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生产用切斜脚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8995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具生产用切斜脚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家具生产用切斜脚模。



背景技术:

在家具生产中,有时会用到一种头小脚大略呈锥形的长管,该长管可用于桌/台支撑件、扶手等部件的制作。该部件的制作工艺重点难点不在于长管形状的制作,而在于需要将长管的脚部斜切,使其能斜着安装在弧形安装件上。

目前主流的做法是使用砂轮、气割、钢锯等工具手动切割,部分生产企业也有采用将长管固定后,将切割工具固定在导轨上,然后将导轨和长管调整到需要的角度,然后推动导轨,带动切割工具将长管脚部切割。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手动切割难以保证质量,使用导轨切割后能保证品质的一致性,但包括砂轮、气割、钢锯等在内的切割方式均耗时过长,且切割工具本身的磨损也大,在大批量的生产中,成本过高。

在申请号201420440071.9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家具生产用切斜脚模,包括上模座、安装在上模座底部的上垫板、穿过上垫板安装在上模座上的凸模、下模座、安装在下模座顶部的若干下垫板、安装在下垫板顶部的凹模、连接上下模座的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包括前凸块、后凸块、前后凸块两侧之间相互连接的两根导轨、固定安装在后凸块内侧的第一凹模瓣、可在第一凹模瓣和前凸块之间滑动的第二凹模瓣,所述的前凸块和后凸块平行安装在所述的下垫板顶部,所述的第二凹模瓣靠前凸块一侧连接有推杆,所述的推杆穿过前凸块连接于气缸,所述的第一凹模瓣和第二凹模瓣为对称结构并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斜向下且上大下小的管状空腔。

该专利中的模具虽然解决了原有的一些问题,但是功能比较固化,只能单一的对一种物料进行切割,且切割的角度长度等相对固定,如需改变,需要停工之后进行更改,然后再次生产,甚至需要准备多套模具来适配多种不同的物料,这样的话只能用在大批量的生产中,在小批量的生产时,这样的设备明显不适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家具生产用切斜脚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结构固化,不能通用,对小型企业不适用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模座,下垫板,凹模,凸模,固定板和上模座,下模座上固定有多个下垫板,下垫板上固定凹模,凹模上方经导柱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凸模,固定板上方设有上模座,其特征在于,凹模为C型开口结构,凹模内两侧经转轴转动连接有定位块,构成切割物料放置在定位块上角度可调的结构,其中一侧的转轴固定安装在凹模内壁上,另一侧的转轴活动贯穿凹模壁,构成该侧定位块可沿转轴轴向移动的结构,下模座宽度大于下垫板,下模座上设有均匀布置的三角形凸起,凸起上放置有用于支撑切割物料的支脚,构成支脚放置在不同的凸起上形成不同的支撑角度的结构。

进一步的,支脚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朝向不同方向的垫块,构成垫块支撑放置在支脚上的物料的结构。

进一步的,支脚为电磁铁。

进一步的,定位块成L型,定位块的一侧设有套在转轴上的圆孔,构成定位块和转轴固定连接的结构。

进一步的,活动一侧的转轴外侧连接有固定在凹模外壁的气缸,构成气缸控制定位块移动的结构。

进一步的,凹模、下垫板和下模座中间开设有落料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可调节的结构,能够适应多种物料的切割,在一种设备上实现多种操作,节省了制作多套模具的时间和成本,非常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脚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由图1至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模座1,下垫板2,凹模3,凸模6,固定板5和上模座4,下模座1上固定有多个下垫板2,下垫板2上固定凹模3,凹模3上方经导柱7连接固定板5,固定板5上固定有凸模6,固定板5上方设有上模座4,凹模3为C型开口结构,凹模3内两侧经转轴8转动连接有定位块9,构成切割物料10放置在定位块9上角度可调的结构,其中一侧的转轴8固定安装在凹模3内壁上,另一侧的转轴8活动贯穿凹模3壁,构成该侧定位块9可沿转轴8轴向移动的结构,下模座1宽度大于下垫板2,下模座1上设有均匀布置的三角形凸起12,凸起12上放置有用于支撑切割物料10的支脚11,构成支脚11放置在不同的凸起12上形成不同的支撑角度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物料11的切割长度与角度,调整支脚11在凸起12上的位置,然后将物料10下端放置在支脚11上,物料10上端放置在定位块9上,并调整定位块9的位置,将物料11加紧,然后通过凸模6将物料10的端部进行切割,切割出想要的斜角。

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物料的长度、宽度和所需切割的角度,能够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多种物料的切割,减少了设备的投入,降低了一定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2:在实施例1 的基础上,支脚11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上设有朝向不同方向的垫块16,构成垫块16支撑放置在支脚11上的物料10的结构。

支脚11为两个支撑板16铰接而成,可以根据需要转动形成不同的角度,放置在不同的凸起12上就可以形成多个支撑角度。垫块16能够更好对物料10进行支撑,以免物料10在切割过程中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支脚11的两个支撑板15的长度不等,长度不同的支脚11在凸起12上放置可以形成更多样的角度变化。

在该实施例中,支脚11为电磁铁,调整好支脚11的角度后,将支脚11的电磁阀开关打开,将支脚11固定,当再次需要调节时打开进行更改。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定位块9成L型,定位块9的一侧设有套在转轴8上的圆孔17,圆孔17和转轴8配合将定位块9固定在转轴8上,使定位块8与转轴一起转动,在物料10切割任意的角度时,定位块9都能够转动到需要的位置。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活动一侧的转轴8外侧连接有固定在凹模3外壁的气缸14,气缸14控制定位块9的位置移动,放入物料10后,气缸14推动定位块9将物料10加紧,当切割完毕后气缸14带动定位块9复位,方便取出物料10。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凹模3、下垫板2和下模座1中间开设有落料槽13,物料10切割后的废料从落料槽13中落下,不影响下一次的切割,也方便清理废料。

本实用新型能够切割不同宽度、不同长度和不同角度的物料,实现了设备的通用性,对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在多种类小批量的生产中,本实用新型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减轻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一举多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可调节的结构,能够适应多种物料的切割,在一种设备上实现多种操作,节省了制作多套模具的时间和成本,非常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