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信铁塔及机柜生产的带有定位装置的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11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用于通信铁塔及机柜生产的带有定位装置的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铁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铁塔及机柜生产的带有定位装置的折弯机。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铁塔中的单管塔主要分为插接式单管塔和法兰连接式单管塔两大类,这两类单管塔的塔身一般由板材折弯而成。具体地,先根据图纸在下好料的板材上画出折弯线,然后将画好折弯线的板材放到折弯机上,再将折弯机的刀片下到板材表面上对准一条折弯线后折弯,如此循环,直至所有折弯线都折弯,从而得到半圆结构的筒体,最后将两个半圆结构的筒体焊接即可。这种折弯机在实际折弯时存在以下问题:

每次折弯动作前,都需驱动折弯机的刀片下到板材表面上方,使刀片的刀头尽量靠近板材,然后调整板材使刀头对准折弯线,调整完毕后,又需驱动折弯机的刀片回到初始位置,这样一方面浪费了能源,另一方面调整时,由于刀头不可能接触板材表面,所以很难精准地将刀头调到对准折弯线,从而影响了折弯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通信铁塔及机柜生产的带有定位装置的折弯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通信铁塔及机柜生产的带有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和送料台,所述送料台的输出平台与所述折弯机本体的下模顶面对接,所述折弯机本体的刀片的刀头上挂接吸附有用于定位板材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挂接部、折弯部和定位部,所述挂接部为可挂接在所述刀头上的倒L形结构,所述挂接部的凹口挂接在所述刀头的凸起上,所述挂接部的上端朝向所述刀片的刀身的位置设有可吸附在所述刀身上的吸铁石,所述吸铁石吸附在所述刀身上,所述挂接部的下端与所述折弯部的上端相连,所述折弯部的下端朝向所述刀头的刀尖方向折弯,所述定位部为竖直布置的斜锲结构,所述定位部的大头端与所述折弯部的下端相连,所述定位部的小头端朝下布置,所述定位部的竖直面与所述刀头的刀尖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通过在折弯机本体的刀片上挂接吸附定位块,这样对准折弯线时,只需将定位块的定位部的小头端与折弯线对准即可,而由于定位部的小头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位于下模的型腔内,所以在将定位部的小头端与折弯线对准时,无需驱动折弯机本体的刀片下到板材表面上方,从而节约了能源;同时,由于定位部的小头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位于下模的型腔内,所以对准时,可将定位块置于板材的两侧,从而可以使定位块的定位部的小头端与板材上的折弯线接触对准,进而提高了对准的精确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部的斜锲面朝向所述送料台布置。通过将定位部的斜锲面朝向所述送料台布置,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对准的精确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块的高度H与初始位置时的所述刀头的刀尖和所述下模顶面之间的间距D相配合。通过将定位块的高度H设计成与初始位置时的刀头的刀尖和所述下模顶面之间的间距D相配合,这样无需驱动折弯机本体的刀片下到板材表面上方,从而节约了能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吸铁石通过内嵌方式安装在所述挂接部的上端侧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刀头上挂接有两个所述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挂接吸附在所述刀片两端处的刀头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块挂接吸附在所述刀头的朝向所述送料台的凸起上。通过将定位块设计成挂接吸附在刀头的朝向送料台的凸起上,这样方便定位块位置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

1、通过在折弯机本体的刀片上挂接吸附定位块,这样对准折弯线时,只需将定位块的定位部的小头端与折弯线对准即可,而由于定位部的小头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位于下模的型腔内,所以在将定位部的小头端与折弯线对准时,无需驱动折弯机本体的刀片下到板材表面上方,从而节约了能源;

2、由于定位部的小头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位于下模的型腔内,所以对准时,可将定位块置于板材的两侧,从而可以使定位块的定位部的小头端与板材上的折弯线接触对准,进而提高了对准的精确度;

3、通过将定位部的斜锲面朝向所述送料台布置,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对准的精确度;

4、通过将定位块的高度H设计成与初始位置时的刀头的刀尖和所述下模顶面之间的间距D相配合,这样无需驱动折弯机本体的刀片下到板材表面上方,从而节约了能源;

5、通过将定位块设计成挂接吸附在刀头的朝向送料台的凸起上,这样方便定位块位置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折弯后的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折弯机本体1,下模1a,刀片1b,刀头1b1,刀身1b2,送料台2,定位块3,挂接部3a,折弯部3b,定位部3c,吸铁石3d,板材a,折弯凹口a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信铁塔及机柜生产的带有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1和送料台2,所述送料台2的输出平台与所述折弯机本体1的下模1a顶面对接,所述折弯机本体1的刀片1b的刀头1b1上挂接吸附有用于定位板材a的定位块3,所述定位块3包括挂接部3a、折弯部3b和定位部3c,所述挂接部3a为可挂接在所述刀头1b1上的倒L形结构,所述挂接部3a的凹口挂接在所述刀头1b1的凸起上,所述挂接部3a的上端朝向所述刀片1b的刀身1b2的位置设有可吸附在所述刀身1b2上的吸铁石3d,所述吸铁石3d吸附在所述刀身1b2上,所述挂接部3a的下端与所述折弯部3b的上端相连,所述折弯部3b的下端朝向所述刀头1b1的刀尖方向折弯,所述定位部3c为竖直布置的斜锲结构,所述定位部3c的大头端与所述折弯部3b的下端相连,所述定位部3c的小头端朝下布置,所述定位部3c的竖直面与所述刀头1b1的刀尖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通过在折弯机本体1的刀片1b上挂接吸附定位块3,这样对准折弯线时,只需将定位块3的定位部3c的小头端与折弯线对准即可,而由于定位部3c的小头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位于下模1a的型腔内,所以在将定位部3c的小头端与折弯线对准时,无需驱动折弯机本体1的刀片1b下到板材a表面上方,从而节约了能源;同时,由于定位部3c的小头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位于下模1a的型腔内,所以对准时,可将定位块3置于板材a的两侧,从而可以使定位块3的定位部3c的小头端与板材a上的折弯线接触对准,进而提高了对准的精确度。

上述定位部3c的斜锲面朝向所述送料台2布置。通过将定位部3c的斜锲面朝向所述送料台2布置,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对准的精确度。所述定位块3的高度H与初始位置时的所述刀头1b1的刀尖和所述下模1a顶面之间的间距D相配合。通过将定位块3的高度H设计成与初始位置时的刀头1b1的刀尖和所述下模1a顶面之间的间距D相配合,这样无需驱动折弯机本体1的刀片1b下到板材a表面上方,从而节约了能源。

上述吸铁石3d通过内嵌方式安装在所述挂接部3a的上端侧面上。所述刀头1b1上挂接有两个所述定位块3,两个所述定位块3分别挂接吸附在所述刀片1b两端处的刀头1b1上。所述定位块3挂接吸附在所述刀头1b1的朝向所述送料台2的凸起上。通过将定位块3设计成挂接吸附在刀头1b1的朝向送料台2的凸起上,这样方便定位块3位置的调整。

本折弯机的折弯过程如下:

为便于后续的对准,可在下料时,在板材的两侧边开设折弯凹口a1以代替折弯线,这样,折弯时,只需将定位块3的下端对准折弯凹口a1即可。具体地,先将下好的板材a放置在送料台2上,然后将定位块3挂接吸附在刀头1b1上对应板材a两侧边的位置上,接着通过送料台2调整板材a的位置的同时也微调定位块3的位置,使定位块3下端的定位部3c卡在折弯凹口a1内即可,对准后,将两个定位块3分别向外侧移动一定距离,以免干涉刀片1b的折弯动作,最后驱动刀片1b下行折弯即可,如此循环,直至所有折弯凹口a1均被折弯。

本实施例通过在折弯机本体1的刀片1b上挂接吸附定位块3,这样对准折弯线时,只需将定位块3的定位部3c的小头端与折弯线对准即可,而由于定位部3c的小头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位于下模1a的型腔内,所以在将定位部3c的小头端与折弯线对准时,无需驱动折弯机本体1的刀片1b下到板材a表面上方,从而节约了能源;由于定位部3c的小头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位于下模1a的型腔内,所以对准时,可将定位块3置于板材a的两侧,从而可以使定位块3的定位部3c的小头端与板材a上的折弯线接触对准,进而提高了对准的精确度;通过将定位部3c的斜锲面朝向所述送料台2布置,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对准的精确度;通过将定位块3的高度H设计成与初始位置时的刀头1b1的刀尖和所述下模1a顶面之间的间距D相配合,这样无需驱动折弯机本体1的刀片1b下到板材a表面上方,从而节约了能源;通过将定位块3设计成挂接吸附在刀头1b1的朝向送料台2的凸起上,这样方便定位块3位置的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