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滚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8765发布日期:2018-11-20 20:2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滚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滚帽。



背景技术:

在电缆行业中,中、大型电缆在切割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电缆拉伸出来,但是在加工的过程中,电缆容易发生翻转、扭曲,工人又需要将电缆翻转回去,防止绕线,导致加工困难。故急需一款能够防止电缆翻转、滚动的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滚帽。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滚帽,其中,包括电缆固定头以及防滚件,电缆固定头与防滚件连接固定,电缆固定头用于固定电缆,防滚件为N棱柱,4≤N≤8;N棱柱的横截面的宽度至少为长度的二分之一。

当电缆穿入与电缆固定头固定,由于电缆固定头与防滚件连接固定,使得电缆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发生翻转,防滚件采用N棱柱的设置,使得电缆不易发生翻转,棱柱的棱面与棱面之间会有角度,在翻滚的过程中,会产生阻力,防止进行翻滚,从而起到防滚的效果。棱柱的数量限定,保证翻滚的角度,防止角度过小,起不到防滚效果。N棱柱的横截面的宽度至少为长度的二分之一的限定,使得长宽比例不会发生偏差太大,若长宽比例太大,很容易发生翻转,无法实现放翻滚效果。

其中,N棱柱为正N棱柱。

通过正N棱柱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在防翻滚的过程中,角度更容易得到控制,保证棱面与棱面之间的角度一定,每个面翻转的角度相同,更好的防翻滚。

其中,防滚件的高度为电缆固定头的三分之一。

高度比的限定,使得防滚件与电缆固定头更好的连接,电缆固定头过短很容易带动防滚件进行翻转,同时电缆还容易掉出;电缆固定头过长,安装固定比较繁琐。

其中,防滚件包括上端、中端以及下端,上端与下端通过中端连接,下端与电缆固定头连接,中端与上端以及下端为弧面连接。

中端与上端以及下端为弧面连接的设置,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减少摩擦,防止连接处发生断裂,相对比直角连接,采用弧面连接,耐磨性提高。

其中,下端与电缆固定头通过曲面连接。

采用曲面连接的方式,提高下端与电缆固定头之间的拉伸强度,防止过度拉拽使得电缆固定头断裂或脱落。

其中,曲面的函数方程为X^2/8-Y^2/16=1。

曲面采用双曲面函数的设置,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在此函数下的曲面,拉伸力度最强,同时,此曲面加工也最为方便。

其中上端与下端的端点处为倒角设置。

端点处采用倒角设置,具体为倒弧角,使得接触更加平滑,不易发生摩擦,伤害使用者。

其中,上端的厚度至少为中端侧壁的两倍。

上端厚度的限定,使得上端的强度增加,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将上端穿破。

其中,防滚件内设有空腔,空腔与电缆固定头连接。

防滚件内设有空腔,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电缆能够更好的与防滚帽配合,使得电缆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翻转。

其中,防滚帽为橡胶一体成型制成。

采用橡胶一体成型制成,加工更为方便,同时生产成本降低,连接强度高,橡胶为绝缘材质,更好的起到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3所示,一种防滚帽,包括电缆固定头1以及防滚件2,电缆固定头1与防滚件2连接固定,电缆固定头1用于固定电缆,防滚件2与电缆固定头1连接防止电缆翻滚。

防滚件2具体为N棱柱,4≤N≤8,此处N棱柱的横截面的宽度至少为长度的二分之一,采用此种设置,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使得长宽比例不会发生偏差太大,若长宽比例太大,很容易发生翻转,无法实现放翻滚效果。

进一步N棱柱为正N棱柱,此处N的数量限定,保证翻滚的角度,防止角度过小,起不到防滚效果。由于正N棱柱结构类似,故此处以正四棱柱为例,四棱柱每个端点的夹角均为90°,且其横截面积为正方形。

防滚件2包括上端21、中端22以及下端23,上端21与下端23通过中端22连接,上端21与下端23关于中端22对称设置,唯一区别点在于下端23为开口设置与电缆固定头1连接,上端21顶面为封闭设置,上端21顶面的厚度至少为中端22侧壁的两倍,此处最优的为2.5倍。

中端22与上端21以及下端23为弧面连接,此处具体为上端21与下端23的侧面均为弧面,使得连接后的防滚件2耐磨性提高。上端21与下端23的端点处为倒角设置,此处为上端21的四个端点以及下端23的四个端点采用倒角设置,端点即角,进一步,倒角为90倒角,具体长度为整体长度的六分之一。

下端23与电缆固定头1通过曲面24连接,曲面24的函数方程为X^2/8-Y^2/16=1。曲面24采用双曲面函数的设置,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在此函数下的曲面24,拉伸力度最强,同时,此曲面加工也最为方便。此处电缆固定头1的横截面积为圆柱形,下端23的横截面积为正方形,电缆固定头1刚好位于下端23内,两者形成近似内切圆设置,保证足够大的连接空间。

进一步,防滚件2内设有空腔25,空腔25与电缆固定头1连通,此处空腔25大小为防滚件2内部大小,即上端21与中端22以及下端23连接围绕而成的,下端23的开口与电缆固定头1的接口适配,空腔25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电缆能够更好的与防滚套配合,使得电缆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翻转。

防滚件2的高度H1为电缆固定头1高度H2的三分之一,高度比的限定,使得防滚件2与电缆固定头1更好的连接,电缆固定头1过短很容易带动防滚件2进行翻转,同时电缆还容易掉出;电缆固定头1过长,安装固定比较繁琐。

电缆固定头1的开口处设有导向面11,便于电缆更好的插入至电缆固定头1内,电缆固定头1为与电缆适配的圆柱体。

防滚帽为橡胶一体成型制成;采用橡胶一体成型制成,加工更为方便,同时生产成本降低,连接强度高,橡胶为绝缘材质,更好的起到防护效果。

防滚帽的使用方法:电缆从电缆固定头1内伸入一直伸入至防滚件2的空腔内,形成固定,由于防滚件2的棱面与棱面之间会有角度,通过防滚件2实现电缆防滚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