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筒滚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061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铜筒滚边机构。



背景技术:

铜筒滚边是一种普遍的加工方式,传统的铜筒在滚边的时候是比较麻烦的,尤其是在有比较精密的滚边要求的时候,很难保证滚边的精确性,包括滚边的厚度以及滚边的位置,而且工作量大,传统的加工需要工作人员实时盯着,手动操作,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精度更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精度质量高的铜筒滚边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筒滚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边柱、滚边筒、夹持机构,所述的滚边柱固定设置在一个底座上,所述的滚边柱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的环状凸缘形成滚边凸模,所述的滚边筒与滚边柱套接,可偏移,内壁与滚边柱的侧壁接触,形成滚边成型结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夹子,夹子与滚边柱对应,驱动气缸与夹子联动连接,驱动夹子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抛光槽,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个抛光槽,抛光槽的内壁与滚边柱侧壁之间留有供部件进入的间隙。

上述结构在对铜筒进行滚边操作的时候,能同时进行抛光,配合夹持机构,可以方便更换加工的零部件,使用非常方便,抛光槽与滚边柱之间的间隙不仅能很好的对零件进行定位,提高加工的精度,而且保证滚边位置和深度一致,整体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都提高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筒滚边机构,包括滚边柱1、滚边筒2、夹持机构,所述的滚边柱1固定设置在一个底座3上,所述的滚边柱1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的环状凸缘形成滚边凸模11,所述的滚边筒2与滚边柱1套接,可偏移,内壁与滚边柱1的侧壁接触,形成滚边成型结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驱动气缸4、夹子5,夹子5与滚边柱1对应,驱动气缸4与夹子5联动连接,驱动夹子5活动,还包括抛光槽31,所述的底座3上设有一个抛光槽31,抛光槽31的内壁与滚边柱1侧壁之间留有供部件进入的间隙。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