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背面孔加工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4868发布日期:2018-07-31 19:0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背面孔加工台。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1958年,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

现在手机在加工时,手机壳背面需要加工孔的操作,对手机壳背面孔进行加工需要一种专业的工作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背面孔加工台,加工快速,操作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机背面孔加工台,包括加工台,加工台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对称设置有两块夹板,所述夹板包含了夹持部,该夹持部是矩形块,两块矩形块之间的距离等于手机壳的宽度,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定位凸模,所述定位凸模上设置有真空吸孔,真空吸孔与外界的真空泵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上还包含了引导部,该引导部为直角三角块,引导部与夹持部相连接,引导部的长边位于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模上端的放置面为水平面或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模与手机壳内侧宽度一致。

进一步的,放置面与手机壳内侧面相贴合,放置面到凹槽底部的距离等于手机壳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定位快速、准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1-加工台,2-凹槽,3-夹板,4-定位凸模,30-夹持部,31-引动部,40-真空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结合附图1和2,一种手机背面孔加工台,用于手机后盖上的相机孔的加工,在加工台1上设置有凹槽2,该凹槽2为矩形,凹槽2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夹住手机壳两侧的夹板3,该夹板3是用于横向定位手机壳,手机壳被夹住的位置是相机孔所在的位置,该夹板3是固定在凹槽2内的,两块夹板3之间的距离等于手机壳的距离,该夹板3包括夹持部30和引导部31,夹持部30与引导部31相连接,夹持部30为矩形块,引导部31为直角三角块,直角三角块的长边位于外侧,引导部31之间的距离是渐小的,手机壳从引导部31进入到夹持部30内,操作快,横向定位准确。

凹槽2内还设置有定位凸模4,定位凸模4是固定在引导部31之间,定位凸模4上端为放置面,该放置面是与手机壳内的轮廓一致,放置面是或弧形面或水平面,对应的是手机壳内的轮廓是或弧形面或水平面,定位凸模4的宽度等于手机壳的宽度,这样手机壳能够完全贴合在定位凸模4上,在定位凸模4上设置有真空吸孔40,真空吸孔40与外界的真空泵相连接,定位凸模4产生的吸力能够吸附住手机壳,给予手机壳纵向定位。

手机壳放置在凹槽2内,定位准确,使用专业设备对手机壳打孔形成相机孔。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