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废料输送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3381发布日期:2019-03-22 22:55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废料输送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模具的废料输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冲压件的废料包含冲孔废料及修边废料,冲孔废料经冲裁后均需要进行收集,避免堆积到模具内影响冲压件的生产,对模具的质量产生影响。

现有技术中对于冲孔废料收集,废料一般是通过废料滑板或废料盒进行收集,如图1和图2所示,废料通过下模镶块01、下模座02后,进入废料盒03或废料滑板04,冲压板件在生产时一般均存在油渍,废料容易粘附在废料盒或废料滑板上,影响废料的收集,自动线上的冲孔废料与其他修边废料一同滑落至废料坑中,由于其体积小不利于打包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的废料输送收集装置,以解决现有废料收集装置对冲孔废料不能适时及统一收集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具的废料输送收集装置,包括下模座、下模垫板及输送系统;所述下模座固定于所述下模垫板上;所述输送系统设置于所述下模垫板上;

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安装板、支撑板、托板、驱动滚轮、驱动电机、三角筋、上滚轮、下滚轮及输送带;

所述安装板分别与下模垫板及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通过所述三角筋固定连接;

所述托板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均为u字形钢板,用于对输送带起支撑作用;

驱动滚轮,其两侧分别穿过两个支撑板,且所述驱动滚轮的一侧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下模板上;

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且在所述支撑板中间进行转动,所述上滚轮的上部与所述下滚轮的上部均与输送带下表面接触。

所述安装板为l型,其竖边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其横边与下模垫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为z字形钢板,共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为v字形钢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上部。

所述第一托板包括第一托板本体及两侧的第一左直边和第一右直边,在所述第一右直边设置有法兰边;

所述第二托板包括第二托板本体及两侧的第二左直边和第二右直边;

所述第一右直边、所述法兰边及所述第二左直边形成u型槽;

所述第一左直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右直边的长度;所述第二左右直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左直边的长度。

所述上部输送带的下表面设置有凸包,所述凸包设置于所述u型槽内。

还包括调节板、调节轮、调节螺栓、轮轴及开口销;

所述调节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在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长圆孔,轮轴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长圆孔内,在所述长圆孔两侧的调节板上设置有圆孔;

在所述轮轴位于所述长圆孔的部分设置有螺纹孔,调节轮套于所述轮轴上,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圆孔后与所述螺栓孔螺纹配合;

在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设置有销孔,所述开口销插入所述销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输送系统结构,使得冲孔废料能够得到统一收集,一同滑落至废料收集装置中,避免了冲孔废料与废料盒或废料滑板进行粘连,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带废料盒模具废料滑落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带废料滑板模具废料滑落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下模轴测图;

图4为下模剖视图;

图5为输送系统轴测图;

图6为输送系统分解图;

图7为输送系统剖视图;

图8为输送系统局部放大图;

图9为调节部分的分解图;

图10为输送带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下模镶块,02下模座,03废料盒,04废料滑板,1下模座,2下模垫板,3输送系统,301安装板,302支撑板,303挡板,3041第一托板,3042第二托板,305驱动滚轮,306驱动电机,307三角筋,308上滚轮,309下滚轮,310输送带,311调节板,312调节轮,313调节螺栓,314轮轴,315开口销,3043第一左直边,3044第一右直边,3045法兰边,3046第二左直边,3046第二右直边,3111圆孔,3112长圆孔,314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具的废料输送收集装置,如图3至图4所示,包括下模座1、下模垫板2及输送系统3;下模座固定于下模垫板上;输送系统设置于下模垫板上。

下模座1:用于冲孔部件的安装,其通过螺销钉固定在下模垫板上。

下模垫板2:用于固定下模座及输送系统,其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床台面上。

输送系统3:用于将冲孔废料输送至模具外,其通过螺钉固定在下模垫板上。

如图5至图7所示,输送系统3共包括安装板301、支撑板302、挡板303、托板、驱动滚轮305、驱动电机306、三角筋307、上滚轮308、下滚轮309、输送带310、调节板311、调节轮312、调节螺栓313、轮轴314、开口销315。

安装板301为l形钢板,其将整个输送系统固定在下模垫板上,其竖边通过螺钉与支撑板连接,其横边通过螺钉安装在下模垫板上。

支撑板302为z字形钢板,共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焊接在其上部的三角筋307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一起,其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板上。

挡板303为v字形钢板,共两个,与两个支撑板一一对应,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撑板的上部,用于防止在输送带上的废料从前后侧滑出。

托板包括第一托板3041和第二托板3042,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均为u字形钢板,用于对输送带起支撑作用。

第一托板3041包括第一托板本体及两侧的第一左直边3043和第一右直边,3044在第一右直边设置有法兰边3045;

第二托板3042包括第二托板本体及两侧的第二左直边3046和第二右直边3047;

第一右直边、法兰边及第二左直边形成u型槽;对输送带起定位作用。

第一左直边的长度大于第一右直边的长度;第二左右直边的长度大于第二左直边的长度。

在第一左直边和第二右直边上均加工有u型豁口,用于通过螺钉与支撑板连接固定。

驱动滚轮,其两侧分别穿过两个支撑板,且驱动滚轮的一侧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固定于下模板上,对驱动滚轮提供动力。

三角筋为v字形钢板,局部在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两个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如图8所示,上滚轮和下滚轮均安装于支撑板上,且在支撑板中间进行转动,上滚轮的上部与下滚轮的上部均与输送带下表面接触。

如图10所示,输送带为皮质带,输送带宽度小于三角筋的长度,使其在两支撑板内部移动,上部输送带的下侧有凸包,宽度为l3,高度为5mm,此凸包置于下部两托板中间组成的u型槽内,起到了定位作用。

如图9所示,调节板311为矩形钢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撑板上,可以在支撑板上调整安装位置,达到调整皮带长度的作用,其中间加工有长圆孔3112,用于与轮轴配合安装,在长圆孔的两侧加工有圆孔3111,用于穿过调节螺栓,其直径大于调节螺栓313直径。

调节轮:其通过紧配合安装在轮轴上,直径为d3=2xd2,将其安装在输送带的端头部位,使输送带在经过上滚轮后能够平缓过度到下滚轮,对皮带起到缓冲作用。

轮轴:其中间部位用于固定调节轮,两侧的圆柱上下加工有平面,用于穿过调节板中间部位的长圆孔,在上下平面中间加工有螺纹孔,用于穿过调节螺栓。

调节螺栓:其穿过轮轴上的螺纹孔通过转动可调整轮轴的位置,端头部位加工有销孔,用于安装开口销。

开口销:其穿过调节螺栓端头部位的销孔,防止调制螺栓脱离调节板。

模具安装在机床后,通过转动调节螺栓,调整调节轮的位置,使输送带能够顺利运转,开动电机,驱动滚轮带动输送带进行转动,输送带在托板上进行运动,当冲孔废料落入输送带后,输送带将其输送出模具外进行收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