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割割炬的输气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0859发布日期:2018-06-08 18:53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气割割炬的输气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割设备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气割割炬的输气管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气割是一种利用可燃气体(乙炔、丙烷、天然气等)同氧气混合燃烧所产生的火焰分离材料的热切割,又称氧气切割或火焰切割。气割时,火焰在起割点将材料预热到燃点,然后喷射氧气流,使金属材料剧烈氧化燃烧,生成的氧化物熔渣被气流吹除,从而形成切口。可燃气体与氧气的混合及切割氧的喷射是利用割炬来完成的,割炬上包括氧气接口和可燃气体接口,该两个接口分别通过纯氧输气管和可燃气体输气管与氧气源和可燃气体源连接。这样的输气管连接简单,但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当发生严重的回火导致输气管燃爆时,输气管内的火焰无法自动熄灭,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恰当,容易造成可燃气体源爆炸等事故;

二、输气管报废后废料多,不利于资源高效利用;

三、两根输气管质量重,使用不方便,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割割炬的输气管组件,用于避免回火、降低输气管报废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割割炬的输气管组件,包括内管和套在内管外的外套管,在所述内管与外套管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外套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外套管的端头与对应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密封对接;在每一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内管的两端伸入对应的三通接头内并直达第二接口处,所述内管的端头与对应第二接口处的第一支管密封对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内管、外套管、两个三通接头、两个第一支管和两个第二支管提供了一种新的气割割炬输气管组件,实际使用中,两个第一支管的自由端分别连接氧气源和气割割炬上的氧气接口,氧气经第一支管和内管输入气割割炬;两个第二支管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可燃气体源和气割割炬上的可燃气体接口,可燃气体通过第二支管和外套管输入气割割炬;当回火蔓延到外套管时,内管中的高压氧气可以直接将火焰吹灭,从而有效地避免回火导致可燃气体源爆炸等严重事故的发生;并且报废之后产生的废料少、输气管利用率高、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再则,只有一根外套管,输气管路的质量轻,使用方便,有利于降低输气管的报废率低。实际使用中,只需要将外套管采用耐高温、耐高压、防爆的管材,就能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性价比。

所述内管的端头伸入对应的第一支管内,在所述内管的端头固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第一支管的管口相抵。内套管与第一支管之间的密封对接结构简单、组装拆卸均方便。

在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均设有内螺纹,在所述外套管的端头安装有第一对丝,所述第一对丝与第一接口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对应端头均安装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通过第二对丝与三通接头上对应的接口连接。外套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与三通接头的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操作方便、快捷。

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接口的中心线与第二接口的中心线垂直,在所述第三接口与对应的第二对丝之间连接有弯头。这样设置三通接头,避免内管弯折,一方面便于输气管组件的组装操作、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内管乃至整个输气管组件的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管外套设外套管,通过两个三通接头将内管与两个第一支管密封连通、将外套管与两个第二支管密封连通,从而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气割割炬输气管组件,有效地避免了回火导致可燃气体源爆炸等事故,并具有输气管利用率高、报废率低、性价比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外套管1、三通接头2、弯头3、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内管6、密封圈7、第一对丝8、第二对丝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内管6和套在内管6外的外套管1,所述外套管1选用耐高温、耐高压、防爆的现有管材,所述内套管选用耐高压的现有管材。在所述内管6外壁与外套管1内壁之间留有供可燃气体通过的间隙。在所述外套管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三通接头2,所述三通接头2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附图未示出)。所述三通接头2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接口的中心线与第二接口的中心线垂直。在所述三通接头2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均设有内螺纹。所述外套管1的端头与对应三通接头2的第一接口密封对接;在所述外套管1的端头安装有第一对丝8,所述第一对丝8与三通接头2的第一接口螺纹连接。在每一所述三通接头2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连接有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在所述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的对应端头均安装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通过第二对丝9与三通接头2上对应的接口连接。由于第三接口的中心线与第二接口的中心线垂直,在所述第三接口与对应的第二对丝9之间连接有弯头3,用于接口转向。

如图2所示,所述内管6的两端伸入对应的三通接头2内并直达第二接口处,所述内管6的端头与对应第二接口处的第一支管4密封对接。具体结构为:所述内管6的端头伸入对应的第一支管4的端头内,在所述内管6的端头固套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与第一支管4的管口相抵,从而对内管6与第一支管4之间的对接进行密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