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092发布日期:2018-11-13 22:24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框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压力机的工作台装置通常是由厚钢板铸造或焊接结构的台架构成,固定在压力机机座的下横梁上,压制作业时压制模具的下模或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压力机的下横梁是其主要的受力元件,提高其受力强度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在横梁方向上均匀设置加强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分散和变形应力,可以提高受力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包括上盖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依次连接,并形成四方体结构,所述下底板位于所述四方体结构的底边,所述上盖板位于所述四方体结构的上方;

所述上盖板上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T型螺栓的T型槽,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地脚,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设有线孔,所述前侧板与所述上盖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用于穿液压线管的通孔;

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为一体结构,所述前侧板上设有用于人员进出的人口。

优选的,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的结构对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结构对称。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上盖板的连接处为具有加强结构的筋板。

优选的,所述地脚的侧板上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孔,所述地脚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的,所述地脚连接在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的数量为6个,所述地脚的数量为4个。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在横梁方向上均匀设置加强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分散和变形应力,可以提高受力强度。地脚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进行固定。地脚的侧板上设有吊装孔,可以通过吊装此孔进行移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上盖板;2、T型槽;3、下底板;4、左侧板;5、前侧板;6、人口;7、吊装孔;8、筋板;9、地脚;10、线孔;11、加强板;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包括上盖板1、下底板3、左侧板4、右侧板、前侧板5和后侧板,各个板之间的连接均通过焊接。左侧板4、前侧板5、右侧板和后侧板依次连接,并形成四方体结构,下底板3位于四方体结构的底边,上盖板1位于四方体结构的上方。

上盖板1上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T型螺栓的T型槽2,T型螺栓安装在T型槽2内可以随意移动,用于支撑待加工的外壳。下底板3上设有地脚9,地脚9连接在前侧板5和后侧板上。地脚9的数量为4个,前侧板5和后侧板上均设有两个地脚9。地脚9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用于固定。地脚9的侧板上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孔7,由于各个板的体积大,不方便移动,所以利用吊取工具吊取吊装孔便于移动。

前侧板5与后侧板的结构对称,左侧板4和右侧板的结构对称。前侧板5与上盖板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板11,加强板11用于提高前侧板5对上盖板1的支撑力。加强板11上设有用于穿液压线管的通孔12,通孔12用于穿液压线等。加强板11的数量为6个,均匀分布在前侧板5上。前侧板5上设有用于人员进出的人口6,作为工作人员作业的进出口。后侧板与前侧板5的结构相同。

左侧板4和右侧板均为一体结构,左侧板4与上盖板1的连接处为具有加强结构的筋板8,筋板8可以提高左侧板4对上盖板1的支撑力。一体结构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改进了以往的拼板结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左侧板4和右侧板的强度。左侧板4和右侧板上均设有线孔10,用于穿过线缆。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压力机下横梁的框架结构,在横梁方向上均匀设置加强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分散和变形应力,可以提高受力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