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解电容器组装专用导向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162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电解电容器组装专用导向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加工,尤其与一种高压电解电容器组装专用导向传输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的各部件需要进行组装时,需要进行输送和定位工序,以提高装配效率,确保装配质量。现有的装配过程,人工强度高,自动化程度低,从而影响了效率和质量,需要加以改进,尤其是在铝壳装配中,需要进行输送、导向、定位、放行,若全靠人工或者部分工序通过人工操作,将极大降低整个工序的效率,不利于时间利用和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电解电容器组装专用导向传输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不足,利用具有转轮的导向轨道,并通过液压顶推弧形夹杆定位,再利用液压伸缩底板,使输送、导向、定位、放行形成一体式流水操作方式,且操作方便,极大提高效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高压电解电容器组装专用导向传输机构,包括铝壳传输带,铝壳传输带上设有导向轨道,其特征在于,导向轨道上有连续布置的转轮,导向轨道包括倾斜汇聚段和导向通道,导向通道末端设有底板,底板后侧和右侧设有L型挡块,L型挡块设在并行架上,并行架上设有底板伸缩油缸,底板伸缩油缸的顶推杆端头与┛型连接架顶端连接,┛型连接架另一端连接底板,并行架之间的间隙大于底板宽度,底板的上表面低于L型挡块的底面,底板前侧设有弧形夹杆,弧形夹杆连接定位油缸,弧形夹杆左侧固定连接有缓行杆。

所述转轮为桶形。

所述导向通道宽度与在铝壳传输带上传输的铝壳尺寸匹配。

所述弧形夹杆凹面处设有橡胶垫层,缓行杆的外侧面设有橡胶垫层,可避免定位和缓行过程对铝壳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具有转轮的导向轨道,进行待装配的铝壳输送,铝壳由倾斜汇聚端向导向通道依次涌入,形成单行传输模式向末端传输;到达底板上后,定位油缸顶推弧形夹杆使弧形夹杆和L型挡块对铝壳形成定位,利于完成电容器本体与铝壳的装配,与此同时,缓行杆随弧形夹杆运动,并挡住导向通道的路口,对后续的铝壳形成挡位缓行作用;待装配完成后,底板伸缩油缸的顶推杆收缩,从而通过┛型连接架带动底板收缩,底板从L型挡块下方,经过并行架的间隙收回,从而完成装配后的物件,自然下落,在此处增设接料送料通道即可将其送入下一个工序;待底板重新归位,然后定位油缸收回弧形夹杆,从而缓行杆放行,下一个待装配铝壳进入底板后,定位油缸顶推弧形夹杆,实现定位,如此循环,有效保证输送、导向、定位、放行形成一体式流水操作方式,且操作方便,极大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高压电解电容器组装专用导向传输机构,包括铝壳传输带1,铝壳传输带1上设有导向轨道11,导向轨道11上有连续布置的转轮,导向轨道11包括倾斜汇聚段和导向通道,导向通道末端设有底板2,底板2后侧和右侧设有L型挡块3,L型挡块3设在并行架31上,并行架31上设有底板伸缩油缸5,底板伸缩油缸5的顶推杆端头与┛型连接架21顶端连接,┛型连接架21另一端连接底板2,底板2前侧设有弧形夹杆4,弧形夹杆4连接定位油缸41,弧形夹杆4左侧固定连接有缓行杆42。

具体的,所述转轮为桶形。导向通道宽度与在铝壳传输带1上传输的铝壳尺寸匹配。并行架31之间的间隙大于底板2宽度,底板2的上表面低于L型挡块3的底面。弧形夹杆4凹面处设有橡胶垫层。缓行杆42的外侧面设有橡胶垫层。铝壳传输带1、并行架31、定位油缸41设置在基架上。

利用具有转轮的导向轨道11和铝壳传输带1,进行待装配的铝壳输送,铝壳由倾斜汇聚端向导向通道依次涌入,形成单行传输模式向末端传输;到达底板2上后,定位油缸41顶推弧形夹杆4使弧形夹杆4和L型挡块3对铝壳形成定位,利于完成电容器本体与铝壳的装配,与此同时,缓行杆42随弧形夹杆4运动,并挡住导向通道的路口,对后续的铝壳形成挡位缓行作用;待装配完成后,底板伸缩油缸5的顶推杆收缩,从而通过┛型连接架21带动底板2收缩,底板2从L型挡块3下方,经过并行架31的间隙收回,从而完成装配后的物件的自然下落,在此处增设接料送料通道即可将其送入下一个工序;待底板2重新归位,然后定位油缸41收回弧形夹杆4,从而缓行杆42放行,下一个待装配铝壳进入底板2后,定位油缸41顶推弧形夹杆4,实现定位,如此循环,有效保证输送、导向、定位、放行形成一体式流水操作方式,且操作方便,极大提高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