支架与传感器固定连接; 和
[0008] 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与驱动装置、传感器和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相连接。
[0009] 进一步地,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包括:
[0010] 连接套筒,该连接套筒水平设置,且该连接套筒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轮对轴承的端 面固定连接;
[0011] 丝杠固定部,该丝杠固定部水平设置,且该丝杠固定部通过螺栓与连接套筒的另 一端固定连接;
[0012] 丝杠驱动部,该丝杠驱动部的内侧与丝杠固定部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且该丝杠 驱动部具有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
[0013] 前退卸压板,该前退卸压板竖直设置在丝杠驱动部的凸起部的远离车轴的一侧;
[0014] 后退卸压板,该后退卸压板竖直设置在轴承后档的远离轮对轴承的一侧;和
[0015] 拉杆,该拉杆水平设置,且该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前退卸压板和后退卸压 板固定连接。
[0016] 进一步地,丝杠固定部与连接套筒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
[0017] 进一步地,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包括:
[0018] 连接套筒,该连接套筒水平设置,且该连接套筒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轮对轴承的端 面固定连接;
[0019] 丝杠固定部,该丝杠固定部水平设置、一端具有凸起部,且该丝杠固定部具有凸起 部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套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20] 丝杠驱动部,该丝杠驱动部的内侧与丝杠固定部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且该丝杠 驱动部具有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和
[0021] 压装套筒,该压装套筒套装在连接套筒、丝杠固定部和丝杆驱动部的外侧,且该压 装套筒与丝杠驱动部和丝杠固定部相接触的部分具有向压装套筒内部凹入的". " 形状的截面,使得丝杠驱动部的所述凸起部可以容纳在该形状的一侧凸起的部分,该形状 的凹入部分与丝杠固定部的凸起部之间有一段距离。
[0022]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包括:
[0023] 机架平板,该机架平板为两块,且驱动装置和传感器分别通过支架与该机架平板 固定连接;和
[0024] 水平调整支架,该水平调整支架为多个,且该水平调整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平 板固定连接。
[0025]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
[0026] 扭矩驱动电机,该扭矩驱动电机通过支架与机架平板固定连接;和
[0027] 扭矩放大器,该扭矩放大器固定设置在机架平板上,且该扭矩放大器一侧通过支 架与扭矩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支架与传感器固定连接。
[0028] 进一步地,传感器包括:位移测试系统和载荷控制系统。
[0029]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包括:
[0030] 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压装退卸专家系统;和
[0031] 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相连接。
[0032] 进一步地,该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还包括小车,支撑装置设置该小车上。
[0033]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对操作人员操作的要求较低,能够 大幅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降低工作噪音、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同时, 该装置具有压力曲线和载荷自动记录功能,便于轴承压装数据管理的管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和特征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清楚呈 现,其中:
[0035]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示意图;
[0036]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退卸过程的示意图;和
[0037]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压装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根据本实用新 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9]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示意图。
[0040]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包括支撑装置、驱动装置、传 感器7、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和控制系统。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该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 其它部件,并且根据待压装退卸的轴承的高度调整其自身高度,从而使丝杠及辅助工装系 统8与待压装退卸的轮对轴承在同一水平面内。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上述支撑装置上,用 于为丝杠及辅助系统8的运动提供驱动力。传感器7分别通过支架与支撑装置、驱动装置 和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相连接,该传感器7设置于驱动装置与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之 间,用于采集并记录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的移动距离及载荷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到控 制系统,便于对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过程中移动和载荷数据的实时管理。丝杠及辅助工装系 统8通过支架与上述传感器7固定连接,该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 下对待压装或退卸的轮对轴承进行压装或退卸操作。控制系统分别与上述驱动装置、传感 器7和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相连接,用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 的压装、退卸过程进行控制,并且,在使用该设备前,工人可以根据待压装退卸轴承的材质 和规格等数据对该控制系统的参数进行设定,例如,根据待压装、退卸的轮对轴承的不同类 型设置丝杠的移动距离及载荷数据,从而达到压装退卸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0041]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退卸过程的示意图。其 中,10是丝杠驱动部,11是丝杠固定部,12是前退卸压板,16是后退卸压板,13是连接套筒, 14是拉杆,18是轮对轴承,20是轴承后档。
[0042] 下面参照图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退卸操作中 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0043] 参见图2可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丝杠及辅助工 装系统包括连接套筒13、丝杠固定部11、丝杠驱动部10、前退卸压板12、后退卸压板16和 拉杆14。
[0044] 连接套筒13水平设置,且一端通过螺栓与轮对轴承18的一个端面相连接,另一端 通过螺栓与丝杠固定部11固定连接。轮对轴承18退卸过程中,连接套筒13与丝杠固定部 11共同承受压力,并与轴承后档20、后退卸压板16、拉杆14、前退卸压板12组成力的闭合 回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丝杠固定部11的长度不宜过长,所以 在轮对轴承18的端面与丝杠固定部11之间设置连接套筒13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调整各 部件的相对位置。
[0045] 如图2所示,丝杠固定部11水平设置,且该丝杠固定部1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 套筒13的另一端(即左端)相连接,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将丝杠固定部11与连接套筒13 连接在一起,不会发生二者连接断开的情况,可以保证退卸过程安全进行。
[0046] 丝杠驱动部10的内侧与丝杠固定部11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并且该丝杠驱动部 10具有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优选地,如图2所示,该凸起部设置在丝杠驱动部10的靠近连 接套筒13的一端。当控制系统发出退卸指令时,丝杠驱动部10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 沿着丝杠固定部11相对于轮对轴承18相对于车轴向左移动,从而带动前退卸压板12、拉杆 14和后退卸压板16相对于车轴水平向左运动,完成对轮对轴承18的退卸动作。
[0047] 如图2所示,前退卸压板12竖直设置在丝杠驱动部10的凸起部的左侧(即远离 轮对轴承18的一侧),从而使得该前退卸压板12可以在丝杠驱动部10的带动下相对于车 轴向左运动;同时,该前退卸压板12竖直设置,可以通过拉杆14与后退卸压板16相连接, 从而,前退卸压板12、拉杆14和后退卸压板16形成一个传动系统。
[0048]后退卸压板16竖直设置在轴承后档20的右侧(即远离轮对轴承18的一侧)。该 后退卸压板16竖直设置,通过拉杆14与前退卸压板12相连接,从而三者形成传动系统;同 时,将该后退卸压板16设置在轴承后档20的远离轮对轴承18的一侧,使后退卸压板16、拉 杆14和前退卸压板12形成的传动系统在丝杠驱动部10的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相对于 车轴向左运动,从而推动轴承后档20相对于车轴向左移动,进而推动轮对轴承18相对于车 轴向左移动,实现轮对轴承的退卸动作。
[0049] 拉杆14水平设置,该拉杆1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前退卸压板12和后退卸压板 16固定连接,使得前退卸压板12通过拉杆14拉动后退卸压板16相对于车轴向左移动。
[0050] 进一步地,丝杠固定部11与连接套筒13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凸 起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凸起部设置在丝杠固定部11的右端(即靠近连接套筒 13的一端);同时,用于连接丝杠固定部11与连接套筒13的螺栓设置在该凸起部上。丝杠 固定部11的右端设置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可以扩大丝杠固定部11与连接套筒13的接触 面积,使连接套筒13受力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方便螺栓的拆装。
[0051]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压装过程示意图。其 中,10是丝杠驱动部,11是丝杠固定部,13是连接套筒,17是压装套筒,18是轮对轴承,19 是轴承内圈,20是轴承后档。
[0052] 下面参照图3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压装操作中 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0053] 由图3可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丝杠及辅助工装 系统包括连接套筒13、丝杠固定部11、丝杠驱动部10和压装套筒17。
[0054] 连接套筒13水平设置,且一端通过螺栓与轮对轴承18的一个端面相连接。轮对 轴承18压装过程中,连接套筒13与丝杠固定部11共同承受拉力,并与轮对轴承18、轴承内 圈19、压装套筒17组成力的闭合回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丝杠 固定部11的长度不宜过长,所以在轮对轴承18的断面与丝杠固定部11之间设置连接套筒 13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调整各部件的相对位置。
[0055] 丝杠固定部11水平设置,且其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套筒13的另一端(即连接套 筒13的远离轮对轴承18的一端)相连接,如图3所示,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将丝杠固定 部11与连接套筒13连接在一起,不会发生二者连接断开的情况,可以保证退卸过程安全进 行。优选地,丝杠固定部11与连接套筒13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如 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凸起部设置在丝杠固定部11的右端(即靠近连接套筒13的一 端);同时,用于连接丝杠固定部11与连接套筒13的螺栓设置在该凸起部上。丝杠固定部 11的右端设置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可以扩大丝杠固定部11与连接套筒13的接触面积,使 连接套筒13受力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方便螺栓的拆装。
[0056] 丝杠驱动部10的内侧与所述丝杠固定部11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具有在竖 直方向上的凸起部,优选地,如图3所示,该凸起部设置在丝杠驱动部10的靠近连接套筒13 的一端。当控制系统发出退卸指令时,丝杠驱动部10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着丝杠固 定部11相对于车轴向右移动,从而推动压装套筒17和轴承内圈19相对于车轴水平向右运 动,完成对轮对轴承18的压装操作。
[0057]压装套筒17套装在连接套筒13、丝杠固定部11和丝杆驱动部10的外侧,并且该 压装套筒17与丝杠驱动部10、丝杠固定部11相接触的部分具有向压粧套筒17内部凹入的 " ............................................形状的截面,使得丝杠驱动部10的凸起部可以容纳在该形状的一侧的凸起部 分,从而使得丝杠驱动部10在驱动装置的推动下通过其凸起部推动该压装套筒17相对于 车轴向右移动,压装套筒17进一步推动轴承内圈19端面相对于车轴向右移动,完成轮对轴 承的压装操作。同时该" _i一"形状的向压装套筒17内部凹入的部分与丝杠固定部 11的凸起部之间有一段距离,该距离大于或者等于轮对轴承18需要压装的距离。
[0058] 参照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其中1是小车, 2是机架平板,3是大扭矩驱动电机,4是控制器,5是扭矩放大器,6是水平调整支架,7是传 感器,8是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9是控制面板。
[0059]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支撑装置包括机架 平板2和水平调整支架6。其中,机架平板2为两块,该两块机架平板2为上下设置,上述驱 动装置和传感器分别通过支架设置在上侧的机架平板2上,从而可以通过调整上侧机架平 板2的高度来调整驱动装置和传感器7的高度,进一步调整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的高度, 达到了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目的;水平调整支架6为多个,并且其长度可以调整,该多个水 平调整支架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块机架平板2上,用于在两块机架平板2之间起支 撑作用,通过调整水平调整支架6的长度可以达到调整上侧机架平板2高度的效果。
[0060]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驱动装置包括扭矩 驱动电机3和扭矩放大器5。其中,扭矩驱动电机3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机架平板2上,为 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的运动提供扭矩,完成压装和退卸动作。扭矩放大器5设置在机架 平板2上,并且与扭矩驱动电机3、传感器7和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相连接,该扭矩放大 器5可以将扭矩驱动电机3提供的扭矩放大,并且将该放大后的扭矩提供给丝杠及辅助工 装系统8,完成压装和退卸动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通过扭矩驱动 电机3和扭矩放大器5驱动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完成对轮对轴承18的压装和退卸操作,具 有噪音低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传统液压机因液压泄露而造成工作环境污染的危险。
[0061]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传感器7分别通过 支架与扭矩放大器5和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相连接,该传感器7包括位移测试系统和载 荷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其中,位移测试系统可以实时检测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在驱 动装置的驱动下发生的移动距离,并将该数据传送至控制系统;载荷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感 知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8的压力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至控制系统。通过对压装和退卸过 程中的移动距离和载荷数据的实时监测,使得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轮对轴承的压装和退 卸动作,提高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的要求,同时降低了压装退卸过 程中对轮对轴承损坏的概率。
[0062]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 器4和控制面板9。
[0063]控制器4设置在机架平板2上,包括压装退卸专家系统,用于按照操作人员的控制 进行压装和退卸操作,同时接收传感器7传送的位移和载荷数据信号,根据该信号对压装 和退卸动作进行实时控制,若压装或退卸的驱动力超过操作人员事先设定的参数,则输出 相应的提示信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记录。其中,操作 人员事先设定的参数是根据待压装退卸轮对轴承的材质、规格选择的。压装退卸过程中,保 证压装退卸载荷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轴劲拉伤的概率。
[0064] 需要明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中的压装退卸专家系统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操作流程采用通常编程方式可以得到的。
[0065] 控制面板9可以与控制器通讯。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对控制器进行控制,控制 器将压装退卸的实时数据通过控制面板反馈给操作人员。本实用新型实时例中所采用的控 制面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的任何可以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控制面板。
[0066]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压装退卸设备安放在小车1上,从而便于 移动轮对压装退卸设备。
[0067]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压装退卸设备的压装操作过程如下:将装载有轮对 压装退卸设备的小车推到待压装或退卸的轮对轴承旁边;操作人员根据轮对轴承的材质和 规格设置压装的移动距离和载荷参数;将丝杆固定部11与连接套筒13连接,连接套筒13 与轮对轴承18的端面连接,将压装套筒17与连接套筒13、丝杠固定部11相连接;连接完成 后,工作人员控制设备发出压装指令,扭矩驱动电机3和扭矩放大器5为丝杠驱动部10提 供驱动力,丝杠驱动部10推动压装套筒17相对于车轴向右移动;压装套筒17推动轴承内 圈19的端面相对于车轴向右移动,实现轮对轴承18压装动作。
[006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压装退卸设备的退卸操作过程如下:将装载有轮对 压装退卸设备的小车推到待压装或退卸的轮对轴承旁边;操作人员根据轮对轴承的材质和 规格设置退卸移动距离和载荷参数;连接丝杠固定部11和连接套筒13,连接连接套筒13 和轮对轴承18的端面;在轴承后档20的右侧安装后退卸压板16,在丝杆驱动部10的凸起 部的左侧安装前退卸压板12 ;用拉杆14将前退卸压板12与后退卸压板16连接;操作人员 控制设备发出退卸指令,扭矩驱动电机3和扭矩放大器5为丝杠驱动部10提供驱动力,丝 杠驱动部10带动前退卸压板12相对于车轴向左移动,前退卸压板12通过拉板14带动后 退卸压板16相对于车轴向左移动;后退卸压板16推动轴承后档20,进而推动轮对轴承18 相对于车轴向左移动,实现轮对轴承18的退卸动作。
[0069] 尽管对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 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改变,其范围在权利要求书以及其等 同物中进行了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包括: 支撑装置;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支架与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分别通过支架与所述支撑装置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所述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通过支架与所述传感器固定相连接; 和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装置、传感器和丝杠及辅助工装系统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及辅助工装 系统包括: 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水平设置,且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轮对轴承的端 面固定连接; 丝杠固定部,所述丝杠固定部水平设置,且所述丝杠固定部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套筒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丝杠驱动部,所述丝杠驱动部的内侧与所述丝杠固定部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 丝杠驱动部具有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 前退卸压板,所述前退卸压板竖直设置在所述丝杠驱动部的所述凸起部的远离车轴的 一侧; 后退卸压板,所述后退卸压板竖直设置在轴承后档的远离轮对轴承的一侧;和 拉杆,所述拉杆水平设置,且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前退卸压板和后退 卸压板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固定部与所 述连接套筒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及辅助工装 系统包括: 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水平设置,且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轮对轴承的端 面固定连接; 丝杠固定部,所述丝杠固定部水平设置、一端具有凸起部,且所述丝杠固定部具有凸起 部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套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丝杠驱动部,所述丝杠驱动部的内侧与所述丝杠固定部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 丝杠驱动部具有竖直方向上的凸起部;和 压装套筒,所述压装套筒套装在所述连接套筒、丝杠固定部和丝杆驱动部的外侧,且所 述压装套筒与所述丝杠驱动部和所述丝杠固定部相接触的部分具有向所述压装套筒内部 凹入的". "形状的截面,使得所述丝杠驱动部的所述凸起部可以容纳在所述形状的 一侧凸起的部分,所述形状的凹入部分与所述丝杠固定部的凸起部之间有一段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机架平板,所述机架平板为两块,且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传感器分别通过支架与所述 机架平板固定连接;和 水平调整支架,所述水平调整支架为多个,且所述水平调整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 架平板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扭矩驱动电机,所述扭矩驱动电机通过支架与所述机架平板固定连接;和 扭矩放大器,所述扭矩放大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平板上,且所述扭矩放大器一侧通 过支架与所述扭矩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支架与所述传感器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位移 测试系统和载荷控制系统。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压装退卸专家系统;和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退卸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车,所述支撑 装置设置所述小车上。
【文档编号】B23P19/02GK204248359SQ20142073862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张斌, 付秀琴, 张弘, 张澎湃, 丛韬, 张关震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