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加两个冗余滑动的大工作空间三平动并联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599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附加两个冗余滑动的大工作空间三平动并联机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数控制造装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附加两个冗余滑动的大工作空间三平动并联机床。



背景技术:

在宏大制造领域,传统的单柱式镗铣床、大型龙门铣床等一类机床由于动态性能差、精度低、机身庞大以及造价高等问题,已难以满足现今大型工件的加工要求。并联机床作为一种新概念机床,与传统数控机床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刚度高、承载能力大、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等。

中国专利CN105818137A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平动的并联机构,包括动平台、定平台与三组支链,该机构使用三个伺服电机同步驱动一组可伸缩支链,缺点在于该机构工作空间小,不适合大范围工作的情形;中国专利CN103240729A公开了一种空间三平动并联机械手,包括固定机架、动平台以及对称布置在固定机架与动平台之间的三条支链组,每组支链分为近架杆和远架杆,形成空间轴对称多连杆结构,局限性在于刚度较差,工作空间较小;德国Reichenbacher公司推出的Pegasus型木材加工中心,采用三组固定杆长且两端装有万向铰链的杆系,借助铰链将杆系分别与三块移动滑板和动平台相连,缺点在于工作空间狭长和刚度、精度无法满足对金属大工件加工的要求;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挪威的阿格德学院和瑞典ABB公司联合研究的Gantry-Tau并联机器人,该机构采用定长杆加三滑座的布局,在一个滑座有一组平行杆、一个滑座安装三根杆组成两个平行四边形、第三个滑座上装一根杆件,三条水平导轨固定在机架上,通过规划三滑座的运动使动平台从左侧空间转换到右侧空间,从而比其他并联机构有着较大的工作空间。但该机构存在两个问题:一,想要得到更大的工作空间就必须增加导轨的长度,而且该机构的横向工作范围较小,二,动平台在左右空间倒换的轨迹规划异常复杂,且可通过的路径有限。张传旭.C形龙门并联机床总体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沈晓健.并联式C形龙门铣床机架结构设计与优化[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5分别公开了一种C形龙门并联机床,是在非对称三平动3-(2SPS)并联机构上附加冗余直线滑动形成大空间并联机床,虽然该机床的可加工的范围较常规并联机床增大,但由于上支链座和下支链座是固定的,动平台不能到达支链座的附近,即工作空间顶部和底部狭小,整个工作空间很不规整,影响机床对高工件或低工件的加工适应性,机床性能优化亦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运动灵活、结构紧凑、可规避奇异位形、工作空间大而且规整的三平动并联机床,特别适合大型工件的加工作业。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附加两个冗余滑动的大工作空间三平动并联机床,包括机架、纵向线性模组、横向两联动直线模组、第一支链组、第二支链组、第三支链组、动平台和工作台;所述机架包括上支座、主立柱、下支座;所述纵向线性模组包括第五导轨和第五滑块;

所述主立柱上端安装上支座,主立柱的安装板下端安装有下支座,下支座的另一端与工作台连接;纵向线性模组安装在主立柱上,第五滑块沿着第五导轨滑动;所述横向两联动直线模组包括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三导轨、第四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与下支座固联,第三滑块沿第三导轨滑动;第四导轨与上支座固联,第四滑块沿第四导轨滑动;

所述第一支链组、第二支链组、第三支链组的一端分别与第四滑块、第五滑块、第三滑块相连,另一端均与动平台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采用开式机架的设计有利于并联机床实现较大的工作空间;

(2)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装配,且整机重量轻,易于控制;

(3)根据并联机床的位姿描述及空间坐标变换理论,由于机床进行三个方向平动,无转动自由度,故姿态矩阵为单位阵,运动学正解也相对容易;

(4)采用附加的冗余直线模组,扩大了动平台的运动范围,而机架与工作台采用固定方式,进而减小了机床占用空间;

(5)采取附加两个冗余滑动的设计有利于规避奇异位形,提高并联机床的运动性能与刚度,并且有利于增大并联机床的工作空间,使工作空间规整,能够满足对大工件加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横向两联动直线模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机床机构简图。

图5为本发明动平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虎克铰附加转动副式球铰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虎克铰附加转动副式球铰机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本发明中的一种附加两个冗余滑动的大工作空间三平动并联机床,包括机架1、纵向线性模组2、横向两联动直线模组3、第一支链组4、第二支链组5、第三支链组6、动平台7和工作台8;

所述机架1包括上支座1-1、主立柱1-2、下支座1-3;所述纵向线性模组2为单自由度的移动副,包括第五导轨2-1和第五滑块2-2;所述主立柱1-2上端安装上支座1-1,主立柱1-2的安装板下端安装有下支座1-3,下支座1-3的另一端与工作台8连接;纵向线性模组2安装在主立柱1-2中间,第五滑块2-2沿着第五导轨2-1平行于工作台8水平滑动;第五滑块2-2上设置两个安装第二支链组5的铰链孔;

所述纵向线性模组2使用伺服电机驱动,从而提供冗余直线滑动,该冗余直线滑动起规避奇异位形,增大机床工作空间的作用;

所述横向两联动直线模组3包括第三滑块3-3、第四滑块3-4、第三导轨3-7、第四导轨3-8;

所述第三导轨3-7与下支座1-3固联,第三滑块3-3沿第三导轨3-7滑动;第四导轨3-8与上支座1-1固联,第四滑块3-4沿第四导轨3-8滑动;第三滑块3-3和第四滑块3-4在相应导轨上的滑动;

所述第一支链组4、第二支链组5、第三支链组6的一端分别与第四滑块3-4、第五滑块2-2、第三滑块3-3相连,另一端均与动平台7相连;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2,所述主立柱1-2为长方体腔体结构;上端安装上支座1-1,主立柱1-2正对工作台8一端为安装纵向线性模组2和下支座1-3的安装板,安装板下端安装有下支座1-3,下支座1-3的另一端与工作台8连接;上支座1-1、主立柱1-2和下支座1-3一起构成C形结构;上支座1-1为六面体腔体结构,下端与主立柱1-2的上端相连;下支座1-3为六面体腔体结构,且相对主立柱1-2中间对称,对称的两端为直角梯形结构;与主立柱1-2安装板连接的为较大的矩形结构,与工作台8安装为较小的矩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支座1-1、下支座1-3与主立柱1-2在工作空间的夹角均为120°;使得第三导轨3-7、第四导轨3-8与主立柱1-2竖直方向夹角均为1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所述横向两联动直线模组3还包括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第一导轨3-5、第二导轨3-6、推杆3-9、第一连杆3-10、第二连杆3-11、导轨连接件3-12;

所述第一导轨3-5与第二导轨3-6均垂直于工作台8且在同一垂直方向上,第一导轨3-5与主立柱1-2固连,下端伸入下支座1-3;第二导轨3-6固定在导轨连接件3-12上,导轨连接件3-12与上支座1-1内部固连;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通过两根推杆3-9连接;第一滑块3-1、第三滑块3-3上均设置有耳轴座,用于铰接第一连杆3-10,第一滑块3-1、第三滑块3-3通过第一连杆3-10连接,形成下滑块组;当第一滑块3-1沿第一导轨3-5滑动时,第一滑块3-1通过第一连杆3-10带动第三滑块3-3沿第三导轨3-7滑动;第二滑块3-2、第四滑块3-4上均设置有耳轴座,用于铰接第二连杆3-11,第二滑块3-2、第四滑块3-4通过第二连杆3-11连接,形成上滑块组;当第二滑块3-2沿第二导轨3-6滑动时,第二滑块3-2通过第二连杆3-11带动第四滑块3-4沿第四导轨3-8滑动;在推杆3-9的传递作用下,上滑块组与下滑块组形成联动关系,驱动第一滑块3-1,其它各滑块就有相应的运动。第四滑块3-4设有两个连接第一支链组4的铰链孔,第三滑块3-3设有两个连接第三支链组6的铰链孔;

所述横向两联动直线模组3使用伺服电机-丝杠螺母驱动,丝杠螺母带动第一滑块3-1滑动,推杆3-9推动第二滑块3-2运动,使得第三滑块3-3、第四滑块3-4随之运动;在所述各导轨角度关系下,设置第一滑块3-1上的耳轴处于第三导轨3-7与第一导轨3-5交汇点为初始位置,当第一滑块3-1连带第二滑块3-2从初始位置向上滑动时,第三滑块3-3移动距离显著,而第四滑块3-4移动距离很小,反之,第一滑块3-1连带第二滑块3-2从初始位置向下滑动时,第四滑块3-4移动距离显著,而第三滑块3-3移动距离很小,正因为驱动第一滑块3-1引起第三滑块3-3、第四滑块3-4的差别化两联动,该运动特性用于填补机床的作业盲区,有利于增大并联机床的工作空间,使工作空间规整,能够满足对大工件加工的要求;

纵向线性模组2的第五导轨2-1与横向两联动直线模组3的第一导轨3-5垂直安装在主立柱1-2上;所述纵向线性模组2、横向两联动直线模组3,其中机床的纵向和横向是以其坐标系来定义的,在水平方向,机床加工范围大,定义其为纵向,竖直方向相应定义为横向;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4、图6、图7,所述第一支链组4、第二支链组5、第三支链组6结构相同,每组支链组均由两根结构相同的伸缩杆组成;伸缩杆的两端均为球铰;伸缩杆的内部采用的滚珠丝杠传动,每组支链的两根伸缩杆在机床工作状态下始终保持平行且等长,每组支链采用一个伺服电机同步驱动两根伸缩杆;

在一些是实施方式中,每组支链采用两个伺服电机分别驱动两根伸缩杆;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铰是一种经过改进的虎克铰,通过在传统虎克铰的底座上增加一个转动副来代替普通球铰,转动范围可达-70°—70°;

第一支链组4的两根伸缩杆的一端均通过球铰与第四滑块3-4相连,另一端均通过球铰与动平台7相连;所述第二支链组5的两根伸缩杆的一端均通过球铰与第五滑块2-2相连,另一端均通过球铰与动平台7相连;所述第三支链组6的两根伸缩杆的一端均通过球铰与第三滑块3-3相连,另一端均通过球铰与动平台7相连,从而组成空间并联闭环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5,所述动平台7为五面体腔体结构,动平台7与第一支链组4和第三支链组6相连接端均为四边形结构,两端面相交且夹角为60°;动平台7与第一支链组4相连端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支链组4两根伸缩杆的第一铰链孔7-1和第二铰链孔7-2,两孔的孔心连线与第四滑块3-4上连接第一支链组4的两铰链孔的孔心连线平行且孔距相等;

动平台7与第三支链组6相连端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三支链组6两根伸缩杆的第五铰链孔7-5和第六铰链孔7-6,两孔的孔心连线与第三滑块3-3上两铰链孔的孔心连线平行且孔距相等;

动平台7与第一支链组4和第三支链组6相连接处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二支链组5相连的凸台面,两个凸台面同平面,且分别设有第三铰链孔7-3和第四铰链孔7-4,两孔的孔心连线与第五滑块2-2上两铰链孔的孔心连线平行且孔距相等;与凸台面平行相对的另一端为长方形平面结构,且中间设有安装工作装置电主轴的安装孔;动平台7另外两个端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均分别与凸台面和长方形结构相交;

所述动平台7上安装第一支链组4的端面与第四滑块3-4的端面保持平行,动平台7安装第三支链组6的端面与第三滑块3-3的端面保持平行,动平台7安装第二支链组5的端面与第五滑块2-2的端面保持平行;

机架1的主立柱1-2、下支座1-3、工作台8均设有地脚螺栓安装孔,安装机床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以增加机床的整体稳定性;且机架1与工作台8不会像传统机床做大范围的相对运动,节约了机床的占用空间,也减轻了机床的整体重量;

在本发明中,上述上支座1-1、下支座1-3与主立柱1-2在工作空间的夹角可做适当调整;动平台7与第一支链组4和第三支链组6相连接的两个端面的夹角,在保证:动平台7上安装第一支链组4的端面与第四滑块3-4的端面保持平行,动平台7安装第三支链组6的端面与第三滑块3-3的端面保持平行,动平台7安装第二支链组5的端面与第五滑块2-2的端面保持平行的情况下,可做角度的调整;

由于本发明中并联机床动平台7无姿态变化,根据并联机床的位姿描述及空间坐标变换理论,由于机床进行三个方向平动,无转动自由度,故姿态矩阵为单位阵,运动学正解也相对容易;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做出的相关变形,均属于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