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烤漆主龙骨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742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T型烤漆主龙骨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龙骨生产设备,特别是指T型烤漆主龙骨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龙骨是用来支撑造型、固定结构的一种材料,是家庭装修的骨架和基材,使用非常普遍。龙骨的种类很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龙骨(有多种型号,用于撑起外面的装饰板,起支架作用)、轻钢龙骨(轻钢龙骨是几年来非常热门的一种装潢材料,它可以用来吊顶,隔墙,防火性能较强,用轻钢龙骨可以做出各种漂亮的造型)、铝合金龙骨、钢龙骨等。轻钢龙骨是目前建筑及装修中常用的吊顶材料,其作用是对于挂装于其表面的装饰材料起到悬挂支架的作用,与其配套使用的材料通常为硅钙板和矿棉板等。按照其所起的作用及承受的载荷不同分为主龙骨、副龙骨、边龙骨。由于所生产的产品的要求不同因此不同类别及材质的龙骨生产设备并不具有可比性。

目前,公知的先进T型烤漆龙骨主骨生产线有两种,一是专利号为201120351944.5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全自动烤漆龙骨生产设备,其生产线采用大型滑板跟踪式对长达三米多产品实行整体冲压,并附有大型油压系统设置产品输出履带系统设备、气压产品护送系统、大型伺服跟踪系统设备,其生产线体积相当庞大,重量多达十吨之多,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空间对其安置,由于整体冲压产品每一个孔都需要对应一套模具其产品多时需要多达30孔,只要一套模具出现损坏,整条生产线都得停产,上述设备由于价格昂贵,场地限制,维护维修困难等原因,在国内除少数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在使用外其余生产厂家极少使用。二是专利号为201020500001.X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烤漆龙骨自动冲孔机,其生产过程是先将原料在成型机上成型以后,再将其搬运到烤漆龙骨自动冲孔机上进行冲孔作业,存在着操作过程繁琐、浪费人力物力,加工速度慢且效率低,危险性高,安全无法保障,人员搬运劳动强度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可靠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紧凑的T型烤漆主龙骨制造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T型烤漆主龙骨制造系统,包括成型主机,与成型主机输入端一侧相连的送料机构,与成型主机输出端一侧依次相连的跟踪切断装置、烘干送料装置及冲孔成型装置;成型主机与烘干送料装置之间设置有测速计数装置,冲孔成型装置采用与冲压装置连接的三冲头冲床,三冲头冲床设置于间隔分布的轮式送料机构之间,三冲头冲床的工作端与间隔设置于两轮式送料机构之间的模具冲压区对应,测速计数装置、轮式送料机构的驱动源、成型主机及跟踪切断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可以显而易见的是,便于安装轮式送料机构及其驱动源,实现便于物料输送操作与设备装配的目的,优选且较为常见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模具冲压区以及轮式送料机构的下方设有工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构造还有:

轮式送料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烘干切断后主龙骨的输送,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轮式送料机构包括由驱动源驱动、且呈水平间隔分布的轮式夹持装置,轮式夹持装置由纵向相对设置、且与主龙骨适配的刚性轮及软性轮组成。为实现对主龙骨的有效夹持输送,更为优选的实现方式是轮式夹持装置中刚性轮在下,软性轮在上。刚性轮的轮缘上开设有与主龙骨外形适配的凹槽。

为实现主龙骨匀速输送,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驱动源通过同步传动机构对轮式夹持装置中的刚性轮及软性轮实现同步同向传动。

更为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同步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同步传动的传动轴,刚性轮或软性轮的轮轴上装配的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传动轴形成传动副,刚性轮以及与之对应的软性轮的轮轴上分别装配有齿轮并组成啮合传动副。

为有效控制轮式送料机构的输送速度,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轮式送料机构的驱动源选用伺服电机,

为实现对模具冲压区中冲压工位的准确定位,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模具冲压区的一侧设有光纤定位装置。

为避免轮式送料机构出现运转故障时成型主机继续工作,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模具冲压区的另一侧设有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可以显而易见的是,报警装置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声光报警装置及传感器技术实现,因其属于现有技术,申请人在此不再赘述。

为满足完成冲压操作的主龙骨快速且简便的出料及打包操作,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轮式送料机构的物料输出端外设有打包台。

为便于简化实现对主龙骨的冲孔操作,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三冲头冲床的工作端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冲头冲压轴、冲孔冲压轴、第二冲头冲压轴。

送料机构的主要作用是输送镀锌带钢或彩涂面带,优选采用如下技术实现方式,送料机构包括装设有镀锌带钢或彩涂面带的第一开卷机、第二开卷机。

为便于处理冲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较为常见且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在模具冲压区的外侧设有废料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测速计数装置采集动作信息,配合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下的轮式送料机构同步运动,并由三冲头冲床实现冲孔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动作准确,大幅度节省了人工,便于实现批量化的标准生产。

2、采用利用软性轮与刚性轮之间相互作用完成龙骨输送,在有效实现物料的输送平稳性并提高产线的流畅的同时,避免对主龙骨表面形成机械损伤。

3、冲头冲压轴及冲孔冲压轴的结构设计,在冲压区采用一个档次模具进行反复循环冲压,这样可缩短龙骨多孔叠加的尺寸距离,降低因模具故障造成设备停产的频率,也大大降低调整成型龙骨尺寸的时间。

4、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冲头冲床,每个冲压轴冲压的时间可随意调整,避免了多个模具同时冲压给龙骨造成的变形,提高了龙骨的质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冲孔成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开卷机;2、第二开卷机;3、成型主机;4、测速计数装置;5、跟踪切断装置;6、烘干送料装置;7、废料排出口;8、打包台;9、三冲头冲床;10、报警装置;11、冲压装置;12、第一冲头冲压轴;12A、冲孔冲压轴;12B、第二冲头冲压轴;13、齿轮;14、同步轮;15、刚性轮;16、软性轮;17、传动轴;18、模具冲压区;19、光纤定位装置;20、轮式送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说明书所做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整体技术构思如图示,其中包括成型主机3,与成型主机3输入端一侧相连的送料机构,与成型主机3输出端一侧依次相连的跟踪切断装置5、烘干送料装置6及冲孔成型装置;成型主机3与烘干送料装置6之间设置有测速计数装置4,冲孔成型装置采用与冲压装置11连接的三冲头冲床9,三冲头冲床9设置于间隔分布的轮式送料机构20之间,三冲头冲床9的工作端与间隔设置于两轮式送料机构20之间的模具冲压区18对应,测速计数装置4、轮式送料机构20的驱动源、成型主机3及跟踪切断装置5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模具冲压区18以及轮式送料机构20的下方设有工作平台。

轮式送料机构20包括由驱动源驱动、且呈水平间隔分布的轮式夹持装置,轮式夹持装置由纵向相对设置、且与主龙骨适配的刚性轮15及软性轮16组成。两组轮式夹持装置中刚性轮15在下,软性轮16在上。刚性轮15的轮缘 上开设有与主龙骨外形适配的凹槽。

驱动源通过同步传动机构对轮式夹持装置中的刚性轮15及软性轮16实现同步同向传动。所述的同步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同步传动的传动轴17,刚性轮15或软性轮16的轮轴上装配的同步轮14通过同步带与传动轴17形成传动副,刚性轮15以及与之对应的软性轮16的轮轴上分别装配有齿轮13并组成啮合传动副。

所述的轮式送料机构20的驱动源选用伺服电机,

所述的模具冲压区18的一侧设有光纤定位装置19。

所述的模具冲压区18的另一侧设有报警装置10,该报警装置10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的轮式送料机构20的物料输出端外设有打包台8。

所述的三冲头冲床9的工作端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冲头冲压轴12、冲孔冲压轴12A、第二冲头冲压轴12B。

送料机构包括装设有镀锌带钢或彩涂面带的第一开卷机1、第二开卷机2。

在模具冲压区18的外侧设有废料排出口7。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开卷机1及第二开卷机2分别带动镀锌带钢及彩涂面带进入成型主机,镀锌带钢被成型主机3轧制成型,同时彩涂面带通过成型主机3与成型后镀锌带钢的一侧贴合。成型龙骨依次通过测速计数装置4、跟踪切断装置5进入烘干送料装置6,跟踪切断装置5根据测速计数装置4反馈的信息在龙骨达到设定长度时将其切断,烘干送料装置6将切断送入轮式送料机构20,伺服电机通过用同步带连接的传动轴17控制轮式送料机构20将龙骨送到模具冲压区18与第一冲头冲压轴12对应的模具处,第一冲头冲压轴12与冲孔冲压轴12A各工作一次。轮式送料机构20再将龙骨上冲出的孔送到光纤定位装置19处,冲孔冲压轴12A开始连续工作,冲孔冲压轴12A每工作一次轮式送料机构20都将龙骨送出设定尺寸。连续工作到最后一步时,冲孔冲压轴12A与第二冲头冲压轴12B各工作一次。工作期间所冲压的废料通过废料排出口7排出,然后轮式送料机构20将加工完成的龙骨送到打包台8。如此循环。若 送料时出现打滑现象报警装置10报警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成型主机3停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