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157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收纳箱。



背景技术:

作为收纳钻头、立铣刀等切削工具的收纳箱,如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使用由第一部件(帽)和第二部件(罩)构成的结构的收纳箱,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对切削工具的柄部进行保持的柄保持部,所述第二部件包嵌在从所述柄保持部突出的部分上而保护该突出的部分。

另外,在切削工具收纳箱上粘贴有标签,该标签上显示有所收纳的切削工具的信息(名称等)。由于该标签还具有表示未开封与否的作为封条的作用,因此,通常跨过所述帽与所述罩的边界部而粘贴。

因此,为了将收纳箱开封以取出切削工具,需要将标签揭下或利用刀具等将标签切断。用手将标签揭下比较费时,此外,通常揭下一次的标签的粘接力降低而很难再次粘贴,将使用过一次的切削工具暂且放回到原收纳箱中进行保管以能够根据标签容易地识别切削工具的种类等以便再次使用切削工具,这样地保管起来比较麻烦。因此,通常利用刀具等在帽与罩的边界部将标签切断。

但是,帽与罩的边界部通常为它们的外周面彼此(外侧侧面彼此)没有阶梯差的共面形状,此外,在帽与罩之间也没有间隙。即,帽的边缘与罩的边缘紧密地贴合,它们的外周面(外侧侧面)处于共面状态。

因此,即使想要利用刀具等沿着帽与罩的接缝将标签切断,也由于没有对刀具等的刃进行引导,因此,往往发生如下的情况:刃相容易对于接缝斜行,刃偏离帽与罩的接缝而将标签切断。特别是,想要将多个收纳箱排列在一起而集中地使刀在帽与罩的接缝中滑过而并将标签切断时,容易发生上述的斜行。

在该情况下,在帽与罩的接缝处标签,标签不会被笔直地切断,而且以一部分跨过所述边界部的状态被切断,必须将标签的跨过所述边界部的部分揭下并使帽与罩分离,比较麻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679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那样的现状而完成的,提供如下的实用的收纳箱:通过在第一部件的边缘和第二部件的边缘中的至少任一方设置尺寸减小部,并在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连结时的边界部借助所述尺寸减小部形成凹部,从而能够沿着该凹部将横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外侧侧面而粘贴的标签容易地切断,相应地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开封作业。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主旨进行说明。

一种收纳箱,其由第一部件1和与该第一部件1连结的第二部件2构成,所述收纳箱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1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部件2的边缘中的任一方设置有从该部件的外侧侧面20、21向内侧减小尺寸的尺寸减小部15、16,在将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连结时的边界部5处利用所述尺寸减小部15、16形成凹部6,显示有收纳物的信息的标签4跨过所述凹部6而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的设置有所述标签4的面上的将所述第一部件1与所述第二部件2连结时的边界部5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被设置成围绕将所述第一部件1与所述第二部件2连结时的边界部5的一部分。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被设置成围绕将所述第一部件1与所述第二部件2连结时的边界部5的整周。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的与将所述第一部件1与所述第二部件2连结时的边界部5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w是0.05mm以上且2mm以下。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的深度d是0.05mm以上且2mm以下。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7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的深度d是0.05mm以上且2mm以下。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8的特征在于,所述尺寸减小部15、16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双方。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9的特征在于,所述尺寸减小部15、16是倒角部。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0的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是切削工具收纳用的收纳箱,构成为:所述第一部件1设置有对切削工具7的柄部8进行保持的柄保持部9,所述切削工具7的从所述柄保持部9突出的部分收纳在所述第二部件2中。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1的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是切削工具收纳用的收纳箱,构成为:所述第一部件1设置有对切削工具7的柄部8进行保持的柄保持部9,所述切削工具7的从所述柄保持部9突出的部分收纳在所述第二部件2中。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2的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是切削工具收纳用的收纳箱,构成为:所述第一部件1设置有对切削工具7的柄部8进行保持的柄保持部9,所述切削工具7的从所述柄保持部9突出的部分收纳在所述第二部件2中。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3的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是切削工具收纳用的收纳箱,其构成为:所述第一部件1设置有对切削工具7的柄部8进行保持的柄保持部9,所述切削工具7的从所述柄保持部9突出的部分收纳在所述第二部件2中。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4的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是切削工具收纳用的收纳箱,构成为:所述第一部件1设置有对切削工具7的柄部8进行保持的柄保持部9,所述切削工具7的从所述柄保持部9突出的部分收纳在所述第二部件2中。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5的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是切削工具收纳用的收纳箱,其构成为:所述第一部件1设置有对切削工具7的柄部8进行保持的柄保持部9,所述切削工具7的从所述柄保持部9突出的部分收纳在所述第二部件2中。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6的特征在于,所述标签4被设置成从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的正面到达所述第一部件1的与该正面相邻并位于所述柄保持部9的底面侧的底端面。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7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标签4的被设置于所述正面的正面部10和被设置于所述底端面的底端面部11分别显示有所收纳的切削工具7的信息。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8的特征在于,所述标签4被设置成从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的正面到达所述第一部件1的与该正面相邻并位于所述柄保持部9的底面侧的底端面和所述第一部件1的与该底端面相邻并位于所述正面的背侧的背面。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8所述的收纳箱,技术方案19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标签4的被设置于所述正面的正面部10、被设置于所述底端面的底端面部11和被设置于所述背面的背面部12分别显示有所收纳的切削工具7的信息。

发明效果

本发明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成为如下的实用的收纳箱:能够沿着凹部将横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外侧侧面而粘贴的标签容易地切断,能够相应地高效率地进行开封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概略说明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分解说明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标签切断时的概略说明立体图。

图4是图3的要部的放大概略说明侧视图。

图5是另一例1的概略说明侧视图。

标号说明

1第一部件

2第二部件

4标签

5边界部

6凹部

7切削工具

8柄部

9柄保持部

10正面部

11底端面部

12背面部

15尺寸减小部

16尺寸减小部

20外侧侧面

21外侧侧面

w宽度

d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示出本发明的作用来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简单地进行说明。

当将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连结时,在其边界部5利用被设置于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的边缘的尺寸减小部15、16形成凹部6。

因此,在利用刀具等将标签4切断以便将收纳箱开封时,若将刀具等的刃的前端放入到凹部6中,则刀具等的刃被该凹部6引导,标签4在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的边界部5处可靠地被切断。

【实施例】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是由第一部件1和与该第一部件1连结的第二部件2构成的收纳箱,在所述第一部件1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部件2的边缘中的任一方设置有尺寸减小部15、16,该尺寸减小部是从该部件的外侧侧面20、21向内侧减少尺寸而成的,在将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连结时的边界部5利用所述尺寸减小部15、16形成凹部6,显示有收纳物的信息的标签4跨过所述凹部6而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

具体而言,如图1、图2所示,是切削工具收纳用箱,其构成为:在第一部件1(帽)设置有对钻头、立铣刀等切削工具7的柄部8进行保持的柄保持部9,从切削工具7的所述柄保持部9突出的刃部等收纳在第二部件2(罩)中。

罩是截面为矩形且一端开口的筒状体,并且是由半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此外,本实施例的柄保持部9是利用一对夹持片部以夹持状态对柄部8进行保持的结构。该夹持片部是与罩内表面嵌合的形状,其构成为:当将柄部8插入到一对夹持片部之间时,该夹持片部成为稍微向外侧挠曲的状态。此外,通过在该状态下将夹持片部插入到罩内,从而夹持片部和罩构成为夹持片部的外表面被轻微按压到罩内表面。因此,通过将一对夹持片部插入到罩内并按入直至罩与帽的对置端部彼此抵接,从而一对夹持片部被罩内表面向内侧按压而更强力地夹持柄部8,能够稳定地收纳切削工具7。

此外,标签4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外侧侧面20、21上跨过凹部6而设置于正面,并被设置成从该正面到达第一部件1的与该正面相邻并位于所述柄保持部9的底面侧的底端面和第一部件1的与该底端面相邻并位于所述正面的背侧的背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上跨过凹部6而设置了标签4的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的外侧侧面20、21表述为“正面”,将其相反侧(背侧)的外侧侧面20、21表述为“背面”。在本实施例中,标签4被粘贴设置于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

并且,在标签4的被粘贴于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正面的正面部10、被粘贴于第一部件1的底端面的底端面部11和被粘贴于第一部件1的背面的背面部12分别显示有所收纳的切削工具7的信息。作为切削工具7的信息,有名称、型号、尺寸、制造编号等。此外,也可以显示出利用便携终端等读取而能够访问所述各信息的条形码或qr码(注册商标)。在标签4的正面部10、底端面部11和背面部12,既可以显示相同信息,也可以显示分别不同的信息。另外,标签4也可以是仅具有所述正面部10和底端面部11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的标签4的背面部12仅被设置于第一部件1(标签4未被设置到第二部件2的背面)。因此,仅将标签4的正面部10切断即可。例如,在标签4的面积小的背面部12显示qr码,在面积大的正面部10显示条形码和各种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标签4如上所述地跨过凹部6而被粘贴设置于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正面、第一部件1的底端面和第一部件1的背面这所有面上,但也可以不一定粘贴在这些所有的面上,也可以是被粘贴设置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各自的一部分的面上的结构。

例如,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标签4被粘贴在第二部件2的正面,并跨过凹部6而被粘贴在第一部件1的正面,并且被粘贴设置在第一部件1的背面而不粘贴在第一部件1的底端面。在该情况下,标签4的与第一部件1的底端面对置的对置面不被固定于该第一部件的底端面,但通过其前后(标签4的与第二部件2的正面对置的对置面、与第一部件1的正面对置的对置面和与第一部件1的背面对置的对置面)被固定,从而以覆盖第一部件1的底端面的方式沿着该底端面设置。

此外,在标签4未被设置于第一部件1的背面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标签4被粘贴于第二部件2的正面,并跨过凹部6而被粘贴设置于第一部件1的底端面而不粘贴在第一部件1的正面。在该情况下,标签4的与第一部件1的正面对置的对置面也不被固定于该第一部件1的正面,但通过其前后(标签4的与第二部件2的正面对置的对置面和与第一部件1的底端面对置的对置面)被固定,从而以覆盖第一部件1的正面的方式沿着该正面设置。

凹部6至少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外侧侧面20、21上设置在粘贴有标签4的面的将所述第一部件1与所述第二部件2连结时的边界部5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即可。即,在本实施例中,至少沿着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正面的接缝被设置在该接缝的整个区域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凹部6被设置成围绕将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连结时的边界部5的整周。具体而言,沿着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接缝设置在整周上。

另外,也可以将凹部6设置成围绕所述边界部5的一部分而非整周。

凹部6的与边界部5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w被设置在0.05mm以上且2mm以下。若低于0.05mm,则刀具等的刃不易进入,此外,若超过2mm,则不易发挥对刃的引导作用,刃容易在凹部6内蜿蜒。

此外,凹部6的(最大)深度d被设置在0.05mm以上且2mm以下。若低于0.05mm,则不易发挥对刀具等的刃的引导作用,此外,在2mm以下可发挥充分的引导作用。另外,若超过2mm,则相应地收纳箱的刚性降低,并且,为了弥补其刚性不足,需要将收纳箱的壁增厚而大型化,因此,优选的是设定在2mm以下。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凹部6由分别设置于第一部件1的边缘和第二部件2的边缘的尺寸减小部15、16形成。具体而言,是如下的结构: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对置端部外周缘的整周上设置有实施过倒角的倒角部作为所述尺寸减小部15、16。即,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对置端部外周缘的整周上分别设置有倾斜面13、14(倒角部)作为所述尺寸减小部15、16。尺寸减小部15、16的外形尺寸(或者一部分中包括尺寸减小部15、16的外形尺寸)小于外侧侧面20、21的不包括尺寸减小部15、16的外形尺寸。

因此,在使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对置端部17、18对接而利用第一部件1将第二部件2的开口部3堵塞的状态下,利用各倾斜面13、14形成截面为v字状的凹部6,该凹部6沿着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的接缝而形成在整周上。

因此,在将标签4切断时,如图3、图4所示,刀具等的刃a的前端被凹部6(倾斜面13、14)引导,能够沿着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的接缝而将标签4容易地切断。

另外,所述尺寸减小部不限于倾斜面,既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在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的对置端部外周缘形成阶梯差面,使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的对置端部17、18对接而利用各阶梯差面形成截面为u字状的凹部6、或者在凹部6的底面具有多个角的截面为方u字状的凹部6,也可以是形成其它截面形状的凹部6。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尺寸减小部设置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双方,但也可以这样:通过仅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中的一方的对置端部外周缘形成上述那样的倾斜面或阶梯差面作为尺寸减小部,从而设置凹部6。

图5中示出了形成有截面为方u字状的凹部6的另一例1。该另一例1具体而言是,仅在第一部件1的对置端部外周缘形成阶梯差面作为尺寸减小部15,在第二部件2未设置尺寸减小部。使所述第一部件1的对置端部17与所述第二部件2的对置端部18对接而形成截面为方u字状的凹部6。

此外,标签4既可以是也被粘贴在凹部6内的结构,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在凹部6内未粘贴标签4的结构(标签4是未落入到凹部6内的结构)。在标签4是未落入且未粘贴于凹部6内的结构的情况下,与其将粘贴的状态的标签4切断,更容易将标签4切断。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如上所述地构成,因此,在利用刀具等将标签4切断以便将收纳箱开封时,若将刀具等的刃的前端放入到凹部6内,则刀具等的刃被该凹部6引导,标签4在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的边界部5处被可靠地切断。

因此,本实施例是实用的,能够沿着凹部将横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外侧侧面而粘贴的标签容易地切断,能够相应地高效率地进行开封作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