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模拆螺母组件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9749发布日期:2019-01-18 20:2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管模拆螺母组件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中预制构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模拆螺母组件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管模是用于制作管桩的模具,在制作管桩过程中,管模的一端会设有一块固定在管桩端部的固定端板,固定端板通过若干螺母与管桩内的钢筋笼主筋相连接,通常,螺母沿固定端板的周向均匀设置。

在脱模过程中,需拆除固定端板上的螺母,如专利号为ZL201610113470.8(公开号为CN105666685A)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管模拆固定端板小螺母机》,包括机台,所述的机台上活动连接有能沿着机台的轴向前后往复移动的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齿轮箱,所述的齿轮箱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机构,所述的齿轮机构上并沿齿轮机构的周向啮合有若干个拆模组件且拆模组件的端部延伸出齿轮箱外,所述的拆模组件的端部还具有与固定端板上的螺母相配适的螺母套。拆模组件能周向转动,机架移动可以靠近管模上的固定端板,当螺母套套住固定端板上的螺母中时,通过拆模组件(即拆螺母组件)的转动可以实现螺母的拆除。该小螺母机的机架上还设有齿轮箱支撑轴、齿轮箱支撑架以转动齿轮箱,从而使拆模组件上的螺母套与固定端板上的螺母位置一一对应,螺母套入到螺母套中。

本申请人还设计了另外一种拆小螺母的方式,机架上只设置一个拆模组件,将该拆模组件对准其中一个螺母,拆除螺母后将拆模组件整体转动一个角度至下一个螺母并将其拆除,如此往复将螺母依次拆除。

不论采用何种拆小螺母的方式,其关键是要将拆模组件的转动中心与固定端板的中心对准,而在现有技术中,拆模组件的转动中心与固定端板的中心位置通常是固定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固定端板和拆模组件的转动中心均可能由于振动等原因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拆模组件上的螺母套与螺母定位不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拆螺母组件的转动中心能快速、精准的与固定端板的中心对准的管模拆螺母组件的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模拆螺母组件的定位机构,包括机台和第一机架,第一机架活动设置于机台上并能在第一驱动机构作用下沿机台前后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架体,所述架体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且所述架体能在第二驱动机构作用下整体或部分相对第一机架上下往复移动,并所述架体能在第三驱动机构作用下整体或部分相对第一机架左右往复移动,拆螺母组件设于架体上并随架体同步移动,且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感应架体运动到位与否的感应组件。

为使架体易于相对第一机架移动,所述架体包括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所述第三机架位于第二机架上方并能随第二机架同步移动,所述第二机架位于第一机架上方并能随第一机架同步移动;第二机架能在第二驱动机构作用下相对第一机架上下往复移动,第三机架能在第三驱动机构作用下相对第一机架左右往复移动;

或者,所述第三机架位于第二机架下方并能带动第二机架同步移动,且位于第一机架上方并能随第一机架同步移动;

所述感应组件有两个并分别用于感应拆螺母组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运动到位与否。

通过将架体分体为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在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时,仅使第二机架或第三机架移动即可,相对于整个架体的移动,减轻了重量,避免了驱动机构驱动力不足,架体无法移动的问题。

优选的,一个感应组件沿竖直方向布置,另一个感应组件沿水平方向布置,且两个感应组件分别通过安装架对应安装于第二机架、第三机架上;

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件、压杆和定位件,所述感应件固定设于安装架上,所述压杆活动设于安装架上并能在固定端板或管模的作用下移动,所述定位件固定设于压杆上,在定位件末端移动至与感应件对应的状态下,所述架体移动到位。

为增强感应组件的定位准确性,所述压杆通过导向组件活动设于安装架上,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套设于导向杆上的弹簧以及固定设于安装架上的第一导向套,所述导向杆一端与压杆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导向套并通过挡块限位于第一导向套外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压杆和第一导向套。通过对压杆的导向,从而更加准确的控制架体的移动行程,使拆螺母组件与螺母对准。

为进一步提高拆螺母组件定位的准确性,所述感应件通过安装板安装于安装架上,且该安装板上具有刻度,所述压杆上还设有指示刻度的校准件,根据校准件指示的刻度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弹簧的压缩量,使对架体的移动行程控制更加准确。

为进一步提高感应的准确性,方便调节,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条形孔,所述感应件安装于条形孔内,通过将感应件安装于条形孔的不同位置,从而提高感应件的工作可靠性和精确度。

为防止固定端板与安装于第三机架上的感应组件产生干涉,安装于第三机架上的安装架与第三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该安装架相对第三机架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安装于第三机架上的安装架能在第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至固定端板的下方。

为了使第二机架平稳移动,所述第二机架和第一机架之间设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和与导向柱相适配的第二导向套,所述导向柱设于第二机架和第一机架的其中一个上,所述第二导向套设于第二机架和第一机架的另一个上。

为了使第三机架平稳移动,所述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之间通过第一滑轨结构滑动配合。

为进一步定位拆螺母组件,使其与螺母对齐,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拆螺母组件相对架体前后移动的第五驱动机构。

为使拆螺母组件相对架体平稳移动,所述架体的顶部和拆螺母组件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二滑轨结构滑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拆螺母组件在架体的带动下,能够前后、左右、上下移动,从而使拆螺母组件的转动中心在空间三维方向快速准确定位、以与固定端板的中心对准,以有效拆除螺母;另外,架体上还设有用于感应架体的左右、上下移动行程的感应组件,保证了架体的定位精确度,使拆螺母组件能准确对准螺母以对螺母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处放大图;

图8为图2的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管模拆螺母组件的定位机构包括机台1、第一机架2、架体和感应组件6,架体设置于第一机架2上,拆螺母组件3设于架体上。

如图4、5所示,第一机架2活动设置于机台1上,具体地,第一机架2的后部设有第一驱动机构21,机台1沿前后方向的两侧均设有齿条11,第一驱动机构21具有双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均安装有与齿条11啮合的齿轮211,齿轮211转动带动第一机架2沿机台1前后往复移动。且第一机架2与机台1之间通过滑轨结构进行导向。

架体能随第一机架2同步相对机台1前后往复移动,且架体包括第二机架4和第三机架5,第二机架4设于第一机架2上并随第一机架2同步移动,第三机架5位于第二机架4上方并能随第二机架4移动,拆螺母组件3设于第三机架5上。第二机架4能在第二驱动机构41作用下相对第一机架2上下往复移动,第三机架5能在第三驱动机构51作用下相对第一机架2左右往复移动,通过第一机架2、第二机架4、第三机架5的移动实现拆螺母组件3在空间三维方向快速、准确移动。当然,也可将第三机架5设于第二机架4下方,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机架5与第一机架2相连接,拆螺母组件3设于第二机架4上。

其中,第二驱动机构41和第三驱动机构51均为气缸或液压缸,第二驱动机构41竖向设置,第二驱动机构41的缸筒与第一机架2相连接,第二驱动机构41的活塞杆与第二机架4相连接,以驱动第二机架4上下往复移动;如图6所示,第三驱动机构51横向设置,第三驱动机构51的缸筒与第二机架4相连接,第三驱动机构51的活塞杆与第三机架5相连接,以驱动第三机架5左右往复移动。

第二机架4和第一机架2之间设有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42和与导向柱42相适配的第二导向套,导向柱42设于第二机架4上,第二导向套设于第一机架2上。也可将导向柱42设于第一机架2上,第二导向套设于第二机架4上。

如图1、6所示,第二机架4和第三机架5之间设有第一滑轨结构71,第一滑轨结构71包括第一滑轨711和与第一滑轨71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712,第一滑轨711设于第二机架4上,第一滑块712设于第三机架5上。也可将第一滑轨711设于第三机架5上,第一滑块712设于第二机架4上。

当然架体也可为一体件,但如此其在每个方向上的移动都需整体移动,重量较大,对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要求较高。故优选为将架体设置为能够单独移动的第二机架4和第三机架5。

如图2、3所示,感应组件6有两个并分别通过安装架61设于第二机架4和第三机架5上,设置于第二机架4上的感应组件6用于定位拆螺母组件3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并沿竖直方向布置;设置于第三机架5上的感应组件6用于定位拆螺母组件3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并沿水平方向布置。

如图6~8所示,感应组件6包括感应件62、压杆64、定位件63、导向组件和校准件68,感应件62通过安装板67固定设于安装架61上,安装板67上设有条形孔671,感应件62能安装于条形孔671的不同位置以此来校准或对应于不同规格的管模。感应件62可以为接近开关。

压杆64通过导向组件活动设于安装架61上、并能在固定端板8的作用下相对安装架61移动,定位件63固定设于压杆64上,在定位件63末端移动至与感应件62对应的状态下,架体移动到位。

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65、套设于导向杆65上的弹簧66以及固定设于安装架61上的第一导向套611,弹簧66的两端分别抵靠压杆64和第一导向套611,导向杆65一端与压杆64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导向套611后通过挡块69限位于第一导向套611的外侧,挡块69可以是锁紧螺母,即锁紧螺母固定套设在导向杆65下端并能在导向杆65相对于安装架6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抵在第一导向套611的外侧进行限位。

定位时,需要移动第一机架2和架体。随着架体的移动,压杆64与固定端板8或管模相抵,并随着架体的继续移动,压杆64在固定端板8的作用下而相对安装架61产生位移,弹簧66被压缩,直至定位件63末端移动至与感应件62对应,此时架体运动到位。安装板67上具有刻度,校准件68随着压杆64移动而指示不同的刻度,从而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弹簧66的压缩量,使架体的移动行程更加准确。

如图1、3所示,因安装于第三机架5上的感应组件6沿水平方向布置,在第一机架2移动时该感应组件6可能会与固定端板8产生干涉。故安装于第三机架5上的安装架61与第三机架5转动连接,且第三机架5上设有用于驱动该安装架61相对第三机架5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52,该第四驱动机构52为气缸或液压缸,第四驱动机构52的缸筒一端安装于第三机架5上,第四驱动机构52的活塞杆与安装于第三机架5上的安装架61相连,通过活塞杆的伸缩以驱动该安装架61相对于第三机架5转动,从而使感应组件6转动至固定端板8的下方,避免与固定端板8干涉。(该段中所述的安装架61和感应组件6均指的是安装于第三机架5上的安装架61和感应组件6)。

如图5所示,第三机架5上设有第五驱动机构53,该第五驱动机构53为液压缸或气缸,第五驱动机构53的缸筒设于第三机架5上,第五驱动机构53的活塞杆与拆螺母组件3驱动相连,以驱动拆螺母组件3相对第三机架5前后移动来实现拆螺母。

第三机架5的顶部和拆螺母组件3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滑轨结构72,该第二滑轨结构72包括第二滑轨和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第二滑轨设于第三机架5上,第二滑块设于拆螺母组件3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