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生产用改良型带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462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生产用改良型带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锯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具生产用改良型带锯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带锯机对模具生产用金属棒材料进行切割成一定长度,现有技术中的,带锯机的夹持装置对金属棒材料固定是通过两个夹持座分别压在金属棒材料的前后两侧上实现夹持固定,而金属棒材料的上侧没有设置压紧机构,当金属棒材料剩余到一定量时,夹持座夹持金属棒材料的部位减少,在受到锯片的切割力而从带锯机床的固定夹具中滑出,特别是空心棒材料,夹持太紧容易变形。

在利用带锯刀切断金属材料时,有时在带锯刀的锯齿的齿顶附着有切屑而产生积屑瘤。若产生该积屑瘤,则反复出现剖切面变粗,并且积屑瘤从齿顶脱落,根据情况有时会因冲击在齿顶产生伤刃。因此,通过在与带锯刀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旋转的旋转刷来进行附着在带锯刀上的切屑的除去。

然而,带锯刀的多个锯齿的齿高尺寸及各锯齿的齿距并不一定为恒定,并且直齿及左右的错齿的配置关系也不是恒定的,因而上述旋转刷的磨损也不一定变得恒定,有时例如偏磨损而形成多边形那样的形状。由此,在利用旋转刷进行附着在带锯刀上的切屑的去除时,旋转刷有时在相对于带锯刀接近或远离的方向上(旋转刷相对于带锯刀的重叠量变大或变小的方向)产生振动,从而有时因旋转刷与带锯刀的干涉导致旋转刷向远离带锯刀的方向大幅弹跳。从而切屑去除效果差,毛刷使用寿命短。

目前,在一般的卧式带锯床上,锯带张紧是利用锯带张紧手轮通过丝杆、滑座使张紧锯轮移动来实现。现有技术的锯带张紧装置在使用时,都要先松开固定张紧锯轮的锁紧螺母,然后转动锯带张紧手轮,通过丝杆、滑座使张紧锯轮移动来进行调节,操作上比较麻烦,并且不能自动张紧。而且确定锯带张紧是否适度,操作者主要是凭经验对锯带张紧进行调节,随意性大。而缺乏经验的操作者调节锯带张紧适度一般较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具生产用改良型带锯机,能够固定棒材可靠性好,使用方便,切屑去除效果好,毛刷使用寿命长,自动对锯带进行张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具生产用改良型带锯机,包括机台、棒材夹持装置、切屑去除装置、张力调节装置、两个立柱、主动轮、从动轮、电机、锯带、驱动气缸和刀架,所述机台上设有前后两个立柱,所述两个立柱上设有刀架,所述机台上设有驱动刀架上下运动的驱动气缸,所述刀架的前端设有主动轮和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刀架的后端设有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张力调节装置上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设有锯带,所述刀架上设有清除锯带的锯齿尖上的切屑,所述机台上设有棒材夹持装置,所述棒材夹持装置包括两个支撑座、框体、第一轴体、第一夹持机构、两个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三齿轮、调节转盘、第二夹持机构、螺杆体、座体、两个支撑体、两个第一滑孔和两个第二滑孔,所述框体通过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机台上,所述支撑座上均设有第一滑孔,所述螺杆体的上端与框体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体的下端设有第三齿轮,前方的支撑座上穿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后端设有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的一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轴体的前端设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与前方的支撑座之间的第一轴体上设有一第一齿轮,所述框体的前边体和后边体上均设有第二滑孔,前方的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一夹持机构,后方的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二夹持机构,前方的第一齿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夹持机构连接,所述螺杆体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座体,所述座体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滑孔,所述座体的前端通过一支撑体与第一夹持机构连接,所述座体的后端通过一支撑体与第二夹持机构连接,所述切屑去除装置包括第一支座、轨道、滑动座、第一气动缸和除屑机构,所述第一支座的上端侧面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配合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除屑机构,所述轨道的前端设有推动滑动座向后运动的第一气动缸,所述除屑机构包括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二气动缸、压紧体、第一弹簧、第一插接体、插接套、第四支座、支撑杆、毛刷和支撑轮,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上端设有第三支座,所述第三支座上设有第二气动缸,所述第二气动缸的活塞杆的下端设有第四支座,所述第四支座的下端设有插接套,所述插接套内设有第一插接体,所述第一插接体的下端设有压紧体,所述插接套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第四支座和压紧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四支座的后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竖向体的下端设有毛刷,所述第二支座上在压紧体的正下方设有支撑锯带的上层带体的支撑轮,所述第四支座上设有穿设在第三支座上的定位体,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框架体、空心轴体、调节转盘、恒力弹簧、两个槽孔、两个第一挡座、滑轨、滑动座体、连接机构、第一连接轴体、第二连接轴体、第二挡座和紧固螺母,所述框架体的前端设有与刀架固定连接的滑轨,所述滑轨上配合安装有滑动座体,所述滑动座体的后端设有第二连接轴体,所述框架体的后边体上穿设有空心轴体,所述空心轴体在框架体的后边体的外侧设有螺纹连接的调节转盘,所述空心轴体的前端外圈面上设有第二挡座,所述空心轴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槽孔,所述空心轴体内设有前端穿过框架体的前边体的第一连接轴体,所述第一连接轴体在槽孔的外侧均设有第一挡座,所述第二挡座与第一挡座之间的空心轴体上套设有恒力弹簧,所述第一连接轴体在框架体的前方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第一连接轴体的前端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轴体的后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滑座、若干第三轴体、若干第一轴承、第二轴体、套体、第一底座、若干第一夹持体、第二齿轮和定位杆,前方的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三轴体,所述第三轴体的两端均设有抵触在框体的前边体上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滑座上穿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二轴体,所述第二轴体的前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轴体的后端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套体,所述套体的后端设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后端上设有间隔均匀排列的第一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的后端设有v型槽,所述第一底座的前端设有穿设在第一滑座上的定位杆,所述第一滑座与前方的支撑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滑座、若干第四轴体、若干第二轴承、第一连接体、第二底座和若干第二夹持体,后方的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第四轴体,所述第四轴体的两端均设有抵触在框体的后边体上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滑座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前端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前端设有与第一夹持体交错设置的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二夹持体的前端设有v型槽,所述第二滑座与后方的支撑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五轴体、两个第四齿轮、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连接套体、凹槽和防转凸起,所述框体的前边体的外侧设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前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五轴体,所述第五轴体的下端设有与前方的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一第四齿轮,所述第五轴体的上端套设有连接套体,所述连接套体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五轴体在凹槽内设有防转凸起,所述连接套体的上端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一第四齿轮,前方的支撑体的前端设有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三连接体的前端与连接套体可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比为:1:1,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比为:1:1,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比为:1:1,所述螺杆体转动一周带动座体所运动的距离是第二轴体转动一周带动套体所运动的距离的一半,所述螺杆体转动带动座体向上运动时,第二轴体转动带动套体向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动缸和第二气动缸均为高速气缸,所述第一气动缸的活塞杆在滑动座的推动下能够缩回。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的后端设有阻挡体,所述阻挡体上设有感应滑动座的感应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竖向体的下端设有第五支座,所述第五支座的前端设有第六支座,所述第五支座的后端设有第七支座,所述第七支座上穿设有滑动体,所述滑动体的后端设有把手,所述滑动体的前端设有挡体,所述挡体的前端设有插入毛刷的毛刷座的第二插接体,所述挡体与第七支座之间的滑动体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毛刷的毛刷座的上端与第五支座的下端贴合,所述压紧体的下端稍微超出毛刷的下端,所述毛刷的毛束长度为4~7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转动座、第三连接轴体、两个槽形孔、手动杆、卡座和两个第四连接轴体,所述第一连接轴体的前端穿设有第三连接轴体,所述第三连接轴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均设有槽形孔,所述第二连接轴体的后端在两个槽形孔内均设有第四连接轴体,所述手动杆的前端与上方的转动座作可上下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体上设有固定手动杆的卡座,所述第四连接轴体位于槽形孔的下端时,所述槽形孔为竖直状态,所述卡座上设有与手动杆相配合的卡槽,卡槽的槽口宽度稍小于手动杆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挡座上一体成型有穿过槽形孔并插入第一连接轴体内的第五连接轴体,所述第五连接轴体与第一连接轴体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交错设置,第二夹持体的前端设有v型槽,由传统的两侧面变成四侧面夹持,并且当不同直径的棒材放置在搁料架上时,不需要调整搁料架的高度,也可实现四侧面夹持;第二气动缸的活塞杆伸出的过程中,先将压紧体压在锯带上,此时,锯带被压紧体和支撑轮夹紧,锯带带动除屑机构一起运动,然后再将毛刷压向锯带的锯齿,将锯齿上切屑刷掉,然后第二气动缸的活塞杆缩回,然后通过第一气动缸推动滑动座带动除屑机构回位,准备再次工作,本申请的毛刷在去除切屑时与锯带同步运动,不存在传统的旋转刷与锯带的摩擦和旋转刷跳动问题;转动调节转盘带动空心轴体向后运动,空心轴体带动第二挡座压缩恒力弹簧,第一挡座通过恒力弹簧的作用带动第一连接轴体向后运动,第一连接轴体通过连接机构带动第二连接轴体向后运动,第二连接轴体带动滑动座体运动,安装在滑动座体上的锯带轮向后运动,实现对锯带的张紧,并且通过紧固螺母和连接机构的配合,方便锯带的拆卸和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固定棒材可靠性好,使用方便,切屑去除效果好,毛刷使用寿命长,自动对锯带进行张紧。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模具生产用改良型带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切屑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除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棒材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夹持体排列在第一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槽形孔设在转动座上的俯视图。

图中:20-机台、21-棒材夹持装置、22-切屑去除装置、23-张力调节装置、24-立柱、25-主动轮、26-从动轮、27-电机、28-锯带、29-驱动气缸、210-刀架、211-支撑座、212-框体、213-第一轴体、214-第一夹持机构、215-第一齿轮、216-传动机构、217-第三齿轮、218-调节转盘、219-第二夹持机构、2110-螺杆体、2111-座体、2112-支撑体、2113-第一滑孔、2114-第二滑孔、2141-第一滑座、2142-第三轴体、2143-第一轴承、2144-第二轴体、2145-套体、2146-第一底座、2147-第一夹持体、2148-第二齿轮、2149-定位杆、2161-第五轴体、2162-第四齿轮、2163-第二连接体、2164-第三连接体、2165-连接套体、2166-凹槽、2167-防转凸起、2191-第二滑座、2192-第四轴体、2193-第二轴承、2194-第一连接体、2195-第二底座、2196-第二夹持体、221-第一支座、222-轨道、223-滑动座、224-第一气动缸、225-除屑机构、226-阻挡体、227-感应器、2251-第二支座、2252-第三支座、2253-第二气动缸、2254-压紧体、2255-第一弹簧、2256-第一插接体、2257-插接套、2258-第四支座、2259-支撑杆、22510-毛刷、22511-支撑轮、22512-定位体、22591-第五支座、22592-第六支座、22593-第七支座、22594-滑动体、22595-把手、22596-挡体、22597-第二插接体、22598-第二弹簧、231-框架体、232-空心轴体、233-调节转盘、234-恒力弹簧、235-槽孔、236-第一挡座、237-滑轨、238-滑动座体、239-连接机构、2310-第一连接轴体、2311-第二连接轴体、2312-第二挡座、2313-紧固螺母、2391-转动座、2392-第三连接轴体、2393-槽形孔、2394-手动杆、2395-卡座、2396-第四连接轴体、2361-第五连接轴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本发明一种模具生产用改良型带锯机,包括机台20、棒材夹持装置21、切屑去除装置22、张力调节装置23、两个立柱24、主动轮25、从动轮26、电机27、锯带28、驱动气缸29和刀架210,所述机台20上设有前后两个立柱24,所述两个立柱24上设有刀架210,所述机台20上设有驱动刀架210上下运动的驱动气缸29,所述刀架210的前端设有主动轮25和驱动主动轮25转动的电机27,所述刀架210的后端设有张力调节装置23,所述张力调节装置23上设有从动轮26,所述主动轮25和从动轮26上设有锯带28,所述刀架210上设有清除锯带28的锯齿尖上的切屑,所述机台20上设有棒材夹持装置21,所述棒材夹持装置21包括两个支撑座211、框体212、第一轴体213、第一夹持机构214、两个第一齿轮215、传动机构216、第三齿轮217、调节转盘218、第二夹持机构219、螺杆体2110、座体2111、两个支撑体2112、两个第一滑孔2113和两个第二滑孔2114,所述框体212通过支撑座211固定安装在机台20上,所述支撑座211上均设有第一滑孔2113,所述螺杆体2110的上端与框体212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体2110的下端设有第三齿轮217,前方的支撑座211上穿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轴体213,所述第一轴体213的后端设有与第三齿轮217啮合连接的一第一齿轮215,所述第一轴体213的前端设有调节转盘218,所述调节转盘218与前方的支撑座211之间的第一轴体213上设有一第一齿轮215,所述框体212的前边体和后边体上均设有第二滑孔2114,前方的第二滑孔2114内设有第一夹持机构214,后方的第二滑孔2114内设有第二夹持机构219,前方的第一齿轮215通过传动机构216与第一夹持机构214连接,所述螺杆体2110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座体2111,所述座体211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滑孔2113,所述座体2111的前端通过一支撑体2112与第一夹持机构214连接,所述座体2111的后端通过一支撑体2112与第二夹持机构219连接,所述切屑去除装置22包括第一支座221、轨道222、滑动座223、第一气动缸224和除屑机构225,所述第一支座221的上端侧面设有轨道222,所述轨道222上配合安装有滑动座223,所述滑动座223上设有除屑机构225,所述轨道222的前端设有推动滑动座223向后运动的第一气动缸224,所述除屑机构225包括第二支座2251、第三支座2252、第二气动缸2253、压紧体2254、第一弹簧2255、第一插接体2256、插接套2257、第四支座2258、支撑杆2259、毛刷22510和支撑轮22511,所述滑动座223上设有第二支座2251,所述第二支座2251的上端设有第三支座2252,所述第三支座2252上设有第二气动缸2253,所述第二气动缸2253的活塞杆的下端设有第四支座2258,所述第四支座2258的下端设有插接套2257,所述插接套2257内设有第一插接体2256,所述第一插接体2256的下端设有压紧体2254,所述插接套2257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第四支座2258和压紧体2254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2255,所述第四支座2258的后端设有支撑杆2259,所述支撑杆2259的竖向体的下端设有毛刷22510,所述第二支座2251上在压紧体2254的正下方设有支撑锯带28的上层带体的支撑轮22511,所述第四支座2258上设有穿设在第三支座2252上的定位体22512,所述张力调节装置23包括框架体231、空心轴体232、调节转盘233、恒力弹簧234、两个槽孔235、两个第一挡座236、滑轨237、滑动座体238、连接机构239、第一连接轴体2310、第二连接轴体2311、第二挡座2312和紧固螺母2313,所述框架体231的前端设有与刀架210固定连接的滑轨237,所述滑轨237上配合安装有滑动座体238,所述滑动座体238的后端设有第二连接轴体2311,所述框架体231的后边体上穿设有空心轴体232,所述空心轴体232在框架体231的后边体的外侧设有螺纹连接的调节转盘233,所述空心轴体232的前端外圈面上设有第二挡座2312,所述空心轴体23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槽孔235,所述空心轴体232内设有前端穿过框架体231的前边体的第一连接轴体2310,所述第一连接轴体2310在槽孔235的外侧均设有第一挡座236,所述第二挡座2312与第一挡座236之间的空心轴体232上套设有恒力弹簧234,所述第一连接轴体2310在框架体231的前方设有紧固螺母2313,所述第一连接轴体2310的前端通过连接机构239与第二连接轴体2311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14包括第一滑座2141、若干第三轴体2142、若干第一轴承2143、第二轴体2144、套体2145、第一底座2146、若干第一夹持体2147、第二齿轮2148和定位杆2149,前方的第二滑孔2114内设有第一滑座2141,所述第一滑座214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三轴体2142,所述第三轴体2142的两端均设有抵触在框体212的前边体上的第一轴承2143,所述第一滑座2141上穿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二轴体2144,所述第二轴体2144的前端设有第二齿轮2148,所述第二轴体2144的后端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套体2145,所述套体2145的后端设有第一底座2146,所述第一底座2146的后端上设有间隔均匀排列的第一夹持体2147,所述第一夹持体2147的后端设有v型槽,所述第一底座2146的前端设有穿设在第一滑座2141上的定位杆2149,所述第一滑座2141与前方的支撑体21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219包括第二滑座2191、若干第四轴体2192、若干第二轴承2193、第一连接体2194、第二底座2195和若干第二夹持体2196,后方的第二滑孔2114内设有第二滑座2191,所述第二滑座219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第四轴体2192,所述第四轴体2192的两端均设有抵触在框体212的后边体上的第二轴承2193,所述第二滑座2191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体2194,所述第一连接体2194的前端设有第二底座2195,所述第二底座2195的前端设有与第一夹持体2147交错设置的第二夹持体2196,所述第二夹持体2196的前端设有v型槽,所述第二滑座2191与后方的支撑体211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16包括第五轴体2161、两个第四齿轮2162、第二连接体2163、第三连接体2164、连接套体2165、凹槽2166和防转凸起2167,所述框体212的前边体的外侧设有第二连接体2163,所述第二连接体2163的前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五轴体2161,所述第五轴体2161的下端设有与前方的第一齿轮215啮合连接的一第四齿轮2162,所述第五轴体2161的上端套设有连接套体2165,所述连接套体2165的下端设有凹槽2166,所述第五轴体2161在凹槽2166内设有防转凸起2167,所述连接套体2165的上端设有与第二齿轮2148啮合连接的一第四齿轮2162,前方的支撑体2112的前端设有第三连接体2164,所述第三连接体2164的前端与连接套体2165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15与第四齿轮2162的齿比为:1:1,所述第一齿轮215与第三齿轮217的齿比为:1:1,第四齿轮2162与第二齿轮2148的齿比为:1:1,所述螺杆体2110转动一周带动座体2111所运动的距离是第二轴体2144转动一周带动套体2145所运动的距离的一半,所述螺杆体2110转动带动座体2111向上运动时,第二轴体2144转动带动套体2145向前运动,所述第一气动缸224和第二气动缸2253均为高速气缸,所述第一气动缸224的活塞杆在滑动座223的推动下能够缩回,所述轨道222的后端设有阻挡体226,所述阻挡体226上设有感应滑动座223的感应器227,所述支撑杆2259的竖向体的下端设有第五支座22591,所述第五支座22591的前端设有第六支座22592,所述第五支座22591的后端设有第七支座22593,所述第七支座22593上穿设有滑动体22594,所述滑动体22594的后端设有把手22595,所述滑动体22594的前端设有挡体22596,所述挡体22596的前端设有插入毛刷22510的毛刷座的第二插接体22597,所述挡体22596与第七支座22593之间的滑动体22594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2598,所述毛刷22510的毛刷座的上端与第五支座22591的下端贴合,所述压紧体2254的下端稍微超出毛刷22510的下端,所述毛刷22510的毛束长度为4~7毫米,所述连接机构239包括两个转动座2391、第三连接轴体2392、两个槽形孔2393、手动杆2394、卡座2395和两个第四连接轴体2396,所述第一连接轴体2310的前端穿设有第三连接轴体2392,所述第三连接轴体239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转动座2391,所述转动座2391上均设有槽形孔2393,所述第二连接轴体2311的后端在两个槽形孔2393内均设有第四连接轴体2396,所述手动杆2394的前端与上方的转动座2391作可上下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体2310上设有固定手动杆2394的卡座2395,所述第四连接轴体2396位于槽形孔2393的下端时,所述槽形孔2393为竖直状态,所述卡座2395上设有与手动杆2394相配合的卡槽,卡槽的槽口宽度稍小于手动杆2394的直径,所述第一挡座236上一体成型有穿过槽形孔2393并插入第一连接轴体2310内的第五连接轴体2361,所述第五连接轴体2361与第一连接轴体2310焊接连接。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模具生产用改良型带锯机在工作过程中,顺时针转动调节转盘218带动第一轴体213转动,第一轴体213带动两个第一齿轮215转动,后方的第一齿轮215通过第三齿轮217带动螺杆体2110转动,螺杆体2110带动座体2111向下运动,座体2111通过两个支撑体2112分别带动第一夹持机构214和第二夹持机构219向下运动,而前方的第一齿轮215通过下方的第四齿轮2162带动第五轴体2161转动,第五轴体2161通过防转凸起2167带动连接套体2165转动,连接套体2165通过上方的第四齿轮2162与第二齿轮2148的配合带动第二轴体2144转动,第二轴体2144带动套体2145向后运动,套体2145通过第一底座2146带动第一夹持体2147向后运动,直到夹紧棒材料;启动电机27带动主动轮25转动并带动锯带28运动,再启动驱动气缸29的活塞杆缩回带动刀架23向下运动,刀架23通过主动轮25和从动轮26带动锯带28向下运动对棒材进行切割。

切屑去除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启动第二气动缸2253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四支座2258向下运动,第四支座2258通过第一弹簧2255和支撑杆2259分别带动压紧体2254和毛刷22510向下运动,压紧体2254将锯带压紧在支撑轮22511上,当锯带被压紧在支撑轮22511时,除屑机构225就会随着锯带一起运动并通过滑动座223使第一气动缸224的活塞杆缩回,而第二气动缸2253的活塞杆继续伸出,第四支座2258向压紧体2254靠拢运动并压缩第一弹簧2255,同时,第四支座2258通过支撑杆2259带动毛刷22510继续压向锯带的锯齿,毛刷22510对锯齿上切屑进行刷除,然后第二气动缸2253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毛刷22510和压紧体2254回位后,第一气动缸224的活塞杆伸出通过滑动座223带动除屑机构225向后运动,当感应器227感应到滑动座223时,第一气动缸224停止活塞杆伸出,同时再次启动第二气动缸2253的活塞杆伸出进行切屑刷除,为了避免出现漏刷,要控制好本申请的切屑去除装置的工作速度以及毛刷22510的长度。

张力调节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转动调节转盘233带动空心轴体232向后运动,空心轴体232带动第二挡座2312压缩恒力弹簧234,压缩后的恒力弹簧234对第一挡座236向后作用力使第一挡座236向后运动,第一挡座236带动第一连接轴体2310向后运动,第一连接轴体2310通过连接机构239带动第二连接轴体2311向后运动,第二连接轴体2311带动滑动座体238运动,安装在滑动座体238上的从动轮26向后运动,实现对锯带的张紧。

当锯带需要拆卸时,转动紧固螺母2313向后运动直到抵触在框体231的前边体上,然后向上扳动手动杆2394直到从卡座2395的卡槽内移除,然后在逆时针扳动手动杆2394带动转动座2391转动,转动座2391通过槽形孔2393与第四连接轴体2396的配合带动第二连接轴体2311向前运动,第二连接轴体2311带动滑动座体238向前运动,安装在滑动座体238上的从动轮26向前运动,解除对锯带的张紧,然后即可取下锯带;安装锯带时,将锯带套在锯带轮上,然后顺时针扳动手动杆2394带动转动座2391转动,转动座2391通过槽形孔2393与第四连接轴体2396的配合带动第二连接轴体2311向后运动,第二连接轴体2311带动滑动座体238向后运动,安装在滑动座体238上的从动轮26向后运动,直到第四连接轴体2396位于槽形孔2393的下端,然后向下扳动手动杆2394卡入卡座2395的卡槽内,然后转动紧固螺母2313向前运动一定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固定棒材可靠性好,使用方便,切屑去除效果好,毛刷使用寿命长,自动对锯带进行张紧。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