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426发布日期:2018-08-14 17:2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钻孔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电钻。



背景技术:

电钻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钻孔工具。

电钻的常见结构特征,如公告号为cn10175826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供使用者手持的手柄、扭力罩、钻夹头,钻头会被夹持于钻夹头,壳体内的控制马达会带动钻夹头旋转,钻夹头则会带动钻头进行周向旋转,钻头能对对应墙体进行钻孔操作。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钻的使用对象大多是墙体,质地相对较松,操作人员的熟练度直接决定了电钻的钻孔深度的准确度,因此,使用传统的电钻,容易造成钻孔深度不一,进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钻,其能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钻,包括壳体、钻夹头,所述壳体内设有马达,所述马达用于驱动钻夹头旋转,所述钻夹头可用于夹持钻头,所述壳体靠近于钻夹头的侧壁为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能往钻夹头一侧进行滑移,所述滑槽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控制件滑移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电钻钻孔操作之前,施加控制件以拉力,并使控制件沿钻夹头方向进行移动,当控制件移动到理想位置之后,限位件能限定控制件的滑移位置;在实际实用电钻的过程中,马达带动钻夹头进行旋转,钻头也会跟着发生旋转,钻头钻入对应的墙面,当控制件端部与对应墙面相抵时,马达停止工作,电钻停止工作,只需将钻头从墙面中拔出,该钻头钻出的孔深准确度能得到较为精准的控制,建筑施工质量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形状为圆环形且包围于钻夹头的四周,所述控制件包括用于与滑槽相滑移配合的环形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套能包围在钻夹头的四周位置,能最大程度增加环形套与墙面之间的抵触稳定性,有助于提升钻头钻孔深度的准确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位于滑槽槽壁的内螺纹段、位于环形套套壁的外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外螺纹段相互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周向旋转环形套,环形套的外螺纹段便可与滑槽的内螺纹段进行螺纹啮合,环形套能沿着滑槽的深度方向进行移动,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度高。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段分为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第三螺纹段,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第三螺纹段的相邻两者之间存在间隔,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第三螺纹段沿滑槽槽深的方向进行均匀分布,所述外螺纹段仅能与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第三螺纹段三者之一相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外螺纹段会分别第一螺纹段或第二螺纹段或第三螺纹段进行啮合,不同的螺纹段啮合,会直接决定环形套突出于滑槽的多少;并且在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第三螺纹段的相邻两者之间存在间隔,外螺纹段在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第三螺纹段三者之间进行相互更换连接时,间隔能大幅度提升外螺纹段的更换效率。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弹力弹簧,所述弹力弹簧一端与滑槽槽底相抵,且另一端与环形套的端部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力弹簧能施加于环形套沿径向方向的弹力,以提升外螺纹段与对应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第三螺纹段之间的螺纹咬合紧密度,以提升环形套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钻夹头的外侧壁上设有扇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钻夹头会发生周向旋转,扇叶会搅动环形套内部的空气,该空气能有针对性地对钻头进行降温。

优选的,所述环形套的外套壁上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长度方向与环形套的轴心线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移槽内滑移连接有滑移块,所述滑移槽的槽底处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若干第一螺纹孔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排布;

所述滑移块上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背离滑移槽的端部铰接有把持杆,其中一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对时,旋转块能同时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把持杆的杆壁会与第二螺纹孔的孔壁相抵,以限制把持杆的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更加稳定把持电钻时,可将把持杆绕着铰接点进行旋转,并使滑移块沿着滑移槽进行移动,直至滑移块移动到指定位置,此时第一螺纹孔会与第二螺纹孔相对,周向转动旋转块,并使旋转块同时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与此同时,把持杆的杆壁会与第二螺纹孔的孔壁相抵,手持杆以及旋转块的位置便可获得同时限定;使用者能把持住手持杆,并使电钻实现稳定钻孔;

当不需要使用电钻时,反向转动旋转块,并使旋转块与第二螺纹孔相脱离,滑移块便可沿着滑移槽进行自由滑移,手持杆可绕着铰接点进行翻转,并使手持杆与环形套的外套壁相贴合,以实现收纳。

优选的,所述滑移槽槽口大于或等于把持杆的宽度大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手持杆进行收纳时,由于滑移槽槽口大于或等于把持杆的宽度大小,手持杆能嵌入到滑移槽内,以减少手持杆所占有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把持杆为圆柱形杆,且把持杆的横截面大小与旋转块的横截面大小保持一致,所述把持杆靠近滑移块的杆端上设有弧形缺口,以便于完成把持杆的铰接翻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把持杆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块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时,周向转动旋转块,旋转块与第二螺纹孔相啮合,把持杆的铰接端会进入到第一螺纹孔内,当把持杆受到把持力时,把持杆的外杆壁会与第一螺纹孔的孔壁相抵,以对把持杆产生固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把持杆为方形杆,且把持杆横截面对角连线的长度等于旋转块横截面的直径大小,所述把持杆靠近滑移块的杆端上设有弧形缺口,以便于完成把持杆的铰接翻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把持杆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块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时,周向转动旋转块,旋转块与第二螺纹孔相啮合,把持杆的铰接端会进入到第一螺纹孔内,当把持杆受到把持力时,把持杆的外杆壁棱边会与第一螺纹孔的孔壁相抵,以对把持杆产生固定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控制环形套的伸出长度,便能控制钻头的钻孔深度,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2)环形套与滑槽之间的限位配合方式,能大幅度提升环形套的调整速度;

(3)把持杆与滑移槽之间的结构配合,不仅能完成把持杆的折叠收纳,而且能完成把持杆的把持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的内部构造;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5为把持杆垂直于环形套外套壁时的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钻夹头;3、扇叶;4、马达;5、安装壁;6、滑槽;7、控制件;8、环形套;9、限位件;10、弹力弹簧;11、内螺纹段;111、第一螺纹段;112、第二螺纹段;113、第三螺纹段;12、外螺纹段;13、滑移槽;14、滑移块;15、第一螺纹孔;16、第二螺纹孔;17、旋转块;18、把持杆;19、弧形缺口;20、钻头;2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钻,参见图1,包括壳体1、钻夹头2,壳体1内设有马达4,壳体1上还设置有一把手21,钻夹头2可用于夹持钻头20,使用者可手持把手21,马达4带动钻夹头2进行旋转,钻夹头2则可带动钻头20进行旋转。

壳体1靠近于钻夹头2的侧壁为安装壁5,安装壁5呈一平面状,钻夹头2则位于安装壁5的中部位置,在安装壁5上设有滑槽6,本实施例中,滑槽6的形状为圆环形,且滑槽6包围于钻夹头2的四周,钻夹头2也同样位于滑槽6的中部位置。

参见图1以及图2,在滑槽6内滑移连接有控制件7,控制件7包括环形套8,环形套8用于与滑槽6相滑移配合,环形套8能向钻夹头2一侧进行滑移,或滑入到滑槽6当中。

参见图2,在滑槽6内还设有限位件9,该限位件9包括位于滑槽6槽壁的内螺纹段11、位于环形套8外套壁上的外螺纹段12、弹力弹簧10,其中,内螺纹段11分为第一螺纹段111、第二螺纹段112、第三螺纹段113,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段111位于靠近滑槽6槽底的位置,第三螺纹段113位于靠近滑槽6槽口的位置,第二螺纹段112则位于第一螺纹段111与第二螺纹段112之间的中部位置,第一螺纹段111、第二螺纹段112、第三螺纹段113沿滑槽6槽深的方向进行均匀分布,第一螺纹段111、第二螺纹段112、第三螺纹段113的相邻两者之间存在间隔,外螺纹段12仅能与第一螺纹段111、第二螺纹段112、第三螺纹段113三者之一进行螺纹连接;当外螺纹段12与第一螺纹段111相螺纹啮合时,大部分的环形套8会暴露于滑槽6之外;当外螺纹段12与第二螺纹段112相螺纹啮合时,接近一半的环形套8会暴露于滑槽6之外;当外螺纹段12与第三螺纹段113相螺纹啮合时,大部分环形套8会位于滑槽6内。

参见图2以及图3,弹力弹簧10一端与滑槽6槽底相抵,且另一端与环形套8靠近滑槽6槽底的一端相抵,当外螺纹段12与第一螺纹段111、第二螺纹段112、第三螺纹段113三者之一进行螺纹连接之后,弹力弹簧10的弹力会施加于环形套8,外螺纹段12的螺纹啮合紧密度较大,进而能限制环形套8的活动。

参见图2以及图4,在环形套8的外套壁上设有滑移槽13,该滑移槽13的长度方向与环形套8的轴心线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滑移槽13为t型滑槽,在滑移槽13内滑移连接有滑移块14,当然,滑移块14为t型滑块,在滑移槽13的槽底处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15,若干第一螺纹孔15沿滑槽6的长度方向进行排列。

在滑移块14背离滑移槽13的端面上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6,第二螺纹孔16位于滑移块14的中部位置,在第二螺纹孔16内螺纹连接有旋转块17,在旋转块17背离滑移块14的端部铰接有把持杆18,滑移槽13的槽口宽度大于或等于把持杆18的宽度大小。

在本实施例当中,把持杆18的形状结构可为两种:

其一、把持杆18为圆柱形杆,把持杆18的横截面大小与旋转块17的横截面大小保持一致,所述把持杆18靠近滑移块14的杆端上设有弧形缺口19,以便于完成把持杆18的铰接翻折;

其二(图中未示出)、把持杆18为方形杆,把持杆18横截面对角连线的长度等于旋转块17横截面的直径大小,所述把持杆18靠近滑移块14的杆端上设有弧形缺口19,以便于完成把持杆18的铰接翻折。

参见图5,无论采用哪种形状结构的把持杆18,当其中一第一螺纹孔15与第二螺纹孔16相对时,将把持杆18的长度方向旋转至与旋转块17的旋转轴心方向平行时,转动旋转块17,旋转块17同时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15与第二螺纹孔16,此时,把持杆18的杆壁均会与第二螺纹孔16的孔壁相抵,手持把持杆18时,把持杆18的活动便会得到限制。

另外,参见图1,钻夹头2的外侧壁上设有扇叶3,钻夹头2旋转会带来风力,该风力会聚集于环形套8内部,进而能对钻头20进行有针对性的散热。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收纳状态,转动旋转块17,旋转块17会与第一螺纹孔15脱离,但依旧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16,把持杆18所连接的旋转块17端面高于或齐平于滑移块14的端面,把持杆18便可绕着铰接轴进行旋转,并使把持杆18的杆体会转入滑移槽13内;

正常使用状态,根据实际钻孔深度,来选择环形套8与第一螺纹段111、第二螺纹段112、第三螺纹段113三者之一进行螺纹连接,此时,环形套8会罩设于钻夹头2以及部分钻头20外侧,移动滑移块14,并使第二螺纹孔16与其中一第一螺纹孔15相对,将把持杆18绕铰接点进行旋转,把持杆18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块17的旋转轴心线相互平行,转动旋转块17,旋转块17同时与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6相互螺纹啮合,滑移块14位置得到限定,且把持杆18的外杆壁会与第二螺纹孔16的孔壁相抵,把持杆18整体得到固定,使用者手部握住把持杆18即可,在钻夹头2进行周向旋转过程中,扇叶3会扇出风力,风力聚集于环形套8内,并从环形套8的套口处吹出,以对钻头20进行散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