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6873发布日期:2018-08-14 18:30阅读:46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生产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



背景技术:

在叠铁芯变压器绕制过程及立体卷铁芯装配过程中,线圈首尾头出线需要将扁铜线折弯,并且角度尽量控制在90°。为保证出线处包扎平整,同时,要求扁铜线的折弯处平整过渡。使用普通的两把折弯钳子,很慢满足技术及工艺要求,并且钳子上需要求焊接挡杆,造成浪费,同时耗时,又费力。有一些特殊定制的折弯工具,使用效果虽然好于传统的折弯方式,但是在制作过程比较繁琐,有些工具还需要两个人一同配合,浪费人力,同时夹紧效果也不好,如果单纯为了夹紧力及尺寸合适,需要定制更多规格的工具,势必造成材料及成本的浪费。

如今面对变压器批量生产,综合现有的各种折弯工具存在的不足,本此发明的扁铜线折弯工具,可以节省加工材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各种规格尺寸的扁铜线,节省人力及时间,折出的弯角满足技术及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包括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夹板中心设置有中心圆孔,所述中心圆孔两侧设置有沿中心圆孔对称分布的弧形长孔,包括右弧形长孔和左弧形长孔,所述夹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右折弯扳手和左折弯扳手,所述右折弯扳手头部一端固定在中心圆孔,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右弧形长孔内;所述左折弯扳手头部一端固定在中心圆孔,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左弧形长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在一起,并通过螺栓和螺母调节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为手拧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加工材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各种规格尺寸的扁铜线,节省人力及时间,折出的弯角满足技术及工艺要求。定尺折弯,单人操作,折弯美观,省时省力的最佳效果,本专利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折弯轨迹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夹板内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夹板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折弯扳手配合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扁铜线折弯工具折弯扳手结构图;

以上各图中,1、上夹板;2、下夹板;3、螺栓;4、螺母;5、缓冲弹簧;6、中心圆孔;7、右弧形长孔;8、左弧形长孔;9、右折弯扳手;10、左折弯扳手;11、把头;12、把柄;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根据线规的宽度随时变化的折弯工具,它破常规思路,在扁铜线的宽度方向通过定向滑道,只需将扁铜线的一头穿进上下夹板中,调整夹板间距,并根据杠杆原理,对操作扳手同时施力,便可达到定尺折弯。具体包括夹板,如图1所示,夹板包括上夹板1和下夹板2,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结构相同,并且通过夹板顶部两端的螺栓3和螺母4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通过螺栓3和螺母4调节上夹板1和下夹板2之间的距离,为了方便调节,螺母4选用手拧螺母;为了防止两块夹板贴合在一起,如图3所示,在上夹板1和下夹板2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5,还能够起到固定和连接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作用。如图4所示,在夹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中心圆孔6,在中心圆孔6的两侧设置有沿中心圆孔6对称分布的弧形长孔,分别是由弧形长孔7和左弧形长孔8,结合图1和图2可以清楚的看出,在夹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右折弯扳9和左折弯扳手10,从图1中可以看出,右折弯扳手9和左折弯扳手10交叉将上夹板1和下夹板2夹住,形成如图5所示的状态,也就是说右折弯扳手9和左折弯扳手10的结构是相同都是如图6所示形态,包括把头11和把柄12,在把头11为U型结构,在头部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两个通孔13,配合图1和图2,右折弯把手9头部一端通孔13与中心圆孔6对齐,另一端通孔13与右弧形长孔7对齐;左折弯把手10头部一端通孔13与中心圆孔6对齐,另一端通孔13与左弧形长孔8对齐,然后在中心圆孔6内通过螺栓3贯穿右折弯扳手9、左折弯扳手10、上夹板1和下夹板2,并利用螺母4固定在一起,起到轴心作用,右折弯扳手9与右弧形长孔7对齐的通孔13内同样设置一个贯穿右折弯扳手9和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螺栓3,并用螺母4固定;左折弯扳手10与左弧形长孔8对齐的通孔13内同样设置一个贯穿左折弯扳手10和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螺栓3,并用螺母4固定,从而使右折弯扳手9可以以中心圆孔6内的螺栓3为轴,在右弧形长孔7内自由活动,左折弯扳手10可以以中心圆孔6内的螺栓3为轴,在左弧形长孔8内自由活动,轨迹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在左、右弧形长孔的最顶端与中心圆孔6之间形成的扁铜线的定向滑道,将扁铜线的一头穿进上夹板1与下夹板2之间,调整好夹板间距,然后对左、右折弯扳手同时施力,左、右折弯扳手从左、右弧形长孔的最顶端滑动到最低端,即可将扁铜线按照要求折弯,具体折弯角度根据滑动距离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自由掌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