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卷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215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卷边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卷边机。



背景技术:

金属材质的筒状壳体在包装行业应用的十分广泛,出于安全性、美观性和稳定性考虑,这种金属筒状壳体的两端都需要进行卷边。

现有技术的卷边机多数为半自动化设备,也就是将卷边模具置于挤压设备上,通过设备提供的动力,卷边模具对相应的筒状壳体进行卷边,而筒状壳体放置于模具上的动作则需人工手动完成,这样不仅增加了额外的人工成本,而且加工效率很低。若要实现卷边的全自动化,则需要增加复杂的机械手结构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抓取、放置,这就使得设备整体结构复杂、设备制造成本高昂,而且由于增加了更多的伺服控制、多轴联动结构,设备整体运行的稳定性也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备制造成本低且运行稳定性高的全自动卷边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卷边机,其包括工件承载单元、上模具承载单元、下模具承载单元、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所述下模具承载单元上置有内撑模具和外包模具;所述第一转轴上穿设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所述第一凸轮通过连杆驱动工件承载单元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凸轮通过连杆驱动工件承载单元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凸轮通过连杆驱动上模具承载单元前后移动;所述第二转轴上穿设有第四凸轮,所述第四凸轮通过连杆驱动下模具承载单元上下移动;所述第三转轴上穿设有第五凸轮和第六凸轮,所述第五凸轮通过连杆驱动所述内撑模具进行撑开与收缩运动,所述第六凸轮通过连杆驱动所述外包模具进行分合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具承载单元上还置有副内撑模具和副外包模具,所述第三转轴上还穿设有第五副凸轮和第六副凸轮,所述第五副凸轮通过连杆驱动所述副内撑模具进行撑开与收缩运动,所述第六副凸轮通过连杆驱动所述副外包模具进行撑开与收缩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转轴上还穿设有第四副凸轮,所述第四副凸轮通过连杆驱动下模具承载单元上下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具承载单元的下方设有承力平台,所述下模具承载单元与承力平台通过立柱固连且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五凸轮、第六凸轮、第五副凸轮以及第六副凸轮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全自动卷边机还包括第一动力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驱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机械传动部件将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转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全自动卷边机还包括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驱动所述第三转轴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都为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传动部件为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卷边机将筒状待加工工件的装夹、卷边工序由多个凸轮、连杆机构实现,不需要复杂的伺服、多轴联动机械手,且凸轮、连杆机构加工制造成本相对低廉,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全自动卷边机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以及运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结构简单、设备制造成本低且运行稳定性高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卷边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卷边机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卷边机包括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第三转轴3、工件承载单元4、上模具承载单元5、下模具承载单元6、第一动力单元81、第二动力单元、机械传动部件83以及底座9。

下模具承载单元6为一起承载作用的工作台,其上置有内撑模具61、外包模具62、副内撑模具63以及副外包模具64。

第一转轴1上穿设有第一凸轮11、第二凸轮12和第三凸轮13,第一凸轮11通过连杆驱动工件承载单元4左右移动,第二凸轮12通过连杆驱动工件承载单元4上下移动,第三凸轮13通过连杆驱动上模具承载单元5前后移动。工件承载单元4用于装载筒状工件,上模具承载单元5用于固定用于卷边的挤压模具。

第二转轴2上穿设有第四凸轮21和第四副凸轮22,第四凸轮21和第四副凸轮22都通过连杆驱动下模具承载单元6上下移动。在此较佳实施例中,模具承载单元6由两个凸轮、连杆机构驱动,目的是保证模具承载单元6上下运动的稳定性,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凸轮实现上述功能,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凸轮数量。

第三转轴3上穿设有第五凸轮31、第六凸轮32、第五副凸轮33以及第六副凸轮34,第五凸轮31通过连杆驱动内撑模具61进行撑开与收缩运动,第六凸轮32通过连杆驱动外包模具62进行分合运动,第五副凸轮33通过连杆驱动副内撑模具63进行撑开与收缩运动,第六副凸轮34通过连杆驱动副外包模具64进行撑开与收缩运动。内撑模具61和外包模具62配合能够实现对一工件的固定,以便于位于上模具承载单元5和下模具承载单元6上的卷边挤压模具对工件进行卷边加工,而副内撑模具63和副外包模具64配合则能实现对另一工件的卷边加工。

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两组固定模具对两个工件进行固定,目的是分别实现对筒状工件两端的卷边加工,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一组固定模具先对工件的一端进行加工,再用另一设备对工件另一端进行加工。

承力平台71设于下模具承载单元6的下方,下模具承载单元6与承力平台71通过立柱72固连且形成容置空间,第五凸轮31、第六凸轮32、第五副凸轮33以及第六副凸轮34都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第一动力单元81固定于底座9之上,其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转轴2并驱动第二转轴2旋转,第二转轴2通过机械传动部件83将动力传递至第一转轴1,第二动力单元82固定于承力平台71之上,其用于提供第三转轴3旋转的动力。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单元81和第二动力单元82优选为电机,机械传动部件83优选为链条。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卷边机的工作步骤为:

S1、第一转轴1带动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旋转,将装载有工件的工件承载单元4移动至下模具承载单元6的上方,此过程中上模具承载单元5处于缩回状态。

S2、将两个工件分别套设于内撑模具61和副内撑模具63上,内撑模具61和副内撑模具63对工件进行撑开动作,同时外包模具62和副外包模具64将工件从外部进一步夹紧。

S3、上模具承载单元5伸出至工件上方,第四凸轮21和第四副凸轮22驱动下模具承载单元6向上运动,实现工件的卷边加工。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