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排接头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78471阅读:88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线排接头连接方法,属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压电力线路、配电柜等设备中,往往通过铜排、铝排作为导线母线,当前在进行线排间连接作业是,主要是通过螺栓直接对需要连接的两条线排直接进行连接,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当前作业的需要,但在实际施工及电力系统运行时发现,线排通过螺栓机械式连接时,一方面存在线排间连接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相对较差,易因外力而导致线排间发生位移,另一方面两条线排连接位置的接触面处,往往易存在连接间隙,从而导致用于连接的两条线排间的导电率波动大,导电性能稳定性差,且易造成线排连接接头位置处发热量大,甚至造成打火及拉弧现象,严重威胁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针对当前这一现状,迫切开发一种全新的线排连接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高压线排接头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线排接头设定,根据使用需要,从基材上截取满足使用需要长度的线排至少两条,然后对线排切割端面进行修整,消除毛刺及表面平整度差的缺陷,然后从截取线排的两端位置均设连接段并通过记号笔在线排表面进行标记,其中连接段长度为3—25厘米,且同一线排两端的连接段之间间距不小于该线盘长度的1/3,然后在连接段对应线排上设定连接螺孔位置并用记号笔标记;

第二步,线排接头加工,在完成第一步作业后,将线排安装到定位夹具上,首先通过钻孔设备,按照第一步设定的连接螺孔位置进行连接孔加工作业,然后在完成连接螺孔加工后,通过磨削设备对连接段表面进行磨削加工,消除毛刺、氧化层及表面平整度差的缺陷;

第三步,初步连接,完成第二步作业后,首先对需要进行连接作业的两条线排的连接端表面涂抹导电膏,然后根据通过连接孔,对相邻两条线排进行连接,连接时使其中一条线排叠加在另一线排连接段外表面,连接的两条线排间相互平行分布,并使两条线排连接段接触面间间距小于0.1毫米;

第四步,强化连接,对第三步后,将经过初步连接的两条线排通过定位夹具进行定位,然后对两条线排连接段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冷却机构连接,然后由机加工设备沿着两条线排接触面开槽焊接槽,且焊接槽深度不大于线排连接段宽度的1/5,焊接槽宽度为两条线排连接段总厚度的1/4—1/2,且焊接槽均布在两条线排的连接段侧表面上,然后在焊接槽内添加焊接膏,最后采用与线排材质及导电率相同的焊条,在焊接槽内进行摩擦焊接作业,焊接完成并使线排连接段温度恢复至室温即可完成线排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中的连接螺孔,为两个或四个,且各连接螺孔均布在线排连接段对角线上并环绕连接段轴线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中加工完成后的各钻孔表面总面积均不大于其所在线排连接段表面面积的1/2。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对线排表面磨削加工时,加工量均不大于0.1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至第四步中,对线排加工作业时,线排平均温度不超过50℃,局部温度不超过300℃,且不超过10秒。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步中导电膏为由以下原料构成,其中cu:18.0%~22.0%,si:4.5%~5.5%,石墨烯:3%—5.5%,bi:0.5%~1.5%,la:0.01%~0.5%,余量为al。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步中,在进行摩擦焊接时,对连接头进行惰性气体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易掌握,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线排间连接结构强度,提高线排对外力冲击、震动的抵御能力,避免线排间发生形变,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消除线排间连接间隙,提高线排连接位置导电率的稳定性,避免线排连接位置发热、打火及拉弧现象发生,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线排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本发明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线排接头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线排接头设定,根据使用需要,从基材上截取满足使用需要长度的线排至少两条,然后对线排切割端面进行修整,消除毛刺及表面平整度差的缺陷,然后从截取线排的两端位置均设连接段并通过记号笔在线排表面进行标记,其中连接段长度为5厘米,且同一线排两端的连接段之间间距为该线盘长度的1/3,然后在连接段对应线排上设定连接螺孔位置并用记号笔标记。其中连接螺孔为两,且各连接螺孔均布在线排连接段对角线上并环绕连接段轴线均布;

第二步,线排接头加工,在完成第一步作业后,将线排安装到定位夹具上,首先通过钻孔设备,按照第一步设定的连接螺孔位置进行连接孔加工作业,然后在完成连接螺孔加工后,通过磨削设备对连接段表面进行磨削加工,消除毛刺、氧化层及表面平整度差的缺陷,各钻孔表面总面积均为其所在线排连接段表面面积的1/3;

第三步,初步连接,完成第二步作业后,首先对需要进行连接作业的两条线排的连接端表面涂抹导电膏,然后根据通过连接孔,对相邻两条线排进行连接,连接时使其中一条线排叠加在另一线排连接段外表面,连接的两条线排间相互平行分布,并使两条线排连接段接触面间间距为0.05毫米;

第四步,强化连接,对第三步后,将经过初步连接的两条线排通过定位夹具进行定位,然后对两条线排连接段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冷却机构连接,然后由机加工设备沿着两条线排接触面开槽焊接槽,且焊接槽深度不大于线排连接段宽度的1/5,焊接槽宽度为两条线排连接段总厚度的1/4—1/2,且焊接槽均布在两条线排的连接段侧表面上,然后在焊接槽内添加焊接膏,最后采用与线排材质及导电率相同的焊条,在焊接槽内进行摩擦焊接作业,焊接完成并使线排连接段温度恢复至室温即可完成线排接头连接,进行摩擦焊接时,对连接头进行氩气保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对线排表面磨削加工时,加工量均为0.1毫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至第四步中,对线排加工作业时,线排平均温度为40℃,局部温度为150℃,且维持时间为5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步中导电膏为由以下原料构成,其中cu:22.0%,si:5.5%,石墨烯:5.5%,bi:1.5%,la:0.5%,余量为al。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线排接头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线排接头设定,根据使用需要,从基材上截取满足使用需要长度的线排至少两条,然后对线排切割端面进行修整,消除毛刺及表面平整度差的缺陷,然后从截取线排的两端位置均设连接段并通过记号笔在线排表面进行标记,其中连接段长度为15厘米,且同一线排两端的连接段之间间距为该线盘长度的1/2,然后在连接段对应线排上设定连接螺孔位置并用记号笔标记,连接螺孔为四个,且各连接螺孔均布在线排连接段对角线上并环绕连接段轴线均布;

第二步,线排接头加工,在完成第一步作业后,将线排安装到定位夹具上,首先通过钻孔设备,按照第一步设定的连接螺孔位置进行连接孔加工作业,然后在完成连接螺孔加工后,通过磨削设备对连接段表面进行磨削加工,消除毛刺、氧化层及表面平整度差的缺陷,其中各钻孔表面总面积均为其所在线排连接段表面面积的1/3;

第三步,初步连接,完成第二步作业后,首先对需要进行连接作业的两条线排的连接端表面涂抹导电膏,然后根据通过连接孔,对相邻两条线排进行连接,连接时使其中一条线排叠加在另一线排连接段外表面,连接的两条线排间相互平行分布,并使两条线排连接段接触面间无间距;

第四步,强化连接,对第三步后,将经过初步连接的两条线排通过定位夹具进行定位,然后对两条线排连接段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冷却机构连接,然后由机加工设备沿着两条线排接触面开槽焊接槽,且焊接槽深度不大于线排连接段宽度的1/5,焊接槽宽度为两条线排连接段总厚度的1/4—1/2,且焊接槽均布在两条线排的连接段侧表面上,然后在焊接槽内添加焊接膏,最后采用与线排材质及导电率相同的焊条,在焊接槽内进行摩擦焊接作业,焊接完成并使线排连接段温度恢复至室温即可完成线排接头连接,在进行摩擦焊接时,对连接头进行氮气保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对线排表面磨削加工时,加工量均为0.05毫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至第四步中,对线排加工作业时,线排平均温度为30℃,局部温度为200℃,且为10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步中导电膏为由以下原料构成,其中cu:18.0%,si:4.5%,石墨烯:3%,bi:0.5%,la:0.01%,余量为al。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易掌握,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线排间连接结构强度,提高线排对外力冲击、震动的抵御能力,避免线排间发生形变,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消除线排间连接间隙,提高线排连接位置导电率的稳定性,避免线排连接位置发热、打火及拉弧现象发生,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线排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