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7649发布日期:2018-06-05 20:0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作一系列铜管件压入成型槽的零件时,一般采用橡皮棒敲击专用治具分段完成,传统的专用治具为一个简单的截面为T形的构件,专用治具敲击压入时,因敲击力度及治具本身等的限制因素,造成最终压入后铜管面不能很好的贴紧主体零件、压入深度尺寸不一、铜管表面不平有深的接痕,并且压入装配效率低、不利于批量生产,因此需要对专用治具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使得铜管压入易于操作且具有较佳的一致性、铜管表面无压痕,同时有利于提高铜管压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包括固定在机台平台上的零件主体(1)、待压铜管(2)和固定在机台主轴上的压配治具,所述的零件主体(1)上开设有成型槽(3),所述的待压铜管(2)放置在成型槽(3)上,且在待压铜管(2)压入成型槽(3)的对应位置处设置压配治具,所述的压配治具包括治具主体(4)和设置在治具主体(4)上部的连接端(5),所述的治具主体(4)下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形缺口(6),所述的治具主体(4)的下端两个侧面上开设有孔径、位置对应的圆形通孔(10),所述的U形缺口(6)内固定有滚轮(7);所述的滚轮(7)通过定位销(11)穿过所述的圆形通孔(10)定位在所述U形缺口(6)内,并通过盖板(8)和内六角螺丝(9)固定在所述治具主体(4)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具主体(4)上在圆形通孔(10)的外围四个角上还设置有螺纹孔(12),所述的盖板(8)上四个角处也设置有安装孔(13),所述的螺纹孔(12)与安装孔(13)的孔径和位置一一对应。通过治具主体上的圆形通孔的外围的四个角上设置的螺纹孔,以及盖板上四个角处对应设置的安装孔,实现对于定位销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滚轮(7)中心处设置有供定位销(11)穿过的孔(14)。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配治具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滚轮(7)表面设有硬度小于所述待压铜管的弹性层。在压入待压铜管时,滚轮上的弹性层与待压铜管的表面接触,由于弹性层比待压铜管柔软,所以可以有效避免铜管上产生压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通过压配治具上的滚轮将待压铜管压入成型槽内,且成型槽和滚轮之间的压入深度一致,从而使得铜管压入后具有较佳的一致性,并且滚入压入时压入的力度均匀一致,从而可以避免待压铜管表面产生压痕,同时,本实用新型与机台平台配合实现铜管的自动压入,有利于提高压入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压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治具主体上圆形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是本实用新型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零件主体,2.待压铜管,3.成型槽,4.治具主体,5.连接端,6.U形缺口,7.滚轮,8.盖板,9.内六角螺丝,10.圆形通孔,11.定位销,12.螺纹孔,13.安装孔,14.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的实施例。该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包括:固定在机台平台上的零件主体1、待压铜管2和固定在机台主轴上的压配治具。零件主体1上开设有成型槽3,待压铜管2放置在成型槽3上,且在待压铜管2压入成型槽3的对应位置处设置压配治具。

如图2、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压配治具包括:治具主体4和设置在治具主体4上部的连接端5,治具主体4下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形缺口6,治具主体4的下端两个侧面上开设有孔径、位置对应的圆形通孔10,U形缺口(6)内固定有滚轮(7),滚轮(7)通过定位销(11)穿过圆形通孔(10)定位在U形缺口(6)内,并通过盖板(8)和内六角螺丝(9)固定在治具主体(4)上。

在一个例子中,治具主体4上在圆形通孔10的外围四个角上还设置有螺纹孔12,盖板8上四个角处也设置有安装孔13,螺纹孔12与安装孔13的孔径和位置一一对应,滚轮7圆心处设置有供定位销11穿过的孔14,大小与定位销11相当,在一个例子中,压配治具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在一个例子中,滚轮表面设有硬度小于待压铜管的弹性层,这样,在进行压入铜管作业时,由于弹性层比铜管柔软,所以可以进一步避免铜管表面产生压痕。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先将滚轮7用定位销11定位在治具主体4上,用内六角螺丝9将盖板8固定在治具主体4上,治具组装完毕。使用时先将零件主体1固定在机台平台上,将待压铜管2放在零件主体1的成型槽3内,再把改进后的压配治具固定在机台主轴上,利用机台平台左右前后运动,Z轴上下保证深度的压入方式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铜管件压入结构通过压配治具上的滚轮将待压铜管压入成型槽内,且成型槽和滚轮之间的压入深度一致,从而使得铜管压入后具有较佳的一致性,并且滚入压入时压入的力度均匀一致,从而可以避免待压铜管表面产生压痕,同时,本实用新型与机台平台配合实现铜管的自动压入,有利于提高压入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批量的铜管压入零件得以快速完成,铜管装配压入的速度可以提升数倍,且铜管表面能很好的贴平零件主体槽壁不松动,压平的铜管表面无压痕,很好的满足了图面要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