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车制动带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130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绞车制动带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绞车零部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绞车制动带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绞车具有以下特点:通用性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起重大、使用转移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还可作现代化电控自动作业线的配套设备。有0.5吨~350吨,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其中高于20吨的为大吨位绞车,绞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绞车主要技术指标有额定负载、支持负载、绳速、容绳量等。绞车主要用途:一是作为提升设备,用于矿井提升、凿井提升及悬吊(升降)凿井设备设施,即沿井筒提升矿石、废(矸)石、升降人员、下放材料、工具和设备等;二是作为运搬设备,用于井下调度运输矿石(矿车),采场耙矿(渣)或充填、撤除立柱等。

目前,在绞车的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对于制动带的加工,传统的加工方式是现根据需要设计周长,然后再采用卷板机卷板后,再进行焊接。但是,这种加工方式,在设计时,为一标准的圆形,但是经过卷板机卷板以及焊接工序加工后,实际加工出的制动带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圆形,存在着偏差,圆度并不能与绞车的制动盘很好的匹配,影响其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绞车制动带加工方法,能够保证加工出圆度与制动盘匹配的制动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绞车制动带加工方法,其创新点在于:该加工方法为在制动带初步加工成型后利用专用加工工装对制动带进行找正定位后进行二次加工。

进一步的,步骤具体为:

a)制动带初加工:首先,根据绞车的制动盘的周长计算出需要的制动带的周长,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周长裁切出对应的长度,并利用卷板机卷板后焊接,初步形成一制动带,且此时成型的制动带的内壁的直径比计算出的实际需要的制动带内壁的直径小1-2mm;

b)制动带定位:利用专用加工工装对制动带进行找正,所述加工工装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呈圆盘状,在底板的上端安装有一工装圈,该工装圈与制动盘相对应,一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安装在底板的上端,并对制动带进行压紧,将初加工好的制动带置于工装圈的内壁,并使得制动带的外壁贴合工装圈的内壁,然后利用压紧单元将制动带压紧固定;

c)制动带二次加工:将定位压紧好的制动带及加工工装安装于立车上,并利用刀具将除成型的制动带内壁的1-2mm的余量车掉,从而最终形成实际计算所需要的制动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在制动带的外壁贴合工装圈的内壁时,若制动带与工装圈之间存在间隙,则在制动带与工装圈之间填充等厚的钢片,保证两者之间的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圈呈圆环状,在工装圈上具有一容制动带的两个端部伸出的缺口,同时在工装圈上位于缺口相对的一侧具有一凸起,在该凸起的内侧壁具有一与制动带锁紧块嵌入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单元包括数个沿着工装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工装圈外侧的压板,所述压板的尾端通过垫管安装在底板上,且压板与垫管之间活动连接,压板的前端延伸至工装圈的内腔中,所述压板的中部位置通过双头螺杆与底板相固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本发明中的加工方法对制动带进行加工时,初步成型的制动带留有一定余量,再利用专用工装对制动带进行装夹定位,最后再利用立车将初成型的制动带的余量车掉,这样使得在进行卷板、焊接时产生的误差利用留有的余量进行抵消,采用这种二次加工的方式,能够很好的保证加工的制动带的内壁的圆度与制动盘贴合。

在利用工装对制动带进行装夹时,通过工装圈模拟制动带的安装后的形态,并通过凹槽与制动带锁紧块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只需一次找正即可对制动带进行多次装夹加工。

在将制动带放入工装圈进行压紧前,如工装圈的内壁与制动带之间存有间隙,可通过等厚钢片塞在工装圈与制动带之间,保证制动带的夹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绞车制动带加工工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绞车制动带加工工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发明中绞车制动带加工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具体实现:

第一步,制动带初加工:首先,根据绞车的制动盘的周长计算出需要的制动带的周长,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周长裁切出对应的长度,并利用卷板机卷板后焊接,初步形成一制动带,且此时成型的制动带的内壁的直径比计算出的实际需要的制动带内壁的直径小1-2mm。

第二步,制动带定位:利用专用加工工装对制动带进行找正。

如图1、图2所示,加工工装包括一底板1,该底板1呈圆盘状,在底板的上端安装有一工装圈2,该工装圈2与安装制动带3的制动盘相对应。

工装圈2呈圆环状,在工装圈2上具有一容制动带3的两个端部伸出的缺口4,同时在工装圈2上位于缺口相对的一侧具有一凸起5,在该凸起5的内侧壁具有一与制动带锁紧块6嵌入的凹槽7。

一压紧单元,该压紧单元安装在底板1的上端,并对制动带3进行压紧。

压紧单元包括数个沿着工装圈2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工装圈外侧的压板8,压板8的尾端通过垫管9安装在底板1上,且压板8与垫管9之间活动连接,压板8的前端延伸至工装圈2的内腔中,压板8的中部位置通过双头螺杆与底板1相固定,同时在底板1上具有与双头螺杆10相一一对应的螺纹盲孔,在压板8上具有与双头螺杆10相一一对应的螺纹通孔。

在压板8与制动带3之间设有钢片,在压板8压紧制动带3时,如压板8与制动带3之间存有间隙,可通过等厚钢片塞在压板8与制动带3之间,保证制动带3的夹紧。

将第一步中初步成型后的制动带3放入工装圈2内,并将制动带3的锁紧块6的工装圈2的凹槽7内,从而实现对会自动带3的找正定位,然后将各个压板8的前端置于制动带3的上端后,再通过各个双头螺杆10将压板8锁紧固定,从而完成制动带3的装夹。

第三步,制动带二次加工:将定位压紧好的制动带及加工工装安装于立车上,并利用刀具将除成型的制动带内壁的1-2mm的余量车掉,从而最终形成实际计算所需要的制动带。

利用本发明中的加工方法对制动带进行加工时,初步成型的制动带留有一定余量,再利用专用工装对制动带进行装夹定位,最后再利用立车将初成型的制动带的余量车掉,这样使得在进行卷板、焊接时产生的误差利用留有的余量进行抵消,采用这种二次加工的方式,能够很好的保证加工的制动带的内壁的圆度与制动盘贴合。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