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6834发布日期:2019-03-19 22:4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板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板钻孔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楼板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楼板钻孔施工作业一般依靠冲击钻、电锤等设备进行,钻孔过程中,工人需要站在梯子上,由于不稳定性,很容易导致钻孔不够垂直,无法满足后续施工需求;;另外钻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直接落在工人身上,工人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擦掉护目镜上的积灰,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板钻孔装置,无需借助梯子或其他物品,工人可直接站在地面上进行楼板钻孔作业,并且能够保证钻孔的垂直,从而有效保障后续施工质量以及减少落灰的产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板钻孔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杆和活动支撑杆,所述的固定支撑杆和活动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连杆和第二铰接连杆连接,活动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冲击钻固定机构;

所述的第一铰接连杆一端与活动支撑杆的下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撑杆的中间段铰接连接;

所述的第二铰接连杆一端与固定支撑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支撑杆的中间段铰接连接;

所述的固定支撑杆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间距等于活动支撑杆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支撑杆与第二铰接连杆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二铰接连杆的中间段上,第二铰接连杆远离活动支撑杆的一端上设有把手。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冲击钻固定机构由固定块和活动块组成,所述的固定块采用“U”形结构件,固定块其中一侧长度为另一侧长度的两倍,所述的活动块采用“L”形结构件;

所述的固定块较长一侧上设有“T”形滑槽,活动块一侧设有与“T”形滑槽匹配的“T”形滑块,“T”形滑块设置在“T”形滑槽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活动块的远离“T”形滑块的一侧长度与固定块较短一侧的长度相同,且为固定块较长一侧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块较短一侧上设有第一耳板,活动块的远离“T”形滑块的一侧上设有第二耳板,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上均设有一个螺纹通孔,固定螺栓穿过两个螺纹通孔并配合固定螺母,实现固定块与活动块的连接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块较长一侧的外侧上固定设有冲击钻固定块,所述的冲击钻固定块上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两侧设有第三耳板,矩形槽两侧的第三耳板之间设有穿过矩形槽的冲击钻限位杆。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支撑杆朝向活动支撑杆的侧壁上设有支撑杆固定机构,所述的支撑杆固定机构采用“U”形结构件,支撑杆固定机构的其中一个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挡块,所述的活动支撑杆下端在收起状态下位于支撑杆固定机构内,且活动支撑杆下端与固定挡块同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活动挡块,所述的活动挡块与固定挡块相对的侧面均设置为倾斜面。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活动支撑杆下端侧面上设有凹槽,活动挡块设置在凹槽内,位于凹槽内的活动挡块一端与凹槽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凹槽底面上设有与活动挡块位移方向相同的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内穿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上端与活动挡块底面固定连接,调节杆下端延伸至活动支撑杆底面外。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支撑杆下端设有防滑垫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楼板钻孔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人无需站在梯子或其他物体上手持冲击钻进行钻孔作业,一方面能够提高钻孔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另一方面在进行多处不同位置的钻孔作业时,无需反复移动梯子,能够大大提升钻孔作业效率;

(2)装置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楼板,对不同高度的楼板进行钻孔作业时,只需要通过控制第二铰接连杆调节活动支撑杆顶部的高度即可;

(3)保证了钻孔的垂直度,使钻孔满足后续施工要求,同时能够减少粉尘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展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钻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钻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9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支撑杆下端固定在支撑杆固定机构内的过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支撑杆下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支撑杆下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支撑杆1,活动支撑杆2,第一铰接连杆3,第二铰接连杆4,冲击钻固定机构5,支撑杆固定机构6,防滑垫脚7,固定块8,第一耳板801,活动块9,第二耳板901,螺纹通孔10,固定螺栓11,固定螺母12,“T”形滑槽13,“T”形滑块14,冲击钻固定块15,矩形槽151,第三耳板16,冲击钻限位杆17,固定挡块18,凹槽19,活动挡块20,弹簧21,条形通孔22,调节杆23,把手2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中,一种楼板钻孔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杆1和活动支撑杆2,所述的固定支撑杆1和活动支撑杆2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连杆3和第二铰接连杆4连接,活动支撑杆2的上端设有冲击钻固定机构5;

所述的第一铰接连杆3一端与活动支撑杆2的下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撑杆1的中间段铰接连接;

所述的第二铰接连杆4一端与固定支撑杆1的上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支撑杆2的中间段铰接连接;

所述的固定支撑杆1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间距等于活动支撑杆2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支撑杆1与第二铰接连杆4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二铰接连杆4的中间段上,第二铰接连杆4远离活动支撑杆2的一端上设有把手24。

实施例2:

如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冲击钻固定机构5由固定块8和活动块9组成,所述的固定块8采用“U”形结构件,固定块8其中一侧长度为另一侧长度的两倍,所述的活动块9采用“L”形结构件;

所述的固定块8较长一侧上设有“T”形滑槽13,活动块9一侧设有与“T”形滑槽13匹配的“T”形滑块14,“T”形滑块14设置在“T”形滑槽13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活动块9的远离“T”形滑块14的一侧长度与固定块8较短一侧的长度相同,且为固定块8较长一侧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块8较短一侧上设有第一耳板801,活动块9的远离“T”形滑块14的一侧上设有第二耳板901,第一耳板801与第二耳板901上均设有一个螺纹通孔10,固定螺栓11穿过两个螺纹通孔10并配合固定螺母12,实现固定块8与活动块9的连接固定。

实施例3:

如图5,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的固定块8较长一侧的外侧上固定设有冲击钻固定块15,所述的冲击钻固定块15上设有矩形槽151,矩形槽151两侧设有第三耳板16,矩形槽151两侧的第三耳板16之间设有穿过矩形槽151的冲击钻限位杆17。

实施例4:

如图1、6,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的固定支撑杆1朝向活动支撑杆2的侧壁上设有支撑杆固定机构6,所述的支撑杆固定机构6采用“U”形结构件,支撑杆固定机构6的其中一个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挡块18,所述的活动支撑杆2下端在收起状态下位于支撑杆固定机构6内,且活动支撑杆2下端与固定挡块18同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活动挡块20,所述的活动挡块20与固定挡块18相对的侧面均设置为倾斜面。

实施例5:

如图7-1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活动支撑杆2下端侧面上设有凹槽19,活动挡块20设置在凹槽19内,位于凹槽19内的活动挡块20一端与凹槽19之间设有弹簧21。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凹槽19底面上设有与活动挡块20位移方向相同的条形通孔22,条形通孔22内穿设有调节杆23,调节杆23上端与活动挡块20底面固定连接,调节杆23下端延伸至活动支撑杆2底面外。

实施例6:

如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固定支撑杆1下端设有防滑垫脚7。

采用上述结构,工人无需站在梯子或其他物体上手持冲击钻进行钻孔作业,一方面能够提高钻孔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另一方面在进行多处不同位置的钻孔作业时,无需反复移动梯子,能够大大提升钻孔作业效率;装置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楼板,对不同高度的楼板进行钻孔作业时,只需要通过控制第二铰接连杆调节活动支撑杆顶部的高度即可;保证了钻孔的垂直度,使钻孔满足后续施工要求,同时能够减少粉尘的产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