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6850发布日期:2019-02-22 22:28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榨油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榨油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榨油机。



背景技术:

榨油机在榨油的过程中,被压榨的榨料需要具备一定的温度才能获得较好的榨油效果。当前的榨油机产品,多采用榨油过程中对榨油部直接加热的方式来提升榨料的温度。但由于榨油部需要经常拆洗,若加热装置对榨油部完全包围且位置固定,则不利于用户对榨油部的装拆动作。为此,当前的榨油机多采用加热装置对榨油部半包围,以避免加热装置对榨油部装拆的阻碍。半包围式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会受到影响,或采用更高功率的加热装置对榨油部进行加热,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出一种榨油机,能够实现加热装置对榨油部的全包围,且不影响榨油部的装拆动作。本申请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榨油机,包括座体、上盖、榨油部、加热器、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所述座体与所述上盖活动连接,所述榨油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上盖连接,当所述座体与所述上盖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上盖位于所述榨油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位分列所述榨油部的两侧,所述加热器通过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对所述榨油部进行加热。

其中,当所述座体与所述上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热部朝向所述榨油部的面为第一面,所述第二导热部朝向所述榨油部的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与所述榨油部的外形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导热部与所述座体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导热部与所述榨油部之间,或所述第二导热部与所述座体之间为弹性连接,以保证所述第二导热部与所述榨油部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榨油部之间,或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上盖之间为弹性连接,以保证当所述座体与所述上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榨油部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分别连接有所述加热器。

其中,当所述座体与所述上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接触并导热。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之间设有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通过所述导热片接触并导热。

其中,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第一导热部或所述第二导热部连接。

其中,所述加热器连接有控制器,当所述座体与所述上盖脱离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器停止加热。

在本申请所述榨油机,将所述榨油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上盖设有第一导热部,所述上盖与所述座体位于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分列所述榨油部的两侧,辅以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实现了对所述榨油部的大面积包围加热。所述加热器通过对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的加热,可以实现所述榨油部全包围的加热方式。这样使得所述榨油部能获得更好的榨油效果。同时,所述上盖与所述座体为活动连接,在需要取出所述榨油部进行清洗时,只要移开所述上盖,即可同步将所述第一导热部移开,进而避免所述第一导热部对所述榨油部的遮拦,方便用户装拆所述榨油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榨油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榨油机榨油部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榨油机榨油部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的榨油机100。包括座体10、上盖20、榨油部30、加热器40、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座体10与上盖20活动连接,其中座体10可以与上盖20铰接,也可以与上盖20为可分离式连接方式。即座体10与上盖20之间设有扣合或螺纹连接等方式的接口,在榨油机100工作时才进行连接或定位。本申请将榨油机100在工作时座体10与上盖20的定位状态定义为第一位置。榨油部30固设于座体10上。具体的,榨油部30分为榨膛31和榨杆32。榨膛31相对于座体10固定,榨杆20被电机带动在榨膛31内旋转。榨料在进入榨膛31后,在榨杆32的旋转推动下逐步挤压,最终完成压榨动作实现固油分离。为了实现榨油部30工作时对榨油部30进行加热,当座体10与上盖20处于第一位置时,上盖20位于榨油部30的一侧。第一导热部50与上盖20连接,因此第一导热部50也位于榨油部30的一侧。相对应的,第二导热部60位于榨油部30相对于第一导热部50的另一侧。即座体10与上盖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热部50与第二导热部60分列榨油部30的两侧。此时加热器40与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接触,通过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的导热性能将热量传递至榨油部30,实现对榨油部30的加热。

在榨油部30工作完成后,从座体10上取下上盖20,或将上盖20移开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热体50也随之被移开。此时榨油部30的一侧为开放空间,可以方便的取下榨油部30进行清理。由此,本申请榨油机100实现了在工作时对榨油部30进行大面积的包围加热,也避免了在使用完成后加热装置对榨油部30拆装的阻挡。

需要提出的是,在图1的实施例中,上盖20位于榨油部30的上方,使得第一导热部50也相应位于榨油部30的上方,相应的第二导热部60位于榨油部30的下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盖20可以位于榨油部30的左侧、右侧,或斜上方、斜下方等任意方向上,相应的第一导热部50与第二导热部60可以在对应角度上对榨油部30进行包围,都不影响本申请榨油机100的方案实施。

需要提出的是,在本申请所述榨油机100中,榨杆32上设有螺旋叶片,榨杆32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螺旋叶片将榨料不断向榨膛31的端部推送,最终实现榨油动作。由于螺旋叶片具有旋向,因此榨杆32的转动推送榨料动作为单向转动,只能配合螺旋叶片的旋向转动才能实现榨油。如果榨杆32反向转动,将不能达到推送榨料并进行榨油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榨杆32的反向转动用以实现榨油机100的退料动作。

一种实施方式见图2,当座体10与上盖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热部50具备朝向榨油部30的第一面51,第二导热部60具有朝向榨油部30的第二面61。第一面51和第二面61均与榨油部30的外形匹配。具体的,榨油部30包括外表面33,第一面51和第二面62都与外表面33相配合,能使第一面51和第二面61尽量多的与外表面33靠近甚至发生接触,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

对于第二导热部60,在图1的实施例中连接于座体10上。有利于第二导热部60与榨油部30相对位置的保持。进一步的,见图3,第二导热部60与榨油部30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二弹片62,用于保证第二导热部60与榨油部30保持接触。第二导热部60与所述座体10之间也可设置弹性件(图中未示)来实现弹性连接,在榨油部30安装于座体10上时保证第二导热部60与榨油部30的接触。可以理解的,第二导热部60与榨油部30的良好接触,能够保证加热更有效。

同样的原理,见图3,第一导热部50与榨油部30之间也可以设置第一弹片52,或第一导热部50与上盖20之间设置弹性件(图中未示)来实现弹性连接,以保证当座体10与上盖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热部50与榨油部30的接触。

需要提出的是,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62只是一种实施例,在其余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导热弹簧、弹性垫片等多种导热且弹性的连接方式来实现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与榨油部30的弹性连接导热功能。

对于加热器40,在图1的实施例中,加热器40分为第一加热器41和第二加热器42,第一加热器41与第一导热部50接触,第一加热器41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部50传递给榨油部30。第二加热器42和第二导热部分60接触,第二加热器42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部60传递给榨油部30。这样分别设置加热源的方案,结构相对简单。

另一种实施方式见图3,榨油机100中只设置一个加热器40。当座体10与上盖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热部50与第二导热部60相互接触,加热器40可以与第一导热部10接触,并通过第一导热部50将热量传导给第二导热部60,然后由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共同对榨油部30进行导热。反之,加热器40也可以与第二导热部60接触,通过第二导热部60与第一导热部50接触并导热,然后第二导热部60与第一导热部50公共向榨油部30导热。这样可以减少一个加热源的设置,同时缩减了控制环节。当然,还有一种加热方式,在座体10与上盖20位于第一位置时,加热器40同时与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接触,同时向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导热。

进一步的,为了在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的接触状态下更有效的实现二者之间热量的传导能力,在第一导热部50与第二导热部60之间还可以增设导热片70。导热片70由金属等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做成,用于第一导热部50与第二导热部60之间的热量传导。可以理解的,导热片70可以设置于第一导热部50上,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导热部60上,或者在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上均设置导热片70,在座体10和上盖20位于第一位置时,导热片70同时与第一导热部50和第二导热部60接触,实现二者之间的热能交换。

一种实施例,榨油机100中还设有控制器80(图中未示),加热器40与控制器80电连接,且控制器80控制加热器40的工作起停。具体的。当座体10与上盖20位于第一位置时,榨油机100处于待榨油状态或闲置状态,控制器80用于控制加热器40启动或停止加热。当座体10与上盖20脱离第一位置时,榨油机100脱离了工作状态,此时控制器80控制加热器40停止加热。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