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罐机中的自动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698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制罐机中的自动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一种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定位穹顶部形成器组件,使得往复式冲击装置在冲击装置的返回行程期间与冲模包基本上同中心地对准,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在往复运动期间检测冲击装置的位置并且使穹顶部形成器组件动态地运动。



背景技术:

通常,铝可以设计为铝片材,由该铝片材切割成圆形坯体。该坯体形成为具有底部和悬置侧壁的“杯状物”。该杯状物被进给到制罐机中,该制罐机使杯状物穿过额外的圆形冲模,该圆形冲模使杯状物变薄和变长。也就是,杯状物设置在冲头的前部中,该冲头安装在长形冲击装置上。冲击装置被构造成用以往复运动并且使杯状物穿过圆形冲模,该圆形冲模(重新)拉延和熨平该杯状物。也就是,在冲击装置的每个向前行程中,杯状物穿过圆形冲模,该圆形冲模使杯状物进一步形成为罐本体。在返回行程中,现在为长形的罐本体从冲击装置上移除,新的杯状物设置到该冲击装置上。在额外的整理操作(例如修剪、洗涤、印刷等)之后,罐本体被送到填充机,该填充机将罐填充有产品。然后顶部联接到且密封罐本体,由此完成罐的形成。

更具体地,制罐机中的冲模包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冲模,每个冲模具有大致圆形开口。每个冲模开口稍稍小于下一个相邻的上游冲模。因此,当冲头通过第一冲模、再拉延冲模拉延杯状物时,铝制杯状物在大致圆柱形冲头上变形。因为冲模包中后续冲模的开口具有较小的内径,即较小的开口,所以随着冲击装置使铝运动穿过冲模包的其余部分,铝制杯状物变薄。冲头和再拉延冲模之间的间距通常小于大约0.010英寸,并且在最后一个熨平冲模中小于大约0.004英寸。在罐已经移动穿过最后一个冲模之后,杯状物的底部和侧壁具有期望的厚度;其它所需的变形仅仅为将杯状物的底部成形为向内延伸的穹顶部。

也就是,冲头的远侧端部是凹的。冲击装置的最大延伸处是“穹顶部形成器”。穹顶部形成器具有大致凸的穹顶部和成形的周边。当冲击装置到达其最大延伸时,罐本体的底部接合穹顶部形成器,并且变形为穹顶部,罐本体的底部周边按照需要成形;通常向内倾斜,以增大罐本体的强度且允许所得到的罐能够堆放。当冲击装置收回时,罐本体接下来通过将空气注入到冲击装置的中心而从冲头的端部退下。空气从冲头的端部出来,并且断开从冲头松动的罐本体。通常,还具有机械脱模机,其防止罐本体在冲头通过工具包缩回时继续停留在冲头上。冲击装置通过冲模包而缩回,新的杯状物设置在冲头上,重复该循环。

冲击装置和冲模包通常大致水平地定向。然而,这种定向使得冲头可能磨损和撕裂。也就是,冲模包中的冲模必须分隔开,以使得杯状物能够正确地变形。这意味着,冲击装置必须水平地延伸穿过整个冲模包;距离在任何地方可能为从18到30英寸。这也是制罐机的行程长度。这意味着,冲击装置必须是悬臂。已知的是,即使非常刚性的构件支撑为悬臂,其也将在远侧端部处下垂。虽然这种下垂对于静止构件而言通常不是问题,但是下垂对于冲头与冲模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大约0.004英寸的穿过冲模的往复式冲击装置而言则存在问题。通常,穹顶部形成器与冲头静态地对准,以便补偿该下垂,然而这种对准对于机器中的冲击装置的动态特征而言是不恰当的。另外,还存在其它因素可能导致冲头不会相对于机器中心线同中心地运行。因此,由于下垂和其它原因,冲击装置可能不与圆形冲模同中心,也就是冲击装置靠近或接触冲模的下部部分。随时间推移,冲头和冲模之间的接触使得两者中的任一个损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必须更换损坏的部分。此外,因为这是耗时的过程,并且因为典型的罐成形机每小时生产超过15,000个罐,所以不对准的冲击装置是不利的。也就是,如果冲击装置不对准,那么不太可能制造任何罐。冲击装置应当对准机器的中心线(水平地和竖向地)。

冲击装置的位置还受穹顶部形成器的位置影响。也就是,冲击装置与穹顶部形成器接合,并且如果穹顶部形成器没有正确地对准,那么将使得冲击装置振动或以其它方式不能与冲模包对准。考虑到冲头和冲模之间的窄间距,即使轻微的不对准或轻微的振动,也将导致冲头接触冲模。通常,穹顶部形成器安装在可调节的组件上。在使用罐成形机之前,并且作为常规维护的一部分,穹顶部形成器与冲击装置手动地对准。也就是,冲击装置放置在其最大延伸处或附近,并且穹顶部形成器与冲头对准。然而,这种方法没有解决由于冲头与冲模接触而导致的冲头上的非正常磨损的问题。也就是,冲击装置/冲头在静止时的位置可能与冲击装置/冲头在运动时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上述已知的用于将冲头与冲模组件对准的系统和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是已知的系统和方法没有检测冲头在运动时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装置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在冲头缩回到往复式冲击装置上的工具包中时确定冲头的位置,并且允许穹顶部形成器自动地重新定位。该系统包括冲头位置传感器组件、控制系统和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冲头位置传感器组件绕冲击装置定位,优选地定位在最后一个冲模的穹顶部形成器侧处。在该位置处,冲头位置传感器组件可以确定冲头在其在返回行程期间进入工具包时的位置。控制系统接收来自冲头位置传感器组件的数据,如果冲头在返回行程时没有与工具包大致同中心地对准,那么向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发送信号以重新定位穹顶部形成器。该过程可以重复,直到冲头在返回行程时沿着与工具包基本上对准的路径行进。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从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可以获得本发明的完整理解,其中:

图1为罐成形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为罐成形机的详细等轴测端视图。

图3为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4为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5为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6A-6H为图5所示的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系统的不同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此所用的,“目标位置”是穹顶部形成器本体中心相对于冲头的选择的位置。该位置被选择成用以使得冲头在返回行程期间与工具包同中心。该位置可以与或者可以不与冲击装置的轴线或者工具包的轴线对准。

如在此所用的,“动态地定位”指的是根据冲头运动时获得的测量值将穹顶部形成器相对于冲头定位。这将包括在冲头运动时以及在冲头不运动时调节穹顶部形成器,只要在冲头运动时获得测量值。

如在此所用的,“主动地定位”指的是当冲头运动时将穹顶部形成器相对于冲头定位。

如在此所用的,“联接”意味着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之间的连接,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只要发生连接即可。仅仅通过重力作用靠在另一个对象上的对象不是“联接”到下方的对象,除非上方的对象以其它的方式基本上保持就位。也就是,例如,桌子上的书并不是联接到桌子,但是粘接到桌子上的书是联接到桌子的。

如在此所用的,“直接地联接”意味着两个元件彼此直接接触。

如在此所用的,“固定地联接”或“固定”意味着两个部件联接以成一体地运动,同时相对于彼此保持恒定的定向。固定的部件可以是或可以不是直接联接的。

如在此所用的,词语“一体的”指的是部件形成为单个零件或单元。也就是,包括单独地形成然后联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单元的多个零件的部件不是“一体的”部件或本体。

如在此所用的,“相关联”指的是认定的部件彼此相关、彼此接触和/或彼此相互作用。例如,汽车具有四个轮胎和四个轮毂,每个轮毂与特定的轮胎“相关联”。

如在此所用的,在参考齿轮或具有齿的其它部件时,“接合”指的是齿轮的齿彼此相互配合,并且一个齿轮的旋转同样还引起另一个齿轮的旋转。

如图1示意性地所示,制罐机或罐成形机10包括操作机构12、冲击装置14、冲模组件16和穹顶部形成器组件18,该操作机构被构造成提供周期性和/或往复运动。冲击装置14具有长形的、大致圆形的本体19,该本体具有近侧端部22、远侧端部24和纵向轴线26。冲头20设置在冲击装置本体的远侧端部24处或设置在该远侧端部上。冲头20为大致圆柱形本体,具有凹的远侧端部,该远侧端部可以成形为对应于如下所述的穹顶部形成器组件腔体44。冲击装置本体近侧端部22联接到操作机构12。操作机构12提供冲击装置本体19的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使得冲击装置本体19并且由此使得冲头20沿着其纵向轴线26来回地运动。也就是,冲头20被构造成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冲头20通过冲模组件16大致水平地延伸和运动。

冲模组件16包括至少一个(图中示出了三个)冲模30,(每个)冲模中具有开口32。第一冲模30A(最靠近操作机构12的冲模30)中的开口32稍稍大于第二(中间,如图所示)冲模30B中的开口32。第二冲模30B中的开口32稍稍大于第三(最远离操作机构12)冲模30C中的开口32。也就是,第一冲模30A中的开口32具有的半径为大约0.010英寸,大于冲头20的半径,第二冲模30B中的开口32具有的半径为大约0.007英寸,大于冲头20的半径,并且第三冲模30C中的开口32具有的半径为大约0.004英寸,大于冲头20的半径。冲模组件开口32沿着共同的轴线34设置。冲模组件的轴线34与冲击装置本体的纵向轴线26大致对准。

在这种构造中,罐成形机10被构造成用以将杯状物转换为罐本体,该罐本体可以具有增加的顶部,从而形成罐。通常当冲头20处于缩回位置时,杯状物设置在冲头20上。当冲头20通过冲模组件16推动铝盘时,杯状物变薄并且延展到期望长度和壁厚。长形杯状物是罐本体。

穹顶部形成器组件18设置在冲击装置本体19的行程的末端处。穹顶部形成器组件18包括穹顶部形成器冲模40和可动安装组件62(以下讨论)。穹顶部形成器冲模40是本体42,该本体42具有限定了穹顶部46的腔体44。穹顶部形成器本体的腔体44可以包括被构造成用以形成杯状物的底部的其它特征。穹顶部46的中心与冲击装置本体的纵向轴线26大致对准。在这种构造中,当冲击装置本体19处于其最大延伸时,通过冲头20进入穹顶部形成器本体腔体44而成形杯状物的底部(杯状物的在冲头20之上延伸的部分)。也就是,杯状物底部变成向上延伸的穹顶部46。在形成穹顶部46之后,冲击装置本体19开始行程的向后部分。罐脱模机(未示出)设置在第三冲模30C的外表面上。罐脱模机将罐本体从冲头20移除。因此,在冲头20和冲模30A、30B、30C之间没有杯状物或其它材料的情况下,冲头20向后行进。

在这种构造中,冲头20可能与冲模30A、30B、30C接触,从而导致冲头20和/或冲模30A、30B、30C损坏。为了防止或减少这种损坏,有利的是,使得冲击装置本体的纵向轴线26和冲模的轴线34基本上对准。也就是,冲头20不应当振动或下垂。设置在冲击装置本体的远侧端部24上的冲头20易于下垂,原因是其是悬臂本体。此外,如果穹顶部46没有与冲击装置本体的纵向轴线26对准,那么冲头20在进入穹顶部形成器腔体44时可能偏离与冲模轴线34的对准,然后在离开穹顶部形成器腔体44时快速地返回即卡扣以进行对准。这种动作可能引起冲头20的振动。虽然由振动引起的下垂和不对准的量较小,但是冲头20和冲模开口32之间的公差足够小,而使得任何下垂或振动可能引起冲头20和冲模开口32之间的接触。

穹顶部定位系统50被构造成用以减小冲头20和冲模组件16之间的接触量。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系统50包括冲头位置传感器组件52、控制系统54和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冲头位置传感器组件52被构造成用以确定冲头20的移动构造。也就是,移动冲击装置本体19和其上设置的冲头20可能不会以与静止的冲击装置本体19相同的方式下垂,和/或移动冲击装置本体19可能出现振动。因此,冲头位置传感器组件52被构造成用以确定在冲击装置本体19的返回行程期间在冲头进入冲模组件16时冲头20的移动构造。因此,冲头位置传感器组件52优选地设置在第三冲模30C处,更优选地,包括多个传感器59,这些传感器优选地为感应式近程传感器,被构造成用以提供与冲头20到传感器59的距离成比例的输出信号,这些传感器绕第三冲模30C中的开口32的外侧设置,如图2所示。传感器59确定冲头20的位置,并且更优选地,确定在冲头20的返回行程期间冲击装置本体的远侧端部24位置。冲头位置传感器组件52被构造成用以将测量值转换为电子数据,电子数据提供为“冲头移动构造信号”。也就是,冲头移动构造信号包括表示冲头20移动构造的数据。

如图1和3示意性地示出,控制系统54利用可编程逻辑电路(PLC)和保存的算法来分析冲头移动构造信号并提供穹顶部形成器目标位置信号。也就是,控制系统54经由其编程而被构造成用以将移动冲头20的位置与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具体位置关联。基于返回行程期间冲头20的位置,控制系统54可以确定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位置。控制系统54还被构造成用以确定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目标位置,以便在返回行程期间将冲头20置于特定位置处。冲头20的特定位置优选地是以基本上同中心的关系进入冲模组件16,也就是使得冲击装置本体的纵向轴线26和冲模组件的轴线34基本上对准。因此,控制系统54被构造成用以根据冲头移动构造信号确定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当前位置,并且进一步构造成用以计算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目标位置,以便以与冲模开口32基本上同中心的关系放置冲头20。表示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目标位置的数据结合到“穹顶部形成器目标位置信号”中。

穹顶部形成器目标位置信号被提供到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被构造成用以支撑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还被构造成用以在保持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在一平面中的定向的同时进行平移即移动,该平面与冲击装置本体的纵向轴线26基本上垂直地延伸。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包括固定安装件60、可动安装组件62和驱动组件64。固定安装件60被构造成用以保持其相对于冲模组件16的定位,并且如图所示,可以联接到该冲模组件。可动安装组件62被构造成用以支撑具有面向冲头20的腔体44的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此外,可动安装组件62包括安装座组件,该安装座组件具有第一表面70和第二表面72,第一和第二表面70、72为接合表面。也就是,第一和第二表面70、72被构造成由驱动组件64接合。如下所述,接合表面可以是联接件,或者如在优选实施例中,接合表面可以是有齿的表面。驱动组件64包括第一马达80、第二马达82、第一接合装置84和第二接合装置86。每个马达80、82具有旋转输出轴81、83,每个接合装置84、86联接到相关联的马达输出轴81、83,并且被构造成用以接合相关联的接合表面70、72。驱动组件64可以包括PLC或类似装置,被构造成用以控制马达80、82。或者,马达80、82可以被构造成用以经由信号直接从控制系统54接收命令。

控制系统54还包括位置追踪组件90。位置追踪组件90被构造成用以当可动安装组件62移动时追踪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位置。通过设置在固定安装件60和可动安装组件62之间的位置传感器(未示出),或者通过追踪马达输出轴81、83的位置的传感器59,或者通过任何其它已知的装置和相关联的方式,可以光学地进行追踪。位置追踪组件90提供穹顶部形成器位置信号,其中该穹顶部形成器位置信号包括表示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当前位置的数据。穹顶部形成器位置信号被传递到控制系统54。控制系统54还被构造成用以比较穹顶部形成器目标位置信号和穹顶部形成器位置信号,也就是,控制系统54被构造成用以将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实际位置与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目标位置进行比较,并且继续致动驱动组件64,直到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处于目标位置。也就是,控制系统54被构造成用以接收穹顶部形成器位置信号,并且当所述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设置在目标位置中时止动驱动组件64。

在一个实施例中,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是在与冲击装置纵向轴线26大致垂直的平面中延伸的板,并且被构造成在其自身的平面中平移。也就是,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包括一个或多个平面构件(图中示出了两个)100A、100B,平面构件具有至少两个表面102、104,平面构件的至少两个表面102、104是第一和第二表面70、72。优选地,具有两个彼此可动地联接的平面构件100。例如,最靠近固定安装件60的内部平面构件100A可以包括大致竖向凹槽(未示出),外部平面构件100B可以具有与该凹槽对应的舌状物(未示出)。

平面构件的至少两个表面102、104优选地是两个垂直的表面,例如但不限于在矩形板上的两个侧表面。第一和第二马达驱动输出轴81、83各自具有螺纹远侧端部106、108。第一和第二接合装置84、86中的每个均为千斤顶螺杆110、112,每个千斤顶螺杆具有螺纹孔114、115和远侧端部106、108,螺纹孔被构造成用以接合第一或第二驱动轴81、83中的一个,所述远侧端部被构造成用以联接到第一或第二表面102、104中的一个。也就是,千斤顶螺杆110、112可以具有被构造成联接到平面构件100的托架120、122或类似装置。第一千斤顶螺杆110通过其螺纹孔114螺纹联接到第一马达驱动轴81。第二千斤顶螺杆112通过其螺纹孔116螺纹联接到第二马达驱动轴83。第一千斤顶螺杆托架120联接到平面构件的第一表面102。第二千斤顶螺杆托架122联接到平面构件的第二表面104。在这种构造中,第一马达80的致动使得第一千斤顶螺杆110相对于第一驱动轴81延伸或缩回,由此使得内部平面构件100A沿着第一轴线移动。此外,第二马达82的致动使得第二千斤顶螺杆112相对于第二驱动轴83延伸或缩回,由此使得外部平面构件100B沿着第二轴线移动。也就是,当设置在与由平面构件100A、100B限定的平面基本上对准或平行的平面中时,马达驱动轴81、83的轴线优选地不平行,更优选地,彼此大致垂直。平面构件100A、100B可以设置在框架130或类似定向装置之后,该框架或类似定向装置被构造成用以将每个平面构件100A、100B保持在与冲击装置的纵向轴线26大致垂直的平面中延伸。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包括两个板,第一板被构造成用以沿着一个轴线(例如竖向轴线)行进,第二板被构造成用以沿着另一个轴线(例如水平轴线)行进。虽然这些板可以利用如上所述的千斤顶螺杆进行运动,但是较大的控制可以设置有如下所述的蜗轮。在这个实施例中,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包括第一平面构件140和第二平面构件142。第一表面70处于第一平面构件140上,第二表面72处于第二平面构件142上。第一和第二表面70、72优选地基本上是直的并且彼此垂直。每个可动安装组件平面构件的接合表面,即第一和第二表面70、72,优选地是齿条146、148。

第一平面构件140可动地联接到固定安装件60并且被构造成用以在第一轴线上平移。例如,固定安装件60可以包括大致竖向凹槽(未示出),第一平面构件140可以具有与该凹槽对应的舌状物(未示出)。相似地,第二平面构件142可动地联接到第一平面构件140并且被构造成用以在第二轴线上平移。优选地,第二平面构件142的行进轴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平面构件140的行进轴线,并且基本上平行于由所述第一平面构件140限定的平面。第一马达80安装在固定安装件60上,第二马达82安装在第一平面构件140上。驱动组件的第一接合装置84是蜗轮150,该蜗轮被定位成用以接合第一平面构件的齿条146。驱动组件的第二接合装置86是蜗轮152,该蜗轮被定位成用以接合第二平面构件的齿条148。第二平面构件142被构造成用以支撑具有面向冲头20的腔体44的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

因为冲击装置本体19是悬臂本体,所以其趋于绕其支撑端部沿径向挠曲。也就是,冲击装置本体的远侧端部24通常在圆形图案上任何位置处进行位移。同样,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的优选实施例被构造成用以使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在圆形区域上运动。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包括壳体160,该壳体可以处于固定安装件60中,限定了具有旋转轴线164的旋转空间162,可动安装组件62包括具有第一大致圆形构件172和第二大致圆形构件174的安装座组件170。旋转空间162可以由矩形空间中的辊子(未示出)或类似装置限定,但是优选地由安装座组件170中的圆柱形腔体166限定。第一圆形构件172可旋转地设置在旋转空间162中,其中第一圆形构件172的中心基本上设置在壳体旋转空间的轴线164上。第一圆形构件172被构造成用以绕旋转空间的旋转轴线164旋转。第二圆形构件174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圆形构件172,但是第二圆形构件174的中心与第一圆形构件172的中心径向地偏移。如上所述,驱动组件64具有第一马达80和第二马达82,每个马达80、82具有旋转输出轴81、83,每个马达输出轴81、83被构造成用以接合第一或第二圆形构件172、174中的一个圆形构件并且使该圆形构件旋转。

更具体地,第一圆形构件172包括第一接合表面70,第二圆形构件包括第二接合表面72。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70、72优选地是齿条176、178,齿条176、178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圆形构件172、174的径向表面附近,优选地设置在该径向表面上。如上所述,每个驱动组件马达80、82包括分别第一接合装置84和第二接合装置86。在这个实施例中,接合装置84、86是第一和第二蜗轮180、182,每个蜗轮设置在相关联的马达输出轴81、83上,并且被构造成用以接合相关联的接合表面70、72。也就是,第一蜗轮180被构造成用以接合第一圆形构件的齿条176,第二蜗轮182被构造成用以接合第二圆形构件的齿条178。

如果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安装在单个圆形构件172、174上并且不设置在旋转轴线上,那么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可以绕旋转轴线沿圆形运动。通过提供两个相对于彼此运动(也就是具有偏移轴线)的圆形构件172、174,并且通过使得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中心,即穹顶部46的中心,相对于第二圆形构件174的中心偏移,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可以定位在由两个圆形构件172、174的最大半径限定的圆内任何位置处。然而,这产生的问题在于,当第一圆形构件172旋转时,第二圆形构件174的中心沿圆形运动。继而,这意味着,第二圆形构件齿条178所处的第二圆形构件174的周边也运动。这意味着,第二蜗轮182必须容纳第二圆形构件齿条178绕第一圆形构件172的中心的运动。一种解决方案是,将第二马达82安装在第一圆形构件172上,从而保持第二蜗轮182和第二圆形构件齿条178处于恒定的关系。

然而,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马达80、82安装在固定安装件60上,并且两个圆形构件172、174具有大约相同的直径。第二蜗轮182通过具有延伸的齿而保持与第二圆形构件齿条178接合。也就是,如上所述,冲头20和冲模开口32之间的间隙非常小。相似地,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必须进行调节的量非常小。这意味着,第一和第二构件172、174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偏移量也非常小。当蜗轮齿条的半径显著大于蜗轮的半径时,蜗轮的侧向侧部即使在齿条稍稍移动离开蜗轮的情况下仍然接合齿条齿的侧部。因此,即使当第二圆形构件174相对于第二蜗轮182移动时,这种构造仍然允许精确地控制两个圆形构件172、174的位置。

在这种构造中,来自第一马达80的运动经由第一接合装置84与第一接合表面70的接合而被传递到第一圆形构件172,来自第二马达82的运动经由第二接合装置86与第二接合表面72的接合而被传递到第二圆形构件174。

虽然第二圆形构件174可以安装在从第一圆形构件172延伸的轴线(未示出)上,但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圆形构件172中具有圆形开口190。第一圆形构件开口190的中心相对于第一圆形构件172的中心偏移。第二圆形构件174具有圆柱形部分192和在一个端部处的凸缘184。第二圆形圆柱形部分192的尺寸形成为紧密地但是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一圆形构件的开口190中。第二圆形构件的凸缘184的半径优选地与第一圆形构件172的半径基本上相同。在这种构造中,第二圆形构件的圆柱形部分192可以设置在第一圆形构件的开口190中,而相对于第一圆形构件172纵向地偏移的第二圆形构件的凸缘184可以通过蜗轮182接合在与固定安装件60联接的马达82上。此外,第二圆形构件174中还具有偏移的、大致圆形的开口194。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设置在第二圆形构件的圆形开口194中。如下所述和所示,将两个圆形构件172、174定位在不同定向处可允许将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放置在目标位置中。

第一圆形构件172的中心和第一圆形构件的圆形开口190的中心之间的偏移在大约0.005到0.020英寸之间,更优选地为大约0.015英寸,所述第二圆形构件174的中心和所述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中心之间的偏移在大约0.005到0.020英寸之间,更优选地为大约0.015英寸。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中心相对于第一圆形构件的旋转轴线的位置可以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用以下的等式表达:

xi,j:=e1·sin(α1·deg)+e2·sin(βj·deg),其得到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中心的X位置。

yi,j:=e1·cos(α1·deg)-e2·cos(βj·deg),其得到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中心的Y位置。

其中:

e1:=第一圆形构件172的偏心度,优选地为0.015英寸

e2:=第二圆形构件174的偏心度,优选地为0.015英寸

i:=以度数表示的角位移范围(0,1..359)

j:=以度数表示的角位移范围(0,1..359)

αi:=i第一圆形构件172的角位移

βj:=j第二圆形构件174的角位移

如图6A-6H所示,其示出了两个圆形构件172、174的不同定向,以及第二圆形构件的圆形开口194的位置。例如,两个圆形构件172、174均可以包括用以指示每个圆形构件172、174的定向的标记196、198。在图6A中,两个圆形构件172、174定位在识别为“0°”的定向处。与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中心的位置相同的第二圆形构件圆形开口194的中心的偏移是相对于旋转空间的旋转轴线164的中心向上的偏移。在图6B中,且如标记196、198所指示的,第一圆形构件172已经沿一个方向旋转120°,第二圆形构件174已经沿相反的方向旋转75°。现在,第二圆形构件的圆形开口194的中心的偏移是相对于旋转空间旋转轴线164的中心向下偏移到右侧。图6C-6H中示出了两个圆形构件172、174的其它构造,如每个图上所指示的。

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组件56还可以包括夹持装置200。夹持装置200被构造成用以止动可动安装组件62和固定安装件60之间的运动。通常,在罐成形机10运行之前使用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系统50,以便校准冲头20相对于冲模开口32的位置。这可以在杯状物设置在冲头20上或者没有杯状物设置在冲头20上的情况下执行。通常,这将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即运行操作机构12的单个循环,以确定移动冲头20相对于冲模开口32的位置,然后调节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位置,并且运行操作机构12的另一个单个循环。这种类型的定位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被认定为动态地定位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原因是冲头20在加工过程期间是运动的。然而,穹顶部形成器定位系统50能够进行恒定的操作,也就是,在恒定地使用操作机构12且冲头20恒定地运动的同时,调节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的位置。这种类型的定位被识别为主动地定位穹顶部形成器本体42。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整体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因此,所公开的特定布置仅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何和全部等效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