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雕刻模组的前后、焦距及左右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2997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镭射雕刻模组的前后、焦距及左右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镭射雕刻模组的前后、焦距及左右调整机构,涉及一种镭射加工模组的镭射光发射焦距(高低位置)、前后位置以及左右位置调整机构的相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镭射加工被运用于各种制程或物件的加工已渐渐普遍,先前的技术例如中国台湾第M519995号「可改变雷射聚焦高度之雷射加工结构」新型专利,虽具有调整焦距的功能,然而经查,随着欲镭射加工的物件的加工部位与性质、种类、规格不同,同一台镭射加工机难以适用,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同时兼具前后与焦距的调整校正功能,甚至于加工精确度以及是否能配合自动化加工也是需要克服的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镭射雕刻模组的前后、焦距及左右调整机构,其镭射雕刻模组可随着镭射前后方向导螺杆传动组、镭射焦距调整装置与左右移动台而进行前后位置调整、焦距(高低)位置调整与左右位置调整,因此可相对提升加工精确度并适用于各种形状或不同功能性质等规格的端子的镭射雕刻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镭射雕刻模组的前后、焦距及左右调整机构,可透过镭射雕刻加工除去端子预定部位的电镀层而具有防爬锡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镭射雕刻模组的前后、焦距及左右调整机构,除了可达到自动化加工的目的,也可将加工过的端子可记忆储存校正过之后的加工位置,进而在下次镭射雕刻加工时节省校正的人力与工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镭射雕刻模组的前后、焦距及左右调整机构,包括:

一镭射雕刻模组,由其底部与一镭射焦距调整装置上方之间透过至少一第一滑块与至少一第一滑轨相互滑套,并被一第一伺服马达及该第一伺服马达所连接的镭射前后方向导螺杆传动组所传动,使该镭射雕刻模组可相对于该镭射焦距调整装置的前后方向位移而调整其前后方向位置;

一镭射焦距调整装置,包括一焦距调整升降台、一第二伺服马达、一升降导螺杆传动组,该焦距调整升降台的上方至少透过第一滑轨与前述镭射雕刻模组的底部所设至少一第一滑块滑套,且焦距调整升降台的下方并与一左右移动台上方透过至少一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相互滑套,并被一第二伺服马达及该第二伺服马达所连接的升降导螺杆传动组所传动,使该焦距调整升降台可相对于该左右移动台升降而调整其相对高低位置;

一左右移动台,由其底部与一基座上方透过至少一第三滑块与第三滑轨相互滑套,并被一第三伺服马达以及该第三伺服马达所连接的左右导螺杆传动组所传动,使该左右移动台可相对于该基座的左右方向位移而调整其左、右方向位置,相对达到可调整镭射雕刻模组的镭射头的左、右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1.镭射雕刻模组可随着镭射前后方向导螺杆传动组、镭射焦距调整装置的焦距调整升降台与左右移动台而进行前后位置调整、焦距位置调整与左右位置调整,因此可相对提升加工精确度并适用于各种形状或不同功能性质等规格的端子的镭射雕刻加工。

2.除去端子预定部位的电镀层而具有防爬锡效果。

3.除了可达到自动化加工的目的以外,也可配合电脑控制装置而透过其储存的控制程序执行控制,也因此加工过的端子校正后的加工位置可记忆储存,进而在下次镭射雕刻加工时节省校正的人力与工时。

兹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镭射雕刻模组的部份构件拆卸后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镭射焦距调整装置的部份构件拆卸后立体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镭射雕刻模组的前后、焦距及左右调整机构,包括:

一镭射雕刻模组5(如图1所示),用来经控制而使其镭射头51发射镭射光对端子(图未示)进行镭射雕刻加工,以去除端子预定部位的电镀层,使端子具有防爬锡效果,该镭射雕刻模组5的底部50(如图1所示)与一镭射焦距调整装置6上方之间透过至少一第一滑块52与至少一第一滑轨611相互滑套,并被一第一伺服马达86(如图1所示)及该第一伺服马达86所连接的镭射前后方向导螺杆传动组861(如图1所示)所传动,使该镭射雕刻模组5可相对于该镭射焦距调整装置6的前后方向位移而调整其前后方向位置,另外前述镭射雕刻模组5可视需要而采用不同厂商或不同规格的模组;

一镭射焦距调整装置6(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一焦距调整升降台62、一第二伺服马达88与一升降导螺杆传动组881(如图2~图3所示),该焦距调整升降台62的上方至少透过一第一滑轨611(如图1所示)与前述镭射雕刻模组5的底部50所设至少一第一滑块52滑套,前述焦距调整升降台62的下方先与一固定支架620接合固定(如图3所示),并与一左右移动台64(如图1~图3所示)上方透过至少一第二滑块621(如图2~图3)与第二滑轨641相互滑套,并被一第二伺服马达88及该第二伺服马达88所连接的升降导螺杆传动组881(如图3所示)所传动,使该焦距调整升降台62可相对于该左右移动台64升降而调整其相对高低位置,相对达到可调整镭射雕刻模组5的镭射头51的焦距的目的;

一左右移动台64,由其底部与一基座65上方透过至少一第三滑块642与第三滑轨651相互滑套(如图2~图3所示),并被一第三伺服马达89以及该第三伺服马达89所连接的左右导螺杆传动组891(如图1~图2所示)所传动,使该左右移动台64可相对于该基座65的左右方向位移而调整其左、右方向位置,相对达到可调整镭射雕刻模组5的镭射头51的左、右位置的目的;

再者,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包括一电脑控制装置(图未示),该电脑控制装置可与前述镭射雕刻模组5、镭射焦距调整装置6、第一伺服马达86、第二伺服马达88、第三伺服马达89、左右移动台64等组件电性连接,使该电脑控制装置可视需要而分别控制其驱动或停止,进而达到可配合自动化加工的目的;

通过此,镭射雕刻模组5可经控制而发射镭射光对端子(图未示)进行镭射雕刻加工,以除去端子预定部位的电镀层而具有防爬锡效果,且镭射雕刻模组5也可随着镭射前后方向导螺杆传动组861、镭射焦距调整装置6的焦距调整升降台62与左右移动台64进行前后位置调整、焦距(高低)位置调整与左右位置调整,因此可相对提升加工精确度并适用于各种形状或不同功能性质等规格的端子的镭射雕刻加工;另者,本实用新型除了可达到自动化加工的目的以外,也可配合电脑控制装置(图未示)而透过其储存的控制程序执行控制,也因此加工过的端子校正后的加工位置可记忆储存,进而在下次镭射雕刻加工时节省校正的人力与工时。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