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镶嵌式锻造模具及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1325阅读:1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镶嵌式锻造模具及模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垃圾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镶嵌式锻造模具及模架。



背景技术:

现在采用的模架是在垫板上通过“t”形槽、压板、螺栓等将模具安装固定,在模具前后端靠近底部30mm处开有压板槽,模块外形为长方体结构,见图1、2。现有模具结构是由模架决定的,其主要不足在于模块较大,给安装带来不便;其次是上下模用压板紧固,换模时间较长;第3是模具为整体式结构,而模具损坏速度在各处是不一样的,中间模芯比模体磨损更快,所以整体模具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延长模体寿命、减轻模具成本的镶嵌式锻造模具及模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模具、模架,所述的模具固定在模架上,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模芯、上顶杆、下顶杆,所述的模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的上模通过v形压块固定在上模板的中心处,且两者间放置有上垫板,下模通过v形压块固定在下模板的中心处,且两者间放置有下垫板;所述的模芯分别镶嵌在上模、下模内,该模芯、上模、下模为圆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芯与上垫板上设置有上顶杆,模芯与下垫板上设置有下顶杆,垫板、顶杆与上下模的配合间隙在0.1~0.2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与下模采用圆形锁扣配合,锁扣配合面斜度为3°,配合间隙为0.2~0.3mm。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与下模的飞边槽根据锻件结构设计为无仓部形式,且桥部厚度可设置为2~2.5mm。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与下模的安装紧固面为10°斜面,并通过上、下模板和v形压块在螺栓作用下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下模与模芯间采用分体式镶嵌结构,其装配间隙宜为0.05~0.1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模具结构创新,新模具为圆形镶嵌式模具,模具材料节约三分之二,模具制作成本及热处理成本下降50%;2、模具安装方便,实现快速换模要求,安全高效;3、采用镶嵌式模具,将易损的模芯部分分体制作、更换,延长模体寿命,减轻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锻造模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锻造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锻造模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锻造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锻造模具及模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模具;2、模架;3、v形压块;4、飞边槽;5、安装紧固面;11、上模;12、下模;13、模芯;14、上顶杆;15、下顶杆;16、上垫板;17、下垫板;21、上模板;22、下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3至7所示,本发明包括模具1、模架2,所述的模具1固定在模架2上,所述的模具1包括上模11、下模12、模芯13、上顶杆14、下顶杆15,所述的模架2包括上模板21、下模板22;所述的上模11通过v形压块3固定在上模板21的中心处,且两者间放置有上垫板16,下模12通过v形压块3固定在下模板22的中心处,且两者间放置有下垫板17;所述的模芯13分别镶嵌在上模11、下模12内,此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模芯磨损快于模体的问题,即当模芯模芯磨损或拉毛失效时,只需更换模芯,模体继续使用,这样可使模具成本显著降低;该模芯13、上模11、下模12为圆形结构,使模具重量由200kg减少为50kg,大大减轻搬运重量和模具成本。

所述的模芯13与上垫板16上设置有上顶杆14,模芯13与下垫板17上设置有下顶杆15,垫板、顶杆与上下模的配合间隙在0.1~0.2mm之间;所述顶杆可以在上、下模内上下自由运动,锻件成型时,顶杆是整个模具的一部分;成型结束后,上模11上行,同时顶杆也在顶料系统推动下将工件顶出模腔。

所述的上模11与下模12采用圆形锁扣配合,锁扣配合面斜度为3°,配合间隙为0.2~0.3mm,方便模具安装,防止错模。

所述的上模11与下模12的飞边槽4根据锻件结构设计为无仓部形式,且桥部厚度可设置为2~2.5mm,以保证型腔充满并节省原材料。

所述的上模11与下模12的安装紧固面5为10°斜面,并通过上、下模板和v形压块3在螺栓作用下锁定,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快速的特点。

所述的上模11、下模12与模芯13间采用分体式镶嵌结构,其装配间隙宜为0.05~0.1mm。

综合以上,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经实际生产验证,因模具结构重新设计,重量减轻,安装方便,换模时间只需原先的1/3,达到快速换模要求,生产效率提高30%,产品质量显著改善,延长模体寿命,减轻模具成本。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当开始工作时,1)、将加热好的坯料放入模具中;2)、上模下行至下死点,坯料在模具完全闭合后充满型腔;3)、上模回程至上死点;4)、顶料系统将锻件顶出型腔;5)、将锻件从模具中取出,一个循环过程结束。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镶嵌式锻造模具及模架,包括模具、模架,所述的模具固定在模架上,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模芯、上顶杆、下顶杆,所述的模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的上模通过V形压块固定在上模板的中心处,且两者间放置有上垫板,下模通过V形压块固定在下模板的中心处,且两者间放置有下垫板;所述的模芯分别镶嵌在上模、下模内,该模芯、上模、下模为圆形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因模具结构重新设计,重量减轻,安装方便,换模时间只需原先的1/3,达到快速换模要求,生产效率提高30%,产品质量显著改善,延长模体寿命,减轻模具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6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