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操作机的回转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282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锻造操作机的回转、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锻造操作机是一种常用的锻压设备,用于夹持锻坯配合油压机或锻锤完成送进、转动、调头等动作,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现有的锻造操作机由于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不能满足锻压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操作机的回转升降机构,解决现有锻造操作机动作不能满足锻造工况需求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锻造操作机回转升降机构,包括台架底板,还包括倾斜油缸,L型曲杆后摇臂、L型曲杆前摇臂、连杆、支承杆、平升油缸、缓冲器,

所述台架底板后部铰接倾斜油缸,前部固定连接缓冲器,缓冲器前端底部铰接支承杆,缓冲器拉杆与支承杆中部铰接,

所述L型曲杆后摇臂下端设置有01铰接点、上端设置有C铰接点,折弯处设置有A铰接点,A铰接点与C铰接点之间设置有E铰接点,

所述L型曲杆前摇臂下端设置有O2铰接点、上端设置有D铰接点、折弯处设置有B铰接点,

O1铰接点与倾斜油缸活塞端铰接, A铰接点铰接锻造操作机钳架,E铰接点铰接平升油缸,

O2铰接点与支承杆顶端铰接,B铰接点与锻造操作机钳架铰接,

C铰接点与D铰接点通过连杆连接,

所述平升油缸柱塞与锻造操作机钳架铰接。

还包括一个大车、安装在大车上的回转支承、回转装置,所述回转支承外齿圈固定连接在大车上,内圈固定连接台架底板,回转装置固定连接在台架底板上,所述回转装置下端设置有齿轮,齿轮与回转支承外齿圈啮合,回转装置通过驱动齿轮带动台架回转,以实现操作机的钳架回转。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稳定性好,设置有缓冲器,水平组受力和缓冲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锻造操作机回转升降机构,包括台架底板11,还包括倾斜油缸1,L型曲杆后摇臂2、L型曲杆前摇臂3、连杆4、支承杆5、平升油缸6、缓冲器7,

台架底板11后部与倾斜油缸1底部铰接于H点,前部固定连接缓冲器7,缓冲器7前端底部与支承杆铰接于G点,缓冲器7拉杆与支承杆中部铰接,

L型曲杆后摇臂2下端设置有01铰接点、上端设置有C铰接点,折弯处设置有A铰接点,A铰接点与C铰接点之间设置有E铰接点,

L型曲杆前摇臂3下端设置有O2铰接点、上端设置有D铰接点、折弯处设置有B铰接点,

O1铰接点与倾斜油缸1活塞端铰接,E铰接点铰接平升油缸6,A铰接点铰接锻造操作机钳架,

O2铰接点与支承杆5顶端铰接,B铰接点与锻造操作机钳架铰接,

C铰接点与D铰接点通过连杆4连接,

平升油缸6柱塞与锻造操作机钳架铰接于F点。

还包括一个大车8、安装在大车上的回转支承9,回转装置10,回转支承外齿圈固定连接在大车上,内圈固定连接台架底板,回转装置10固定连接在台架底板11上,回转装置10下端设置有齿轮,齿轮与回转支承外齿圈配合。

工作时,后摇臂O1AC绕O1点转动,前摇臂O2BD绕O2点转动,操作机钳架与前、后摇臂铰接于B、 F点,操作机钳杆的平行升降是由平升油缸实现的,平升油缸的柱塞与钳架铰接F点,平升油缸缸体与后摇臂铰接于E点,当平升油缸的E F距离增大,迫使后摇臂反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O1ABO2使钳杆一行上移,反之,当平升油缸排油,在锻件自重下,缸体右移,EF缩小,使后摇臂顺时针转,钳杆下降。

当钳杆需要倾斜时,倾斜油缸工作,整个机构绕O2点转动,使钳杆上倾或下倾,在锻造过程中,锤头和锻件迫使钳杆向下和向后移动,这时O1,O2点相应向下、向后移动,支承杆和倾斜油缸分别绕G、H点向左右摆动,水平缓冲弹簧被压缩起缓冲作用。

并且将可以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回转支承安装于大车上,通过驱动回转装置的齿轮,带动台架回转,以实现操作机360度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