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尾式三轴焊接变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227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机械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尾式三轴焊接变位机。



背景技术:

焊接变位机是制造业焊接生产中实现半自动或全自动焊接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设备,在焊接领域把它划为焊接辅机。近年来,焊接变位机在我国各个装备制造领域取得较大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需求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在采用机器人进行自动焊接的生产场合,焊接变位机已经成为与机器人互相配合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

现有技术下的焊接变位机大多在头箱和尾箱之间只设置一个能够回转的夹具框,以此方式设计的焊接变位机,焊接效率低,进而使得工件焊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效率高的头尾式三轴焊接变位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头尾式三轴焊接变位机,包括底座、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两端的头箱和尾箱、水平架设于所述头箱和尾箱之间的夹具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头箱和/或尾箱内用于驱动所述夹具体旋转的夹具体旋转驱动装置;

所述夹具体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垂直设置的纵梁、设置于所述纵梁两侧的夹具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框旋转的主动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两端用于所述夹具框旋转的从动旋转装置、以及将所述纵梁两侧的夹具框隔开的遮光屏,所述遮光屏设置于所述纵梁的上下两侧。

其中,所述夹具体旋转驱动装置、主动旋转装置、及从动旋转装置分别与该头尾式三轴焊接变位机的电控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夹具体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头箱内的第一伺服电机,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相连接的第一伺服控制器和第一精密减速机,所述第一精密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纵梁的一端紧固。

其中,所述尾箱内设置有第一调心轴承,所述第一调心轴承与所述纵梁的另一端紧固。

其中,所述主动旋转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的第二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相连接的第二精密减速机,所述第二精密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夹具框的一端紧固。

其中,所述从动旋转装置设置为第二调心轴承,所述第二调心轴承与所述夹具框的另一端紧固。

其中,所述夹具框和夹具框均由四根方钢呈矩形组合焊接而成,沿所述夹具框和夹具框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均间隔设置有螺纹孔。

其中,所述电控装置与外部机器人控制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两端的头箱和尾箱、水平架设于所述头箱和尾箱之间的夹具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头箱和/或尾箱内用于驱动所述夹具体旋转的夹具体旋转驱动装置;

所述夹具体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垂直设置的纵梁、设置于所述纵梁两侧的夹具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框旋转的主动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两端用于所述夹具框旋转的从动旋转装置、以及将所述纵梁两侧的夹具框隔开的遮光屏,所述遮光屏设置于所述纵梁的上下两侧。以此结构设计,能够在纵梁两侧同时安装夹具框,并通过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端部的主动旋转装置和从动旋转装置驱动夹具框旋转,并通过遮光屏的设置,将两夹具框有效隔离,以此方式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焊接变位机的焊接效率,进而有效降低工件焊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头尾式三轴焊接变位机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头尾式三轴焊接变位机,包括底座1、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1两端的头箱2和尾箱3、水平架设于所述头箱2和尾箱3之间的夹具体4、以及设置于所述头箱2内用于驱动所述夹具体4旋转的夹具体旋转驱动装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体4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垂直设置的纵梁43、设置于所述纵梁43两侧的夹具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41两端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框旋转的主动旋转装置44、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42两端用于所述夹具框旋转的从动旋转装置45、以及将所述纵梁43两侧的夹具框隔开的遮光屏46,所述遮光屏46设置于所述纵梁43的上下两侧。所述夹具体旋转驱动装置、主动旋转装置44、及从动旋转装置45分别与该头尾式三轴焊接变位机的电控装置电连接。以此结构设计,能够在纵梁43两侧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同时架设两个夹具框,并通过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的主动旋转装置及从动旋转装置使得两个夹具框旋转,以此设计,能够有效提升该头尾式三轴焊接变位机的焊接效率,进而有效降低工件的焊接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体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头箱2内的第一伺服电机,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相连接的第一伺服控制器和第一精密减速机,所述第一精密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纵梁43的一端紧固。所述尾箱3内设置有第一调心轴承,所述第一调心轴承与所述纵梁43的另一端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旋转装置4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41两端的第二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相连接的第二精密减速机,所述第二精密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夹具框的一端紧固。所述第二横梁4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调心轴承,所述第二调心轴承与所述夹具框的另一端紧固。以此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夹具框进行装夹,并对其进行驱动。

所述夹具框由四根方钢呈矩形组合焊接而成,沿所述夹具框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电控装置与外部机器人控制装置相连接。控制装置采用PLC作为主要控制单元,通过其自带的I/O输入输出信号实现与机器人控制系统之间的实时通讯应答,再通过输出端向伺服控制器发送高频脉冲信号,精确控制变位机内的伺服电机的转动角度、速度等参数,从而实现变位机运动与机器人运动的协调一致。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