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片机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5305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片机进料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化工领域,尤其涉及压片机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医药化工生产车间,物料需要在不同工序之间进行周转来一步步完成生产目的。以微丸压片生产为例,物料需要从压片机顶部进料口进入,目前采用的加料方式大多是用提升机将料桶提起置于压片机上方,控制提升机将蝶阀的下料口与压片机的进料口对接,打开蝶阀,使物料进入压片机。此时,压片与之前的工序在同一楼层。但是,有些药物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可能前道工序的物料来自多个楼层,如果有前道工序在上一楼层,就需要先将料桶运转到下一楼层,再用提升机加料,这样就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片机进料机构,能够自由选择减速管下料和提升下料。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片机进料机构,安装于一楼楼板、二楼楼板和吊顶,所述吊顶位于所述一楼楼板和所述二楼楼板之间,包括压片机、提升机、第一料桶、第二料桶、第一减速管、第二减速管和铰接臂,其中,

所述压片机和所述提升机固定在所述一楼楼板上;所述压片机的顶部设有进料口;

所述第一料桶由所述提升机驱动而升降和旋转,并且所述第一料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进料口匹配的第一接料口;

所述第二料桶固定在所述二楼楼板上,并且所述第二料桶的底部设有第二接料口;

所述铰接臂的固定端垂直地固定于所述吊顶,铰接端连接竖直的所述第二减速管;

所述第一减速管的上端口穿过所述二楼楼板而连接所述第二接料口,下端口穿过所述吊顶;

所述第二减速管的上端口与所述第一减速管的下端口契合,所述第二减速管的下端口与所述进料口匹配。

在上述的压片机进料机构中,所述第二减速管可绕所述铰接臂旋转,并且所述第二减速管的长度等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减速管下端口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减速管下料与提升下料相互结合,能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自由选择下料的方案,从而适应更加复杂的药品生产工艺,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两根减速管的配合使用,在楼层落差较大或者对药剂颗粒的要求较高时,能有效解决物料颗粒破碎的问题,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片机进料机构进行提升下料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片机进料机构进行减速管下料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压片机进料机构,安装于一楼楼板12、二楼楼板3和吊顶5。吊顶5位于一楼楼板12和二楼楼板3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压片机进料机构包括压片机8、提升机10、第一料桶9、第二料桶1、第一减速管4、第二减速管6和铰接臂7。

压片机8和提升机10固定在一楼楼板12上。压片机8的顶部设有进料口。

第一料桶9的底部设有与进料口匹配的第一接料口11。第一料桶9由提升机10驱动而升降和旋转,即:提升下料时,第一料桶9装载到提升机10的插脚上,提升机10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旋转到进料口的正上方,使得第一接料口11与之对接,打开第一料桶9的蝶阀后第一料桶9内的物料进入压片机8。

第二料桶1固定在二楼楼板3上,并且第二料桶1的底部设有第二接料口2。铰接臂7的固定端垂直地固定于吊顶5,铰接端连接竖直的第二减速管6。第二减速管6的上端口与第一减速管4的下端口契合,第二减速管6的下端口与进料口匹配。

第二减速管6可绕铰接臂7的旋转轴旋转,并且第二减速管6的长度等于进料口与第一减速管4下端口之间的距离。第一减速管4的上端口穿过二楼楼板3而连接第二接料口2,下端口穿过吊顶5。

减速管下料时,提升机10下降到装载位置,第二减速管6通过铰接臂7转动到与第一减速管4下端口和压片机8的进料口对接,用卡箍固定。打开第二料桶1的蝶阀后第二料桶1内的物料通过第一减速管4和第二减速管6进入压片机8,第一减速管4和第二减速管6起到缓冲作用,使物料到达压片机8时保持颗粒完整不破碎,压片机8顺利完成压片工序。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